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涧闲农-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说其它保证水体透明度的方案,不太可行。
陈放这里真正的大塘就只有一个。房子外面的大塘……
至于小溪沟下游的大塘。单个鱼塘最大面积是45亩左右,可是在大塘里面,有用火砖隔离出了一个个鱼池。每个鱼池也就几十到两百平米……
小竹沟建20个养殖池。
大塘下面是1号池,面积不到400平米。依次往下2号池,353平米……到3号池,面积只有176平米。
但8号池,面积是1341平米。这是一个大池子……
有这么一句话,大池养大鱼,小池养小鱼。
养什么养品种的鱼,就要规划养殖池面积。比如泰山赤鳞鱼……
赤鳞鱼多是建池养鱼,
这种鱼对水质的要求就极为严格,必须清洁、高溶氧水。因此,鱼池必须是水泥或石头池,面积10平方米左右即可,因为太大不易捕鱼、倒池……还有就是维护鱼池的清洁。
养殖云山细鳞鱼,爬鮡,要系统的养殖,高产出,也不能用太大的鱼池。
像是超过1亩的面积鱼池,里面都有隔离墙。将大鱼池(鱼塘)用6分墙隔离出多个面积百平米到三百平米的池子……
所以说除了房子外面的大塘,陈放这里没有特别大的鱼塘了。而房子外面的大塘,那是风水塘,不能再改动了。
和杨教授挂断电话,陈放头都要大了。
渔场现在的设计,没有问题。可所有鱼池共用一个水系,大塘的水边浑浊了,到了下游的小鱼池……
“杨教授说怎么弄?”赵吉阳抱着小白,看着他。
“杨教授待会儿,他帮我研究一下这边的情况。”陈放道:“问题不大的。”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黄小黑
竹子砍完了。
鱼池那边在进行收尾的工作,有张晨盯着,陈放只偶尔过去看一眼就行。
“暖暖。”张瑶在后面喊道。
“哎。”赵吉阳小跑着过去开门。
张瑶拿了把小锄头,提这个竹篮,走了进来,看到陈放也在,喊道:“哥。”
陈放应了一声。
赵吉阳看她的装扮,问道:“又去挖折耳根?”
“没什么事情做,挖些折耳根吃。”
“等等哈,我去换身衣服。”
房子后面小溪沟两边有野生折耳根。野生折耳根,香味更浓郁……
折耳根这东西,能吃的人就觉得特别香。
四川这边,陈放认识的人里面,没有人不喜欢吃折耳根的。
陈放以前还认识一些北方人,他们大多人吃不惯折耳根。折耳根那特殊的香味,在他们吃起来是怪味……别说吃了,有些人闻都不能闻。
陈放和赵吉阳都喜欢吃折耳根,遇到家里没有菜的时候,经常去弄一些。凉拌折耳根,特别下饭……
赵吉阳换了衣服出来,拿上小锄头,竹篮:“我挖折耳根去了。”
陈放点点头:“中午想吃啥,我去买些菜回来。”
“随便。”赵吉阳说着,和张瑶出去了,挖折耳根。
陈放拿了i的车钥匙,来到后罩房,将车子开了出来。
赵吉阳的这台i,牛油果绿+白色,小小巧巧,挺好看。
车子的驾驶感,一般。这车子,看一段时间就知道其中的缺陷。不过价钱摆在那里……
有缺点,也有优点。
总的来说,作为日常买菜车,优点大于缺点。最大的一个优点,那就是方便……
山谷里的雾气消散很多了。
经过鱼塘,陈放踩了一家刹车。大塘的出水口,张晨在那边捞鱼。
“今天又死了多少?”陈放喊道。
张晨回道:“大概两三百十条。”
“你要买菜不,我去买些菜回来。”
“帮我买十几斤土豆,再买六七斤大排。”
陈放笔画了个OK的手势,松开车子的刹车,请给油门……
大塘里每天都有死鱼,少的时候每天几十条死鱼。最多的一天,清理过两百多条死鱼。今天死掉那么多……
那些鱼不是生病,而是……
塘里的细鳞鱼已经挺大了。
有常见的麦穗那么大。
大塘里20万尾多点的细鳞鱼。最大的细鳞鱼,六公分左右,最小的细鳞鱼才三公分。
细鳞鱼特别凶,鱼塘里已经没有比它们嘴巴还小的活物了。遇到和它们嘴巴差不多大的鱼,它们也会去吞。
全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卡在大鱼的嘴巴里……
死掉的那些鱼,就挺可惜。因为一半是长势最好的鱼苗。
细鳞鱼,着急分筛了。要不然随着时间,大鱼吞小鱼,一起死掉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出去山谷,车子走上了竹林公路。
笔直柏油路,笼罩着薄雾。路边是高大的竹子,茂盛竹叶遮挡了公路……
让清晨的大竹村,显得特么梦幻。
云山的冬季,经常是雾气笼罩。
来到镇上,陈放先去了一趟陈茶铺子。
“小姨。”
小姨应了一声,笑着说:“好久没看到你了,在忙些什么呢。”
“除了鱼塘,还有什么好忙的。”陈放道:“我妈呢?”
