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8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年马家军队从最开始的一万多人,现在已经壮大到三万。
壮大军队需要钱,马超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钱来扩军。
钱的来源自然是马腾在洛阳经商所得。
他还是没有放弃原来的军阀思想,认为只要有军队就有根基在。
然而马腾的小动作,陈暮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但他却并没有制止,而是有意放纵。
春秋时郑庄公被自己的母亲姜武厌恶,姜武甚至逼迫庄公让他把国君之位让给弟弟共叔段。
此事随着郑武公将位置毫不犹豫地传给郑庄公而作罢。
然而姜武和共叔段还是不死心,不断向郑庄公讨要封地,以壮大自己。
郑庄公因为不想担杀母杀弟的罪名,一直隐忍,放纵二人。
如此让二人得意,掀起叛乱,最终却被轻松平定。
这个故事翻译总结出来其实就一段话——欲让其灭亡,先让其膨胀!
陈暮打算利用马腾和韩遂平定西凉,迅速解决西凉多年的羌乱问题,那么首先就得收服此二人。
两人都属于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那种,多年军阀思想,让他们觉得手中握有军队才安全。
朝廷自然不能容忍一个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却拥有自主权的节度使存在。
因此处理二人,就得用巧妙的方式。
逼反马超,让他去联合韩遂,这样朝廷就有理由出兵。
只要把马超韩遂击败,马腾那边又理亏,最终的结果,就已经不用多说。
两日之后,池阳县。
马超看着手中的诏书,暴怒道:“我当初就劝说父亲不该去洛阳,现在好了,朝廷就是想把我们调走,吞并我们的军队,先是父亲,然后又是我,将来困于人手,马家就要灭亡了!”
一旁的庞德犹豫道:“将军应该不会吧,朝廷还是十分仁义,真心投靠的话,总不至于。。。。。。。”
“什么不至于,诏令都下来了!”
马超把诏书狠狠地扔到地上,朝廷现在这么做,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就是要一步一步把他们关中这些诸侯全部吞并。
庞德说道:“那将军是打算如何是好,莫非要抗命?”
马超恶狠狠地道:“朝廷不仁,就休怪我不义,派人联络韩遂,告诉他朝廷已经准备彻底扫平关中西凉,如果不想灭亡,就与我联合在一起进攻长安,到时候他出兵,我临阵反戈,必能大胜!”
“将军,老将军那边。。。。。。。”
庞德迟疑。
马腾还在洛阳呢,甚至连韩遂的儿子也在洛阳。
先不谈韩遂愿不愿意的问题,就算人家愿意舍弃了儿子,那马腾怎么办?
马超沉声道:“父亲在临走之前嘱咐我一定要保存好我家军队,这是父亲一生心血,岂能被他人夺走,此事父亲也不会怪我,就这么办吧。”
“这。。。。。。。”
庞德见马超态度坚决,十分无奈,只好扭头离去。
半个月之后,洛阳。
陈暮看着两封军情司送来的情报,微微一笑。
马超和孙策还真是。
孝出强大呀。
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对策
“孙策从豫州撤军了?”
兖州定陶,州牧府邸,听闻此事,曹操大吃一惊。
郭嘉沉声道:“孙策来信,说愿意让出豫州之地交予明公,他只要家乡江东即可。”
曹操顿时陷入了沉思当中,嘴中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 孙氏经营豫州十余年,根深蒂固,他就这么轻易放弃了?”
“这孙家小儿,倒颇有些气魄啊!”
郭嘉佩服道:“豫州乃是仅次于冀州和青州的膏腴之地,土地丰茂,人口众多,他却说放弃就放弃; 孙策有常人无有之大智慧也!”
曹操便说道:“奉孝不如说说,孙策此举到底是何意?”
“很简单。”
郭嘉说道:“两个意思; 一是我们与孙氏互不信任,让出豫州,意在和我们达成联盟。只要他去了江东,就在我们身后,到时候可以全力支持我们。”
曹操嗤笑道:“孙策小儿不会天真地以为我会如此信任他吧,即便是让出了豫州,难道我还会真的相信他不会攻打我吗?”
郭嘉便说道:“唇亡齿寒,这是孙策在信中所言。他说若他得江东,绝不会在背后袭击明公。”
“那第二个意思呢?”
曹操问。
“自然是让我们成为与朝廷抗衡的前线。”
郭嘉脸色不是很好,说道:“河南之地是大汉最富饶的土地之一,豫州、兖州、徐州加起来不比青州冀州差多少。若是好生治理,甚至比冀州青州还要强。我们拿了那么大一块地,自然要帮他顶住压力。”
曹操沉思道:“若是他真心想与我结盟,这样做倒也不是不行。怕就怕在他只是利用我,就像我们利用刘表一样,拿我们当盾牌; 他好伺机夺取江东。”
“这一点我反倒不担心。”
郭嘉说道:“明公想; 他利用我们; 拿我们当盾牌,自己去江东了不管我们,等我们被朝廷剿灭了,下一个是谁?这個道理他自己也懂,在信中已经跟我们说明,若朝廷来攻,必然救援。”
“若这是孙策的计呢?”
曹操起了疑心,总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狐疑道:“他父亲已经在朝廷为卫尉,他怎么能会抛弃父亲于不顾,若他假意去江东,实际上是帮朝廷收复扬州,等我们这边与朝廷交战之后,忽然背后袭击,我军岂不是危在旦夕?”
郭嘉顿时笑了起来,说道:“若他是假意去江东,又何必多此一举呢?直接配合朝廷进攻兖州,我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现在把豫州让给我们,白白给那么大一块地盘让我们补充粮草兵力吗?”
