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8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马腾一旦被人遇到问及是不是马援后人的时候,都会自报家门,不断强调自己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扶风茂陵,而是在西凉陇西,恨不得把族谱十八代都翻出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这个时候如果关羽不识趣一点,以马腾的外貌不像汉人为由嘲笑一下,估计当场会引得马腾暴怒。
    但好在他还没那么低情商,只是点点头道:“我对伏波将军向来都十分敬仰,马腾将军既然是名门之后,可千万不能再想着叛逆大汉,若是再心怀不轨,恐怕一生为汉的伏波将军在天有灵,就得发下雷霆怒火,痛骂子孙不肖了。”
    马腾一脸尴尬,拱手说道:“请大将军放心,我父亲生前曾多次告诫我与兄长不要忘记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人身份,如今我既然已经归顺朝廷,必然不会再心生叛逆,若有违背,祖先神罚之!”
    “将军既然以先祖为荣,只要将军一心向汉,将来子孙后代也必然以将军为荣。”
    关羽笑着说道:“陛下派我来之前,让我督关中诸事,这任命官员的权力,我也是有的。从今日开始,将军便为后军将军,位列二十将军之列,称之为中将军,不知道马腾将军意下如何?”
    马腾哪有讨价还价的权力,拱手说道:“愿凭大将军差遣。”
    “嗯。”
    关羽点点头道:“只要真心实意为朝廷效力,朝廷就不会猜忌自己的臣子。后军将军请放心,我打算先让后军将军移去高陵,韩遂那边,就由我来处置。但有一条,军令如山,若有军务,必要从命,希望将军好自为之,不要自误。”
    “卑职明白!”
    马腾倒还算聪明,迅速转变了角色,开始以下属自居。
    “嗯,将军先去吧。”
    关羽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不过马腾停滞不前,迟疑片刻,似乎有些踌躇。
    关羽诧异道:“将军还有事?”
    马腾好奇问道:“卑职想问一下将军,将军鼻上是何物?”
    “这个啊?”
    关羽取下眼镜,笑着说道:“这是用东海水晶打磨的眼镜,我习惯夜晚灯下看书,导致眼睛不太好,有了此物之后,看东西就清晰许多。”
    马腾看到那水晶清澈透明,不由大为感慨道:“我道是何物,没想到是水晶。如此高透明的水晶,恐怕价格不菲吧。”
    关羽说道:“水晶价格确实不菲,但更珍贵的是此物打磨。要想打造出一副这样的眼镜,得花费上千斤透明水晶,成本要数百万钱,整个青州也只有两副,我一副,郑老夫子一副。”
    “一副要上百万钱?”
    马腾吓了一跳,这玩意儿打造成本也太贵了。
    其实我国的水晶产量很丰富,价格不算昂贵,不说东海水晶,西凉那边水晶矿多的是。
    但后世很多出土的水晶都比较浑浊,高透明的极少,只有战国水晶杯,新莽水晶珠串,北周水晶珠,唐朝水晶串等少数出土文物透明度高。
    由此可见那种完全透明的水晶也是相当珍贵,一斤223克,需要几千钱,打造一副眼镜的价格,都快能买一匹赤兔马了。
    所以整个青州只有关羽和郑玄这两个近视眼能用,这还是刘备命令打造,其余高级官员,眼睛再不好,也只能眼巴巴地等着钠钙玻璃的完美比例配方问世之后,才能配得起。
    不过青州化学院也没有让那些近视眼患者等太久,化学院花了将近四五年的时间,做大量实验,用了无数种材料以及配方比例,终于找出了完美配方。
    在西方,钠钙玻璃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时期,经过两千年发展,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帝国玻璃就已经普遍存在。
    只是他們制作出来的钠钙玻璃虽然接近透明,但并非完全透明。
    因为材料配比一直没有成型,就好像在钨丝白炽灯出来之前,虽然已经有碳丝灯泡供人使用,但寿命和功效都一直远不如后来出现的钨丝白炽灯是一个道理。
    直到13世纪意大利人研制出了完美的玻璃配方,人们才终于把完全透明的钠钙玻璃制作出来。
    而正是在13世纪意大利玻璃工业水准达到巅峰的时候,意大利光学家阿尔马托发明了近视眼镜,几乎同时和高透明玻璃一同诞生。
    因此可以说眼镜的历史,几乎等同于透明玻璃的历史。
    现在青州让透明玻璃的问世,自然让眼镜也跟着问世,对于近视眼患者来说,必然是一项福音。
    从此以后,汉朝人戴眼镜,不再是一种奢望。
    当然。
    这还只是玻璃制品。
    对于其它产品来说,只要找准了方向,科技的发展必然会日新月异。
    现在还只是关羽戴眼镜,谁知道若干年后,会不会出现关羽骑着自行车,来一个千里走单骑呢?
    见马腾惊讶,关羽笑道:“后军将军若是眼睛也不好,倒也不用担心,我青州已经生产出高透明的琉璃,琉璃价格低廉,用来打造眼镜价格就很便宜了,到时候有时间可以去青州一趟,让工匠帮忙配置。”
    “多谢大将军,不过我眼睛很好,无需眼镜,只是好奇而已。”
    马腾连忙摆手示意自己不是近视眼。
    关羽就说道:“原来如此,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后军将军还有什么事吗?”
