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九点不到,多届春晚已经总结下来的金牌时间。
  七八点大多各家还在年夜饭闹腾劝酒寒暄,春晚图的是热闹,是年夜饭的背景板。
  真正老的少的都全家团圆坐下来看电视,大概就在九点左右。
  电视报节目表上,原本这首歌的时间就给了荆小强,已经足证他的咖位和信任地位。
  现在就像如虎添翼般,好多老百姓都等着看荆小强呢,结果陪着他出现的竟然是特蕾莎。
  成老太双手放在膝盖上,轻轻拍了好几下。
  陆曦激动得双手抱起金宝示意:“叫爸爸,爸爸……”
  金宝艰难蠕动小嘴,就是叫不出来。
  成玉玲不停推眼镜框,瞥儿子歪着头看屏幕,想争强好胜又觉得太不科学了。
  可这时候的荆小强已经俨然成了可以跟特蕾莎并肩的存在。
  立领礼服,有点像当年青歌会上他穿的那件,但成玉玲提前从沪海带过来的几套定做礼服,更端庄大气,配合他一贯的两侧推短,中间茂盛的发型,俗称飞机头,时尚中干净清爽,少年气很足。
  特蕾莎本来已经很明显的富态,不化妆妥妥的中年大妈范儿,但收拾出来再把发型遮住点两边脸颊,配搭专门调整过的墨绿滚白边旗袍,洋气优雅还有点俏皮。
  可舒缓的交响乐响起,轻轻盘旋在陶笛的周围,她那积淀二十年的江湖功力,立刻呈现出宽广深邃的音域。
  “在我的每个梦中,
  我都能看到你,
  也都能感受到你……”
  反正安宁跟无数后场助理、工作人员站在外围,瞬间泪水就下来了。
  据说全国的电视观众们,无数家庭,都是从这一刻诧异的穿头看向荧屏。
  这年头还以14寸黑白电视为主,极少数21寸彩电的电视观众们,都被忽然从电视中传出来气势非凡的歌声拉住耳朵,停下推杯换盏的喧哗,放下筷子和酒杯,不由自主的看向电视。
  这首歌还没有正式推广,只是混在荆小强港台、国外最新的专辑里面预热市场。
  以《当我们年少》为名的国语专辑也要明年随着电影推广,只有荆小强和曹菲唱的那组鸳鸯碟里有出现,没有重点宣传。
  如果是单曲,这首旷世名曲一定爆了。
  但那张专辑里一堆顶级金曲,迄今在内地买了四百万张。
  很多人应该是对这个旋律有听过。
  哪怕没有安宁那样能立刻联系到电影情节,还是会被特蕾莎营造出来的气氛吸引。
  而且几乎所有内地观众,看见特蕾莎唱起这句歌词,都下意识的都会认为她在唱祖国。
  几句之后荆小强接上“或远或近,无论你身在何方,我都相信,我们的心亘古不变……”
  “你早已深深刻在我的心里,会随着我的心一起,在这世界上永存……”
  这表达的是爱国之情吗?
  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吗?
  呃,右岸的观众却不会这么想,整个内地可能只有沪海的极少数观众看过《当我么年少》的歌舞剧,就那么几场之后也没持续公演。
  但北市剧院却在康凯文这样的有心人推动下,一直在演这出剧。
  一听一看就知道是讲的爱情嘛。
  属于不同解读了。
  普通人听的是哎呀真好听。
  有点文化,有点见地的就揣测跟两岸关系炎黄血脉有关联。
  而实际上能听出专业内行味儿,大多还是在现场。
  那年头的电视机,有几个能HIFI音质传递?
  这也是后来这届春晚原声大碟非常珍贵的原因。
  非常罕见的荆小强和特蕾莎共同演绎场面。
  然后交错反复演唱两回,最初的平缓就开始逐渐激昂!
