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看那个大佬-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王向川没听,京视的崛起大部分都靠他带出来的人打下的江山,并购虽然是时代大潮无法阻挡,但若是就这么把江山全盘给丢了,这口气顺不下去。
    所以这个猛人就毅然带着京视的十几号导演班组,手头上的这些兵将,以此作为筹码,加入到光影这盘内部大棋局的诸侯争霸之中。
    作为掌握国内三分之一市场,内部股份错综复杂,经历一系列并购重组成立的光影集团内部,也是山头林立。
    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两个副总经理,都背景深厚,总体处于斗而不破的地步。
    同为副总经理的王向川上面无人,没有资本没有后台,要在光影集团站稳脚跟,那就只能以实力说话。
    王向川一进光影集团就大刀阔斧,一改积弊习气,把以前官僚那一套砍掉,直接是创作中心制,在他旗下创作人的地位直线上升,而后光影他手上的班底做出了一些成绩,现在光影集团业务的半壁江山,都是王向川支撑着。作为一个副总经理,在前面几座山头的压制下,竟然威望如此之高,便能知道王向川的手腕。
    等这场在集团会议室的战略会议开完,王向川背着手,点了几个名字,都是呈送到他这边的几个青年导演的作品,其中有一个特别点名了,让对方北上来见自己。
    场间看得出来被点名了的负责发掘了相关作品的人顿时像是在黑压压几十号人前被赋予了一种光环荣誉,表情喜不胜收。而那名直接被“钦点”了手上导演来见面的项目经理,更是一种受宠若惊的神态,接受的是一大帮人无比羡慕投来的目光。
    等王向川第一个背手踩着布鞋离开会议室,身后偌大的会议室中各路人马,才从之前的落针可闻,解除了某种限制一般,喘了一口气。
    ……
    王向川出了会议室,手机传来一个讯息,来自刘启荣,是建了一个群,这个群里有三个人。
    他,刘启荣,另一个是……高人。
    王向川:“呵!”
    在山头林立的光影集团内部,没有靠山背景的王向川地位是一步步靠实力走上来的,为了真正能出卖座的好片,他手头上目前六位一线导演,都是国内名气旺,响当当的,但都需要王向川向集团争取资源,手心手背都是肉,六个上将都是王向川昔日朋友和左膀右臂,都不能厚此薄彼,那就六人各自成立一个项目,丢出去竞争。
    这回的竞争中,因为赵北海搞定了那位周传的合作约,所以按照赌约,二月的最佳排片,就给了赵北海的《山海盟》。
    和赵北海争夺这个档期的刘启荣不得不往后延,之前所想的是获取一个六月份的夹缝期间,排片不如窗口期那么好,但也不至于寒碜。
    目前也只能这么办了,刘启荣和他关系是不用说的。
    犹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刘启荣来片场当摄影助手,听说他是继续教育上的青大,学摄影,当时身为联合导演的王向川就拉着他聊了一阵,后来又看到刘启荣拍的东西,确实出色,当时就表示,让刘启荣有工夫就过来剧组帮忙拍东西,挣外快的事情,大家都是青大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而后王向川做了导演,很出了几部作品,都是刘启荣的摄影,两人都出了名,就成了革命的战斗友情。后面王向川当了京视副总,刘启荣的第一部独立片子就是王向川投资的一千万。
    这些年一路走过来,王向川和刘启荣虽然在集团中是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的关系。但放在平时,两人是过了硬的铁哥们儿,属于谁要是落了难,那另一个绝对毫无保留倾囊相助。
    刘启荣上一部大制作拍砸了,有投资人扬言来找麻烦,还是王向川出面给他镇下去的。
    刘启荣从陈一闻那里得到关于贺岁片主意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和王向川说了。
    两个人咂摸一下,觉得那高人虽然神神秘秘,但这个主意确实是有点意思。
    所以两人合计了一下,不妨就在网上,约这个所谓的“高人”聊一聊,详细听听对方意见,若只是故作奇谈吸引关注,也就算了。若真有法子,不妨参考。
    所以刘启荣今天才通过陈一闻和高人互加了微聊,在王向川开完这个会议之后,把他拉进了王向川也在的群聊之中。
    ……
    陈一闻其实也在纠结自己怎么和对面两个大佬第一次交流。
    首先他虚构一个高人的身份,其实就是为了和刘启荣这样人能对等,也能方便输出自己的信息,而且能确保他们能听得进去。
    那么这个“高人”就不能太卑躬屈膝,甚至不能太平易近人,哪怕面对两个大佬也是如此。
    毕竟刘启荣和王向川,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什么普通意义上的高人,在他们面前,估摸着也不出奇。未必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和注意。
    而且这个“高人”是他陈一闻硬加的属性,他又只是一个大学生,一个大学生眼中的“高人”,又能高哪里去?
