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族的子弟能够担任官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得排队,因此上书以规劝的形势希望刘备能够尽快剿灭袁绍,将冀州夺取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如今刘备已经知道袁绍如果很快就会被消灭的话,他的价值就会被缩小很多,朝廷也有可能会开始对他动手,因此当然也不希望尽快进攻袁绍,即便是劝说的公文一封一封过来,各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正就是置之不理,继续拖着再说。
    刘备摇摇头,对沮授说道:“我理解他们的心情,公与倒是不必挂怀。”
    “多谢明公。”
    沮授松了一口气,这事他也挺尴尬。
    其实不止是他,青州很多中高级官员都有这样的牵扯,人情事故难免逃脱不掉嘛。
    刘备坐到了自己位置上,伸了个懒腰,长吐了一口气:“这天气也是怪,时冷时热的,有时候白天热死个人,到了晚上就冻死人,前些日子有几名在外值守的岗哨冻出了伤寒,还得吩咐军医,要多熬煮汤药,小心疫病才行。”
    “嗯,我知道了,这事已经吩咐下去了,不过仓库的存储不多,要想大规模熬煮预防疫病的汤药,还得等新一批药材送来才行。”
    陈暮说道:“现在这世道,药材也不好买,船队废了不少功夫才从岭南进了一批新药,文若上次还跟我说已经送达青州,不日就会送到前线,应该也快到了。”
    “那样就最好。”
    刘备点点头,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军中公务,军队驻扎在一个地方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是问题,每天花费数以万计,也亏是青州底蕴深厚才能耗得起,不然的话早就坚持不住了。
    三人正聊着,外面忽然有人喊道:“急报!”
    “进来。”
    刘备连忙让人进来。
    进来一名士兵单膝跪下道:“明公,邯郸城头竖起白布,城内哭声一片,张将军怀疑是袁绍死了,令我来报明公,现在该当如何?”
    现在邯郸城外除了刘备部和陈暮部以外,还有牵招部、张飞部、张辽部、高顺部以及鲜于辅部等总共七部人马,这些人马多的一两万,少则四五千,分散包围驻扎在邯郸城周边。
    陈暮的防区是在邯郸城西北面,刘备的防区则是在邯郸城南面,他俩今天之所以在一起,是因为新的物资到了以后,刘备让陈暮过来一趟进行物资分配的处理工作。
    而他们几部人马,有些人离得比较远,比如刘备部是在外围离邯郸大概十多里,有些离得近,最近的便是张辽部,离邯郸城大概有那么四五里的距离。
    除此之外,邯郸城周围还有数不清的岗哨、探马、斥候,张辽还在城外起了一些土山,搭建了高橹,以此观察城内的动向。
    袁绍虽然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多久,但邯郸城和邺城毕竟是两座大城,城高墙厚,还有护城河,想攻破没那么容易,最重要的是并州还在袁绍的外甥高干手里。
    雁门太守郭缊前年就卒于任上,太原郭氏举家南下逃入了洛阳,高干联合匈奴鲜卑等霸占并州。
    历史上他就拥兵五万,为袁绍提供粮草和士兵补给,现在也是如此,麾下数万大军,再加上休屠各部可谓兵强马壮,不时联合匈奴鲜卑出兵河东,威胁洛阳。
    好在洛阳八关名不虚传,箕关作为太行八陉之一轵关陉的一处重要关隘,刚好将河东与洛阳隔开,因此高干虽屡次想要通过河东威胁洛阳,都在箕关被拦下,难以威胁到洛阳腹地。
    不过即便如此,由上党郡的滏口陉抵达涉县,东进武安,依旧能够到达邯郸,现在高干就屯兵三万在涉县,对邯郸虎视眈眈,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出兵营救舅舅袁绍。
    因此青州军和洛阳幽州三地联军里三层外三层把邯郸邺城包围起来,就是防止袁绍死灰复燃,联合高干搞出一些事情。
    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袁绍忽然病逝,这对于联军来说,至少表面上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袁绍死了?”
    陈暮在这个时候一时竟然恍惚,他有些怀疑事情的真实性,因为他记得历史上袁绍是在两年之后才死的,现在提前死亡,不确定真伪。
    但本身历史这个东西早就已经随着他的参与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物不管是提前死亡还是延后死亡都无法预料。
    比如刘虞早应该被公孙瓒杀掉,但现在还没死,就已经证明了一切。
    谁又说得准,本应该在两年之后才病死的袁绍会因为界桥之战后就染上了恶疾而提前败亡呢?
    只是让陈暮哭笑不得的是,现在袁绍死了,袁氏基本就彻底没了翻盘希望,那收拾袁谭和高干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费不了多大功夫。
    那样的话按照朝廷的利益角度来考量,很快就会派新的冀州牧过来,然后整理了河间那些章帝子嗣的户籍族谱资料,选出一个新的幼帝出来,那刘备正常上位的可能就很小了。
    到时候恐怕就得走曹操的路子,做个几十年丞相,将来等到刘封刘侯那一代再考虑篡位的事情?
    说实话,这让陈暮有些难以接受。
    刘备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震惊,询问道:“消息确真否?”
    “千真万确。”
    斥候答道。
    沮授连忙道:“明公,还是要亲自去看看才行。”
    “嗯,备马,去邯郸看看虚实。”
    刘备也顾不得其它,这个时候袁绍死了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不是个好消息。
    三人急急忙忙出了帐篷,在玄甲重骑的簇拥下往前线而去。
    张辽驻守的位置是在城东,三人抵达城东外,就看到城东离着城门约二里的地方竖起大大小小二三十余座土山。
    土山上建造了大量的高橹,似乎高橹上早有人拿望远镜在看,张辽提前得知刘备来的消息,还没等他们靠近过来就已经迎接。
    “明公,少府,军师!”