  那种缠绵悱恻的副歌高潮部分开始层层推进之后,连普通观众,在普通黑白电视的单声道喇叭下,都开始觉得浑身鸡皮疙瘩跟炸开了似的,一波波袭来!
  特蕾莎的台风太稳了,举手投足都充满了女神范儿,笑容眼神都充满了真挚的明媚。
  好多三四十岁的观众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们的青春啊。
  听着特蕾莎的歌曲长大,等有了能力可以买收录机,可以买磁带的时候,她却销声匿迹不唱歌了,日常劳碌奔波中也许慢慢淡忘了。
  但这一刻重新看到那荧屏中的身影,听到那甜美圆润的歌声,原来真的刻进心底从未忘记。
  有很多关于特蕾莎的风言风语,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
  “我的心将与你相随
  只要你伴随着我,
  我便会勇敢起来,不惧任何艰难险阻
  我也知道,我的心必将永恒
  ……”
  顶尖高手对唱本来就容易出经典,上辈子曹菲也这样出过。
  荆小强和特蕾莎在花旗已经同台唱过多少次了,熟悉。
  一个全音域的青年高手,和特蕾莎这种中音制霸,转音、滑音、颤音等修饰技巧娴熟精准,尾音细腻微妙的天后搭配。
  两人简直信马由缰的释放唱腔,让全国观众都不由自主的看着他们感叹:唱得好!好投入,好认真!
  外行只会这么说,却是最高评价了。
  说来也凑巧,你说是个四十岁的中年大叔,和二十岁的小姑娘这么唱情歌,是不是有点错位?
  可换成阿姨和小伙儿唱,很难定位在情歌上。
  而且再往深了想,百废待兴、激情勃发的内地是不是就像这年轻小伙子,右岸前些年的确不错,赶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大潮,但也像大姐姐这样开始年华迟暮?
  象征意义很浓。
  镜头也不是完全锁定在台上,春晚导播肯定也要在观众席上扫过,“有意无意”的经过台前圆桌的时候,扫过米高积逊时稍微定格,旁边还要打上注释“著名花旗演唱家米高积逊”字样。
  这里有个区别,一般春晚的观众席是走表演路线。
  就是观众们把自己当成春晚这台戏的龙套演员,基本不会看镜头,行话叫借视线。
  摄像机就是画外的观察,带着观众们一起旁观的视角。
  可米高也无数次参加过类似的花旗秀场,他们是走明星路线。
  总之行家能随时感知到镜头方位,只要察觉在捕捉面对自己,就会笑着对镜头抬手嗨呀。
  他那张一看就与众不同的白脸,绝对让人印象深刻。
  反正绝大部分不认识米高的普通观众,都会好奇的问这谁呀?
  米高在国内的认知度那会儿仅限于一个极小层面,在高校都属于冷门,但只要有一个人知道。
  就能拿出个简单直接的比较,呃,跟他比费翔可能就算是县队和国家队的差距吧。
  哇……
  成老太都是这样听陆曦讲解的。
  可所有知道米高名儿的人啊,这一刻都是莫名震惊!
  他到中国了?
  还带着这么亲和的笑意坐在观众席上,他是要开发中国市场,还是有别的含义?
  千万不要低估了国与国之间,这种级别天皇巨星能带来的文化交流意义。
  甚至有些国家之间的破冰之旅,都是靠着明星在前面开路。
  这迅速引发了周围好多目光的关注。
  这一晚镜头里可出现了好几回米高呢!
  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实际上米高就像个乖宝宝一样,坐在圆桌边兴奋激动的看了整场表演,还得白莲婷教他这桌上的饮料别喝,这打开都不知道多久了,摆着做广告的,我们喝茶喝这矿泉水儿,再来点瓜子花生糖果。
  翻译解释歌词、小品台词,也亏得她是戏剧学院出身,多少熟悉点专业术语。
  结果也跟随米高多次出现在直播画面中。
  去年刚毕业的88级平戏师生简直轰动,白莲婷家简直就像前两年荆小强家被左邻右舍全单位登门那样踏破门槛!
