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已经念到硕士研究生了,大家起码有一个最简单的意识:

    没念之前,觉得上了硕士研究生就学历更高一点,有保障;上了之后,感觉全世界都是硕士,还是比自己厉害的硕士,以及更更厉害的博士。

    自己的水平,就跟英国一年水硕一样,混学历用的。

    所以反映到她们的世界观里,就是:哪怕你高中成绩很好,但是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就别谈什么学霸了

    于是此时略过,赵文雅终于看到了节目尾声,也就是众人聚在一起的时候:

    “好,那接下来,今天还会不会有我们其他的嘉宾,要演唱自己歌曲呢?”

    嘉宾们一片安静,搞得她也跟着一起屏息起来。

    “有的,我有一首!”然后终于,那个男人站起来了。

    赵文雅长舒一口气:“就说嘛,我就说韩升肯定要唱的。”

    搞得舍友之一的李静茹的注意力也过来了:“诶,是韩升新歌《成都》么?我来听听”

    “诶?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都上热搜了啊”

    确实,李静茹之前是没有看这个节目的。

    她刚才一会收拾桌子,一会收拾箱子,终于休息下来才开始刷围脖。

    至于舍友在那是不是称赞一句她最近粉上的明星,李静茹也不是很在意:说实话,追星的人占人群的比例并没有那么高。

    多数人的心态就是,看看就好。

    顶多对某个明星有好感,也不会加入明星的粉丝群,顶多就有什么节目出来的时候看看,电影出来的时候看看,新歌出来听听。

    所以她一开始无感。

    直到她喜欢的一个漫画区博主,平日里只更新一些自己的系列漫画相关事宜,以及公司日常之外,基本上很少发表自己的个人喜好。

    毕竟这年头,围脖上二极管、杠精、以及很多很多奇葩太多了。

    于是这个博主就讲过一次,因为担心各种冷箭,所以干脆就只讲一些专业,以及公司的温馨小事。

    结果就是这会,人家发博了:“韩升的成都,还挺好听的”

    “诶?”李静茹就来了兴趣。

    她其实刚才就看见了“成都”的热搜,以为是成都这个地方。结果点进去,好像说的是一首歌曲,并且底下评论出乎意料的好:

    在没有粉丝控评的痕迹下,几乎都是一水的好评。

    可是再抬头一看,并没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挂在上面,取而代之的一个叫“韩升”的名字,好像有点耳熟,在哪里听过,又好像没有。

    再一看封面,我去,这货长得这么帅?精修图吧

    以及这种长相的,一般就没有长相了。

    然后她就撇撇嘴,毫无兴趣地退出来了。

    但没想到,兜兜转转,居然又看见了这首歌,并且还不止一次:再往下拉,另一位她喜欢的B站up主转发了一个乐评人的点评:

    这年头,乐评人可不好混,有点好歌就赶紧全围上去了。

    “相信有一些人已经听过了韩升在《音悦之旅》第一期的新作品《去大理》,我上次说心里有远方的人,就不应该错过这首歌。但这次他带来的新歌《成都》,我觉得是普通的歌迷也不该错过。介于现在很多人还没听,来个无剧透评价,整首歌平缓而舒适,情感充沛,但相对那些真挚而单纯的用力过度的情感,这首歌不会让你感觉腻,还能让你体会到生活中的东西”

    这一篇乐评,基本上都是夸奖的。

    这就很让人好奇了,因为这俩人是不太可能收广告费的。因为确实也没啥名气。

    所以如果一个人推荐,可能是个人口味;两个人推荐,可能就有点动心了;如果还有自己的舍友在下面看节目

    那就不由自主地有些心动。

    所以,她刚好听到,忙不迭下床准备收听歌曲

    然后脑子里恍然,噢,原来上次赵文雅在宿舍里公放的那首歌,也是韩升的?

    “对啊,快过来快过来。”

    对于有人对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新歌感兴趣这回事情,赵文雅还是很兴奋的:她平时只在网上各种安利,朋友么,最多推荐一下。

    毕竟自己的喜好,肯定不一定是人家的喜好。

    但真要碰上了感兴趣的,那必然是相比网上,加倍的热情,以及一点忐忑

    不过很快赵文雅又继续振作信心:“这首歌,我自己预感会不错。”

    毕竟群里都那么说了,很难不好听吧

    两人于是凑在一个屏幕前,打开公放,再点击播放。

    上面的人也没废话。

    拿着吉他,就直接开始了:“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

    余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声音很温润,比起上一次唱《去大理》的时候,多了几分骚情。但其实不管是本身就确实带了点滤镜的赵文雅,还是初听的李静茹,都很快喜欢上了这开头:

    歌词深沉平静,甚至唱腔都是。

    但是歌曲却情感到位。

    赵文雅是一个有几分文艺气息的人,所以这种带着骚情的歌,她有时候就不太喜欢听。

    可这首歌刚好就在那个边上:

