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九十年代-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请问中国问题专家博尔顿先生,这家中国企业,有没有可能偷窃了我们美国的先进技术?”
博尔顿也是先给观众打了招呼,就开始以专业的角度,回答主持人这个恶毒的问题。
“主持人,我首先得向大家说明,我研究中国多年,可从未听说过这家叫做海豚科技的中国企业,在此以前,它隐藏得非常深,相当低调,可以说是一文不名,这一点,我可保证。
仅这一点,就足以引起我们的怀疑,它隐藏什么?又有什么目的?这根本不符合一家企业的经营策略。
刚才主持人的怀疑,我认为完全有可能,一种高科技产品,绝不可能凭白冒出来的,他们的智能安防系统,是多种先进科技的集成,就更加不可能从中国那个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明出来,这只能有一个解释,他们盗用了我们美国的先进技术。”
博尔顿也不是什么好鸟,他对中国一直存在轻视的心态,他也无法接受一家中国公司突然崛起的事实。
于是各种怀疑、猜测,毫无顾忌的说了出来。
这就是美国人的真实面目,他们眼里只有美国的利益,看不得人家好。
福克斯电视台不是国际法庭,他们不可能做出宣判裁决,主持人只是将话题炒作出来,就放置一边不管了。
他接着又将莫清影所宣布的三件大事讲了一遍,就问经济专家查尔斯。
“查尔斯先生,如果那位莫小姐所宣布的话属实,那么那家中国企业,有没有侵犯我们欧美企业的知识产权呢?
比如那些先进的数控机床,据我所知,他们是全盘照抄,而且还抢注了原有企业的专利,还叫嚣着严禁欧美同类产品进入中国。”
“主持人,这是勿庸置疑的,因为谁都知道,那些先进的产品,是欧美企业先发明的,他们只是可耻的盗用了那些企业的技术,这一点,在我们民主国家是不可能原谅的,绝对会被处以重罚。
所以仅管他们在中国抢注了专利,我认为这些专利应该被视为无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我建议政府应该对中国政府施压,并且严厉处置那家中国企业。
我的观点完毕,谢谢!”
如果是中国人看到这档节目就会发现,他们都是以主观立场发表看法,这个主持人和查尔斯根本就没有提欧美企业为什么没有在中国注册专利?中国政府又有何义务维护这些参与对中国制裁企业的利益?
他们口中除了严厉处罚就是严厉处罚,他们也不想想,海豚科技是一家中国企业,欧美有什么资格处罚?
实际上福克斯电视台是一家比较极端的保守派阵营宣传媒体,其他的媒体没有这么尖酸刻薄,有的媒体甚至赞扬了海豚科技,有的媒体则比较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一般的媒体不会随便给人扣帽子。
这就是欧美,各种思想的人都有,有的彬彬有礼,有的道貌岸然,有干脆就是强盗逻辑。
第330章 :时代杂志
20世纪福克斯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它可以说是一家定位于美国民主党的新闻媒体,它的政治立场不仅偏向于美国,还偏向于保守派,因此它的新闻影响力虽然遍及美国,但是还是比不上一些主流新闻媒体。
比如这一期的美国时代新闻杂志,同样刊登了关于海豚科技的时事新闻评论文章,但它立场公正,坚持以事实说话,并不会随便给人扣高帽子。
这与周刊杂志的新闻时效性有关,周刊杂志肯定比不过那些日报,时报,甚至是电视广播媒体。
所以它唯有坚持客观公正,绝不捕风抓影,他们会尽量详细的调查事情的始末。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尽量完原事情的真像,让读者了解最正确最权威的新闻。
这次时代周刊发表的这篇时政文章,只是写在它里面的一个小栏目《了望世界》中。
这个子栏目,专门介绍全球各地的时政新闻,海豚科技正好赶上时候,有幸登上了时代周刊。
全文刊登如下:
最近各国新闻上热议的中国公司:海豚科技,笔者有幸在中国,对它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请容我娓娓道来,以飨读者。
在此以前,海豚科技这家企业非常低调,不仅是各国民众,就是中国人自己都很少有人了解他的庐山真面目。
这家企业成立于1995年8月,可以说非常年轻,但你如果小瞧了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我只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可以窥见一斑。
中国各地都有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对全球招商引资,给予土地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这样的开发区可以说多如牛毛,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但是唯有羊城高科技工业园区是专为这家公司所设。
对!你没听错,一个方园十几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就只有这一家企业,而且不允许任何企业进入,这是专为它一家公司而设的工业园区。
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别?请容我给大家详细道来。
我不知道它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只知道它异常的低调,公司成立五年以来,只打了两个广告,一个是人才招聘广告,一个是智能安防系统的产品广告,都是几年以前的事了。
这还是中国国内的情况,在国外,他们就从没有打过一个广告,其产品的包装上也只有一只欢快的海豚图标,没有一个中文标志。
以致于所有的欧美用户,都不知道这是一家中国公司的产品。
这一点笔者就有同感,笔者辛苦积赞了一笔钱,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威尔逊公司装修,有幸体验了其第三代智能安防系统。
我当时以为这是威尔逊公司的品牌,实话实话,他们的产品非常棒,完全可以用惊艳两字来形容,无论是智能化程度、产品外观设计、科技含量,还是产品质量,都无可挑剔,几近完美。
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秘密,这家公司的产品上市四年以来,没有一件质量投诉案例,这是笔者从威尔逊公司了解到的真相,绝对真实。
正是有这样绝对的技术优势,所以不管是海豚科技还是威尔逊公司都没有打过一个广告,却建立了强大的用户口碑。
这就是它的第一个独特之处。
这次它为什么一反常态,向全中国及至全世界高调宣布这三大事件呢?
