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8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徽笑道:“听说是因为朝廷在挖运河,带动了沿岸经济。洛阳周边各乡县百姓在农闲时基本都会去河道做工,大家有了闲钱,就能出来买东西。那《陈子商书》里不是说了吗?经济流通就能推动国家发展。”
“是啊。”
庞德公感叹道:“这陈子归还真是当代孔子,他说孔子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个普通人。相比于孔子的思想,陈子归的思想确实要比孔子伟大。他不仅让国家昌盛,能让人人都吃饱饭,还能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拥戴,未来可期呀。”
司马徽点点头道:“我上次回家乡,还是从荆州离开之后,路过颍川去了一次。此次家人给了我书信,说颍川如今修运河,将来南来北往的商贸都会途径颍川,家乡的特产也能卖出去。”
“此乃利国利民的大事业也。”
庞德公说道:“此次皇帝召我们来洛阳,想必就是为了荆州之事,你怎么看?”
司马徽想了想道:“荆州各大世家与我们多有交往,刘表不自量力,负隅顽抗,乃是螳臂当车。若能说动荆州诸多世家,则荆州可破。”
庞德公沉吟道:“嗯,襄阳四面环水,易守难攻。确实只能从内部着手,到时面见天子,就以此策献之。”
二人说话间,车队就已经过了东市,穿过了耗门,抵达了洛阳皇宫内,三公府门口。
此时耗门处有人等待,乃是中常侍王植奉命前来迎接。
见到车队之后,王植上前拦住马车,拱手问道:“可是庞德公与德操公?”
“是。”
庞德公在车内回应。
王植道:“陛下和丞相已经在等二位了,请随我来。”
他也坐上马车,在前面引路。
车队继续向前,抵达了南宫正门朱雀门,穿过朱雀门之后,就是司马门和鸿德门。
鸿德门是通向明光殿、云台殿、含章殿、宣室殿等三公九卿,内阁大臣以及尚书台等重要部门的办公地。
而司马门则是通往皇宫内部的正门,要穿过端门、却非门,抵达却非殿,然后过了却非殿后方的章台门,就是大汉最高朝会地崇德殿。
不过崇德殿往往是开超级朝会的时候才会用,此殿内部很大,堪比一个足球场,能容纳上千名官员同时开大会。
除了过年以外,很少启用。因此王植是带着庞德公与司马徽穿过章台门之后,右转去了章德殿。
两人年岁都已经不小,从青州过来千里奔波,旅途劳顿,本应该休息一下才对。
然而他们昨夜其实就已经抵达了洛阳城外的龙虎乡,当时天色已晚,就在乡亭找了间客栈休息。今天进的城,所以从出发到进皇宫,只有不到一个时辰,不算疲倦。
进入章德殿,就看到殿内皇帝坐在上首最高位置,他的旁边稍微下一点的地方,离了天子大概两三米,坐着另外三人,正喝酒饮宴,好不高兴。
“陛下,庞德公与德操公来了。”
王植进殿回禀。
章德殿外殿并不大,跟普通人家的中厅差不多,所以进入殿内和殿内的人距离很近,大概也就二十多米,都能看得清楚。
“乡野老夫,见过天子。”
庞德公和司马徽缓缓进入殿内,向上首的刘备拱手行礼。
见二人过来,到殿下见礼,刘备连忙起身说道:“二位大贤勿要多礼,今日是朕私下宴请二位与三位兄弟,就在朕的身边坐下,不要拘泥于礼节,大家一同用餐就是。”
“多谢陛下。”
两人见刘备很是随和,意外的同时也对他好感倍增,因为二人本来就不喜循规蹈矩,爱自由随性,因此各种规矩反而是束缚,让他们不舒服。
现在这种交往方式就让他们很受用,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礼节,直接走过来在陈暮关羽张飞身边坐下。
三人都起身拱手行礼,二人也回了一礼,各自安坐之后才正式上菜。
陈暮看到两个人精神矍铄,眉宇间光彩熠熠,笑着说道:“二公从青州来洛阳,沿途一路,有何感受?”
庞德公赞叹道:“丞相当初曾经跟我说不屑孔子,只争朝夕。我虽然从当时丞相的治国理念当中觉得或许不是大话,但今日所见,才明白丞相的目光之长远,确实有不屑孔子之能。”
虽然汉朝已经开始独尊儒术,但还没有对孔子进行神话。至少像曹操要杀孔家人,随便找个借口就杀了。还有如王充等学者,也曾经指出孔子的一些观点不好。
所以即便是有人自夸比孔子厉害,东汉的士林开放程度,也不会做其做什么。顶多说一声狂生活着言语讥讽几句,而像陈暮那样确实做到了实事,不仅完成了辅佐刘备统一大业,还兑现了他让国家富足的诺言,就更加无人指摘。
“先生还是没有理解我的话,我并不是不屑孔子。只是想告诉大家,七百年前孔子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先哲圣人。但时代变迁,二者不能比较。”
陈暮摇摇头道:“今日有今日的强者,明日也有明日的强者,他们在历史留名,只能对比当时,而不能比较当下,千百年后,无数人比我们要强,至少现在,我们在引领这个时代的发展,让它走向更强的辉煌罢了。大家都是先驱者,又何必分孰强孰弱呢?”
司马徽听到他的话,感叹道:“丞相的境界,已经到了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呀。”
庞德公抚须赞叹道:“是了,你们都是强者!”
“哈哈哈哈。”
陈暮大笑道:“不是你们,是我们!今日二位坐在这里,不也将历史留名,带领着人们改变这个时代吗?”
