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能代课老师-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兴华教育或者希望学校,从来没说过自己要上市。
  但那些经济学家不是都说了,教育同样是要市场化、规模化的,这样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会大幅度提升国内的教育软硬件环境。
  “你这意思我还是民族罪人了?那你告诉我,这计划错在哪了?”
  郭亮也忍不住拍了下沙发,气呼呼的问道。
  “我现在都想咬人!民族罪人算不上,但总有一天你得为你的决策付出惨痛的代价。对呀,你这岁数估计也看不到了,也就不用为这件事负责,还得后来人给你擦屁股才对!”
  “你小子能不能说个人话?我是那样的人吗?你给我说清楚了,不然今天我就不走了!”
  郭亮气的差点高血压犯了,这小子还是第一次这么硬怼他。
  说话可真够损的,怎么原来就没有发现呢!
  “好,我们心平气和的谈一谈!我想问一下,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什么?”
  杨正东也长出一口气,将心中的烦躁抛开问道。
  “你还考上我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
  “那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自然是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具有价值,并且人格健全、思想正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新时代建设人才。这理论不还是你小子总结出来的吗?怎么还拿出来考我了?已经都写入教科书了!”
  郭亮没好气的回答道。
  “您老记忆力真好!”
  杨正东比划了一个大拇指。
  “臭小子你别阴阳怪气的!我今天虽然是以私人身份过来,但好歹年纪在这摆着,你多少对我有点尊重行不?”
  郭亮没好气的说道。
  “我这问题是非常正经的!那您老知道咱们国内的教育,与古代有什么不同吗?”
  “我好歹现在也是专业人士,你能不能有话直说呢?古代教育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培养的目标是明人伦礼仪的士大夫,维护国家的统治;咱们国内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国人能够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以人为本的培养出对社会全面发展有用的人。”
  “非常棒!”杨正东再次比划了个大拇指。
  “你到底想说什么?现在特别想知道,这个计划怎么违背教育目的了?”
  郭亮皱着眉头问道,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怎么就不对了。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全国人民,尤其是适龄教育群体能够学会必要的知识,明白事物的道理,遵守相应地道德与规范。然后用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去做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并且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说教育的本质是平等和公平的,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抱着同样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能通过教育各展所长!”
  杨正东沉默了一下,对郭亮解释说。
  “这没什么问题啊?我们也是基于这个目的。”
  “您听我说,政策是好的,但是任何政策实施下去,都有可能会发生改变。我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就拿高考来说,这是我们国家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改变一个普通人命运的一个重要的关卡,无数寒门学子因为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嗯,确实是,我当年也是通过高考走到今天的!”
  郭亮赞同的说道。
  “高考是咱们国家的一项创举,从隋唐时期的科举演变到现在,对于我们国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我说的并非高考,但是我举得例子却又高考有关!”
  “话说有一个中学,公立的普通高中,改革创新之后具有非凡的竞争力,高考的成绩非常好!您在相关部门,这样的例子应该见过很多吧?”
  杨正东认真地问道。
  “这是肯定的,比如说京城二中、八中等,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名校的。”
  “对!这就是高考的魅力,全国没有一个家长或者学生能够拒绝好的学校。我们说这样一所学校,高考成绩非常出色,成为您所说的这种名校,那么肯定就会有很多学生想要进入。从学校方面来说,属于公立学校性质,他的所有资金都来自于财政,想要扩大招生规模、改善教学条件、招收更好的生源,都会受到很多的限制,这点应该会吧?”
  “这是当然的,确实会出现这种问题,尤其是跨区域招生,咱们是不允许的。”
  郭亮虽然没听明白他的意图,但还是肯定的点点头。
  “现在这条政策出来,这所学校就有方法了。教育集团化、市场化,或者说资本化,将成为这样学校眼前的一条崭新道路,他们的优势是什么?是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甚至说是他们的老师,但是他们没有钱,想要钱去发展壮大怎么办?那就只有一条路,通过资本化合作建立私立分校,与本校共享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这是大多数学校都会想到的路子。”
  杨正东沉声说道。
  “没错啊!这正是我们希望的,也是这个计划的目的。让这样的学校,能够更具备活力,能够服务更多的学生,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郭亮点点头认真地说道。
  “我恰恰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假设这个学校走了这样的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私立分校,巨量的资本进入到学校中,再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那么下一步他会怎么做?您想的是将模式复制到这里,招生教学教出更多的好学生对吧?”
  “对,你希望学校不也是这样吗?”
  “完全不一样的,您考虑的太简单了!他们确实会走这条路,但是还有另外一件事完全不可避免,那就是资本的运用。他们会用超出在工资水平的待遇,大量的在其他的公立学校中挖优秀的老师加入,同时也会跨区域到其他的地方去进行‘掐尖’,就是招更多有潜力的学生。”
  “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我觉得也没有太大关系,毕竟受益的还是学生和老师。”
  “不,您错了!资本的最终目的,永远是让自己获利!我们就假设,这所学校越来越好,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的家庭相信,只要孩子进入这所学校就能取得好成绩,下面会发生什么?”
