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隋演义-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渊闻听李淳风之言问道:“李道长,但不知这外力来自哪里?”
李淳风用手指着天下山河图上的吐谷浑和西域各国,对李渊说道:“唐王,杨广北击突厥,南打占城国,三征高丽,虽然都取得胜利,但是已然将隋朝的国力虚耗了大半。”
说到这里,李淳风点着西域地图,接着说道“如果我们再次煽动吐谷浑和西域各国进犯隋朝,杨广这人穷兵黩武,必定会再次兴兵出征西域,那么大隋朝仅存的家底,将会被杨广败光。”
袁天罡听李淳风之言,哈哈大笑道:“李道长真是胸怀若谷,这驱狼吞虎之计甚是奥妙。等那杨广平定了西域,隋朝国力也就耗尽了,唐王可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到时这天下大事就定了!”
李渊父子闻听袁天刚和李淳风之言,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李渊冲着袁天罡和李淳风再次大礼参拜道:“两位道长真乃当世高人,李渊在此谢过!”
李淳风微微一笑道:“这天下大事,乃天命所定,我与袁道长只不过是顺势而为!”
此时李世民问道:“两位道长,但不知如何让朝廷和西域各国开兵见仗呢?”
袁天刚说道:“这个不难,前次杨广征讨瓦岗山,西魏王李密曾暗中向吐谷浑得伏允可汗求救,虽然伏允没能发兵,但是杨广已然怀疑吐谷浑心怀不轨。
太原府可在朝廷散布吐谷浑要兴兵犯境得流言,同时派人到西域散步朝廷要出兵西域的流言,则杨广必定会和西域各国兵见仗!”
李淳风接着袁天刚的话说道:“那吐谷浑的伏允可汗一直担心杨广会吞并他的国家,如果咱们散布流言成功,伏允可汗为了自保,比当会联合西域各国率先发难!
这个仗他们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到时西域各国和大隋朝打得两败俱伤,太原府可一举定乾坤!”
李世民听到这里,转身对父亲李渊说道:“父王,这散布流言之事,孩儿可安排人去做!”
李渊点点头道:“世民,此事关系重大,一定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李世民点点头,随即转身而去。
咱们按下太原府不表,单说吐谷浑的伏允可汗。他本是吐谷浑第二十任可汗,娶了隋文帝的女儿光化公主,按说与杨广算是至亲。
可是光化公主一直愤恨杨广弑父杀兄,篡夺了隋朝的皇位,经常劝说伏允可汗兴师问罪,将杨广杀死。为此吐谷浑和隋朝的关系,一直不睦。
杨广即位之后,曾讨伐过一次吐谷浑,那伏允可汗带着光化公主逃亡西域。
后来在西域三十六国借来二十万大军,不但再次复国,还抢了大隋朝很多领土。
这一日,伏允可汗正在王宫与光化公主喝茶,忽见丞相天柱王慌慌张张的走了进来。
伏允可汗赶忙问道:“丞相,何事如此惊慌?”
那天柱王 赶忙说道:“可汗,大事不好!我们安插在长安的细作传来消息。那杨广闻听咱们勾结瓦岗寨贼寇龙颜大怒,不日要兴兵西征,还望可汗早做准备!”
伏允可汗闻听,气的一拍桌子,高声说道:“那瓦岗寨的李密的确给来信求助于我,可是我吐谷浑并没有兴兵犯境。那杨广竟然听信谗言攻打我,他这是摆明了要吞并咱们,真是是可忍熟不可忍!”
