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相比于其他有雄心壮志的诸侯,不管是吕布还是张杨,都没有想着称霸四方,他们现在心里有一个奔头,那就是相信朝廷,等到天下太平,朝廷肯定会征召他们进洛阳当大官。
    正是抱着这样的美梦,所以二人在广陵也是得过且过,无所畏惧。毕竟在他们看来,朝廷还在,秩序也就还在,即便将来刘备得势,大不了向他低头便是。
    只不过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朝廷从未在淮南布过局,幕后的主导一直都是陈暮,陈暮在利用他们当曹操的拦路虎而已。
    这一日,卫觊忽然上门,找到正在后院喝酒的吕布,高兴地大喊道:“将军,大好消息。”
    “哦?”
    吕布喝得醉醺醺的,看见卫觊过来,便问道:“伯觎,什么好消息啊。”
    卫觊笑道:“袁绍覆灭在即,朝廷为了防备刘备,准备征召将军入京,将军回了洛阳,可谓是龙归大海,虎啸山林。到时候以将军之能,必然被朝廷重用,封侯拜将,指日可待矣。”
    “当真?”
    吕布眼睛都亮了起来,他在徐州确实过得憋屈,被曹操摁在地上锤,北面的蔡阳是青州势力,刘备势大他不敢招惹,南面袁术跟他难兄难弟,西面孙坚实力也比他强,可以说是到处都去不了。
    所以他唯一的奔头就是被朝廷征召,去洛阳当大官。虽然还是会久居人下,但相比于在淮南过得凄惨,哪有在洛阳朝廷掌控兵权,肆无忌惮来得舒畅。
    到时候他就请命去关中征讨乱党,虽然早在去年李傕郭汜已经被段煨消灭了,不过吕布却知道即便是消灭,西凉那边还有很多势力,关中也是一片大乱,还没有恢复治理,到处都是战乱和兵灾,总归是有他能驰骋沙场的地方。
    卫觊说道:“自然是真的,尚书台已经下了诏书,不日就会送达。”
    吕布大笑道:“哈哈哈哈,我终于能从这鬼地方离开了。”
    说罢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回房间。
    目光所及,看到了房间中摆着的铜镜,上面映着他略微消瘦的面容,形如枯槁,不由大惊失色。
    “我吕布怎么变成这样了!”
    “不行,朝廷已经征召了我,我还要去洛阳做大官的,我还要带着伯觎,稚叔他们飞黄腾达,我决不能这样消沉下去!”
    一瞬间,他的酒清醒了,目光当中,已是露出一抹坚决。
    然而此时,不管是曹操还是吕布都不知道,此刻在梁期,陈暮心中却在盘算着什么。
第二百六十一章 请陛下禅让
    中秋时节,北方天色虽越来越冷,夜色却逐渐越来越明。
    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当中,银色的光辉洒落大地。
    陈暮双腿盘膝坐在廊下,正与沮授对弈棋局。
    天地万物为棋盘,世间诸侯为棋子。
    沮授执黑子,随手布了一记后招,笑着说道:“子归,昨日军情司给怀县发了一份公文?”
    “嗯。”
    陈暮点点头:“我发过去的。”
    “把吕布调走吗?”
    沮授问。
    阎忠已经六十多岁了,年龄大身体不好,已经退休在青州养老。
    还有太史慈已经从谍报系统脱离出来转了军职,也不在军情司系统当中。
    所以他们在军情司的职务已经被沮授和荀彧取代,二人都擅长战略分析,更适宜时局。
    陈暮说道:“袁绍坚持不了多久,该为南方打算了。”
    “驱虎吞狼,好一招妙棋呀。”
    沮授感叹。
    陈暮笑道:“是啊,当初我把孙氏安置在豫州,便是为了限制曹操的发展,可现在孙氏的发展超出了我的预期,必须让曹操得淮南限制他们了。”
    沮授沉吟道:“你就不怕他们联合起来?”
