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7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不好过于高冷地躲在车里,便从车厢中钻出去,站在车舆上,扶着车軨,向两边招手示意。
    过了好一会儿车队才通过东市,进入内城,刘备钻回车厢,满面红光地对里面坐着的陈暮说道:“四弟,百姓们还是过于热情了些,闹得车马都走得慢。”
    陈暮翻了个白眼:“大哥这是在炫耀自己于洛阳百姓心中声望高吗?”
    “那没有。”
    刘备嘴上说着没有,洋洋得意的表情却出卖了他,说道:“只是见来的人多,怕他们过于拥挤而发生踩踏而已。”
    陈暮白眼翻个不停,古代追星不比现代差,仗着自己粉丝多,属实有些凡尔赛了。
    很快车队就过了步广里,陈暮其实最近一直住在洛阳,他这次是奉命出城去迎接,在城东万岁亭接到了刘备之后,就跟着刘备一起回来。
    除了他以外,还有杨彪等人,接待一位诸侯王的规格全看皇帝心情,但数位三公九卿迎接,已经表现出刘备的地位。
    路过步广里,刘备瞥见不远处有户人家门口臭气熏天,堆满了菜叶子和臭鸡蛋,甚至还有粪便,一时诧异道:“这是谁家的官邸,如此不讲究,家中污秽怎么能在门口乱丢呢?”
    之前说过,洛阳外城是百姓和中低级官员居住地,而内城的永和里步广里等里坊居住着数百位中高级官员。所以曾经做过河南尹的刘备知道这是位官员府邸,只是已经太久没在洛阳待过,所以不知道是谁的府邸。
    陈暮笑道:“这是太中大夫孔文举的家,洛阳百姓听闻陛下要传位于大哥,纷纷拍手称庆,唯独孔文举、祢正平、边元礼等人上书反对,洛阳百姓得知之后,蜂拥而来,每日扔砸,积累颇多。”
    刘备看到陈暮一脸坏笑,顿时就知道这事恐怕跟自己这四弟也脱不了关系,便笑道:“孔文举等人虽然严苛,但不至于满朝皆敌,这件事情,恐怕四弟你也在里面推波助澜吧。”
    “我只是把这件消息传播出去而已,谁想到百姓们反应这么大?这说明在洛阳百姓心中,大哥是能够做好这个皇帝的,万民如此信任大哥,此天命也,不可违背。”
    陈暮耸耸肩,孔融这帮人在得知刘虞要传位之后,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天天上书反对,每日还发出各种论调,如果不给他们找点事,闲得他们。
    刘备笑了笑,就没有说什么了。他虽然敬佩那些人为人正直,但总归是给自己找麻烦的一帮人,自然懒得理会,让四弟去对付吧。
    车队穿过了东门复道,进入了苍龙门,一路穿过数个宫殿,抵达了嘉德门。
    宫中是可以坐车的,也可以自带武器,但到了嘉德门门口,就必须下马车和把武器交出去,当初大将军何进就是在嘉德门进去的时候,让护卫在外面等待,自己交了武器进宫,结果被十常侍埋伏,砍成肉泥。
    刘备关羽张飞陈暮等众人下了马车,交出随身佩剑,护卫们也不能进去,大队人马只能在城外驻扎,小队护卫可以陪着进宫,但也只能在嘉德门外等候,只有诸多臣子可以进宫。
    说起来典韦沮授二人来过洛阳,当初讨伐董卓的时候,来时见到的是一片残垣断壁。但觐见皇帝还是第一次,颇为紧张地踩着小碎步不敢左右张望。
    反倒是赵云比较熟稔,传国玉玺是他从井里捞出来的。担任河内太守已经有四五年时间,偶尔也会随关羽一同去洛阳觐见皇帝。
    一行加上杨彪赵温等十余人,过了嘉德门,很快来到了西宫门口,大门打开,诸多官员依次进去。
    皇帝并不在大殿之上,旁边寝宫门口聚集了十多名官员,都是三公九卿以及三独坐河南尹等高级官员,有人喊道:“齐王来了,齐王来了。”
    见刘备过来,众人也是连忙上前行礼。
    “见过齐王。”
    “见过诸位,陛下怎么样了?”