    多一分,就俗了;少一分,就太淡。

    而李静茹很喜欢里面的情感,不是现在那种撕心裂肺的,而是平淡外表下,流动着的故事。

    所以歌曲一开始,它就不止是击中少数人的喜好了。从歌词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里面的感觉,那份属于年少时的情感故事,还如此贴近。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然后,接下来这一段就更是让人感怀了。

    《成都》这首歌,让她这种都没有去过成都的人,忽然对这个城市充满了想象。想想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市,才能诞生出这样的故事。

    也是两人惊讶地发现,其实她们的审美也是可以一致的。

    这种东西太少了,因为现在信息化时代,审美都是很细分的。大家在一个个的网格之中,各自能找到各自的乐园,但是要一起还在乐园里

    那就太难得了。

    所以两人这时候都看到了对方的情绪:

    就也许可以到成都去看一看,看看那些歌词里的故事,那些情感。

    简单说,这首歌似乎,有点动人心弦。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这首歌其实韩升唱的不长,就这一段。很快结束后,两人都没动作,赵文雅转头,问:“怎么样?”

    她点点头,笑道:“明天单曲循环的有了。”

    “我也有了。”她也耸耸肩笑了。

 第四十二章 “效果不错”

    企鹅视频的弹幕上,密密麻麻地飘过不少好评。并且相对于《去大理》,《成都》这首歌的受欢迎程度是要更高的。并且相对来说,弹幕差评就要少很多。

    几乎是一水的“本季最佳!”“绝了~”以及“目前为止心目中排前三”之类。

    韩升看得直乐:

    要让他自己说,肯定是《去大理》更符合他的胃口;但是要说到流行元素,那必然是《成都》。

    只是从目前反馈的元素来看,确实热度比之前的高,只是也没有到热度爆棚级别。

    他倒是也有心理准备。

    因为这首歌能够短时间内现象级的爆红,而不是发的时候酒红,除了歌曲本身,艺人知名度,节目加成等等还有一个可能不太被主义的原因,就是cd市花了大价钱推广。

    以便拉动城市的知名度,旅游,关注等等

    所以这个倒还好,比较意外的是,他这次的初期评价还不错。结果上线一阵子后,里面不少的评价忽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怎么说?是因为没有如实地描述成都么?”

    韩升疑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会有影响,但也不至于这么反转吧。”

    “当然不止了。”蒋希希道。

    说着,她把收集好的信息递上来,道:“你先看看,主要就是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

    韩升低头一看:

    还确实,第一个是说《成都》完全就是没有描写出成都真正的样子,给人一种误解,在当地人眼里看着完全就不写实。

    意料之中。

    第二个说是歌词还是浅了,希望有更有内涵的歌词。

    也算是正常吧,要想一首歌传唱度高。

    最好不能太端着。

    毕竟要写出业内外都满意的确实不容易。

    第三个就比较狠了,先是巴拉巴拉一堆有的没的,最后的出来结论:“…所以最后我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这首歌要在音乐里分级,那就是小学生生水平的作品。和弦简单粗暴,歌词平铺直叙,简直就是没有多少可取之处,可以量产的一首歌。”

    韩升听得倒也不是胡说。

    但其中的一些东西和尤其是结论,他直接无语道:“我承认这歌确实没有在音乐性上特别高,但是没有可取之处,可以量产就纯属胡说了。”

    这就像是什么呢?

    某型针的科普视频,有不少确实是正常的知识,但就在这一片正确里面夹杂少数错误的东西,达到一种暗度陈仓的目的。

    于是看起来好像都没有问题,但有些东西,悄然就传递出去了。

    这里也是一样,假借着讲解的名义,打着专业人士的视角,直接否定了这首歌的优点不说,还否定了这首歌的个性。

    把大众的喜欢,直接略过了。

    换成了他的标准。

    那个姿态,就差当年某英评价刀郎的歌曲时候一样了,只是没那么露骨,但影响同样不好。

    “这第三种,多么?”韩升转头问道。

    “说实话不少,而且都是平常比较有专业度的人发的。”

    蒋希希又划出来几个名字:“这样的消息一旦进入广泛传播,肯定会对歌曲造成影响。”

    “有人在搞我?”

    “你猜的还挺快的,不错,就是这样。”

    蒋希希于是不再卖关子,直接道:“我们查到这些人里面,有好几个是收了钱的,也就代表着这一批人里面确实有带节奏的。”

    “那我再猜猜”

    韩升也就点点头,直问道:“是不是李熙珉那边搞的事情?”

    “目前我们还查不到那么快,那么准。”

    蒋希希心里也这么猜的,但是不敢太确定。

    只是考虑到明显韩升这会才初出茅庐,也并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力,还没有参与其他项目或者后续资源对接

    娱乐圈不会无缘无故搞人的:

    如果看到一个明星莫名地因为小事而疯狂被黑,就有可能就是他那段时间正在接触好资源。

    当然,如果不是的话,这会“直接花钱搞他”这种没有利益的事情

    还有一个较大的可能性:

    私人矛盾。

    “最好别是他搞。”蒋希希皱了皱眉,道:“但,也基本上就是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