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8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媳鄙希黩4ǎ破闰4ǚ较虻牡腥嘶卦
    不得不说,贾诩的战术确实精妙,可曹操以及身边这帮谋士一个个都不比他差。戏志才、程昱、陈宫的智力,基本都维持在92…94之间,郭嘉更别说,96以上。
    因此他那边有计策,曹操这边同样有对策。朝廷不进入豫州,是想拉长孙策刘表的战线,那曹操就让他们去进攻最近的敌人。
    并且南阳盆地的朝廷军还不能动,他们那边一动,南阳空虚,荆州就可以从南阳北上,距离就更近。
    曹操本人则是亲领大军,前去应对从河北以及洛阳方向来的敌人。
    那么选择在哪个位置进行阻击呢?
    一番讨论,所有人都确定了一个位置——官渡!
    倒不是要重复历史。
    而是官渡这个位置很有意思,它处于黄河以南,陈留郡与河南郡的交界处,周围有大大小小十几条河流。大概地理位置是在后世的中牟县以北,开封市的西北方向,一千多年后,这里已经变成了黄河河道。
    能够变成黄河河道就足以说明这里的地形位置有多复杂,官渡河是鸿沟水的一条支流,此地泥沙淤积,土质较软,是一处天然的地形屏障,最重要的是它位于河北河南的交汇处。
    黄河渡口虽多,但离得最近的渡口便是黎阳的延津渡口,从延津进入东郡,南面就是官渡,如果冀州军南下的话,与朝廷从河南郡来的军队就能相遇。
    除非冀州兵马不打算与司隶兵马汇合,绕道咸城直奔济阴,否则的话,曹操有很大把握,在官渡同时截击冀州来和洛阳来的敌人。
    不过为了防止敌人不按套路出牌,曹操也做了第二手准备。于濮水南岸设置防线,同时派少量兵马在匡城和蒲城驻防,防止冀州兵马渡过濮水偷家或者跑到自己身后与洛阳军前后夹击。
    只需要僵持一段时间,或者有战败的迹象,曹操立即就撤军前往第二道防线封丘。
    封丘地处濮水与济水中间,两条大型河流刚好把济阴夹在其中,敌人要想进攻济阴,就必须渡过濮水和济水,这两条大型河流水流量非常大,曹操就准备在河流交汇处安营扎寨,在河对岸拦截敌人。
    光这官渡与封丘这两个地方,曹操估计他最少能拖延朝廷一年半载,如果还是没能拖垮朝廷的财政,他就只能用最后的底牌,全军退守定陶,等待援军或者坚守城池。
    按照这套战术,曹操认为,最多一年,甚至用不了一年,朝廷的财政就会入不敷出,最终濒临破产,让国家财政体系崩溃,从而不得不撤兵。
    到时候他吞并豫州,趁着朝廷内部紊乱的时机,夺取河北青州,未尝不能成就一番伟业。


第五十章 官渡对峙
    从七月初,河南地区的气氛就已经十分凝重,曹操忽然宣布要与朝廷为敌,兵进豫州。
    在这个时间节点与朝廷抢地盘,这无疑是对大汉帝国威严的挑衅。
    因此朝廷迅速做出应对,分三路大军进攻兖州。
    说是三路,也可以说是四路; 因为洛阳方向的这一路,是从两个方向一同进攻一处——陈留郡。
    曹操万万没想到朝廷出兵速度这么快,连给他准备的时间都没有,这从侧面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刘备早有预谋,提前几个月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好在曹操也不是一般人; 刘备提前做好了准备; 随时进攻兖州,他也同样做好了随时准备抵御朝廷的打算,而且时间远比刘备更久。
    毕竟你身边就有一头老虎随时可能会咬你,虽然多年相安无事,但再蠢的人也应该有警惕之心,怎么可能会没有防备?
