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8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老爷们,陈暮的诸多政策,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
然而陈暮扫视一圈,看到他们默不作声,冷笑说道:“我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觉得上位者就该被人服侍是吗?思想能不能进步一点?陈规陋习该改一改了。陈涉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什么百年世家千年王朝,不过是过眼云烟。”
“这世上哪有什么几百年的豪门大族?若是经营不善,几十年甚至短短几年之内,就要身死族灭,家破人亡。真正的豪门是什么?是为国家奉献,与国同休共戚,为国家效力,事事关心国家的利益,方能长久兴盛。”
“尔等想想,你们以为的大家族,就该握有万亩良田,千顷土地是吗?可你们以整个宗族区区数百人,霸占了可养活数千甚至上万人的土地,那其他人又该怎么办?”
“一两个还好,天下无数世家大族,那逼迫的百姓就是百万乃至千万。这些吃不饱饭的人就会举起手中的武器,如陈涉吴广,樊崇张角一般,杀入洛阳,把你们的家族洗劫一空,将他们的族人全部屠戮!”
“《左传》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尔等还是不能认清楚,你们的土地财富来源于国家赋予,地位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百姓,没有了国家和百姓,你们就什么都不是。所谓世家豪族,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目光不能长远,安能保宗族千秋不灭?”
说到最后,陈暮已经是严厉呵斥,掷地有声。
他知道,这些话过不久,就会很快传遍天下世家的耳朵。
因为满朝公卿,以及诸多官员,或多或少,都与天下世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有的自己就是世家大族,有的豪门联姻,有的门生故吏,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
所以他的话,与其说是给满朝公卿听,不如说是在给天下世家提个醒——那就是他们的权力财富都来源于国家和百姓。
以前国家主政往往都由他们这些世家公卿来完成,皇帝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能野蛮地利用宦官来达到他的目的。
现在刘备拥有一个高效率且智慧的参谋集团,有一个强有凝聚力的政府机构,再加上蛮横强大的军队武力。
这就意味着在脱离了官僚以及世家集团之后,刘备自己就能做很多事情。
甚至换掉整个官僚集团都行,因为他拥有自己的人才储备来源,也就是泰山学宫。
从前皇帝没办法对付整个官僚集团以及世家集团,而如今这些人的命运全都掌握在皇权手里。
乖乖听话,那就是体面一点。
不听话。
那么刘备以及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将帮你们体面。
而且现在还有一个机会。
那就是如果你们也参与进这个利益集团,国家至少还能够保存你的直系子孙后代享有一定特权。
比如世袭爵位,以及一部分固定资产。
让投靠到刘备旗下的这些世家大族好歹不至于什么都没落下。
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过了许久,杨彪才拱手问道:“我想问丞相,家族如何与国同休共戚?”
这是世家豪族们最关心的问题。
陈暮笑道:“为朝廷立有功勋者,将给予爵位,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则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杨彪点点头,没有说话。
满殿群臣偶尔有人叹息,却也只是默默叹息而已。
如今天下大乱,世家豪强的力量本来就被削弱,又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及一个庞大的人才储备学宫,他们根本无法抗衡。
现在人家是在给世家一个体面的结束,只要交出他们手中的田地,打破他们的特权,至少子孙后代还保留富贵。
若是家族中出现优秀子弟,再加上本身他们身居高位,予以照拂,也许还能够让家族持续兴旺。
即便不能回到从前那样,家族占田地数万乃至数十万亩,奴仆数百上千人服侍。
至少也比家破人亡强得多。
陈暮则是目光漠然地看着下方这些世家豪强们的利益代表。
他已经算是善良的了,因为虽然是从世家豪族身上割肉,但至少没有一刀切,还给他们保留了一定的余地。
如果心狠一点,就直接把这个阶级给消灭掉。
世家豪族来源于对知识的掌控和解释权,而如今泰山学宫的存在,就是插向世家豪强的一柄利刃。
陈暮只需要把整个朝廷上下所有世家子弟出身的官员全部换成学宫出身的寒门,然后派人去各地查抄田地和家产,释放他们府邸中的奴仆,斩断他们的根基,就能够让他们失去上升通道。
而最狠的一招就是从精神和声望上对他们进行降维打击。
全大汉办报纸,天天向百姓宣传讲述世家豪强的危害,再写几篇署名文章,严厉痛斥奴隶制度是在培养大汉子民的奴性,站在官方的立场引导舆论对世家豪强阶级的进攻。
到那个时候,世家豪强这个阶级,就会从形式、肉体以及精神三个方面被击溃,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人喊打,最终彻底被扫入尘埃里。
这是大势所趋,不管多强大的世家都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
而现在陈暮却给他们保留了一丝体面。
这份体面倒不是在发善心。
而是如今的陈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算是世家的利益代表。
自从陈暮崛起之后,蒲阴陈氏就开始鸡犬升天。
陈猛等亲属在军中担任中级军官,亲弟弟陈志从泰山学宫毕业之后,也是从基层干起,如今才三十四岁,就已经是正五品郡丞。
并且陈氏家族在青州占有田地数万亩,基本都是刘备的赏赐以及家族富裕之后进行购置。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各路亲戚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去找陈暮的父母托关系,找人情。就连罗敷的宗族那边也是一地鸡毛,麻烦事很多。
陈暮曾经想过与宗族切割开,但大汉的国情导致他很难将宗族彻底割裂掉。
汉朝以孝治天下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基本国策。
即便是两千年后,宗族观念已经到了相当薄弱的地步,但在南方如福建、江西等地区,血缘维系的宗族力量依旧十分强大。
如果陈暮不遵守现在大汉固有的国情,恐怕就连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得对他有看法,这是基本原则问题。
所以虽然他很想一刀切,奈何自身形势做不到,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放世家一条生路。
而且为了防止世家有借口指摘,他也必须从自己的宗族做起,交出大部分赏赐的土地,只给族人留下少部分田地,不允许他们再蓄奴搞特殊化。
这么做的后果肯定是要被族人戳脊梁骨,毕竟人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现在为了国家陈暮要让宗族利益受损,必然有不和谐的声音跳出来阴阳怪气,说他陈大圣人怎么怎么样。
可口子又不能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开了这个口子,那么天下世家都有借口。
到时候满朝公卿和官员攻讦,说你陈暮嘴上要天下世家交出土地,自己却不以身作则,大搞特殊,如何服众?