    “没事了。”
    马腾拱手说道:“卑职告辞。”
    “去吧。”
    关羽又把眼镜戴上,再次开始看起了书。
    马腾在离开后,连夜回槐里。
    他一路上一直在想一件事情,那就是关羽口中说的透明琉璃。
    因为军队被打散,物资也被韩遂抢走,所以现在的马腾可谓是一穷二白,一夜回到解放前。
    但他早年为了谋生,曾经做过生意,上山砍柴贩卖,有时候也会烧炭,勉强糊口。
    因此当他听到关羽说起透明琉璃的时候,立即意识到里面或许有商机。


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
    章武元年七月,马腾投降朝廷,兵马移至左冯翊高陵。
    此时韩遂还不知道关羽亲至,以为马腾兵败之后不敢停留,打算彻底把扶风郡让出来,欣然派出兵马要占据扶风郡全郡。
    这个举动显然是在挑衅朝廷的权威,很快朝廷使者就过来警告韩遂; 劝说他最好投降朝廷,不要自误。
    韩遂也不敢过分得罪洛阳,天下人谁都知道刘备收复了河北,实力一跃为天下之最。
    虽说韩遂在西北为王,可硬实力和洛阳没得比,因此即便是他清楚地知道长安城内只有段煨两万人马; 也不敢继续深入; 害怕引起朝廷大军反弹。
    然而韩遂的谋士成公英却劝说他道:“现在刘备领大军北上去幽州了; 马腾也已经败走,朝廷没有能力立即进攻关中,只能派段煨先占据京兆尹,以防止关东通往关中的道路被截断。将军如果志在天下,就应该趁此机会把关中掌握在自己手中。”
    韩遂很迟疑,对成公英说:“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马上就要六十岁,现在连三辅之地都未得到,还有什么能力再夺取天下呢?”
    成公英说:“太公望七十余岁被文王请为太师,九十余岁才帮助武王伐纣得了天下。高祖四十八岁才斩白蛇起兵,五十四岁称帝,占据关中,一举击败项羽而有了大汉。有志者从来都不在年高,而在于是否能够抓住机遇。”
    韩遂被成公英说动,于是秘密集结部队,同时再派出大量的细作前往京兆尹; 调查段煨的军事部署; 准备将京兆尹的朝廷势力一举拔除,然后占据由朝廷最近两年新修的潼关; 坐关中而望天下。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公英说的是对的。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现在不管是朝廷还是马腾,实力都衰弱得厉害。马腾的军队被他打散,跑去了左冯翊苟延残喘。
    朝廷更不用多说,浩浩荡荡十多万人马北上去了幽州进攻乌桓,并且南方还在攻打刘表,对于关中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不过从实际角度出发,即便是韩遂成功了,顺利占据了关中地区,最后还是免不了得和朝廷拼一拼硬实力。
    拼过了他才能坐稳关中王的位置,拼不过要么战死,要么逃回西凉,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原因在于东汉末年的关中和秦国时期以及刘邦时期有了很大变化。
    秦国时期,大本营在关中,当时关中人口多,也最为繁华,山东六国从未打到过秦国本土,所以关中一带并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地区相对比较稳定。
    后来秦王扫六合,气吞天下,又迁了无数富户和六国贵族去咸阳,再一次充实了关中人口和经济,使得当时的关中跃居天下之首。
    到刘邦的时候秦亡还没几年,关中人口和经济也都还在。约法三章为刘邦赢得人心,最终出函谷与项羽争天下。
    而现在呢?
    现在的关中人口与刘邦时期比,可谓是十不存一。
    黄巾之乱、天灾不断、董卓之乱,再加上西凉叛乱,时不时寇略三辅,使得关中地区人口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得到关中,想要休养生息,至少得花个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曾经盛况。
    因此后世常有人说,穿越过去若得关中,必能得天下,其实有些扯淡了。
    在古代战争当中,除了像秦国那样占据有利地形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人口和经济实力。
    打仗打的是人和钱,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而归,可依旧坐拥北方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有雄厚的基础。
    关中现在没人没钱没粮食,空有偌大的关中平原,放眼望去却是一片残垣断壁,家破人亡,千里荒芜的景象。
    正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此时的关中,用这句诗词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这样一个地方,已经很难再支撑起一名诸侯的崛起。
    即便是韩遂成功了,他唯一胜利的可能就是占据潼关,先安心发展,要么南下夺汉中,要么想办法吸引人口流民来充实关中。
    最终等到朝廷解决了幽州荆州河南等地后,抽出身来寇略关中,与韩遂在潼关决一死战。
    就好像历史上韩遂马超和曹操在潼关发生的大战是一个道理。
    但可惜的是时不待我。
    关中要想重新回到当年盛况需要多年安心休养,可朝廷不会傻等着他们,只要幽州等地平定之后,很快就有可能杀过来。
    所以成公英的建议,其实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抉择,在所有的选择里,唯一一条比较好的而已。
    至少夺取关中还有点希望,不夺取关中的话,那连半点希望都没有了。
    很快,过了不到半月,派出去的斥候就回来禀报,说是段煨的军队主要集中在长安城附近的几座城池当中,人数看上去并不多。
    韩遂自然不知道这是沮授的示敌以弱的计策,得到情报之后,便立即开始整顿军马,准备出兵进攻长安。
    八月初,正是秋高时节,右扶风槐里方向,浩浩荡荡数万大军,顺着道路往东方前进。
    兵马自细柳乡,也就是后世咸阳市一带过渭水,抵达镐县以北。
    此处就是后世西安市城西昆明池北面,从槐里出发,过渭河、沣水、潏水,大军只需要两日功夫,就能到长安城下。
    韩遂知道镐县也有守军,但懒得搭理,因为长安城才是主要目标,如果先打镐县,反而会惊动长安城里的敌人,到时候让城中敌人警惕就难以攻打了。
    当然。
    就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