  那是小白吗?
  穿得好高档,发型也蛮新潮,看着好像小白!
  没有朋友圈、没有同学群的年代,可把师生们憋死了。
  有电话的都是少数,但还是会相互打电话猜测八卦:“应该是,小强都上春晚了,她在那也不稀奇呀,啧啧,真就奇了怪了,他俩那年怎么就看对了眼……”
  “我听说呀,我听说小强那方面不太久……”
  文化人也热衷讨论这种秘闻。
  但白莲婷家就太热闹了:“介是嘛,闺女说有事情,匆匆忙忙就开车去了平京,昨天走的……”
  “她嘛时候还能跟外国人打交道了!”


第707章、该来的还是要来
  其实在荆小强从洛杉矶走后,龙哥都接到春晚联络,借了唐人街的场景、衣服拍了段舞狮VCR给砖儿台作为开场舞。
  四大天王来了俩,王大卫也献唱,两岸三地都有外景。
  这届的春晚在一个劲儿的凸显国际元素。
  表演者里面有外国人,小品演员还戴上金发扮外国人。
  急于把对外经济搞活,进入国际市场的政策思路,也会在春晚上体现出来。
  但荆小强和特蕾莎的登台,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最重量级。
  甚至连荆小强放弃那首在军内火得不要不要的二炮长,和右岸天后唱情歌,邀请花旗天皇巨星来访问,都被很多有心人解读为紧跟政策的明眼人。
  荆小强哪里看得到这些,哪怕他知道点国际形势,也根本不会琢磨这么细。
  也就那些体制内的才喜欢这么盘算吧。
  他和特蕾莎一起从舞台下来,得了好多人欢迎,无数演员、工作人员都排着队跟他俩合影签名。
  两人都是久经场面了,喜笑颜开的配合人家,但又相互招呼着说点什么,不落痕迹的摆脱出来去休息室。
  因为还要考虑到春晚除夕倒计时可能需要去露个脸。
  荆小强很有东道主派头的订了个高层套间,可以远眺平京市的除夕夜景,快接近12点那会,那种全城战火纷飞似的盛况还是蛮有趣的。
  特蕾莎和米高可能喜欢的就是荆小强这种不把他们当成巨星。
  不谈论收益,只尽量宽松自然的相处。
  大家都是相互认可的高手了,不用带着偶像包袱的轻松关系。
  特蕾莎很感谢荆小强维护她的态度。
  她还是明白,以她的盛名回国,很容易被各方利用,最起码现在可以当成什么都没发生过,如此宽松的环境。
  只可能是荆小强有足够的支撑维护。
  荆小强猜测跟自己接连不断提供外汇也有关系吧。
  但他主要聊起在这栋楼两年多以前参加青歌会成名后,一连串各种各样的商业、艺术发展。
  当时就很反感那种自己被当成珍稀动物围观的感觉,所以从戏剧学院到沪海,全靠自己的校领导、文工团领导们帮自己挡风遮雨。
  这两年还是尽量经营成了官方事务极少参加,全力放在高校表演,国外表演的路子上。
  其实有点学百老汇那些明星,在自己的地界儿舞台下就是个平常人,尽量能够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
  这也是特蕾莎的处世观点,她前段肆意让自己变成中年大妈,就是想过平凡人的日子,好多明星到了这个份儿上就开始自闭,因为只有封得严严实实才有自己那点私人空间。
  两人都偷笑说米高是这种典型,HK那边的星仔也有这个趋势。
  相比花旗十多个小时航班的遥远,荆小强建议特蕾莎接下来可以到澳洲北部去搞个农场,方便度假生活。
  算算距离从HK飞过去,跟到东京差不多,方便随时回亚洲赚钱,又能如世外桃源一样不受声名之累。
  特蕾莎跟荆小强开玩笑:“要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