    因此在确定双方一定会开战之后,曹操立即就开始了行动预案,各地之前修建的堡垒驻地派上了用场。
    官渡属于一個非常重要的战略地,曹操自然也修建过营寨,所以大军开拔,直接入驻。
    陈留与河南的交界处,正是夏秋交替的时节,北方天气极为炎热,旷野之上,数十里荒无人烟,一路上别说村庄城镇,就连孤坟都没有几座; 到处是森林丘陵和平原。
    此地便是浚仪县以西北; 后世开封市的位置。原本有浚仪县城; 奈何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后; 整座城池都荒凉下来,周围数十里为之一空。
    十多年过去,百姓走得走,死的死,即便存活下来的人,也尽量往相当平稳的冀州、荆州或者河南颍川方向迁移。
    炎炎夏日,将士们饥渴难耐,最近的一条河流倒是不远,就在北面大概数里外,乃是鸿沟水。
    奈何曹军是往西去,往北的话方向不对,绕道又会耽误时间。
    “此地离官渡还有多远?”
    曹操问军侯。
    军侯答道:“还有二十余里地,顺利的话,天黑之前就能抵达。”
    夏侯惇过来道:“孟德,天气太炎热了,将士们十分疲倦,如果继续行军的话; 恐怕会受热中暍,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曹操沉吟道:“刘备的行动速度超过了我的想象; 今日就必须到官渡; 立即将营寨附近的防御工事修建起来,如果拖延或者原地休息的话,又要耽误一日时间。”
    官渡是个战略要地,但他只是简单的修建了一些堡垒,并没有完整的工事。
    历史上他的营寨坚不可摧,张郃高览打了一个月都没有攻下,那是因为袁绍磨磨蹭蹭,要打不打,给了曹操充足的准备时间。
    这件事情最离谱的是袁绍要进攻曹操,但他人却在八个月之前就撂下狠话,于建安四年六月份开始做准备工作,并且把消息传出去,扬言要攻打许都,迎回汉献帝刘协。
    这手骚操作属实让人想不明白。
    就好像两个人是生死仇人,本来谁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要杀自己,但其中一个人却打电话告诉另一个人,我打算最近就出发上门,三天之内撒了你,骨灰都给你扬咯,然后提刀出发准备上门砍人。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人要是不在家里布置大量陷阱,准备好西瓜刀迎敌,那就鬼来了。傻子都知道敌人要来杀自己,即便是不逃跑,也应该要做反击的准备才对。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知道袁绍有多蠢。
    而曹操就是这样做的,得知袁绍要来打自己的消息后,他立即开始做出部署。
    从建安四年六月,一直到建安五年二月,从袁绍撂下狠话,一直到袁军正式出兵,中间足足有八个月的时间。
    这八个月给了曹操充足准备的时间修建营寨、做好防御部署、完善各种守卫工事、建造大量器械,甚至还有闲暇时间招降张绣,把接受了衣带诏的刘备打败。
    然后袁绍气势汹汹带着大军杀过来,最终在官渡被准备充分的曹操迎头痛击,杀得大败而归。
    现在陈暮汲取袁绍拖拖拉拉的教训,提前了半年就开始做准备了,于年初完善了军队改制,大量粮草和军队调动都已经做好了部署。
    同时他也清楚这些动向满不过近在咫尺的曹操,因此放出风声说要去进攻汉中,没有任何针对河南的意思。
    曹操或许不会上当,也在暗中做准备工作,可陈暮绝不会像袁绍那么拖拖拉拉。
    说出兵就出兵,直接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唯一的好消息是曹操属于家门口迎敌,所以得知刘备出兵之后,他勉强可以迅速做出部署,朝廷大军杀过来还要点时间,好歹能让他不至于一点准备工作都没有就被打到家门口来。
    现在双方都在抢时间,朝廷军队需要迅速进攻兖州境内,将曹操的主力消灭,把整个河南纳入自己的地盘。而曹操也需要进行抵御,不能浪费一丁点时间。
    因此即便是知道将士们饥渴难耐,他也必须要让将士们忍一忍。
    只不过这种忍法容易出问题,可能会导致士兵们大规模中暑,夏侯惇劝说道:“孟德,我就怕将士们染疾,即便是到了官渡,也没力气抵御敌人,一旦朝廷进攻,恐怕难以抵挡。”
    曹操多年带兵,自然清楚这个问题,扭头问熟悉附近地形的军侯道:“此处最近的河流是哪一条?”