    陈暮用左手举了举天上,轻声道:“现在还有那位压制着,曹孙还不敢内讧,可一旦那位没了,你说会怎么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豫州和兖州之间没有天险,都是一片平原,你觉得他们能联合得起来?”
    “这倒也是。”
    沮授点点头,手中捏着棋子摩擦了一会儿,缓缓落下一枚子。
    曹操和孙坚都是明面上效忠朝廷的,朝廷目前还有个皇帝,就有大义名分存在。一旦刘虞没了,新的皇帝没有登基,孙坚和曹操还能够和睦就鬼来了。
    就跟西汉末年一样,汉平帝一死,孺子婴还没登基,王莽直接篡位,秩序立即就崩坏,天下一片大乱。
    事实上现在的东汉天下也是一片大乱,只不过偏远地方幽州、西凉、益州、江东、荆州、交州到处都是割据势力,靠近洛阳的地方好歹安宁一点。
    而之所以靠近洛阳的地方稍微好一点是因为如果有一个诸侯不服从朝廷,那些假借朝廷大义的诸侯就会群起来进攻他们。
    比如陶谦早年也是服从朝廷的,只不过一时有了野心,结果就是被曹操刘备借着朝廷的名义消灭。
    所以一旦曹操和孙坚敢反叛朝廷,周围的势力不介意会奉诏讨贼,拿他们开刀。
    如此一来,洛阳周边的势力除了野心勃勃的袁绍以外,基本还是会维持一个表面和平。
    只不过一旦洛阳天子驾崩,秩序崩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皇帝都没了,还怕什么大义名分。
    曹操或者孙坚直接指责对方要谋反篡位,抢先攻打便是。
    只要统一了河南,再加上淮南淮北地区,从总体实力上来说,还是有能力与河北一决高下。
    但陈暮的计策妙就妙在他一直在搅和南方的浑水,让孙曹两家都没法壮大。
    先是占据了徐州北部,在淮北安插上一颗青州集团的钉子。
    再派吕布去淮南,与袁术联合在一起,不停地骚扰孙坚和曹操。
    等到孙氏击败袁术,进军淮南,再把吕布调走,让曹操也得一部分淮南。
    利用孙坚来钳制曹操,再利用吕布钳制孙曹,最后再用曹操钳制孙坚。
    如此分化、拉打,环环相扣,让南方始终处于战乱当中,不能被任何一方势力统一。
    虽然说唇寒齿亡这个道理谁都懂,曹操和孙氏未尝不能明白一旦刘备统筹了河北,面对一个结构松散的南方,必然势如破竹。
    然而他们却不可能联合在一起,因为道理归道理,可后来孙权为什么还是会背刺刘备?北宋和南宋难道就不知道联合金国灭了辽国,联合蒙古灭金国是一个下策?
    但没办法,孙权想要称霸,荆州就必须拿到手里。北宋是自己愚蠢,宋徽宗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笑话。而南宋则是因为金国在金宣宗时期步步紧逼,定下了“取偿于宋”的国策,导致南宋被迫走上了一条联蒙灭金的道路。
    所以还是那句话,除非孙曹两家无欲无求,互相百分百信任对方,否则的话,他们就不可能相互依靠,联合起来对抗刘备。
    现在孙氏已经得了九江庐江等一部分淮南地区,这势必会造成孙强曹弱的局面,为了平衡他们,就必须也让曹操得下邳广陵另外一部分淮南地区,因此把吕布调走,就成为了最好的一个选择。
    一旦刘虞死了,刘备占据北方,自然可以坐山观虎斗,看曹操孙坚和刘表这些人互相殴打扯皮,等三方打得你死我活,狗脑子都快出来的时候,北方自然席卷而下,一个个收拾。
    计策很完美,孙曹两家即便知道这是个圈套,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面跳。
    唯独吕布却是个问题。
    吕布一直以为自己是受到朝廷的指派而在徐州,满心期待着朝廷能够征召他回去担任大官,如果知道幕后主使是陈暮,是把他打得吐血的刘氏集团的话,难保这厮不会掀起什么风浪来。
    沮授自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吕布你打算怎么安置?这可是一条猛虎呀。”
    陈暮笑了起来:“猛虎?一条豺狼罢了,我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让他追狗,不敢去碾鸡。匹夫之勇,上阵不过能杀百人,又能如何?到了洛阳召他进城,军队按律不能进入,随便埋伏五百刀斧手就能让他葬身。”
    “你想杀了他?”
