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第1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卷毛”说:“何止,我没剩多少的早饭都吐完了。”
  “小乖乖”说:“马的,别吐我这里啊,我已经被这丑八怪恶心到了。”
  这么多的人冲着向南来,向南反倒笑了起来,她骂道:
  “你们装神弄鬼的够了吗?是不是觉得自己这样就很特别?别贱了,在我看来,都是小儿科。”
  “小妖精”说:“那你滚吧。”
  “偏不啊,看你们一个个的表演多有趣,免费的热闹我还不要看?我舍不得走。”向南发了一个大笑的表情。
  “就这样一些背时货,还觉得自己是有趣的灵魂,觉得自己是奇葩了?上来一打捆起来,一起过来,老娘我也不怕,还有没有会骂人的?出来啊,来啊,互相伤害啊,谁怕谁!”向南继续说。
  “三个5”笑了起来:“急了吗?还是疯了?感叹号都出来了。”
  向南哼了一声:“和你们急?你们也太高看自己了,你们根本就不配,好了,肚子饿了,我要去吃饭了,你们继续吠,回头我给你们带狗粮。”
  向南心里其实是有点火了,没想到一进去就碰到了这么一群人,这都是些什么货色啊,以为无理和谩骂就是奇葩,谩骂是人多么低级的功能,谁不会啊?奇什么葩?
  向南站了起来,连手机都没有拿,就走出去吃饭了。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在办公桌前坐下,向南以为自己应该已经被那个群踢出来了,打开手机看看,居然没有,而就在她出去吃饭的这一会,群里居然有了五百多条留言,这也太惊人了。
  向南好奇地往前翻,她发现大家的说话都很正常,连那个“小妖精”也是,他们在讨论的是美剧《绝命毒师》和《真探》,中间还讨论过同性恋是不是需要合法化的问题,还有一个什么化学公式,说这就是冰毒的构成,向南没有看懂。
  不过,从他们讨论的内容来看,都很正常,里面还有不少很有见地的说法。
  向南看到也有一个叫“猫”的人出现了,话不多,只是问了《绝命毒师》哪一季最好看?有人和她说,应该从第一季开始看,她“哦”了一声,说我下午去看。
  然后就没有动静了,不过,向南算是知道,她前面进来的时候,有人说“又来了一只猫”是什么意思,原来这里,果然是已经有一只猫了。
  正这个时候,有新人进来了,一大堆人出来让她唱歌,新人忸怩了一阵后,还是唱了,接下来就和向南经历过的一样,也是无数的人劈头盖脸一阵奚落,新人气不过,骂了一句“去你妈的!”就退群了,群里的人乐坏了,都在大笑。
  向南这才明白,原来这就是他们的待客之道,他们是以此为乐的,提醒人家,“这不是谁都能进的群”,意思就是这样,挺无聊的,向南觉得。
  “主任”在群里问:“那个老猫呢?吃饭还没有回来?”
  “应该没有吧,还是她比较坚强,我喜欢。”“小妖精”说。
  “我也喜欢,不要和我抢。”有个叫“思思”的说,“我喜欢她唱的歌,声音也很好听。”
  向南看着,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他们这是在说自己,他们已经把自己和另外一只猫分开了,叫她“老猫”,看样子是已经接纳她,她已经通过考核了。
  向南不想说什么,装作是没有看到,她把陌陌关了,晾他们在一边再说,闭上眼睛,她要先打一个盹。
  下午,徐建梅来找向南,汇报永城中心大酒店的工作。
  汇报完毕,徐建梅和向南说,他们酒店空中花园的那个酒吧,感觉太小了,应该扩建,今年世界杯和戏剧节的时候,那里挤不下去,他们把投影都搬到外面露天了,还以为是暂时的,结果,连戏剧节都过去了,来的客人还是没有少。
  那个酒吧是玻璃的,要是扩建,就必须把周围一部分的花园去掉,向南打电话给张晨,张晨说好,他下个星期过来一趟,看看应该怎么改。
  和徐建梅谈完事,已经快四点钟,向南这才想起“奇葩控”群的事,她拿起手机,打开陌陌,看到新留言又有九百多条,看样子这个群里的人,都是话痨。
  话痨好啊,向南心里一阵窃喜,话痨可以给她提供更多的话题和素材。
  向南点开对方框,发现群主“喆”在@她,问她:“后天周末的群聚会,老猫你来不来?”
  向南说好。
  “时间和地点,等会你看群通告。”“喆”说。
  向南还是说好。
  “对了,和你说一声,我们群聚会,和别的群不一样。”“喆”继续说。
  “有什么区别?”向南问。
  “我们这里男女平等,没有男A女免那一套,费用全部平摊,应该是在两百以下。”
  向南说好,没有问题。
  “小胖,小胖,小胖上次落跑,还没有罚。”“主任”叫道。
  “喆”马上@了小胖,小胖出来说:“好,好,我认罚,这次我请客。”
  “喆”又@了向南,和她说:“老猫,看到没有,答应了来参加,又没有来的话,会被罚,下次就是你请客了。”
  “放心,我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的。”向南说。


第1844章 老拖
  向南提前一天,周四就去了杭城,她提前去杭城,是要和编剧,也就是原来写《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编剧之一老拖见面。
  老拖之所以被叫做老拖,不仅是因为他交稿的时候老是喜欢拖,还因为他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喜欢光脚穿着一双人字拖。
  哪怕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他也是光脚穿着拖鞋踏雪而来。
  向南早就和老拖联系了,但老拖没有时间,他被人关在横店酒店的房间里写剧本,据说是房间门口二十四小时站着保安,饭菜有人送,不写完就不能放他出来。
  老拖周四的上午,才从横店赶回杭城,他给向南打了电话。
  向南和老拖约好,两个人当天晚上八点,在红门局的一家茶馆见面,这地方就在中国美院的后门,边上和对面都是画廊和古玩店,向南到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了,不过她心里一点也不急,停好车后,慢悠悠地往茶馆走。
  根据以往的经验,约好是八点的话,老拖一般会到八点半才出现。
  向南快走到茶馆门口的时候,有人“突突”地敲着边上的落地玻璃,向南扭头一看,意外地发现,老拖已经坐在茶馆里面,正敲着玻璃和她打招呼,向南赶紧紧走几步进去。
  “来来,冯团长,今天我们说好了啊,我请客。”向南刚刚坐下,老拖就和她说。
  向南笑笑:“怎么,在横店赚到钱了?”