    刘备有些人认识,有些人不认识,就统一鞠躬回礼,询问刘虞的情况。
    原本要被派去冀州做冀州牧的侍中齐周难掩脸上的愁容,苦涩道:“昨夜陛下就几近没了气息,太医用针刺穴,勉强吊了一口气,现在就在等着齐王呢,快进去吧。”
    刘备连忙口呼“陛下”,穿过人群,进入了寝宫内,就看到殿内皇后伏案痛哭,刘虞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似乎只有出气,没有了进气。
    到了这把年纪,每过一次冬就像是过一次鬼门关。熬了七八年,刘虞终究是抵挡不住天数,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此时的刘虞意识已经有些模糊,旁边的太医再次用针灸刺穴,让他恢复了一些神智,茫然间睁开眼,见到刘备陈暮等人涌来,跪倒在他面前,悲恸大哭,便轻声呼唤道:“是玄德吗?”
    “陛下。”
    刘备连忙手脚并用,爬到刘虞床边,摸着刘虞冰冷的手。
    刘虞原本浑浊的眼球开始变得清明起来,仿佛起死回生,脸色渐渐红润,对刘备说道:“玄德辛苦了。”
    “臣为高祖苗裔,先祖世袭亭侯,世食汉禄,为国效力,理所应当。”
    刘备忙回应道。
    刘虞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道:“朕岁寿将至,可这天下千疮百孔,贼寇遍地,我恐惧去了九幽之下,无言面见高祖世祖以及诸多先帝呀。”
    刘备立即说道:“陛下只需安心静养,臣必舍身忘命,扫平天下诸侯,诛杀群贼宵丑,还我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可我已经等不到了。”
    刘虞勉强露了个笑容,对刘备说道:“我死期将至,为保大汉江山永固,欲传位于汝,玄德以为如何?”
    刘备跪伏于地,磕头说道:“请陛下三思,备愧不敢当。”
    “这天下乱成这样,找别人做这皇帝,谁有这才能呢?我怕江山不保,社稷难安呀。”
    刘虞叹息一声:“宗室之中,唯有玄德雄才大略,可堪大任,朕只有将江山托付于你,才能救我汉邦于危难之际,玄德,为了大汉,你便接任吧。”
    “陛下!”
    刘备哭泣喊道。
    “你先出去吧,朕。。。。。累了,想睡一会儿。”
    刘虞的气息越来越弱,越来越微小,刚才的那一点容光焕发,仿佛在这一刻全部耗尽,慢慢闭上了眼睛。
    “陛下!”
    刘备众人还以为刘虞死了,连忙磕头痛哭呐喊。
    太医用手去触摸刘虞的脉搏,发现脉搏已经很微弱,虽然还未死,但已经是支撑不了多久。
    “齐王,陛下还未崩,先出去吧,让陛下休息休息,也许还能多活一日。”
    太医令过来在刘备耳边轻声说道。
    众人便只好退出寝宫,与诸多公卿们在门口等着。
    大约半个多时辰之后,太医令走出来,一脸悲痛地宣布道:“陛下龙殡归天了。”
    “陛下!”
    到了这个时候,确定刘虞是真的死了,三公九卿,三独坐,刘备关羽张飞陈暮典韦赵云沮授许褚等数十名公卿一拥挤进去,拜伏在了刘虞床前开始哭天抢地。
    宫女太监们像是见惯了这样的场面,一边暗自垂泪,一边有条不紊地开始收拾,他们取来早准备好的蒲席,撒上各种花朵、香料,然后再将刘虞的尸体搬走,用温水擦拭之后,就要放在席上供众人朝拜。
    趁着这个空档,宦官们开始给朝臣发白色丧服,宫内宫外无数人进进出出,有出去送消息的,有去拿治丧物的,有要装点房屋的,还有去喊来乐队,准备开始奏鼓鸣乐,演唱哀歌。
    皇帝去世都有一套统一的流程,当年康帝驾崩的时候比现在还热闹,死后臣子们要朝拜,还要把尸体放着停灵一两个月,等待各地诸侯王过来。
    在一片井然有序当中,很快刘虞的尸体就被擦拭干净,放在了西宫大殿内,作为灵堂,这里非常大,可供众人跪拜。
    一炉炉焚香点燃,诸多公卿们按照排列,刘备站在最前面,以丧礼向刘虞下跪磕头。
    殿内的是高级官员,洛阳有资格进宫的官员数百,得知消息,纷纷聚于嘉德门外,等到公卿们的礼仪结束之后,才让这些中高级官员进入西宫,向皇帝磕头行礼,再退到殿外去。
    无数官员排着队进进出出,很快殿内殿外站满了人,众人忙活到接近天黑,才把今天的仪式结束,数百官员站在宫内宫外,最后行了一次大礼,宛如大朝会一样。
    等所有人起身之后,吕强才站出来说道:“陛下遗诏!”
