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7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砰!
    就听到一声爆裂般的金属碰撞声音,那木盾直接四分五裂,巨大的冲击力居然把那名士兵活活给锤飞了出去,人在半空中心肺就被震裂,吐血身亡,落到后方人群里,就只是一具尸体。
    最前面的这名刀盾手被锤飞,刹那间就出现了一道豁口,武安国的马不停,直接冲进了豁口里。身后源源不断的士兵跟着他杀进来,立即突破了一道防线。
    文聘军前方的部队顿时一片混乱,而由于武安国采取的是三角锥子阵,这样随着他打开一个缺口,缺口瞬间就被后方士兵冲开。
    荆州军前线很快就处于溃败之中,文聘连忙调整阵型,好在被突破的只是之前作为防备敌人进攻的士兵,他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后方列阵完毕,立马分开,防止溃兵冲散后阵,同时派两翼对武安国主力部队进行左右包抄。
    陈暮诸葛亮等人在山上观望,看到敌方将领沉着应对,并没有因为前线的崩溃而慌乱,而是展现出超强的军事素质,不由让众人颇为赞赏。
    诸葛亮说道:“文聘被刘表素来倚仗,作为江北防守大将,看来确实有他的独到自处。”
    “就是可惜麾下士兵不怎么样,执行力差了太多。”
    陈群眺望着摇摇头。
    陈暮笑道:“这些年北方战事不断,荆州却十分安定,吸引了大批士人百姓来荆州定居,促进了荆州繁华,但同样也让荆州武德衰败。《司马法》曰:“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保证武德充沛却不穷兵黩武才能持续昌盛,手中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没法用,是两个概念,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
    诸葛亮陈群姚博黄琦孔俭等人又听到了新的至理名言,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
    自从上次被陈暮评价不如一流智者之后,姚博黄琦孔俭三人作为泰山学宫出类拔萃的毕业生深以为憾,因此发誓要紧跟师君,好好学生,只要师君说得每一句话,他们都会认真记下,写在本子里,常常揣摩,增长能力。
    远处文聘虽然及时进行阵型调整,可前线溃败的如此之快,导致两翼还没来得及展开,中军就被前面的溃兵冲散,使得他的部队几乎无法执行他的命令。
    这种情况下,文聘不得不进行重新调整,让两翼已经展开的士兵袭击武安国部三角两边,然后自己亲自出击迎敌。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维持住阵型。
    不得不说,历史上文聘能够镇守江夏数十年,多次击退关羽和孙权的进攻,稳如泰山自然是有两把刷子。
    但奈何麾下士兵并非精锐,荆州兵久疏战事,与常年打仗的朝廷精锐比起来,还是差一截。
    好在文聘亲自出马,大将旗帜稳定住了军心,如中流砥柱般挡下了武安国的进攻。
    冯楷部和武安国一同出击,他从左侧袭扰文聘部的右翼。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待会配合骑兵同时包抄。
    而就在文聘主力部队成功地拦住了势如破竹的武安国之时,远处轰隆隆的马蹄声陡然响起,漫天尘土飞扬,整个大地都仿佛在颤抖。
    站在远处山上的诸葛亮顿时笑了起来,说道:“文聘军完了。”
    “不错。”
    陈暮赞许地点点头:“我们也准备过去吧。”
    众人便下了山,在数百护卫的保护下靠近战场,此时战场上已经是一片倒。
    如果说文聘靠着卓越的指挥能力,勉强支住了因为士兵疲倦、劳累、饥渴以及素质低下而导致的战斗力弱于朝廷军的问题。
    那么当两千玄甲重骑杀出来的时候,战局就已经变成了兵败如山倒,荆州军的左翼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仅仅是第一轮冲锋,在左翼大溃败的情况下,整个中军彻底失去了防御力量,开始崩溃。
    文聘见此情形,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撤兵。
    而就在文聘大军彻底向南大溃败的时候,在南方棘阳方向,一支竖起“张”字大旗的军队,已经抵达了战场。
    同时。
    在小长安聚方向,山谷谷口处,忽然涌现出无数人马,将整个谷口占据。
    张绣的军队,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刘表军以及朝廷军的后方,南北两支军队,同时把战场包围了起来!


第二十三章 南阳之战(完)
    “这!”
    诸葛亮大惊不已,听着身后传来的鼓噪声音,一脸不敢置信。
    张绣军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自己身后?
    难道是宛桥失守了?
    陈群见诸葛亮还在发愣,师君陈暮也没有任何表态,反应最快,连忙说道:“师君,张绣来了,咱们必须要尽快鸣金收兵。”
    陈暮摇摇头:“不用,派人去跟许褚说声让他回来保护我就行,待会看看张绣什么意思。”
    “师君这是?”
    陈群一脸诧异,都到了这个关口,难道还不下令让士兵回防吗?
    陈暮神秘一笑:“待会你就知道了。”
    诸葛亮失魂落魄道:“师君是不是早就料到了张绣的军队会出现在我们身后?”
    陈暮拍了拍爱徒的肩膀,说道:“孔明你还年轻,此战你已经做得很好,无需自责。贾诩乃是狡诈之辈,被他算计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情。”
    这句话虽然没有告诉诸葛亮自己有没有预料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光那份自信从容不迫的态度,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诸葛亮颇为气馁,但他毕竟是百折不挠的性格,得到陈暮安慰之后,很快重拾信心。
    思索片刻,他问道:“师君,张绣会出现在我们后方,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李兰将军那出了问题,宛桥失守。第二个就是他们用了疑兵之计,恐怕兵分两路,一路南下育阳,一路北上雉县,从东武桥过来的吧。”
    陈暮笑着对他说道:“确切说,一定是疑兵之计。李兰为人机警,既然给他的命令是守桥,那肯定不会擅自离开岗位。所有只有可能是第二种,孔明你被骗了。”
    诸葛亮苦笑道:“兵者诡道也,我确实被那位从未见过的贾诩先生好好上了一课,师君如此从容,是不是早有补救?”