我们发现了它一个惊人的真相。
原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向民众和政府推广一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
何谓物联网?就是万物互联的意思。
这种物联网的利害之处是,它不仅仅给人们提供上网交流的环境,它还能给智能电器产品、智能工厂、生产设备、交通工具,以及所有的物体提供上网联通的功能。
简单的说,这种物联网正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国际互联网的最终完全态。
可能还不止,因为他们有后发优势,他们已经把互联网的所有弊端都去掉了,却又加上了许多互联网所没有的优异功能。
我简单的举几个例子。
这种物联网是用户端与云端直接光纤连接的闭环网络,所有的上网交流,全部在云端,包括各种局域网,本地只是一个上网登录平台。
这样极大的简化了上网设置,只有简单的几道网关,因此上网速度飞快,估计是互联网的五倍以上。(注:是指同样技术条件的情况下。)
第二,上网安全设置。
听说他们辨用了一种主动安全防护机制,我们现在互联网上的一些木马病毒,dos攻击,以及所有的黑客入侵手段,对其统统无效。
因此它也没有所谓的网卡、防火墙、杀毒软件、电脑管理软件等额外的设置,将网速进一步拉大了差距。
第三,它能给每一位用户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操作系统界面,他们叫个人云端界面。
这个界面上所有的软件和网络数据都为你个人所有,无论你使用什么上网工具,也无论你在何地,只要你在物联网开通的地方,就不会改变。
他们称这种技术叫云端操作系统,把操作系统从用户端移到了网上,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
大家不要以为我说的是天方夜谭,实际上这种物联网在海豚科技内部已经默默试验了两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依存于其上的各种软件,已经非常丰富,多达上百种之多,而且无一重复,都是一些工作与生活娱乐的必备软件。
好了,再说多了,就是帮他们打广告了,不过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种新型的物联网。
大家不要对这家公司宣布的三件大事表示怀疑,据我了解,这家公司早在三年前,就与中科院旗下的二十多家科研院所合作,他们自己也成立了十多家专业的基础科技研究所。
在三年之间,一共投入了一百亿的巨资进行研发,还有多达一万两千多名专业的工程师日夜攻坚,可以肯定的说,他们所说的三件大事,基本属实。
以上就是我对这家公司的了解,还有许多未尽的地方,限于篇幅,就不一一细表了,希望本文能让大家更加了解这家中国公司。
——安格鲁。大卫科波菲尔,写于中国羊城,二000年五月十二日。
第331章 :宇宙的秘密
国外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影响不了海豚科技分毫,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海豚科技这一段时间都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很多公司都是看了新闻慕名而来。
卖得最好的产品还是数控机床与伺服电机这两种,中国由于长期受欧美封锁,在精密工艺技术上,比国外的同类的产品精度就差了许多。
这给人的印象就是中国的产品质差价廉,其实这不是中国企业的本意,而是加工的工具不给力,现在海豚科技大量供应精密数控机床,这对绝大部分的国内企业来说,无疑如一道福音。
只可惜数控机床不是大白菜,它的产量非常有限,一个月只有可怜的几台,它难的不是制造,而是组装,组装高精密数控机床必须由七级技工、系统软件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骨干组成的一支技术团队,至少要花十天以上的时间,才能组装成一台机床。
这样严苛的条件,使得每一台机床都价值连城,动辄以千万元起步,那种五轴联动数控组合机床更是要五千万以上,一般的企业根本买不起,好多企业都是趁兴而来,败兴而归。
五月十六号,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既不是什么节日,也不是喜庆日子,可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一天,却是中国未来君临世界的重要,也是人类星际大航海时代的开端。
这一天的下午两点,材料研究所的毕海波分别打电话给王勇和刘美娟俩人,在电话里他激动的话都说不清楚,只是叫他们俩人赶快去实验室,他们有重大的科研发现。
这段时间,王勇一直忙着在各大电视台做节目,此时他正在市区,准备去参加南方都市频道一档节目,他挂上电话,二话不说就马上掉转车头赶回了公司。
而刘美娟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华升微电子担任芯片制造设备升级改造的总指挥。
这次改造,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几乎是重新制造一套设备,改造的任务很艰巨,而且时间宝贵,各科研团队是三班倒的加班加点工作,动用的人力规模达到三千多人。
不说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了,光是指挥安排这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