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8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余大概数千人,就散落在沿线充当斥候、探马、岗哨,以防止朝廷兵马奇袭定陶。
    但陈暮不按套路出牌,不费吹灰之力就破了文聘。
    其次就是官渡失利,曹操不得不退至封丘。这样后方出现巨大空档,陈暮此时再北上,直取甄城,再消灭曹操两万人马。
    如此一来,曹操能有个三万人南下就不错了。
    再加上连番失败,曹操士兵锐气尽失,一路上逃亡不知其数,军队的数量恐怕不足两万都有可能。
    而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必然穷途末路,最后只有三个结果。
    一是跑到汝南,从大别山穿过去,进入荆州境内。
    二是从梁国退至陈国,再入沛国,最后进入淮北去扬州。
    而这两个结果,陈暮早就分析过,刘表和孙策绝不会容许另外一头老虎来到自己的地盘。
    历史上刘备投奔刘表,一是刘备当时候山穷水尽,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且名声比较好,又是宗室,刘表才勉强接纳他,即便如此,也没有让他进入荆州,而是让他在南阳新野。
    现在呢?
    曹操没有上述条件,南阳又被朝廷占据,刘表会庇护他就鬼来了。
    而第三个嘛。
    投降。
    除了这三条路以外,别无它路。
    只是陈暮倒是没想到自己的计策被曹操察觉,弃了封丘直奔甄城来救援。
    不过也无所谓,现在朝廷大势已成,曹操即便是逃了,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他现在带着五万大军跑到汝南或者广陵下邳等地去。
    这样孙策和刘表就更加不可能让他去自己的地盘,恐怕越把曹操往南逼迫,说不好就是他与孙刘反目的时候。
    陈暮并没有因为甄城的失利而沮丧,而是重新整顿士卒,一路南追。
    而此时此刻,张辽也已经破了封丘,俘虏了于禁。
    破封丘很容易,董访正是于禁的部将。
    当初曹操设计杀死张邈,吞并他的兵马,董访便是张邈部将,张邈死后,就转投了曹操。
    后来他的哥哥董昭让他为内应,于是便潜伏在曹营当中,时刻等待机会。
    这次封丘董访也被留下,于是趁夜时分,打开城门,于禁被张辽活捉,后来投降刘备,自然是另外一件事情。
    刘备这边也是马不停蹄追赶曹操,只是失了先机,军队臃肿,行军缓慢,此时才刚刚到济阴。
    曹操全面撤离,兖州和豫州全面失守,沿途一路,各县皆开城投降。
    到了八月初,太史慈和臧霸就撤兵了,退守东海。
    孙策虽说卖了曹操,把曹操一个留在河南对抗朝廷,但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派了得力干将周泰、蒋钦领三万人北上彭城拦截徐州兵马。
    太史慈和臧霸兵强马壮,不过周泰和蒋钦只是坚守城池不出,二人有些无可奈何,被迫继续围困城池。
    这一点和陈暮在陈留对付文聘不同,陈暮除了在颍川布置了两万中央军以外,在南阳还有张绣的两万人马策应,所以即便是不打文聘,文聘也无法骚扰颍川袭击洛阳。
    而徐州只有蔡阳的两万留守人马,如果太史慈和臧霸放任不管的话,万一周泰和蒋钦袭扰徐州,击败了蔡阳,那么后方的青州就危在旦夕了。
    现在大汉的财政九成以上来源于青州从海外运输大量金银铜矿回来,青州一失,说不好真就被曹操把朝廷财政拖垮。
    因此两个人目前现在还在彭城。
    曹操南下之后,钟繇知道现在不是硬拼的时候,所以让太史慈和臧霸回了东海。
    于是曹操占据了淮北的广陵下邳沛国一带,暂时休整。
    朝廷这边也没有急于推进,只是步步紧逼,一边屯兵于梁国、济阴、山阳等地,一边派遣新的官员进驻兖州,安抚民心,整顿吏治,严防宵小盗贼寇趁乱浑水摸鱼,维持治安秩序。
    到了沛国之后,曹军驻扎于小沛。
    陈宫被俘虏,曹操身边只剩下郭嘉、程昱、戏志才,以及之前从袁绍那投奔过来的许攸。
    只是许攸满嘴跑火车,而且为人轻狂,经常唤其阿瞒小名,曹操一直很厌恶他,因此并未重用,这次兵败之后,逃到了沛国,重新清点人数。
    结果发现士兵走散逃跑不计其数,原本在官渡大败,失了几千人马,又留下于禁五千人断后,曹操主力加上戏志才以及夏侯渊程昱的军队,应该有五万人才对,但现在却只有四万余众,数千人不见踪迹。
    这其中就包括了许攸。
    不过许攸本身就不得曹操重用,所以也懒得管他。
    沛国太守府邸之中,曹操召集三人开会。
    众人坐定。
    曹操叹息道:“诸位,朝廷步步紧逼,是要把我赶出河南,陈子归阴险毒辣呀。他佯装三路进攻河南,实际上却是想要消灭我的一部分军队,然后逼迫我南遁,把我往绝路上逼。”
    郭嘉激励道:“明公,这些日子,我辗转难测,整日思索,发现我们其实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的机会。”
    曹操问道:“奉孝是何打算?”
