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涧闲农-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

    屋顶结构的彩钢瓦,架子高,坚固,不怕大风。

    而且到了夏季,彩钢瓦下面的气温更凉爽,不会闷热。就是造价,太高了。

    41亩,至少要搭建40亩,那就是接近2万7千平米。看选用的材料,差一些的材料每平米六七十元。好一些的材料肯定就过百元了……

    “全覆盖隔热彩钢瓦,大概要多少钱?”周柏问。

    “至少300万。你要是不借我这笔钱,我弄一下大水塘就可以了。既然你开口主动借我钱,那干脆一起弄了。”陈放笑着说。

    “投资这么多,值得么。”周柏问。

    “能保证少死鱼,就值得。”陈放想了想,接着道:“爬鮡鱼虽然稀有,市面上还是有得卖。可是云山细鳞鱼,市场上养殖的就我这一家。之前我搞过一些野生的细鳞鱼,4000元1斤,供不应求。”

    “4000元1斤,需求量应该不高吧。”

    “每天卖出几十斤,没什么问题。养殖的云山细鳞鱼,价钱可以低一些……但市场上只要没有出现别的云山细鳞鱼,我这边的细鳞鱼养大了,依旧能卖天价。”陈放说:“只要控制出货量。”

    “嗯。”周柏点点头,吐了口烟。

    云山细鳞鱼的味道却是不错,可几千块1斤,应该都是一次性买卖吧。

    周柏觉得云山细鳞鱼的味道虽然好,可不值得这么多钱。就拿他自己来说,吃一次鲜就行了,肯定不会成为回头客。太贵了……

    “成年的云山细鳞鱼肉质鲜美,用来做汤,汤鲜味独特,浓郁。用来红烧,冷锅……肉质肥嫩,鲜香,入口即化。重要的是鱼骨,云山细鳞鱼的鱼骨是软骨,鱼刺更柔软,鱼身上的刺和骨,吃起来有脆感,很是独特。”

    周柏听陈放说过云山细鳞鱼的味道,他昨天也吃过了,不过是小细鳞鱼,还是油炸的,就感觉两个字‘酥脆’。鱼头能吃出骨头的感觉,但是很脆。而鱼身,好像确确实实没有吃出鱼骨的感觉……

    “你的意思,成年细鳞鱼的味道更好?”

    “那不是废话么。”

    “爬鮡的味道怎么样,好吃不?”

    “爬鮡的味道,怎么说呢,也很鲜美。类似黄辣丁,但和黄辣丁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陈放说着,细鳞鱼是有鳞鱼,味道很特殊,是浓郁的有鳞河鲜滋味。爬鮡没有鳞,肉质紧实,鲜美,比野生黄辣丁更美味:“老瓦房有爬鮡卖,下午回来的时候过去尝尝。”

    周柏竖起大拇指:“你请客。”

    “滚你的……”

    “哎,小气了啊。”周柏一脸鄙夷:“你钓鱼比赛拿到一百多万奖金,就请我们搓了一顿。”

    “尼玛……行吧,下午回来请你搓一顿。”

    周柏嘿嘿笑了起来。

    到镇上,周柏给陈放转账了300万。

    收到钱,陈放笑着说:“要不要给你写个欠条?”

    周柏扬了扬手上的转账凭证:“上次给你的100万,转账凭证我还留着呢。欠条就算了,等你赚大钱了,多给我一些利息就行。嘿嘿嘿……”

    “想得美。”

    来到陈茶铺子,周柏抬头看着铺子的名字:“你们家这茶铺子的名字,也是绝了。没十几年脑溢血,应该不敢取这个名字。”

    “滚。”陈放跳起来扣住周柏的脖子,压着他进去铺子:“小姨。”