  “会有很多学生想要进入这所学校,让学校越办越好啊!”
  “这就是你们不了解资本驱动的力量,想的太简单了!这种情况出现之后,从这所学校来说,他会大量的扩大规模,建设更多的分校,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多的学校。甚至会将自己大道成为传说中的‘高考工厂’品牌。”
  “会需要更多的老师,我明白了!”
  “那只是其中一方面。。。。。。”


第518章 ‘教育功臣’实至名归
  “那只是其中一方面,更严重的后果还在后面!大量的公立学校老师会因为高薪的诱惑,选择跳槽到这样的学校之中,国家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和精力,多年培养出来的好老师,就这样大量流失,造成许多的公立学校老师出现断档,越来越衰弱,甚至无法肩负国家教育的职责。”
  杨正东叹了口气,“最可怕还是学生,私立学校是什么?那收费肯定要远超一般的公里学校,本来公立性质的时候,有国家的财政进行补贴,学生们是享受一样的优惠。”
  “但是私立学校的时候呢?这种限制荡然无存!面对高额的学费,很多贫困家庭或者一般家庭的学生,根本就承担不起这样的费用,然后选择进入普通的公立学校,等于是让他们失去了用努力和毅力,越过高考这道关卡的机会。”
  杨正东的话一出口,郭亮脸色马上就变了。
  这种情况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绝对会出现的情况。
  此时他已经知道杨正东为什么这么反对了,这是在破坏教育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不过很快他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就算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家庭或者贫困家庭的孩子,还是有公立学校这条道路的,寒门贵子依然有可能会出现,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呢?教育资源开始向高处倾斜,这种体制的学校越来越有钱、越来聚集的好老师越多、越来聚集的好学生越多,他们大量的开设分校、大量的跨区域招收好学生,并且还是相对比较有钱的学生,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良性循环。反之,大量的公立学校生源越来越差,老师的培养越来越难,我们的教育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教育的两极分化!然后造成阶级教育的出现,家庭间展开针对孩子的‘军备竞赛’,然后越来越低龄化,成为社会的主流现象。家庭的大部分经济支出流入到教育培训之中,势必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你家今天补三节课,我家孩子就必须要补五节;你家孩子上的重点小学,我家孩子也必须要上重点小学。”
  “如果说不补、不上不行吗?当然行!但是我们华夏的父母,有一种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优秀品质,那就是将所有的一切都想奉献给孩子,无论是什么收入的家庭,基本上都脱离不开这种思想。别人补课他不补,孩子怎么跟得上?别的孩子都上的好学校,要是不上又怎么保证孩子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那岂不是孩子的未来就没有希望?”
  杨正东叹了口气,前世不就是这样吗?
  没想到今生到了这里,还是没能改变掉这个魔圈。
  不顾郭亮已经发青的脸色,他接着说:“家庭支出向教育倾斜,刚才也说了势必会影响经济,但是那些得到这些钱的又去做什么用呢?显而易见,资本的本质就是流转,但是却不会在流转到这些家庭之中,只会流转到让家庭更多付出的项目里面,甚至流出国内!”
  “他们会用这些钱再建设更多的学校,研发出更多的挣钱产品,再进行新一轮的收刮,将教育的门槛提的更高!长此以往,经济生活中的居民收入出现偏转,许多富人家庭无所谓,支出就支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然后再出去留学、国外定居什么的,努力让孩子成为更加高等的‘人上人’。”
  “一般家庭将钱大量的投入进来,就像个无底洞一般的砸进去,只为了争取那一线‘生机’,导致无力进行其他行业的消费,最后说不定会变得更加赤贫,孩子最终还是争不过那些富裕家庭。”
  “不出十年,国内将出现一种情况,大量的教育垄断出现,或者巨头型的企业出现,打造出许许多多的‘贵族学校’、‘国际学校’,将大量的资金流出到国境之外;穷人的家庭会怎样呢?节衣缩食,孩子却还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从教育阶段开始出现的阶层化,一直影响人的一生;最可怕的是,大量的家庭因为经济压力,选择不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或消费,甚至都不敢多生孩子,我们华夏还能有好?可持续发展那就是一句空话!”
  杨正东喘了口气,此时郭亮的脸色已经发白了。
  额头也冒出无数的细汗,这些后果他真的没有想到。
  甚至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或者教育专家同样没有想到。
  “最可怕的还是那一条——上市!大量的教育巨头在一定规模之后,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将会谋求上市,甚至会大量的谋求到国外上市。上市融资本身没有问题,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教育一旦上市,将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大量的资金流入ZB手中或境外,或者开展新一轮的跑马圈地。”
  “跑马圈地他们会提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