    呼啦啦数百人再次跪下。
    “永汉三年,汉天子皇帝刘虞诏书:今天下纷争,四海不宁,群贼环伺,汉邦难安。朕本为宗室,光武之后,朝臣推举朕为天子,对朕寄予厚望,奈何朕上不能平定天下,下不能安抚黎民,愧对祖宗,愧对万民。今宗室有玄德雄才大略,可兴汉室,朕决意传位于齐王,望祖宗保佑,玄德能三兴大汉,永固江山!”
    “臣。。。。。。奉诏!”



大汉一统


第一章 虽非同胞,情同手足
    旧帝驾崩,新帝登基,皆有无数礼仪规章制度。
    刘虞这个丧礼,就办了差不多大半个月,光朝议就开了三天,为先帝选择谥号。
    在考虑许久之后,群臣最终定下“静”字,《谥法解》云:柔德考众曰静,恭己鲜言曰静,宽乐令终曰静。
    刘虞一生宽厚仁德,谦恭有礼,虽然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被强推上的皇位,但光论他个人的品德,当得起一个美谥,因此取汉孝静帝。
    到了十二月下旬,朝廷将刘虞盖棺入殓,送往北面邙山陵墓安葬。满城素縞,上万百姓随行,在军队的护航之下,上千官员,数千士兵,鼓瑟齐鸣,浩浩荡荡。
    作为如今朝廷地位最高的齐王,同时也是下一任皇帝继承人,刘备披麻戴孝,本来按照族谱辈分来说,他就比刘虞低几个辈分,刘虞是光武帝六世孙,曾祖父刘臻的祖父便是那位废太子东海恭王刘疆。
    而光武帝又是刘邦九世孙,所以综合起来,刘虞便是刘邦十五代孙。刘备的辈分就差太远,他是刘邦第十九代,比刘虞低了四个辈分,因此别说披麻戴孝,按照族谱辈分,还得喊刘虞祖宗。
    一行人抵达邙山,为刘虞送葬。刘虞生性简朴,穿的衣服破了也要缝缝补补,为了怕给国家财政增添负担,早早地留下遗诏要求薄葬,但刘备还是准备了大量随葬品以保证规制。
    倒不是刘备不尊者死者遗言,而是两汉时期古人普遍把死人当作活人,认为人死后还要继续生活,所以死者生前物品以及金银珠宝、粮食器物、衣服首饰都不能少。
    特别是像刘虞这样的皇帝,规格制度要有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还有大量生活用品,如陶俑、车马、卫兵、金器、玉器、铜器、漆器等,规模非常大。
    因此哪怕已经非常简朴,但最基本的皇帝规格下葬还是要有。而哪怕是最基本的规格,也十分浩大,所以这个葬礼还是要花很多很多钱。
    好在刘备财大气粗,所有开支一应承担。不仅为刘虞购置了大量陪葬品,还发动全城陶匠,连夜制作一批陶俑士兵和侍从。
    从秦到汉,在废除人殉制度之后,帝王将相皆以陶俑侍从卫兵相伴,各等级有相应规制,这也是兵马俑的由来。
    车马一路护送,冬雪皑皑,群臣与百姓沿着洛阳北面的邙山道路艰难前行,大雪覆盖了整片邙山,静帝陵墓位于洛阳城西北约五里处的一座山崖内,这里离汉孝康帝的陵墓有四里左右。
    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