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9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批名录里。
    特等功臣只有三个,关羽张飞陈暮。
    本来按照资历和功勋来说,典韦应该也能排进去。
    不说别的,单说他那一身伤疤,乱军当中为救刘备多次受创,就足以列入其中。
    但典韦自己推辞掉了。
    于是典韦位列武官一级功臣之首,封从一品上柱国,从一品光禄大夫,功爵为关内侯,封爵为侯爵,军衔为上将。
    文官一级功臣之首为沮授,从一品上柱国,从一品光禄大夫,关内侯,侯爵,军衔为上将。
    按理来说,文官应该没有军爵。
    但沮授他们这些人在军队里面也有职务,是为大将军军师,属于参谋部成员,因此同样应该也有军队授衔。
    而军师级别要比主将低一级,所以往往大将军军师授衔上将,上将军军师授衔中将,依此类推。
    目前整个第一批用于泰山封禅的授勋名录当中只有七个人。
    关羽、张飞、陈暮、典韦、沮授、张辽、荀彧。
    本来按照资历来说,太史慈应该也有姓名,因为他与典韦属于前后脚。
    典韦是在黄巾之乱加入,于公元184年中旬,就跟刘关张结义前后时间只有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
    而太史慈是在刘备讨伐黄巾之后的担任济南相时加入,与典韦也就差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奈何太史慈前中期被陈暮用来当跑腿的,参与的战争不多,资历是够,功劳不足,导致没办法入选名单。
    至于张辽。
    他资历其实比不过太史慈,但他功劳实在太大。
    与袁绍之战,阵斩淳于琼,阵斩高览,白狼山之战阵斩蹋顿,北上攻打鲜卑,驱除西部鲜卑三千里,燕然勒石。
    所以威名赫赫之下,张辽若是不入选第一批名单当中,恐怕万胜军的将士们也不会服气。
    不过诸多功臣们也不急。
    因为谁都知道这只是第一批名单,以后第二批第三批都会陆陆续续补进。
    以太史慈的资历和功勋,即便不是第二批名单当中的榜首,至少也是前三,所以没有入选第一批名录他也不恼。
    在确定了第一批名单之后,刘备就立即命令雕塑师和画师紧锣密鼓地开始为名单雕塑和绘画。
    其实原本第一批名单是有十多个人的,像太史慈、牵招、高顺、臧霸、田丰、荀攸、赵云、黄忠等人资历和功劳都不算差,乃是讨董之前就加入,至少应该在名单里。
    但不管是雕塑还是绘画都是个技术活,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人员太多的话,即便是技艺最好的艺术家也不可能迅速完成任务。
    因此只好先确定功劳最大的几人名单,将来再依次排序。
    而且名录里其实也有一些明明功劳很大,却没办法加入其中的功臣,比如早已经去世的阎忠。
    作为最佳卧底,阎忠一直以来是陈暮心中最好的无名英雄。
    可是无名英雄见不得光。
    所以也没办法,只能将一些功勋补偿给阎忠的子嗣。
    以至于当时不少人纳闷,为何一个青州隐居的隐士,加入刘备阵营没几年就病逝的人,为何子嗣会得到如此多殊荣?
    却不知道他的名字无人知晓,他的功绩与世长存,即便是在整个军情司当中,阎忠的影响力也很大。
    还有一位像侯栩,也是军情司的建立者之一,却也只能隐藏在黑暗里,见不得光。
    不过这些都只是题外话。
    目前第一批名录是为了给泰山封禅做准备。
    封禅结束之后,给其余功臣画像以及做雕塑的事情,也会继续去做。
    所以这项工作会持续很久。
    刘备关羽张飞陈暮四人这些日子,每天的工作就是站着不动。
    穿上威严的衣服,做好姿势,给画师和雕塑师当模特。
    今日继续站着。
    他们并没有穿龙袍或者官服。
    刘备穿着一件灰色丝绸长袍,肩膀两侧有云肩,下领处用红线绣了祥云,领口扎着两条红色长巾,两臂露出白色丝绸长衣,用护臂扎紧,头顶长冠,腰上悬着双股剑。
    关羽则穿着绿色长袍,云肩也是绿色,脚上蹬着黑色绛丝履,长须飘飘,青龙偃月刀竖握着站在刘备的左后方,仅次于一个身位。
    张飞则是穿着一件黑色丝绸长袍,披了件淡黄色坎肩,络腮胡如针般耀眼,手中丈八蛇矛倒握,站在刘备右后方。
    在张飞右手边就是陈暮,一身蓝青色儒服,腰间挂着学子剑,下颌山羊须,手中拿着羽扇。
    四个人站直而立,一动不动。
    他们面前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画师以及一位五十多岁的雕塑师。
    雕塑师往往都是由雕塑工匠而来,带了两个徒弟在旁边当助手。画师则不同,因为油画是最近十年才兴起的东西,所以真正以这门技术当职业的人较少,画师比较年轻。
    每天四个人在处理公务之后,都要抽出约一个时辰的时间来给雕塑师和画师当模特,今天已经是第十八天。
    雕塑师早就做完了,他是先用黄泥塑造模型,然后每天四人观察神态,进行局部微调,一直等到调整到完美的地步,最后就烧制成雕塑,铸造成铜像。
    其实在华夏古代之所以没有雕塑师这个职业,主要也是因为人形态的雕塑陶俑往往都是陪葬品,不吉利。
    而如今思想改革,人形雕塑被大汉丞相提出可以拿来纪念功勋人物。
    因此雕塑师这个职业也站了起来。
    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那画家长舒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画笔,向刘备拱手说道:“陛下,丞相,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小人画好了。”
    “哦?终于好了?”