一旁的光化公主说道:“大汗,我这个兄弟向来是六亲不认,心狠手辣。他贪心不足,等打败咱们吐谷浑,必定会深入西域腹地,大王应当联合西域各国,提前下手。”
伏允可汗闻听光化公主之言点点头道:“王妃说得有理,我当即可先行发兵。丞相,你速速带我的王节,出使西域三十六国,让他们出兵襄助与我。”
吐谷浑丞相天柱王赶忙退下,带人去联合西域各国,让他们出兵进犯隋朝。
第117章 :西域国联合犯大隋,隋炀帝兴兵征西域
上回书说到,吐谷浑伏允可汗闻听大隋朝要再次兴兵攻打他,不觉心中大怒。
伏允可汗心说:好你杨广,如此穷兵黩武,竟敢再次兴兵犯境,既然你不义,也就别怪我无情。
伏允可汗当即命令丞相天柱王,出使西域三十六国,让他们与吐谷浑联合起来,共同征讨大隋。
西域各国跟隋朝来往并不紧密,但是跟吐谷浑可是兄弟国家。
吐谷浑丞相天柱王告诉西域各国的国王,那杨广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无道昏君,如果他们不联合吐谷浑出兵讨伐隋朝,杨广一定会派兵踏平整个西域,到时西域各国将鸡犬不留。
西域各国的国王闻听天柱王之言,心中都很害怕,纷纷答应出兵襄助吐谷浑攻打隋朝。
可是这些国家大小不一,有的能出个五万人马算是多得,有的只能出个几百人。
就是这样吐谷浑丞相天柱王,也在西域征集了三十万人马。
而且各国人马都由本国最强的将领带队,跟随天柱王来到了吐谷浑王都伏阳城。
伏允可汗一看,自己的这个丞相天柱王还真是能干,一下子从西域各国召集来这么多人马心中大喜。
加上吐谷浑自己的二十万人马,伏阳城一共聚集了五十万西域大军。
西域各国派来的三十六员大将,个个是身强力壮,勇猛无敌。
尤其是鄯善国,不但出动了五万大军,更把自己最勇猛的大将巴里坤给派来了。
吐谷浑的伏允可汗,当即拜天尊王为帅,鄯善国的大将巴里坤为先锋,率领五十万大军直扑大隋朝边境。
伏允可汗,这回下决心了,非要攻下长安不可。
那天尊王乃是丞相天柱王的弟弟,此人力大无穷,勇猛异常。手中一杆虎头禹王槊,是打遍西域各国无对手。
那天尊王率领五十万大军,迅速攻下了金霞关,寒江关和界牌关。
西域各国接连攻下三关,将玉门关团团包围。如果攻下玉门关,那就可以长期直入,攻打长安了。
镇守玉门关的隋朝大将,正是杨义臣。他见西域联军声势浩大,不敢出关临敌。杨义臣赶忙向洛阳派出八百里加急,向杨广求救。
杨广自从与瓦岗寨议和之后,他感觉天下已然太平。
最令他高兴的是,工部侍郎宇文恺告诉他,大运河已然开凿完毕,杨广正在筹划下江南的事情。
这一日,杨广正在和宇文恺、宇文化及,规划如何下江南游玩,殿直将军拿着杨义臣的八百里加急军情就闯了进来。
杨广接过杨义臣的告急文书,打开一看是大吃一惊。他赶忙吩咐一声道:“来呀,聚齐文武,朕要升朝议事!”
功夫不大,洛阳的文武百官俱已到金銮殿,是文东武西分列两厢。
杨广环视了下众人说道:“众位爱卿,今玉门关总督杨义臣发来告急文书,西域各国起兵五十万,连克三关,已然将玉门关包围。如果玉门关失守,国都长安就危险了,不知道各位爱卿有何良策?”
此时,定国公长孙无忌出班奏道:“陛下,此次吐谷浑联合西域各国犯我大隋,声势浩大,陛下宜当御驾亲征,趁机平定西域,以示我天朝的威严!”
这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他让杨广御驾亲征心里可憋着坏呢。
长孙无忌心说,你杨广御驾亲征要是取胜则可,要是失败了,再把命搭在西域,拿这天下可就是唐王李渊的了。
杨广这个人最大的爱好除了美女,就是四处兴兵征讨。
他闻听长孙无忌之言说道:“定国公说得 有道理,朕早有扫平西域之心。前日洛阳风传吐谷浑欲兴兵犯境,朕有些不信。
如今已然连连攻克我三关,朕岂能容胡虏践踏我大隋的河山,朕决定三日后兴兵西征!”