    “小姨……”周柏也跟着喊道。

    “你们两个多大了,还打闹。”小姨笑着数落他们。

    在茶铺子里做了一会儿,喝杯茶,等着李师傅过来,他们一起去县城的建材市场。

    彩钢瓦主要分杂牌子和大牌子,杂牌子的便宜,大牌子的贵。

    陈放以前做装修,接触过彩钢瓦。杂牌子的彩钢瓦和大牌子的彩钢瓦,同样的厚度,有些能差十几块钱平米。当然,这是小批量采购的差异。量大采购,平米价格也就两三块的差异。

    不说杂牌子的彩钢瓦一定差,但买大牌子,最起码的一点,质量更有保证是肯定的。

    陈放他们走了多家彩钢瓦和钢架的门店,询问价钱,谈价钱。不同牌子,价钱差异,挺大的。陈放这里要采购3万平米左右的彩钢瓦……1块钱的差异,那就是3万元的茶具。

    同时还有钢架。

    要搭建的鱼池面积40亩,实际覆盖面积肯定要超出鱼池一部分。同时,顶棚是倾斜的,还有交叉覆盖的部分面积。因此实际需要采购的彩钢瓦,应该是超过了3万平米。

    在店里采购大批量彩钢瓦,钢架……购买数量多了,可以退货。数量少了,依旧可以用大单批发价补货。倒是不怕多买或者少买……

    陈放需要夹心彩钢瓦,钢架也尽量用好货。小竹沟在山谷,不怕有暴风来袭,可陈放这人太过完美主义。就紧着手上的钱,选最好的就是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爬鮡

    回到云溪镇下午四点过了。

    李师傅坐货车,还在市场的仓库装货……

    经过老瓦房,陈放看了一眼:“现在去吃饭,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点一个爬鮡就好了,尝尝味道。”周柏说着催促道:“走走走……”

    “走嘛。”

    将车子拐进去,去了餐厅,点上两份爬鮡。

    一份清汤,一份红汤,都是1280元1斤。

    陈放先喝了一口清汤,汤色淡白,汤面飘着几粒黄灿灿的油沫子。

    清汤里面仅有姜葱,和鱼。没别的东西了……

    店里面,爬鮡叫‘石爬子’。

    周柏也尝了一口,眼睛一亮。

    清汤爬鮡最大程度保留了爬鮡本来的味道,特别的鲜。

    爬鮡的肉也是,肉嫩味鲜。

    周柏竖起一个大拇指:“味道不错,比很多海鲜都要鲜美。”

    “海鲜和淡水鱼的鲜味,完全两个味道。”陈放夹了一条红烧爬鮡。

    这是用大蒜和泡椒烧的爬鮡,里面还有豆瓣酱等等,类似家常鱼的做法。味道也不错,肉质紧实、鲜嫩,比野生黄辣丁好吃多了。

    这种鱼,鱼肉里面都带有鲜味,让人回味。

    “味道虽然不错,可1280元的价格,也还是太贵了。偶尔尝尝鲜还可以,不能经常消费。”周柏道。

    “这本来就是稀有鱼,价钱贵很正常。你还想天天吃?”

    周柏笑了笑,说:“咱那边百万尾,今后养出来,你觉得多少钱1斤合适?”

    “周叔……”陈放看到周师傅了,喊道。

    “哎。”周叔笑着走来:“要请我吃饭啊。”

    陈放拉着周叔坐下,喊服务员拿了碗和筷子,再点了两个小菜。

    “跟你开玩笑的……”周师傅摆摆手,就要走:“小刘,这桌的饭菜记我账上。”

    “别。”陈放拉着周叔,说:“陪我们吃点儿。”

    “我要去后厨备菜了。”

    “吃了再去。”陈放拉着周叔坐下:“太公的身子,还好吧。”

    周叔摇头,叹了口气:“太公年纪大了。”

    服务员已经拿了碗筷过来,陈放起身给周叔盛了碗鱼汤……

    “喝~!”周叔刚才还没注意到陈放他们点的什么菜,喝了口汤,才注意到这里点了两份爬鮡:“你们吃的够可以啊。”

    “哈哈哈……有人请客嘛。”

    周叔白了陈放一眼:“你就套路我吧。”

    “叔,这个石爬子,你们进货多少钱1斤?”陈放问。

    “石爬子有两种,一是冰鲜,每斤进价400元,大小规格混搭。我这边销量有限,不敢进冰鲜爬鮡……爬鮡多是青衣江上游钓到的,那边有专门收野生鱼的鱼贩子。活鱼就值钱了,最贵的能卖千元左右。便宜的,也就是这样小条的爬子,我这边进价是700元。还需要提前预定……”

    “不是说野生石爬子不好养活么?”