“借丞相之风,愧不敢当呀。”
庞德公颇为惭愧,他去青州看过,那里的变化已经不是他能够想象的,那里的新知识,新环境,新思想,都是他望尘莫及的东西。
这几年他去哪里,一边当着儒学院的教书先生,讲解古书经文。可又何尝不是其它学院的学生?重新学习新的知识。
即便是历史留名,也是乘上了陈暮这艘大船。因为即便是没有他和司马徽,陈暮要拿下荆州也易如反掌。
所以他能够坐在这里,仅仅只是帮助朝廷更快得夺取荆州而已,这本身就没有什么值得夸赞的。
然而刘备却严肃说道:“四弟经常说,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进步,往往需要一小撮目光长远的精英人士带领。正如高祖有萧何张良韩信陈平,世祖有云台二十八将。我能得几位兄弟,亦有诸多谋臣武将,便是因为他们的相助,才有今日。二位能够看清楚局势,又何尝不能称为强者呢?”
陈暮举起酒杯,高声道:“大哥说得没错,历史一页篇章,无数百姓如野草般枯萎,连一个姓名都留不下,而能书写历史的人,方才是强者。不止是我们,天下强者如云,你们都是站在这个时代的精英,既是如此,何不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强盛的帝国?”
“大家都是强者!当痛饮此杯!”
“喝!”
“哈哈哈哈哈!”
关羽张飞亦是兴高采烈,高声祝酒,举杯同饮。
此般豪迈,感染了庞德公与司马徽,二人对视一眼,相视一笑,与四人共饮一杯。
是了。
这天下强者如云,但能站在最后的,才是历史的书写者。
而除了那些强者以外,在他们头上的,便是像陈暮这样,不仅书写了历史,还书写了未来!
既然能够在有生之年,见到像他这样的人出现,又何尝不做一回乘风者,跟着他一同见证未来强盛大汉的崛起呢?
第九十五章 荆州风雨
刘备宴请庞德公和司马徽,大家相谈甚欢,想邀他们入仕,被二人婉拒。
二人都不是贪图高官厚禄才答应朝廷夺回荆州。
到了他们这个境界,本身在意的就只有学识和理想,这些陈暮都能给,那么他们自然也愿意帮助陈暮。
很多事情; 很多东西都是相互的。有人贪财,有人贪权,也有人只想实现心中的抱负而已。
生命有限,但学习无限。陈暮很多言论和知识,都让二人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所以他们也愿意带着那一丝憧憬; 去看看陈暮所说的那个崭新世界!
临近年关,洛阳越来越繁华,每日进出城的百姓数不胜数。
从董卓之乱后; 洛阳的人口就下降得厉害。黄巾之乱前后,洛阳加上周边县城,总人口达到二百万以上。
而之后董卓迁都,造成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根据记载,光从武关逃去荆州的就有十万户。
注意,是十万户,不是十万口。每户即便是按最少的三口之家计算,也有三十万人之多。
后来洛阳渐渐恢复生气,人口得到充实,二十年下来,朝廷鼓励生育; 从黄巾之乱前后出生的那一批如今都已经长大。
现在整個洛阳人口也慢慢达到了百万,这么多人口吃穿用度,民生治理,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好在运河工程项目启动; 解决了大量就业。农作物推广,也拉低了粮食价格。
新年到了,手里有钱的百姓就能购置存粮,甚至还有钱买肉。
刘备到年底按照惯例召开了一次新年大会。
整个洛阳七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参加,在崇德殿大殿进行集会,做一年的工作总结和演讲。
三公九卿,内阁议会,以及各新建立的部门,林林总总,上千名官员穿着朝廷新发下来的官服,排队列好,盘腿就坐。
每名官员都发放一份朝廷未来五年的计划纲领,要求官员们尽快落实,并且严厉督促朝廷政策的顺利推进。
这些官员当中,有世家门阀出身,也有泰山学宫书院出身,其中大半都是历史上曹魏集团的官吏。
内阁也新递补了一批三等录事尚书,多达三十余人,都是去年全国官吏当中考核最优者,其中就有太原郭氏的长子郭淮。
如今朝廷人才济济; 历史上很多籍籍无名之辈,现在却展露头角; 即便是郭淮在去年的考核当中,也仅仅是名列第五,前面还有四人评价比他高。
这是教育推广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东汉原来的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只有少数世家门阀才能够出人头地,被举为孝廉或者茂才出仕。
普通人想要显贵实在是太困难,没有机遇,付出的代价和艰辛一定比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要多十倍乃至百倍不止。
青州大力发展义务教育,从优者入选泰山书院和泰山学宫,免除学杂费不说,食宿也全免,还有奖学金。
庞大的基数以及合适的教育体系,在大浪淘沙之下,人才的数量势必会持续爆发性增长。
比如一百个世家门阀子弟,因为家族权势而有一百个人当官。
那么二十万个因为义务教育而可以读书的平民学生,其中就有百分之一者进入学宫读书。
这百分之一就是两千人,再有百分之一是最优秀者,从学宫毕业之后,到了地方为官,从基层做起,政绩优秀,步步高升,也还有二十人。
相比于一百个世家门阀子弟良莠不齐,那二十万人当中淘汰到最后的那二十个人,就是最顶尖的人才。
你家世代官僚门阀不假,但我本身天资聪颖,再加上十倍的努力,为何就会比你差?
正是如此,所以即便是郭淮这样历史上的曹魏大将军,也只能屈居第五。
在新年大会上,刘备和陈暮都分别做了一五计划的陈述总结,实际上在封建社会,要想五年内完成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