    所以自己必须一来,就要把两人也给唬住。
    一开始摆事实讲道理,人不会听你的。
    只有把调性提上来,一来就剑走偏锋,让他们捉摸不透,方能出奇制胜。
    嗯,所以不能太客气。不能让人觉得这个高人没分量。
    想了一下,陈一闻知道自己该怎么出奇了。
    ……
    王向川回到自己办公室,作为光影集团实权人物,王向川的办公室却并不奢华,二十来个平方,比起其他副总级的至少五十个平方的套房面积,这里可以说小到可怜。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文件柜,然后一张旧的皮沙发。
    然而这间办公室却着着实实遥控着光影可能数千人在各地的运作。另一方面,他的背后柜子里还放着一双皮鞋,一条奢侈品腰带,皮鞋是国际影星布拉德送给他的,腰带是玛丽莲给他的生日礼物。这些都被他和奖杯奖状一起,塞在了后面的柜子里。他仍然一身布衣,一双布鞋,看上去人矮矮面相普通,只有一双黄褐色却并不浑浊的眼睛,有时候盯着人,会让人不由自主发憷。
    王向川在自己办公室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把茶泡起,腿叉开支楞着,半瘫在椅子上,另一只手自然拿起手机,看群。
    “高人”发言了。
    “我先声明三个规矩,一,不说废话,一次只说一个主题。二,我发言的时候不要打断。三,我说你们可以提问的时候,才能提问。”
    刘启荣:“……”
    王向川:“……”
    王向川跳出群来看了一下,确定这不是自己平时分配工作的群?这一二三点,也不是自己平时布置事情给手下的人的指示。
    然后……王向川脑袋里生出一个大大的“!”。


第八章 奠基
    上个时空的日韩有“料亭政治”,政界大佬集体扎堆去几家小料理店,大门一封,关起门来扎堆挤着聊国家大事。
    美利坚前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在世就经常参加一个由政治家,法学教授,商界大亨,律所合伙人组成的小圈子牌局,持续了三十几年,直至他去世。
    东晋有隐士许迈,名门望族争相结交,甚至皇室生不出孩子,都会找他祈福。
    商界首富,政界大佬,演艺圈明星竞相拜访某位“气功大师”,以求运势庇护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现实相继发生,背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无非就是一个索取者有所求,给予者有所恃。
    陈一闻是想着自己是否能用“高人”这个身份,来一场现实中的“料亭政治”。
    其实陈一闻发了这些讯息过后还是内心悬着的,刘启荣还好,他拉进群里的王向川,陈一闻知道这是光影集团的副总经理,位高权重,是位有传奇性的大佬,万一人直接勃然大怒翻脸,这场交谈就会中断,那就只有另做打算。
    所以别看微聊群里的“高人”有恃无恐,在背后操持的陈一闻,却心如擂鼓,注视着这番话发出后,屏幕可能出现的任何风吹草动。
    ……
    王向川跳出群来,单独点了刘启荣私聊,“这是哪一出?这人规矩还挺多!”这么发的时候还是笑着的,他是觉得新鲜,多少年没人敢这么跟他说话了,即便是在微聊里面。
    刘启荣回应道,“兴许有本事的人就是脾气怪,你不也一样,脸臭,你往常批评我,不也说我这个人就是过常多。且听他说什么吧,要真有水平,听听无妨。要是个滥竽充数的,丢海里喂鱼。”
    王向川点点头,他此时眯着眼睛,盯着手机,不动声色,一副座山雕位于高地俯瞰接下来的对话和发展的态势。
    刘启荣便在三人群里发道,“这位……朋友。你先前给我提出那个贺岁电影的说法。我们想听听你具体,详细的想法。”
    说到底,刘启荣目前的弱势在于对于“档期”的争夺中,处在了下风,“档期”这个东西,体现的是“观众至上”的原则,这不是拍脑袋出现的产物,最早是一批背靠着电影市场吃饭的脑筋灵活的商人,追踪消费的选择,最终总结出了规律,发现特定的时间段里以受众为中心推出特定类型的电影,便有更大可能获得票房的丰收。
    所以“档期”就逐渐成为了电影商业运作的黄金法则,而档期之中也有讲究,在西方世界里,“暑期档”是超级大片的黄金档期。秋冬季节则是冲击“奥斯卡”电影的最佳时间。
    以前信息不丰饶的时候,是好产品不愁没市场,但在信息丰饶的时代,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档期才尤其重要。
    王向川忍不住了,发出一段语音转文字,出现在屏幕上,“你之前说春节上映电影,这事就不靠谱,春节档期历来是死档,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无不票房惨淡,吆五喝六阖家团圆的日子,没人愿意出门跑电影院来。”
    王向川直接发起刁难。提出主要问题,又不是没有影片上映,正因为上映了票房不行,春节档才从来不受人重视。要不为什么二月是国产电影的突围季,因为保护期就在那段时间,没有进口大片围堵,这是相对舒服的几个月。
    “是没有!那是因为从来没有。”陈一闻回应。
    “因为缺失的并不是一个档期。而是围绕这个档期开始的一系列工程建设,影片类型和主题与春节档的配套,影片和影院针对这个档期的宣传营销力度欠缺,创意也很匮乏!三是对观众和其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也是不足的。”
    刘启荣和王向川看着屏幕上刺眼的字。
    王向川发讯,“怎么调查研究?春节档就没几个看电影的,调查这块市场毫无意义!”
    “之前当然没有意义!”陈一闻回应,“历来的传统就是人们一直都被告诉春节要待在家里,或者走亲访友,店铺关门,一切娱乐停摆,这种环境下,做任何消费行为的调查,都是无用功!若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搞市场,无异于南辕北辙!”
    王向川:“……”
    “要和这种传统思维作对,这不是一场古代的骑兵对阵,而是一场跳出这个局面的立体战争,要从海陆空三栖去作战,第一,要营造环境,要打造贺岁电影的氛围,要提出这个话题,并让人们讨论,建立大众的认知。市场是可以被引导的,人心是可以被牵引的!一旦这个观念扭转,得到突破。这就是一个宝库!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将成为全年最大的档期也不是不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