    张辽匆忙奔马而来,翻身下马单膝跪下行礼。
    刘备骑在的卢上双手虚抬道:“文远起来吧,邯郸怎么样了?”
    “明公去看看就知道了。”
    张辽起身,上了马后在前面引路,边走边说道:“今日我巡视营地,用望远镜观望城内,忽然见城头挂起素縞,一时起疑,便派人靠近过去,只听到城头哭嚎一片,有人喊邺侯薨了,我便立即派人告知明公了。”
    “嗯。”
    刘备点点头。
    唯有陈暮和沮授对视一眼,疑点颇多呀。
    袁绍死了,如果城内的人想继续反抗的话,为了防止军心不稳,肯定会选择秘不发丧,不对外宣布他死的消息。
    因为作为冀州主心骨,一旦他倒下,那么整个军心就会溃散,袁氏就彻底只有败亡一条途径。
    但现在城内却大张旗鼓,挂着素縞,还在城头哭嚎,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袁绍死了,除非城里的守将蠢得没边,不然的话,只有两个情况。
    一是城里已经打算投降,破罐子破摔,没打算继续负隅顽抗。
    二嘛,那就是有诈。
    陈暮和沮授都是聪明人,他们更相信是后者。
    不过现在也不是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先观望一下再说。
    一行人来到土山前,张辽带着刘备陈暮沮授上了土山,爬到高橹上,用望远镜观望。
    就看到城头果然如张辽所说一片素縞,原本应该守卫森严的军队竟然没有几个,还有人在拍打城头,不断哭嚎。
    过了片刻,东城城门忽然打开,十余人穿着白色衣服,缓缓从城内走出来,他们手上有的托着宝剑,有的拿着印章,最前面的人则双手举着一封公文,向着营寨的方向走来。


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
    邯郸城外,一片萧瑟。
    作为赵国治所,城池内外,都曾留下锦绣繁华。
    无数村庄与农田环绕着城市,出了东城官道不到半里,就是一座乡亭。
    周围房屋林立,小桥流水,原本在城外居住着大量的耕作农户。
    虽然像这种大城市周边的田地基本都归属于大世家豪族,但这些百姓本就依附于他们。
    可战争到来之后,世家豪族搬迁的搬迁,百姓逃走的逃走,已经满目萧条。
    从邯郸城内出来的那些人缓缓走到了亭中,刘备看了看身边的人,对张辽道:“派人过去看看。”
    张辽扭过头对塔下的士兵喊道:“过去看看那边什么情况。”
    “唯。”
    士兵匆忙跑下土山,招呼了十多名探马,翻身上马,向着那边乡亭狂奔过去。
    刘备等人在土山上观望着,就看到士兵过去之后,与那边的人交涉了一会儿,留下十多人看着,一人快速奔了回来。
    “报。”
    那过去查看情况的斥候队长来到土山下回禀道:“将军,城里的人出来,说是袁绍病死,他们愿意投降。”
    “哦?”
    刘备诧异道:“把人带过来。”
    “唯。”
    队长再次回去。
    过了片刻,士兵们就把人带到了土山下。
    刘备等人也已经下了土山在等,就看到来人是一个年约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儒生,穿着白色素縞,面容清瘦,下颌长了山羊须,目光颇为有神。
    那人到了近前之后,也在打量刘备一行人,刘备穿着一件黑红相间的丝绸长袍,腰间配双股剑。
    陈暮和沮授则是普通的儒士打扮,但沮授毕竟四十多岁,不如陈暮长得好看,麦相不太好,陈暮今年也已经三十二岁了,看起来却像是二十三岁,皮肤白洁光泽,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在下颍川人荀谌,字友若,目前是袁公帐下长史,二位莫非是齐王与少府当面?”
    荀谌打量了一番,略微有些惊讶地发问。
    陈暮倒没有惊讶荀谌能够猜出自己和刘备的身份,张辽作为一军之主,那身将领铠甲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
    从四月到如今七月入秋,张辽驻扎在邯郸城外已经三个月,城内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城东的这支部队将领是谁,既然看到他的将领着装,自己也就能猜出刘备和陈暮的身份。
    这世上除了刘备关羽张飞陈暮这寥寥几个人以外,应该也没有其他人能让青州军麾下万胜军的主将张辽张文远可以老老实实地站在身后面。
    刘备点点头道:“正是孤,你是荀谌?文若之兄?”
    “谌见过齐王。”
    荀谌连忙再次认真地行礼,他跟荀彧是亲兄弟,年长荀彧几岁,荀彧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他刚好满四十,两兄弟虽然各为其主,但有这份情谊在,因此刘惠就让他来做使者代表城中投降。
    刘备双手虚抬道:“免礼,长史是来代表袁绍投降于孤的吗?”
    荀谌唉叹道:“袁公自界桥之后就呕血不止,这数月来一直卧病在床,难以行动。入秋以后天气转凉,许是着了风寒再加上旧病复发,昨夜忽然呕血二斗,不治身亡了,我与城中诸将商议,觉得再坚持下去也没有意义,城内的粮草不多了,不若投降于齐王。”
    呕血二斗?
    好家伙,袁术也才吐了一斗多的血,袁绍就连吐血都比他弟弟多,袁家怕是有什么遗传疾病吧。
    陈暮在心里忍不住想。
    汉朝十斗等于一斛等于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汉斤,吐血二斗就是二十四汉斤,大概四到五公斤,四千多毫升的血,一个正常成年人身体当中也就这点血量。
    如果《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的没错,如果荀谌说的话是真的,那袁术和袁绍这两兄弟气得把全身的血都吐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