    沮授问。
    陈暮捏着一枚棋子稍稍犹豫,片刻后轻轻落下,说道:“那也不至于,吕布要是听话,就能留一条命。到时候我让人举荐他为并州牧吧,省得将来夺了天下这些北方部族还跳出来给我惹麻烦。”
    沮授想了想,指着陈暮大笑道:“子归呀子归,好一条狐狸。让吕布去并州,不仅能帮你阻挡北方部族,还能顺便收拾了高干残部,断绝了袁绍北逃联合并州以及鲜卑匈奴等休屠各部南下的想法,又是一招驱虎吞狼之计,这招数属实让你玩明白了。”
    陈暮笑而不语,计策的发明人是荀彧,但发扬光大的却是自己。本身孙曹平衡战术就类似于帝王心术以及带嘤玩的大陆平衡战略,区别只是带嘤就这点体量,国土面积还不如东面海上那个岛国,即便有工业优势也玩不出什么花来。
    而我泱泱华夏体量非常大,利用平衡战略先让孙曹体量都处于平均水平,谁也奈何不了谁。等到刘备吞并了河北,体量比孙曹联合还要大几倍的情况下,孙曹就再也没有反抗能力,大军南下,只能乖乖投降。
    再派吕布去并州,先处理了高干残部,再把休屠各部给处理掉,即便吕布没有打过鲜卑人和匈奴人也没关系,反正吕布又不是自己这边的,让他们去狗咬狗,等将来收拾了孙曹,搞定了刘表,再从关中和荆州同时进攻益州,得大汉天下的时候,再来处理北方也无所谓。
    因此陈暮的战略布局,都是为了以后大军南下做准备。因为孙氏并没有去江东,刘表老弱不堪,荆州有水师,青州也有。所以现在的刘备吞并了北方之后,实力比赤壁之战前的曹操还要强盛,只要不再出一个火烧赤壁,想要三分天下是不现实的事情。
    现在,对于陈暮来说,剩下的,也就是等到袁绍覆灭,以及刘虞病死了。
    。。。。。。.
    。。。。。。.
    洛阳。
    呼啸的北风吹拂着山岗,连绵二百公里的邙山山脉,已是一片枯黄死寂的世界。
    除了枫叶以及一些四季常青的树以外,很多植物都开始枯萎。
    洛阳最近天下十分阴冷,下起了连绵的暴雨。
    虽然北面的太行山将绝大部分来自草原的北风挡下,但西面秦岭以及南面的伏牛山脉构筑了洛阳盆地的特性。
    因此在后世,洛阳每年夏季就成为了多雨季节,特别是到夏秋时节,天气十分闷热,最高气温能达到30多度,而到了春冬时节天气就会变得愈加寒冷,一月份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十多度。
    但别忘记那是在后世,汉朝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夏天只会更热,冬天只会更冷。而秋季又恰好是由热转凉的时期,白天还有个二三十度,到晚上骤减到十多度,昼夜温差极大。
    这种情况下对于普通人来说都容易感冒,更别说那些体质虚弱的老人。
    所以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很多历史名人病死的时候都是在春天或者夏天。
    当然。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为啥冬天生病,到春天或者夏天才死?
    那是因为历史名人往往是达官显贵,有名贵药材续命。要是普通百姓,估计没两天就病死了,哪还能坚持到第二年?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体质也不同,古代没有抗生素,很多病都只能靠自己身体去硬抗。
    生病的时候是在冬天,但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