    “北面的鸿沟水,距离此地约七八里地。”
    军侯指着北面道。
    曹操摇摇头:“不行,往北这不是绕道吗?西面没有河流了吗?小河就行,让将士们歇歇脚,喝口水。”
    军侯答道:“原来这附近倒是有一些小河,但这几年不是多有旱灾吗?天下大乱后,人都跑光了,没人疏通水渠,大河的水位下降,原来的水渠或者从山里流出来的小河基本都干涸了。”
    “这几年天气确实变得越来越古怪,夏天更热,冬天更冷。每到夏冬时节,热死冻死的人不计其数,孟德,现在刚好是夏秋交替,我担心会有士兵受热病死啊。”
    夏侯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他不知道是小冰河时期在影响天气变化,只知道这世道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他当太守也知道各地百姓十分艰难。
    曹操沉吟片刻,举目四望,远远地瞧见官道左右树林茂密,一片片起伏不定的小山郁郁葱葱,脑子快速转动,计上心头,指着前面说道:“告诉将士们,这周围没有水源,不过前面有片梅林,到时候可摘梅汲汁。”
    “梅子汁?”
    夏侯惇忍不住吞了口口水,光想象那梅子汁的酸味,口水就不停地冒。
    “传令,明公说前方有梅林,可摘梅汲汁!”
    一群群传令兵立即出发。
    将士们听到前方有梅林可以吃梅子,一想到梅子的酸味,口水哇哇地流,一下子就不觉得口干舌燥了。
    于是大军顺利地前进,在天黑之前入驻了官渡河畔,开始修缮工事,做战斗准备。
    而刘备大军则是在数日之后才抵达官渡,毕竟从洛阳到官渡有两三百多公里,而曹操到官渡则只要一百公里,二者距离自然是曹操更近。
    抵达之后,刘备一边安排人修建营寨,准备工事,一边与贾诩、董昭、毛玠、王脩、邴原、孙邵、崔琰、王朗、国渊等一部分内阁臣子以及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中低级参谋来前线观望。
    就看到河对岸曹军旗帜招展,营寨林立,大量士兵正在挖建沟渠,兴修防御工事。沿河两岸的地形对刘备攻势很不利,因为都是土制柔软的泥沙,马蹄容易淹没进去。
    更远的地方森林茂密,有起伏不定的山峦以及一些湖泊、沼泽,周围水草十分丰茂,数条河流纵横交错,河道十分宽阔,大军想要过河不太容易。
    “陛下,官渡河乃是鸿沟水的支流,除了此河以外,附近还有阴沟水、濮水、济水、蒗荡渠等河,地形复杂,沼泽湖泊众多,不利于行军。曹操选择此地阻拦我军,应该便是看中了此地复杂的形势。”
    毛玠乃是陈留平丘人,平丘就在封丘的东面,离此地不过百里,也算是熟悉周围地形,知道周围的地形非常复杂,曹军在河对面阻击他们,就是想利用这里淤积的泥沙进行拦截。
    刘备拿着望远镜四下观望,说道:“此地可有什么办法绕过去?”
    毛玠指着东南方向道:“顺着官渡河往东南方,可以到蒗荡渠,那是战国时期魏国修建的河渠,是为了给大梁作为运输粮食的运河而建,那里泥沙没有像官渡河那么多,但河流更宽一些,想渡河恐怕得要大船。”
    “派人沿河四下找找,看看有没有渡口或者桥梁。”
    刘备下达了命令。
    官渡河在此时名不见经传,但后来能成为黄河改道之后的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