“一大早就出去了。在茶叶市场收茶叶……”
“我来拿些茶叶,家里的茶叶喝完了。”陈放说着去挑选了两块茶叶。绿茶适合白天喝,红茶适合晚上喝。
陈放挑了两款比较好,价格也不是特别贵的茶叶:“小姨,我去买菜了。”
“你爸捡了三条土狗回来,在后院,说是你要养。”
“我待会儿来拿。”
陈放到菜市场买了菜,跟着来到肥料店,问了一下店里有多少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一种常见的肥料。
小竹沟的鱼塘已经建成,可以泡水了。正常情况,新建的水泥鱼池要半个月乃至一个月后才能养鱼,期间要泡水,不断更换水。
这么长时间,陈放等不及了。
大塘的细鳞鱼,每天死几百条,看着就心疼。
店里有两吨多的过磷酸钙,陈放全部要了,付了款,让老板将肥料送去小竹沟。
用过磷酸钙可以快速给鱼塘脱碱。每立方米的水,1公斤过磷酸钙,浸泡一两天后换水,差不多就可以养鱼了。
回到茶铺子,陈放进去抱了三条小奶狗。
一条大黄,一条两小黑。
两条小狗子还没断奶,这是被人丢弃的土狗。
农村里,愿意养正经土狗的家庭,越来越少。都喜欢养洋狗,洋杂狗……
每年的狗子发情季节过后,镇口,以及农村的一些路口,经常可以看到装箱子遗弃路边的奶狗子。
这两条奶狗子就是被遗弃在红岩村那边,被陈爸捡了过来。两条狗子长得不错,肉嘟嘟的,很萌。
陈放将它们抱到车上,笑着揉了揉它们的脑袋,开车到超市买了几箱酸奶。
这三条奶狗子还小,走路都颤颤微微。
小奶狗需要补充营养,给它们喝些酸奶,以后好养。
回到家,陈放车子停在院门口,赵吉阳和张瑶还有李雪在里面清洗折耳根……
陈放将狗子抱了进去,赵吉阳她们随后就围了过来。
“这狗子,好肥啊。”赵吉阳抱起那条毛茸茸的小黑。还有一条小黑,看着要瘦一些。
“我买了些酸奶回来,你给它们吃一些。”陈放说着放下狗子,看向李雪:“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刚刚。”李雪笑道。
陈放笑道:“过去看过你未来公公婆婆,相处咋样?”
李雪憋着嘴,摇头。
李雪刚才还和赵吉阳他们说起周柏的爸妈,以及周柏的家庭。
周柏不喜欢他的家庭,乃至会‘离家出走’,不是没有原因的。
赵吉阳瞪了陈放一眼,拉着李雪蹲下来:“喜欢哪条狗子?”
这三条狗子,陈放一条,张晨一条,还有一条给周柏留的。没想到周柏今天就回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
“你抱着的这条,又大又肥。”李雪笑着抢了过去。
“张瑶,你也选一条。”
张瑶看了看剩下的小黑和大黄,另一条小黑晃晃悠悠走到张瑶面前,伸出舌头,舔了舔张瑶的手……
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白又委屈了
陈放将车上的东西提了下来,肉,蔬菜,八角大香等一些香料,还有两斤干辣椒,三箱发酵乳酸奶。
狗子不能喝牛奶,这是很多养狗人都知道的常识,即便不养狗,应该也知道一些。
狗子可以喝羊奶,可那玩意,太贵了。发酵乳酸奶狗子也能吃。
陈放将酸奶抱了进来,对赵吉阳道:“这些酸奶可以给狗子吃一些,别喂太多了,不然容易闹肚子。”
“知道。”赵吉阳拿了一盒酸奶:“有没有买狗盆?”
“没。用盘子就好了……”在农村里,哪来的那么多讲究。
陈放出去将车子开到后罩房车库,在其中一个车库,陈放看到里面停着一台保时捷911。是周柏的车子……
周柏竟然将车子开了过来,也是厉害。
“哥。”刚停好车,张晨来了电话。
“什么?”
“你是不是买肥料了?”
“过磷酸钙。”陈放说。
“肥料送过来了,是不是堆在雨棚里?”张晨问。
“让倒在三号鱼池旁边。”陈放说着去骑了电瓶车。
“堆三号鱼池边干嘛?”张晨挠了挠脑壳。他以为这些肥料要用在竹林里面……
“用来脱碱,下午就要将肥料撒鱼池里面。”陈放道:“等等,我马上过去。”
送肥料车子过来了,一辆不大的翻斗车。陈放骑着车子,让司机将肥料倒出来,直接堆路边就好。
下了肥料,陈放捶了周柏的胸口一拳:“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给你们一个惊喜嘛。”周柏笑道:“你这鱼池,进度挺快,也挺漂亮。”
“一般,还行吧。”
“过磷酸钙可以用来脱碱?”张晨问。
陈放点点头:“泡过过磷酸钙的池子,两三天就能用了。用过磷酸钙泡池子节约时间,要不然多一天,就多死几百条细鳞,心痛。”
“听张晨说细鳞鱼可以吃了,真那么好吃?”周柏擦拭着嘴角,说。
“你不相信我……”张晨道。
陈放耸耸肩:“是挺好吃。用油炸到酥脆,再淋上料汁,香得很。”
“香脆无骨,还能用来做小鱼汤,特别鲜。”张晨又道。
这段时间塘里老是死鱼,张晨经常捞出那些新鲜的细鳞,拿回家各种法子的吃。
说细鳞鱼有多好吃,有些过了。做汤,比鲫鱼汤鲜美。油炸,比麦穗好吃……
现在的细鳞鱼还太小了。虽然看着和麦穗差不多大,但细鳞鱼身子比较扁,肉很少。
做鱼汤,就只能喝汤。最好的做法还是油炸……
只是味道,比起空间里的成年细鳞鱼,鲜美程度,差了老大一截。
陈放看看时间,快中午了,拿出电话给杨教授打了过去:“喂,杨教授。”
“啊?”
“您快到了么?”
“已经到云溪镇了,很快。”
“我在做饭了,您过来吃饭哈。”
“你不说,我也去你那里蹭饭。”杨教授笑着挂了电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