    “是不好养活,要一直打氧,还要保持水温。我们进的石爬子,如果时间长了还没卖出去,也容易翻车。”

    “我在养石爬子。石爬子这种鱼的销量,好么?”陈放问。

    “我听鱼贩子说,石爬子这种鱼只有小量养殖,很不好养的。要养在激流清水池子里面……”周师傅知道陈放在养爬鮡。

    “我小竹沟建了拟生态鱼池。除了石爬子,我还养了一些云山细鳞。”

    周叔夹起一条鱼,喝了口碗里的汤,说:“鱼贩子到江边收的爬鮡,价格都在三五百1斤。但也不是所有爬鮡都能卖到这个价钱……比如太小了,太瘦了,那些爬鮡鱼贩子是不收的,卖不出去。爬鮡越肥,越贵。而有些瘦的爬鮡,看起来就跟瘦的黄辣丁差不多,那样的爬鮡就不值钱。肥的爬鮡看起来圆润,味道更好……我知道宝兴和庐山有人养爬鮡,在尝试爬鮡的人工繁殖。他们的鱼种也是收的野生鱼,进行驯养。”

    “养殖鱼和野生鱼,价钱差的多么?”陈放问。

    “没什么差别。”周叔耸耸肩:“稀有鱼,养殖的很少。对了,爬鮡的主要市场在成都,绵阳等地。那边需求量挺大,总的来说供不应求……云山这边还有几个度假村在卖石爬子,卖价比我这边的还贵。”

    陈放点点头……

    周叔吃了几条鱼,起身道:“我真有事情要忙,你们慢慢吃。”周叔过去和收银员说了几句话,离开。

    等陈放他们吃完饭。陈放起身去结账,收银员跟陈放说已经付过账了……

    陈放拿出手机准备扫码,收银员伸手去抢二维码:“周师傅让我问你,你还认不认他这个叔叔。”

    “好嘛。”陈放无语,将二维码还了过去,啥也不说,离开了。

    “可以啊,挺吃得开。”回去车上,周柏笑着道。

    陈放耸耸肩……

    回到小竹沟,一台小卡正在卸货,将道路全堵住了。

    陈放将车子开到竹林小屋的院坝里。

    竹林小屋的吊顶已经完成,仿瓷以已经刮好了。做工有些糙,胜在速度。

    等卸完货,陈放找李师傅谈了一下搭建彩钢瓦的工价,将合同签下来,明天就开工。

    “新渔场,建在哪里?”周柏问。

    周柏有一个理想的场所,小竹沟东边五六公里的瀑布外面。那个地方太远了,不通车。要在那边建渔场,得先修一条路……

    修路要手续,申请建渔场也要手续,还不一定能批。

    整个云山,符合养细鳞鱼和爬鮡的地方,不多。第一点要冷水,即便是夏天,那个水也要保持较低的温度。第二点,水流量足够大。

    云山地区很大,能建冷水鱼养殖场的地方不多,倒也可以找出几个地方。但那些地方在别村,陈放没有熟人,不知道能不能搞定。就算能搞定,也因为水流量的关系,一个地方最多建成几亩溪水鱼塘。面积再大,估计就不行了。

    陈放的首选地点也是瀑布。

    瀑布的形成也是山泉水,多条山涧小溪汇聚形成,水流量充沛,比小竹沟这边的水流量还大一些。

    同时,陈放也担心手续的问题。那个瀑布在原始大山深处,想在里面开辟一片土地养鱼……

 第一百九十章 违章建筑

    陈放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陈放给李师傅交代了彩钢瓦顶棚如何安装。

    先安装1号,2号,3号鱼池。

    这是大塘下面的鱼池,云山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