    郭嘉思索道:“孙策现在尚未平定江东,若我们败,则朝廷趁势进攻扬州,他坐拥江东的大梦就彻底泡汤,这个道理相信他会懂,此时我们应该给孙策刘表写信,让他们主力北上,与我们合兵一起,就能对抗朝廷。”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曹操点点头:“还有刘表,之前他出兵三万,虽然损失不少,但我听闻那刘表前些年平定了荆南四郡,带甲之士已经有十余万众,相信他应该还有不少余力可以前来相助。”
    郭嘉苦笑道:“不过我估计刘表此人怕是不会全力相助,当年陈子归曾经分析过他,说他年纪越大越胆小,且二子相争,家事不宁,整日都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做打算,已经没有了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要说动他怕是不容易。”
    曹操皱眉道:“刘备现在麾下兵马三十余万,且占据北方,实力强大,难道刘表看不出来若是我被消灭,他死期将至了吗?以他的能力,便是坐拥荆州又能如何?区区十余万带甲之士,在刘备面前,土鸡瓦狗尔。”
    “难啊。”
    郭嘉摇摇头,这件事他也无法说得准。
    刘表今年已经六十一岁,本来就垂垂老矣,让他像年轻时候一样富有壮志,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按照他的分析,除非刘备正式准备进攻荆州,否则的话,刘表很大可能会选择龟缩襄阳,整日蝇营狗苟,得过且过,即便外面打得天崩地裂,也不关他的事情。
    戏志才沉吟片刻,拱手说道:“明公,我愿意去荆州说服刘表,让他出动兵马前来相助。”
    曹操问道:“志才打算如何劝服于他?”
    戏志才想了想道:“我听说襄阳多有颍川南下的隐士,这些人与荆州一些大族颇为熟稔,或许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曹操点点头道:“善,志才是周密之人,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吧。”
    郭嘉便道:“那我去江东说服孙策。”
    曹操道:“嗯,志才,奉孝,能否有援军前来相助,就全看你们了。”
    之前刘表和孙策虽然派了人,但并不是他们的主力。
    而这次。
    曹操则是打算说动二人,让他们尽起主力大军,与自己汇合之后,至少十多万兵马,与朝廷决一死战!


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
    章武三年八月,随着雍县之战结束,关中彻底平定,沮授向朝廷上书,调拨大量中低层官吏前来治理。
    张飞北上西河郡,吕布不敢找他麻烦,只能继续北攻雁门。
    公孙瓒兵出塞北;  平定辽东,将蹋顿余孽一网打尽,同时青州无数船只载着大量官员赴任。
    在泰山学宫,治理地方是考公务员必修的一门课程,陈暮对于官员的选拔,并不是依靠科举制和察举制;  因为这两种制度都有很大弊端。
    因此他选择的方式还是考试,即便你是从泰山学宫毕业,也得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  考上之后,还得去基层锻炼才能升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官员都是专业知识非常丰富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基层经验,可以迅速组织生产。
    毕竟古代的官员产生其实是很不科学的,因为百姓想要什么,地方发展怎么规划,农业生产、商业经济、治安法制,这些都是官员们要考虑的事情。
    而不管是科举制还是察举制,大多数官员都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然后带着对治理地方一窍不通的脑子去做地方主官。
    这样的官员如果聪明些,也许能够学到一些基层治理的能力。但更多的却是无能昏庸的官员,得过且过,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压迫百姓;  对于治理地方毫无贡献。
    因此陈暮自然要摒弃这种思路,而选择专业人才。
    即,你想当官,就得努力学习做官员的专业知识,当地方法官得学习法律,当县尉要学会刑侦和体能锻炼,做县令,就得深入基层,规划一个县的未来发展。
    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以及严厉考核之下,技术型官员以及理论和实践型官员大量产生,一个县一个局一個部门,又有领导班子组成,大家通力合作,共同治理,使得目前大汉基层情况井井有条,生产力恢复得很快。
    目前朝廷疆域并无战事,到了九月份,一个好消息传到了陈暮手里。那就是前往南美的船队已经在当地建立了驻地,大量的橡胶树种子,正在往回运输;  除此之外;  还有美洲的各种高产农作物。
    其实从中平年间,陈暮就已经着手开始组建船队前往北美。船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做到这个地步,进度可以说是非常缓慢,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船队是不是已经沉没在了路上。
    因为像麦哲伦环游世界一圈,不过用了一年时间。哥伦布横穿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只用了两个月。与他们相比,青州的船队都可以算是在消极怠工,毫无作为了。
    但实际上并不是船队走得慢,而是陈暮嘱咐他们,不要做一锤子买卖,到一个地方就建立据点,进行驻扎,检查到底气候,搜罗地方作物,最好是能与当地土著建立沟通关系,让他们做向导寻找大汉需要的东西。
    比如青州最早是从莱州湾出发,抵达了三韩半岛。于是船队就在弁韩驻扎,建立据点。位置差不多是在后世的釜山一带。
    等到早些年陈暮经略三韩的时候,船队就北上到了海参崴,继续建立据点。然后一路向北,到日本的北海道,俄罗斯的库页岛,堪察加半岛,楚科奇半岛,最后渡过白令海峡,抵达北美阿拉斯加。
    而这一路上光据点就多达数十个,每个据点都要有人把守,多则数千人,少则数百人,整个青州从事这项远洋项目的人数,就达数万之多,经费占比非常恐怖。
    因为陈暮并不打算仅仅船队到达南美,拿到了橡胶、土豆、番薯、玉米等作物就完事,而是要占据整个美洲大陆,让这里成为大汉领土。
    所以每到一个地方,船队就必须在当地寻找合适的港湾,建造船坞,同时随船的有天文地理学院的学生,绘制当地地形,了解当地气候。那些一路航行的水手算是好的,最惨的就是留在俄罗斯和阿拉斯加地区建立据点的那些人。
    要知道在大汉这个时间节点,公元200年左右的世界。除了大汉和欧洲罗马帝国有完整文明以外,其余地方的人跟野人没什么区别。而且数量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