“额。。。。。。。”
曹操被问住; 一想也是。
孙策要是真投靠朝廷; 直接与朝廷夹击他就是了。
兖州没有什么天险,他的兵力也不多,一旦朝廷与孙策联合,一起进攻他,必死无疑。
因为可以进攻兖州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从河南郡和颍川郡可以进攻陈留,从魏郡清河国平原国可以进攻东郡,从平原国济南国可以进攻济北国,从徐州可以进攻泰山郡、下邳国、广陵郡。
现在加上孙策的势力,就连处于腹地的济阴郡、山阳郡都保不住。
朝廷二十万大军可以直接四面八方合围过来,再加上孙家军队,任何一方都可以力敌曹操的主力,战斗估计不会超过一个月,他就得出城投降。
所以孙策没必要多此一举,先把豫州让出来资敌,然后大老远跑去江东,再大老远反攻回来。
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
白白浪费时间不说,还帮朝廷增加收复兖州和豫州的难度。
因此曹操的疑心病想得确实没问题,只是但凡朝廷的决策层和孙策脑子没问题,大概率不会这么做就是。
曹操站起身,缓缓步入厅中,屋外正是盛夏六月,天气炎热,庭院中的树郁郁葱葱,叽叽喳喳的蝉鸣不绝于耳,十分吵闹,惹得人心中烦躁难耐,很难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
他在厅中来回走了两趟,然后扭过身看向郭嘉,皱起眉头道:“孙策想要江东,但我得豫州,就要正面与朝廷开战,以我的实力,能赢下朝廷吗?”
郭嘉苦涩道:“很难,这其实也是我担心的问题。朝廷不傻,不会给我们消化豫州的时间,如果不出所料,朝廷很快就会出兵。”
“那我凭什么帮他孙策做替死鬼?”
曹操冷哼一声。
孙策摆明了是想利用豫州这个诱饵引他上钩,一旦他心中贪婪,妄图把豫州吃下,等待他的,就是朝廷的雷霆打击,自己又何必去上了这个恶当呢?
“明公的意思是回绝他?”
郭嘉迟疑道:“可陈暮把孙坚调来豫州,就是想让我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若是如此,最终的结果就是谁都无法壮大,然后被朝廷逐个击破。现在孙策去江东,他以江东之地充实自己,我们得豫州兖州徐州之地,只要休养两年,便可得十几万大军呀。”
“你自己不也说了吗?刘备不会给我们消化的时间。”
曹操说道:“他这边走了,独留我一人与刘备几十万大军相扛,到时候他的军队还不知何时能来援,我为何要答应他?他要是觉得这个条件不错,那干脆我把兖州让给他,我去江东。”
郭嘉摇摇头道:“我们去江东太难了,孙氏本就是吴郡豪强,在江东有不少世家豪族支持,这就是掌握了人和。若是我们去的话,人家根本不会支持我们。为了大局着想,明公还是要三思,好好考虑一下孙策的提议。”
曹操沉吟道:“奉孝觉得我们应该答应?可是朝廷那边?”
郭嘉笑道:“朝廷那边也不是没有办法,明公别忘了,我们还有别的盟友。韩遂、刘璋、张鲁、刘表、孙策乃至于吕布这些人,未尝不能利用。若是能够说动他们,一起出兵,则朝廷要应对四方敌人,我们就可以趁机消化豫州,壮大自身实力。”
“唔。。。。。。。”
曹操抚须沉思片刻,点点头道:“来人,去召志才、仲德、公台前来议事。”
这件事情终究是件大事,他必须要听听所有谋士的意见。
。。。。。.
。。。。。.
孙策的主力其实已经全部撤出了豫州,抵达了九江,目前正在寿春准备船只,打算渡江东去。
不管曹操同不同意,他都已经决定接受陆议的建议,离开豫州这个是非之地。
如果曹操同意最好,大家和平交接,不至于内斗出现刀兵之事。
不同意,他就一路打到丹阳,以武力占据扬州。
陆议说得没错,孙氏在江东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外有长江天险,内有周鲁陆等豪族相助,得江东便有百年基业。
这对于志在天下的孙策来说,确实是一个首选之地。
反倒是曹操在江东缺少人和,没有世家豪族的支持,缺失了人和,即便是占领了江东也难以治理。
所以按照陆议周瑜鲁肃等人的推测,都认为曹操是同意最好,不同意也得同意。
而就在孙策率领大军撤出豫州,准备逼迫曹操让出丹阳郡的时候。
洛阳西宫,陈暮拿到了情报之后,就立即去找刘备。
刘备此时正在西宫里殿的中厅房间中批阅今日内阁送来的文书。
自从内阁彻底取代尚书台之后,他的工作量就小了很多。
因为以前的尚书台只有转呈资格没有批示资格,必须由录事尚书的三公方可。
而现在内阁首辅以及多名一等录事尚书都有批阅权力,小事基本由他们做主,大事才由刘备拿主意。
所以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就自然不会出现在刘备桌案上,无形中少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听到陈暮过来,刘备让王植去迎接。
等陈暮进了西宫内殿的门后,刘备笑着说道:“四弟,怎么了?”
陈暮扬了扬手中的公文说道:“大哥,马超和孙策反了。”
刘备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皱起眉头道:“这两人真不拿自己的父母族人性命当一回事的吗?”
马家二百多口人,孙家也有一百多口,现在全部搬到洛阳,身家性命都在刘备手上。
当初陈暮说的时候,刘备还不信,现在却是没想到陈暮再次一语成谶了。
陈暮坐在刘备下手的一张蒲席上,将公文递给王植示意他呈递上去,微笑着说道:“马氏盛于西凉,西凉人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忠君思想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