  老拖嘿嘿地笑着。
  “你电视剧写完了?”向南问。
  “不写完哪里会放我出来。”老拖说。
  “你怎么不写戏,跑去给人家写电视剧了?”向南问。
  “写戏养不活自己啊。”老拖说,“我写了七八年,混个温饱都勉强。”
  向南点了点头,她问:“那你不会尝到了甜头,现在都不屑于写戏了吧?”
  “你别说,别的戏我还真的懒得写。”老拖说,“不过冯团长的活,我肯定接,说吧,要写什么。”
  老拖这么说,还真是真心的,他觉得向南这个人够意思,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很大气,倒不是因为向南把他和上海人撮合在一起,合作的那个《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得到了华表奖的最佳编剧奖。
  作为一个编剧来说,有没有这个奖,还真的是不一样,华表奖毕竟是政府最高奖,得到这个奖后,老拖的身价就不一样了,经纪人介绍他的时候,会直接和投资方说,老拖是国家级的编剧,得过华表奖,网上可以搜到。
  而投资方,他们哪里知道,虽然是编剧,但这写戏和写电视剧,完全是两码事,好在老拖自己转换角色转换得很快,他现在已经是杭城小有名气的电视剧编剧了。
  老拖对向南有好感,甚至有些感激,是觉得,其实那一部戏的整个结构,都是向南搭建起来的,她要算是编剧之一,署个名,也是理所应该,但她不干这个事,就像老拖知道,这部戏的导演其实就是向南,但她也没有署名是导演一样。
  这年头有好事不往前蹚的人,真的是不多了,向南好像只是专心想演好戏,有点义无反顾的意思,其他的都无所谓,老拖是真心有点佩服,所以今天和向南约好八点,他早早就来到了这里。
  向南把自己的想法和老拖说了,老拖一听就高兴起来,他说,这个题材不错,一个群就是一个小社会,从这个群里,就可以折射出现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个,就是写成电视剧,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部剧。
  “老拖,我答应你,只要我们的戏开演以后,我同意你把它改成电视剧。”向南说。
  “好好,冯团长,我要是改成电视剧,一定会在片头署名:‘根据永城婺剧团同名婺剧改编’,这对我们剧团,也是一个宣传。”老拖说。
  “好啊,那我先谢谢你。”向南笑着说,接着问:“你有没有陌陌?”
  “有有,还是在横店,被一个副导演拉进去的。”老拖说,“不过里面乌烟瘴气的,我都懒得说话,又不好意思退出来。”
  “那殷桃她们几个,会把你拉进去好几个群,她们会和你一起去参加群聚会,你去收集收集素材,感受一下那个氛围。”向南和老拖说,老拖说好。
  向南想了一下,她说:“不过你不能说你是一个编剧,这样会把殷桃她们都卖了,你可以说你是……”
  “我说我是画家。”老拖看到了对面的画廊说,向南笑了起来:“可以,你这个形象也像。”
  “什么意思冯团长?你是说我很邋遢?”老拖问。
  向南连忙说:“不是不是,现在的画家可不邋遢,他们都穿阿玛尼的便西装,品红酒抽雪茄了,我是说你气质很像,可以蒙混过关。”
  老拖咧开嘴笑了。
  ……
  群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在群公告里发了出来,“喆”还特意@了向南,时间是周五晚上的六点,地点是在满觉陇的一家酒店。
  向南是第一次去参加这种和陌生人的聚会,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她不断地告诫自己,紧张什么,你就当是一场演出。
  她特意找出一条半亩田的牛仔裤,一件老唐他们生产的T恤衫,脚上穿的是一双匡威的板鞋,这身装扮,还是她高中时候的日常,现在穿起来,向南对着镜子照照,还是很合身,她不仅心里有些得意。
  这都有多久没有这么穿了?
  高中毕业去了电影学院,大家争奇斗艳,向南倒是没有和别人比,但也没有特意穿得很朴素,以显得自己特立独行,那样也太装了,那个时候,向南哪怕是随便的一件T恤衫,一条牛仔裤,也肯定会是名牌,价格不菲。
  雯雯和向南说,我们在北京,不能穿得像打工妹,特别是去见那些不着调的投资方和制片人时,穿太差了,他们还以为我们等着他的饭吃,三块五块就可以把我们打发了。
  向南读电影学院时候的衣服,几乎都是雯雯带着她去买的,低于两千的,雯雯看都不会看,也不许向南看。
  倒是回到了剧团,向南可以自己做主了,才开始随意起来,在剧团,上班下班,她和大家一样,穿的都是灯笼裤加T恤衫,冬天则是灯笼裤加羊绒衫,外面再加一件羽绒大衣,脚上一双练功鞋,不为别的,就为了方便,随时随地走到隔壁练功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