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第9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觉到对方的邮件不是很清楚的时候,你甚至可以看看时间,估摸着对方已经上班,拿起桌上的电话,看着名片拨过去,对方接到电话,会知道你是谁,也一样不会感觉到茫然。
双方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就有了。
每天都有那么多的询价要算,那么多的邮件要回,那么多的电话要接打,都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了,哪里有时间茫然,就是有一点闲暇,坐在那里,也可以看看徐巧芯,看看其他的人,听他们是怎么和客户沟通的,明白了,原来语言是要这么组织的,自己也可以。
繁忙的业务和工作,会让一个人迅速地成熟。
手握着大把的客户名片,会让人变得自信,越自信和客户的沟通就越有底,不再是那么畏畏缩缩,不再把对方看作以为神。
而是抱着,我在你国家的客户有那么多,你这里不行,我就联系其他人,不会再对着一个客户患得患失,担心两个人之间的联系,会不会中断,担心自己刚刚的一句话,是不是得罪了对方。
张晨看着徐巧芯,发现她说“我也不知道啊”的时候越来越少,而说“行”、“不行”、“不可以”、“你和对方说,不能低于这个价格”,或者干脆和手下说“你拨通电话,我来和他沟通”的时候越来越多,张晨感觉到很欣慰,觉得她是真正成熟起来了。
楼上加盖的那一层办公室还在继续,这里的四个qc也招好了,有两个,直接是从三堡工厂找过来的质检员,对她们进行了简单的英语培训,让她们熟悉了客户订单的质量要求后,就可以上岗了,一个被派到了申屠红燕那里,一个被派到了老唐那里。
派到老唐那里的,徐巧芯还请林淑婉在边上看着,看这个qc合不合格,而派到三堡和乔司工厂里的,是两个新招来的qc。
之所以要把两个新来的派去工厂,徐巧芯有一个小心思,那就是她对两分和“工人阶级”,这两个工厂的质检主管,本身就很放心,把新qc放到那里,本身就有让他们带带的意思,他们即使哪里做得不到位,产品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单证也增加了,原来那一套当办公室的宿舍就不够用了,还有几套宿舍,一是新来的人也要安排入住,二是张晨要留着,他不知道海根他们,什么时候会搬来。
张晨在面料仓库里,移出了一块地方,暂时给qc当办公室,反正也就过渡一个多月,而他们,在公司的时间,又还不如在工厂的时间多。
张晨和徐巧芯说了,等二楼改建好后,整个二楼,就作为他们外贸公司的办公室。
徐巧芯哦哦哦哦地点着头,这次不是晕头转向,而是高兴,她已经在盘算着要招新的业务员,盘算着把业务员这块,根据业务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部门。
徐巧芯在广交会的时候,偷偷地去那些国内大的外贸公司的摊位里转过,她发现他们,都是在一个大空间里,根据产品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区域,而每一个区域,不仅有公司的业务员,还有工厂派来的人,甚至工厂的老板。
这样不仅能精确地给客户当场报价,最主要的,徐巧芯觉得,这些摊位的摊位费,等于是由各家工厂分摊掉的,外贸公司,一分钱的摊位费也不用出,徐巧芯觉得,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以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展会,自己都可以这样做。
虽然现在下面的工厂,最大的两家是自己的,这样做的意义不大,但他们的业务是在拓展的啊,谁说只是做服装和婚纱了,他们公司做的产品,肯定会越来越多,下面的工厂,也会越来越多。
这些,徐巧芯没有和张晨说,但她自己,就是这么计划的。
……
张晨和赵志刚商量,新工厂里,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个绣花车间,不管是他们的棉麻服装,还是婚纱,需要的绣片都太多,加上杭派女装,这几年大家都疯一样喜欢用绣花,到了春夏的高峰期,绣花厂就不堪重负,经常会影响到他们的赶活。
最主要的还有,他们的很多绣花图案,在绣花厂就被别人偷走了,他们的服装还没有上市,偷他们图案的抢先上了市,顾客又不知道的,反过来以为他们是仿版,偷他们图案的,变成正版了,不然人家怎么会在你前面?
他们哪里知道,现在偷版的人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什么脑子都动起来了,张晨他们厂里有一段时间,发现有一家所谓的杭派女装某品牌,他们的款式,经常会和他们同时上市,做得和他们一模一样,有些甚至比他们还早,就是迟的,也就迟一两天。
张晨和赵志刚、葛玲都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他们现在在市场里没有摊位,要偷他们的版,就必须去他们的专卖店,而他们在杭城的专卖店,任何新款,都是有意延迟一个星期左右上市,等各地的总代理到货之后,才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盗版的,冲击市场。
结果是这些款式,他们延安路的专卖店还没有上柜,就已经出现在这个品牌,位于杭城四季青杭派女装城的摊位里,开始批发了。
张晨他们算算,哪怕他们是从他们外地的总代理那里买来的,时间上也不太可能,从杭城到最近的郑州总代理,要两天的时间,哪怕是他们的货一到郑州,就被拿到,从郑州再发回来,也要两天,然后开始仿版和生产,加起来怎么也要一个星期。
对方是怎么做到,几乎和他们同时推出的?