杨广决定兴兵西征,金殿上的大臣无一人敢反对。他们都知道,杨广决定的事情,谁要反对谁就得掉脑袋。
长孙无忌闻听杨广决定御驾亲征,心说:杨广呀杨广,这回你是死催的。
第118章 :征西域杨林挂帅,教军场杨广点兵
上回书说到,吐谷浑联合西域各国进犯大隋,定国公长孙无忌怂恿杨广御驾亲征。
杨广一面降旨,着户部催促各路粮米,户部领旨准备军需粮草。
此外,杨广又让靠山王杨林为帅,操演三军,准备兴兵西征。
杨广此次让靠山王杨林挂帅,没让宇文成都出征,是有考虑的。
宇文成都是大隋朝的擎天柱,让他镇守长安,辅佐皇太孙杨侑,那些地方的反叛就不敢进攻长安。
同时万一此次西征有失,宇文成都可作为二路元帅,前去救驾。
再说杨林在教场中,操演三军。选定吉日,兴兵前去征西。
这一日杨林上金銮殿面见杨广奏道:“陛下,臣三军已然操练完毕,就等着陛下圣旨启程了。”
杨广看了看杨林说道:“朕选定在明日起兵,请皇叔回衙准备,明日就要发兵了!”
杨林领了旨意,退回帅府,另有一番忙碌。
大元帅靠山王杨林戎装上殿,当驾官堂前捧过印绶,交与元帅。
杨广御手亲赐三杯酒,杨林饮了,谢恩退出午朝门,上了马,竟往教场而来。
花刀将魏文通、四宝将尚师徒、金刀将左天成,以及众家武将前来迎接。
靠山王杨林吩咐站定教场两旁,当中三军齐齐跪下,迎杨林登了帅帐。他点齐队伍,共起兵三十万。
靠山王杨林点四宝将尚师徒为先锋,吩咐他道:“尚师徒,本帅命你问先锋。带一万人马,须过关斩将,遇水成桥,此去西番,不比其他番兵,这些鞑囚甚是骁勇。如今西域三十六国和吐谷浑,已经兵围玉门关,救兵如救火,你火速进兵。”
尚师徒得令,上马领兵出发,是好不威风。只见他头戴夜明盔,身穿唐猊铠,内衬白罗袍,腰挂昆仑剑,左悬弓,右插剑,手执提罗枪,即跨上呼雷豹,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杨林由命老将军屈突通负责押运粮草军需,魏文通、左天成保护圣驾。
同时征调唐王李渊、丞相宇文化及、定国公长孙无忌伴随杨广的圣驾。
杨广在在金銮殿降旨,命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中卢楚,辅佐皇太孙杨侑处理日常政务。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镇守京都长安,责令王世充镇守东都洛阳。
大业皇帝杨广降旨已毕,然后同唐王李渊、丞相宇文化及充出了午门,上日月逍遥马,一齐来教场。
三军元帅杨林把杨广和众家王爷接到御营,即刻宰杀牛羊祭了旗。
等元帅杨林祭了大纛旗,皇上御奠三杯。
杨广战在帅台之上,他是意气风发,满目豪情的说道:“大隋的将士们,突厥归顺、高丽臣服、占城伏地,唯有西域各国还未被我大隋征服。不想他们竟然联合兴兵反隋,朕决定御驾亲征,望众将士与朕同心,扫平西域”。
底下的隋朝将士,闻听杨广之言,都齐声喊道:“我等自当奋勇杀敌,扫平西域,以阵国威!大隋必胜!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广见大隋将士如此雄壮甚是欣慰,他吩咐一声升炮拔营。
三声炮响,拔寨起兵。前有三十万兵马,摆开队伍,元帅杨林统领,先锋官尚师徒开道。
魏文通和左天成率领金虎卫,保住了天子龙驾,底下有二十九家总兵,都是弓上弦,刀出鞘。
宇文成都协同百官同皇太孙杨侑,送杨广起程。一路之上杨广叮嘱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好生镇守长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