    四人总算是能够活动活动筋骨,听闻此话,连忙过来观看。
    那画布非常大,用三个架子支着,横着长有三丈,也就六米都长,宽有接近四米,背景是一个高台之上,四人挺拔而立,面貌威严,栩栩如生。
    “不错,一模一样。”
    刘备夸赞道。
    陈暮笑道:“油画注重写实,更容易画出真实样貌来。不过你这光影没有处理好呀,人物没有阴影层次,少了几分艺术感。”
    画师只觉得毛骨悚然,一身冷汗,连忙跪下道:“不愧是丞相,小人对光影已经研究了数年,奈何此技艺非同一般,小人摸索数年也不过是略懂一些皮毛,因而画时不敢追加光影,怕出了差错。”
    陈暮摆摆手道:“无妨,起来吧。油画虽然在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但作为画技亦是这些年才出来,你们都算是前人,画技不精也正常,以后努力摸索,为后人铺路就是。”
    “多谢丞相。”
    画师擦了擦汗站起身,没有想到丞相就连油画当中的光影都知道。
    殊不知陈暮当年在美利坚读过研,在华尔街上过班,由于不少客户喜欢收藏油画雕塑等艺术品,为了拉近与客户的关系,他也要对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品鉴能力。
    所以一眼就看出来这画师所画的画像几乎没有光影处理效果,人物缺少层次,在后世即便是一名普通美术生都比这个要强。
    不过也没办法。
    油画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艺术形势,这名画师已经是青州油画学派当中的佼佼者,逐渐发现了画中光影层次。但因为是给天子画画,怕出了差错毁于一旦,所以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犯错。
    没有添加光影效果,也是人之常情。
    只能希望等将来他们对光影研究更上一层楼的时候,能画出更好的人物肖像画来,以增强人物神态以及人物艺术感,为后人留下他们珍贵无比的模样肖像。
    看了那油画,又看旁边那雕塑。
    雕塑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雕塑师会自己用木雕刻出模样,回去再用石雕,最后再用铜雕。
    几个人就看到雕塑师手中的约一寸高的木雕已经是惟妙惟肖,只是因为没有涂上颜料而导致人物表情神态有些失神。
    简单来说就是缺少了灵魂和气质,没有那一抹威严。
    但技术还是很好,等将来上色,制造成陶俑以及铜像的时候,应该会有一定差异。
    四兄弟看了都很满意。
    除了四人合画以外,每个人还有单独的画像。
    另外还有统一合像。
    大大小小要画十几张,包括张辽典韦沮授荀彧等人在内,这些天都要当模特。
    一直到了章武九年十二月底,这些画才彻底画完。
    章武十年,也就是公元210年。
    整个大汉的新年是在一片欢天喜地当中度过的,洛阳城中开始燃烧烟花炮竹,城内大小商铺热闹非凡。
    从年初刘备于祖庙当中祭祀了汉朝历代皇帝之后,全朝廷就开始为泰山封禅做准备。
    封禅这件事也是个大工程,秦始皇时候比较简单一点,到汉武帝时期工程量就开始增加,要修建大量的新建筑,还有各种仪式。
    等到光武帝时期,封禅就更加盛大。
    史料记载,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1500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
    从最开始秦始皇路过泰山,刻石记功。到汉武帝封禅泰山,修筑祭坛,祷告上苍。再到光武帝时期修整山道,垒砌石土,工程量一个比一个大。
    到了刘备这里同样也不能小,先派人从去年开始就在泰山修整道路,在山顶建造祭坛。
    从今年年初准备出发,大小官员数百人,再加上随行护卫,总人数上万,一路浩浩荡荡,沿途各州郡县盛迎,洒水净街,抽调民夫修整道路,不仅耽误了运河工程,还给百姓增加负担。
    一直到章武十年一月二十一日,刘备抵达了泰山脚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
    巍峨泰山,刘备不知道来过多少次。
    当年担任济南相,泰山便近在咫尺,闲暇时偶尔登山,常看沿途风景。
    不过相比于那时候做济南相登泰山的心态,现在当了皇帝再来一次泰山,心中的感受与当时已经是截然不同。
    正是一月底;  按照阳历来说,将近是三月份。因此此时山脚郁郁葱葱,林木森然,午后阳光正好。
    从山脚仰望高山,就看到连绵不知道多少里,群峰若隐若现;  被浓雾笼罩,雾色如薄纱环绕在山间起伏,又如白云般飘渺荡荡,仿佛一片人间仙境。
    成群结队的士兵抵达了山脚,威武雄壮的仪仗队骑着高头大马,手中举着各类依仗武器,天子用六驾马车牵引,上有伞盖。
    汉时上泰山的道路有很多条,但大路特别少。黄巾之乱时,山林中藏匿着无数盗匪,被称之为泰山贼寇。
    臧霸孙观伊礼等人便是泰山贼出身,如今皆已经是朝廷要员。大部分刘备集团的人,包括刘备在内,对泰山的道路和地形都很熟悉。
    一眼望去,皆是曾经见过的风景和山峦。只是群臣坐在马车上观望,现在的心情早已经不是曾经年少时那样的忐忑不安。
    至少对于此次随行的沮授荀彧他们来说;  是如此。
    一辆辆马车行驶在道路上。
    去年刘备就派人重新修缮了道路,这次用的是水泥,花了约半年的时间;  从山脚修到了大概半山腰的位置;  再上的话水泥很难被运上去。
    自从有了蒸汽机之后,就有了搅拌机,人工搅拌水泥早已经成为过去式,现在都是机械搅拌。
    只是现在的水泥配方其实远比后世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