张晨他们第一个怀疑,是在杭城托运的时候出问题,但他们的货,都是由魏文芳和吴朝晖他们发的,魏文芳查过之后,和张晨说,绝对不是我们这里出问题,张总,应该是在你公司里出问题。
魏文芳的话,提醒了张晨,他们在公司内部进行排查,最后发现,原来是设计中心的一个版师,他把他们的版子,直接在设计中心复下来后,偷了出去,有时是偷设计师交给他打版的设计稿,下班的时候带出去,第二天再带回来。
张晨他们的纸版,还真的是落后于那个品牌,人家那里才是第一版,回到张晨他们公司,已经是第二版了,这才是对方为什么这么快的原因。
张晨以为这家伙这样做,只是为了赚外快,后来才知道,这家伙的哥哥,就是那个品牌的老板,他之所以到张晨他们这里应聘,就是为了来偷版的。
这个事最后的处理,也只是把这个人开除了事。
连派出所都不管这个事,他们认为,不过是抄抄服装样子,并没有把你们实际的哪怕一张纸拿走,算不了盗窃,四季青抄抄服装样子的人和事太多了,要多算盗窃的话,我们怎么管得过来?
就是他把你纸版拿走,几张纸才值多少钱?价值太低,构不成犯罪。
而且,他们连工资都扣不了,劳动纠查和他们说,因为他们的劳动合同里,没有禁止性条款,所以这个,还不能算是窃取公司的机密。
我们服装公司的服装款式,都不能算是公司机密?赵志刚问。
对方说是的,只要没有签禁止性条款,或保密条款,这个就不算。
这让张晨他们,哭笑不得。
张晨说要成立一个绣花车间,赵志刚赵志龙当然同意,这绣花车间不像印花厂,需要一米六宽,几十米长的一长条一长条的印花台板,占用的空间很大,产生的价值并不高,再说,他们现在的两家印花厂,都是只接他们一家的活,不存在花版容易被盗的问题。
电脑绣花车间,占用的空间不大,工人也很少,生产效率却很高,产生的价值不小,特别是对婚纱那么大面积的绣花来说,自己做,就更划算了。
特别是婚纱里需要的珠片绣、盘带绣、锯齿锈和卷绣,就是把各种不同的绳子带子和物体,固定到绣片上,绣出各种图案,他们原来都是用手工做的,效率很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整个杭城,也没有一台环缝盘带及卷绣刺绣机。
如果有了这台机器,张晨甚至可以考虑到,把这个工艺,移植到他们的棉麻服装上,那就会让他们的服装,看上去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张晨订购了一台日本田岛牌多头平绣机、一台盘带多头绣花机和三台单头刺绣机。
“厉害,我们又是杭城最厉害的绣花厂了,没有人能够和我们比!”
知道张晨已经把这些电脑绣花机订下去后,赵志刚得意地说。
第1182章 春风妩媚又撩人
四月参加了杭城和上海的两次土地拍卖会,让刘立杆和谭淑珍出足了风头,众多的媒体追逐着他们,刘立杆以为这是自己这里独有的风景,却不知道,从二ooo年开始,实在是房地产商地位大提升,日子最好过的一年。
还是前几年,刘立杆和人说自己造房子卖的时候,看到的还是平常的目光,刘立杆有时还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解释几句,现在一说起自己是做房地产的,对方几乎马上要仰视了,房地产商,已经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头衔。
媒体也特别青睐房地产商,有房地产商天天爬山玩滑翔,让人觉得过的是神仙日子,有房地产商玩足球,一掷亿金,让人觉得钱不是钱,连造汽车的李书福,玩了一把甲a联赛,都吓得退了出去,从此不敢再沾中国足球,但玩足球的房地产商,却越来越多了起来。
房地产商,从二ooo年后,已经取代了前几年爆红的互联网宠儿王志东、张朝阳们,变成了最令人瞩目的一群人。
从这一年开始,虽然杭城和上海北京的地价在不断地攀升,但地价的涨幅,怎么也比不过房价的涨幅,事后看看,那一两年,完全是可以闭着眼睛拿地,闭着眼睛造房,闭着眼睛卖房的年代,甚至不用闭着眼睛造房,几乎是你闭着眼睛拿下地,就可以闭着眼睛卖房了。
排着队等买房的人太多了,多到了你这一手刚把土地款付出去,另一只手就可以把定金收进来了,宛如当年海南的一幕又在重演。
刘立杆打韩先生电话,韩先生不断地宽慰他,不一样,不一样,你放心好了,刘立杆这才放下了心。
杭城的人居展之后,杭城楼市迅速成为了全国的新闻热点,“杭城现象”,成为了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热议话题,刘立杆他们公司,迎来的不仅是新闻媒体的目光。
在“杭城现象”的明星效应影响下,还有很多城市的政府代表,直接找到了刘立杆他们公司,这些城市,还没有完全实习土地收储和拍卖制度,他们都希望刘立杆他们,能到他们城市去投资,开发房地产。
他们允诺给予土地的优惠和更大力度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谭淑珍算了一下,什么投资,他们几乎可以就拿着营业执照和萝卜头公章,空着手过去,这里签完了土地转让协议,那里就可以把土地抵押给银行,拿了银行的钱,再去交土地出让金。
同时就可以开始卖房了,拿预收进来的钱,去付工程款,甚至工程款先欠着,拿着这钱,去交第二块土地的定金就可以,然后把前面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
这还不是海南房地产事件的重演?但韩先生仍然说不是,他说,最根本的区别是,这些城市,都有庞大的需求在那里托着,有人炒也不怕,最后接盘的,还是刚需,苦了的是他们,但他们也不苦,今天买了房,明天就增值了,他们苦什么?
当年的海南,除了炒,有这样的刚需吗?
刘立杆想想,也有道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