因此他只能自己去承受被族人戳脊梁骨的事情,不能说为了宗族,就去否定改革这种国家大事。
土地改革是为了人口,废除奴隶制也是为了人口,现在的大汉国家实在是太缺人了。
修运河要人,开拓海外要人,扩大粮食生产,开展轻工业也要大量的人。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就是为了让人口迅速增长繁衍。
只不过不管是土地改革还是人口解放运动,都只能说是一五规划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但做出全面规划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现在还只是提出计划,真正落实,差不多要从明年开始。
因为目前来说,所有的规划都只是初稿,还得经过修改,完善细节,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才能够在整个国家内部推广实施。
而一五规划当中涉及的领域非常多,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农业、军事、科技、建设以及教育七大板块。
光农业一项,土地改革、新作物推广、田地开垦、丈量土地、清算造册,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到全国数亿亩农田,就必然是个庞大的工程。
从上午开会,一直到午后吃中饭,整个议题都是在聊土地改革和人口解放的事情。条条框框,都要进行商议和确定。
陈暮身后的陆议则手握毛笔,记录在案,等到傍晚会议结束的时候,会议内要都记出了一本书。
这甚至还只是农业和户口方面的初次修改意见,具体内容还得重新深入讨论。
在这方面负责户籍管理的司空种拂,以及农业方面的大司农王邑,就成为了主要参与官员,必须组建专项小组进行再次规划。
现在的三公九卿,其实可以看做我国各个部门,而内阁则相当于国务院,负责国家治理规划。
原来司空部门从属官吏只有二十多人,官员改制之后,已经达到七十多人,自从九品到从一品不等,如果再算上不入流的科员吏员办事员的话,人数超过了三四百人。
这还只是在洛阳的属吏,如果在全国范围,人数更多。
大司农也是如此,官员数量急剧增加,填补这方面空缺的,自然是来源于泰山学宫的官员。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世家豪族虽然占据了不少中高级官员位置,但中下层官员大部分都来自于刘备的人才储备基地。
上级命令还需要下级去执行,控制了基层官员,就能够控制住局势。
这也是为什么陈暮不怕世家反扑的主要原因之一。
甚至他还曾经考虑过成立政党,因为政党对于官员的凝聚力还是有不错的效果,也容易团结党内各方势力一致对外,同时对控制基层十分有利。
不过成立政党实在是太超前了一些,怕得不偿失,所以最终还是放弃,顺着目前大汉的国情和政治进行延伸即可。
光农业和户籍方面改革会议就商讨了两天,最终确定暂时由司空与大司农部成立专项组补充细节填补末枝,等到完成了整体改革,拿出方案之后,由内阁会议通过,就可以正式实行。
接下来便是经济,如何发展工商业、税收、制造业、轻型工业、服务业等目前早期可以实行的经济发展。
在这方面陈暮是专家,早就已经做出了合适的规划。
而那些公卿们别说弄懂经济学,就连很多专业名词看不知道具体什么意思,被陈暮一套一套的经济学话术唬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搞不明白,非常顺利地就通过了各项议案。
如果他们懂经济的话,将来会把肠子悔青。
因为陈暮的很多议案当中,多是对个体户、小型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保护,对大型企业的限制就非常多,而不像后世美国一样,只要大企业有钱,就一路开绿灯。
虽然目前大汉并没有什么大企业出现,但别忘记蒸汽时代即将来临,也许二十年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能够正式开启。
到那个时候,万恶的资本家也必然会蕴育而生,开始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压迫。
所以提前做好预防,打好补丁就成为了关键。
他们这些公卿目前手中掌握的能量和权力还是非常大,如果趁着这个时候立即卖掉土地,投资到纺织业的行列当中去,投资工厂,二十年后,他们就会成为第一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