    陈暮望向北方,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过了片刻,有张绣部将过来,在指挥所这边外喊道:“我家军师想求少府一面,烦请通传。”
    “不用了。”
    陈暮向诸葛亮招了招手,示意他跟过来,然后骑着紫影越众而出,远远地看到在自己后方谷口外,离着张绣军队约百丈处,独立着一名骑马的文士。
    二人缓缓过去,来到近前,陈暮上下打量,这人年约五十左右,面容清攫,长相干瘦,一席黑色丝绸长袍,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
    “文和先生,久仰大名。”
    陈暮笑着向他拱拱手。
    贾诩不敢怠慢,也是立即回礼道:“诩见过少府。”
    “孔明见过先生。”
    诸葛亮对于击败自己的这位先生并没有任何傲慢,认真行礼。
    贾诩其实没明白为什么陈暮要带个年轻后生过来,不过并不妨碍他也回了一礼道:“后起之秀,令人可畏。”
    诸葛亮不知道贾诩只是客套,还以为他知道是自己在指挥,苦笑道:“先生今日这一课,却是让孔明自愧弗如。只是孔明还有一事不明,请先生赐教。”
    贾诩一头雾水。
    自己明明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希望将来得到重用,这才在陈暮面前秀把操作,怎么这后生跳出来说自己似乎把他教育了一顿,这是什么情况?
    扭头看向陈暮,却发现陈暮正在用深不可测的迷之微笑望着自己,一时迟疑,犹豫道:“少府,这是。。。。。。。”
    陈暮微笑道:“孔明是我的得意弟子,因而此战我觉得有必要让他历练一番,便把监军之任交到了他手上,我没有插手。所以此战是文和先生在与孔明对决,先生算计了我徒儿,却是让我面上无光呀。”
    好家伙。
    贾诩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
    之前看朝廷军队布局还算严谨,战术规划都非常不错,还以为是陈暮亲自指挥,因此下了决心要跟他好好比划比划。
    到时候来了阵前,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然后再反水投降一波,从此得到朝廷的重用。
    结果没想到人家根本就没出手,是自己的徒弟在和自己打。
    一下子降了辈分不说,即便是赢了人家的徒弟也没什么好长脸的。因为在人家眼里,自己只配和徒弟交手,根本轮不到人家。
    贾诩一时只觉得像是被羞辱了,面上十分尴尬。
    不过他毕竟是个厚脸皮,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对诸葛亮道:“不知孔明有何事不明?”
    诸葛亮认真道:“我按照推算,先生大概还得半个时辰才到,且我已经派了文谡将军前去拖延你们的步伐,为何你们提前了半个时辰不说,也没有受到文将军的拖延呢?”
    贾诩想了想道:“南城出去的兵马只是疑兵,他们从四更天出门,当时天色尚黑,我让一人竖着举五个火把,每人排列隔开至少六个身位,四千人佯装两万,一路南下。同时再让张将军用早就准备好的船只从西门出去,到棘阳对岸,用船只搭建浮桥过河,我自己则北上绕道雉县。”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诸葛亮被贾诩解释之后,豁然开朗。
    难怪文谡没有拖住敌人脚步,原来他拖住的是人家派出去的疑兵。
    主力部队直接跑去棘阳河对岸去搭建浮桥去了。
    如果光用木板搭建浮桥,速度肯定很慢。但有现成的船只,用铁锁或者绳子捆起来,速度就会快很多。
    最重要的是之前也说过,淯水并不是那种特别湍急的河流,后世南阳市人都知道,白河除了汛期以外,平时的流速都很缓慢,特别是如今还是夏季。
    跟黄河不同,黄河上游是冰川,所以春夏雪水融化,再加上上游大雨,都会导致从春到夏,黄河会出现两次较大的汛期。
    而淯水发源自伏牛山,并不是靠雪山水,所以夏天炎热的时候,会导致水位下降得厉害。
    水位低,水流速慢,搭建浮桥自然迅速。
    贾诩正是利用这一点,瞒天过海,让张绣军队早早抵达。
    听到贾诩的计策,陈暮也十分佩服道:“先生之谋,确实神鬼莫测,令人敬佩呀。”
    贾诩忙道:“少府算无遗策,当年在关中之时,我就从诚汉先生口中得知少府之智。与少府相比,诩不过是微末之伎,算不得什么。”
    陈暮笑道:“先生过谦了,如今我已经被先生包围在此地,前进不得,后退不得,已是先生案板上的鱼肉,怎么能说我就比先生强呢?不过我等既然已是瓮中之鳖,先生打算如何处置我们呀?”
    贾诩当然就想现在就投降,毕竟面子里子都挣到了,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还拿了刘表的两万军队做投名状,现在绝对是一个投降朝廷的大好时机,将来得到重用指日可待。
    可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刚才的憋屈,自己好歹也曾经乱武长安,亦是天下智谋之士,结果被陈暮如此轻视,派出徒弟跟自己较量,属实有些看不起人。
    一时间有了捉弄的想法,恶意满满,狡黠说道:“少府今日落到了我的手里,自然是要跟着我去一趟襄阳,在刘表府中做一次客了。”
    “哦?”
    陈暮诧异道:“文和先生真如此不明智,要打算投靠刘表?”
    贾诩笑道:“朝廷大军来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