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7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
    他才刚开口,人群当中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很快山呼海啸一样,随着更多的人跪下磕头感恩,前面的人如排山倒海一样纷纷开始下跪。
    这个场景可比当年在馆陶时数百百姓拱手相送壮观得多,毕竟情况不同,当年他救助冀州百姓不多,而洛阳绝大多数百姓都是他从长安救回来的,光刘备亲自施粥就有多次,自然差别很大。
    看到这个情况,刘备只好翻身下马,前去搀扶,可他一个人能搀扶起几个人?万般无奈,等了片刻,众人欢呼声越来越低的时候,才重新回到马背上高声道:“大家起来吧。”
    “大家快起来吧,先听我说两句。”
    反复劝说数次之后,前面的百姓才陆陆续续从地上起来。
    人都是从众的,刘备喊话超过五十米以外基本就听不到了,但后面的人见前面的起来,也纷纷站起身。
    一直到人潮恢复,刘备才继续说道:“诸位,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这里也确实有很多人因我而活,甚至很多人都是被我从长安带回的洛阳。但我要告诉大家,我并不是要大家感恩于我,才施以援手。《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万民是大汉根基,我救万民,乃是救大汉江山也,诸位不必感恩于我,因为诸位便是大汉,有百姓才有这大汉天下,因而诸位不如常念国家,心怀社稷,才不负国家所托。有诸位存在,今后大汉天下,方能江山稳固,万世太平!”
    “江山稳固,万世太平!”
    “江山稳固,万世太平!”
    “江山稳固,万世太平!”
    “江山稳固,万世太平!”
    前面的观众纷纷发出呐喊,后面的人虽听不到,但前面的人喊,他们也跟着喊。
    一时间再次山呼海啸起来,人群当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音。
    百姓闹腾了许久,刘备好言相劝,最终才让前面挡路的百姓让开一条道路,放车队离去。
    刘备见已经成功劝说百姓,满意地调转马头回去,当他路过孔融身边的时候,却看到孔融目光森然地看着他,低声说道:“收买人心,其心可诛!”
    刘备心中一凛,但并没有发作,而是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样子回到了车队当中,马车继续前进,一切都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在万民的注视下,车队缓缓驶入上东门,往皇宫的方向驶去。


第二百四十七章 骂孔融
    “四弟,这孔文举到底什么意思,你确定我们没有得罪过他?”
    刘备低声询问。
    “怎么了?”
    “他刚才说我收买人心,其心可诛。”
    “说得这么难听?”
    陈暮皱起眉头,倒是没想到孔融情商这么低,不过一想到他跟边让祢衡这些人是好朋友,倒也释然。
    孔融、边让、祢衡、许攸,这四个在汉末属于出了名的作死小能手。
    “是啊,他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备询问。
    “立场问题,不是私人原因。”
    “立场问题?”
    与陈暮在一起久了,刘备也学会一些新的词汇。
    他曾经听过陈暮分析过黄巾起义的原因,知道了所谓的阶级对立的情况。
    阶级不同,大家代表的立场也就不同,自然形成天然对立面。
    可问题是刘备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他与孔融有什么阶级对立的,讲道理,大家不都是官吗?
    只是现在已经进入了洛阳城,无数双眼睛盯着,一些话也不好问,刘备只好暂时把想问的咽进肚子里,想着以后再找机会询问。
    车队浩浩荡荡从上东门进入,进了城后,就到了上东街,北面是永安宫,南面就是永和里与步广里,不过只能说曾经是,因为现在也都是没有修好的残垣断壁。
    永和里与步广里都是曾经洛阳城的达官贵人们居住地,现在勉强修复了一些,永安宫则已经彻底烧毁,毕竟如今大汉没有太后,不需要它的存在。
    自东明街南下,到了苍龙门,车队在宫门口停下,孔融司马防刘备陈暮四人进入其中,来到了苍龙门内的竹殿等候。
    “玄德,子归,我们先去向天子禀报。”
    司马防对他们说。
    正常情况下,大臣觐见皇帝,应有宦官或者宫女通报,天子许可之后,再引领去见天子。
    比如陈暮当年每次去见康帝,都是由宫女或者大宦官们带领,有时候是张让,有时候是赵忠,更多时候是王钧。
    但刘虞这天子当得应该算是汉朝历史上最穷酸的天子,皇宫破破烂烂,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宫女宦官加起来不超过二十个,宫中仅限的那点生气,就只有守卫皇宫的那点羽林卫和虎贲军了。
    孔融皮笑肉不笑地对司马防说道:“建公你去吧,我留在这里陪卫将军与少府。”
    “这。。。。。。。”
    司马防皱起眉,但又不好说什么,便道:“那好吧。”
    转身出了竹殿去崇德殿通报去。
    等他走后,孔融斜着眼睛看着刘备和陈暮,对他们说道:“刘玄德,陈子归。”
    “哦?”
    陈暮故作不知道:“文举兄有何见教?”
    不要以为孔融年龄很大,他出生于永兴元年,也就是153年,就比刘备大7岁,比陈暮大14岁,所以不管论地位还是年龄,大家都可以平辈交往。
    孔融冷笑道:“我是问问玄德,昔晋国遭赵魏韩三家分晋,齐国被田氏代姜,前汉又有王莽弄权,这是因为何故?”
    “额。。。。。。”
    刘备看了看陈暮,迟疑说道:“这皆是因为主弱而臣强之故也。”
    孔融又道:“不错,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此般又是何故?”
    “此皆是君主不明,贤臣不得已而为之。”
    刘备又答。
    孔融便道:“玄德以为,当今天子何如?”
    “贤明若圣,仁德勤政。”
    “既然如此,那为何天子政令出不了洛阳,德行不能施加于天下?”
    “这是因为王室不静,诸侯欲规不轨所致。”
    “天下诸侯桀逆放恣,多行僣伪,天子有讨伐诸侯不臣之心,玄德以为,陛下能否顺应天命,让大汉再归一统?”
    “陛下仁爱百姓,宽厚守道,自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下人自然愿意为大汉赴汤蹈火。”
    刘备毫不犹豫地说道。
    “可天子贤明,却无兵马征讨贼寇,诏令所达之处,无一响应,这是何道理?”
    说到最后,孔融已是图穷匕见,对刘备说道:“我常听闻玄德在青州之时,自比周公霍光,言谈间说要中兴汉室,然则麾下兵马二十万,有六年未上朝觐见天子陛下,于青州如国中之国,莫不是要拟仪社稷,图谋不轨?”
    “孔文举!”
    陈暮眼见他引经据典,开始给老大哥下套,立即冷笑呵斥道:“我忍你很久了,你是不是想说我大哥鼎立青州,要学赵魏韩三家分晋,学田氏王莽代姜篡汉啊!”
    孔融伶牙俐齿,立即说道:“我可没这般说过,陈子归,这是你自己的妄加猜测,枉状构罪之说尔。”
    陈暮就说道:“那为何问我兄要拟仪社稷,图谋不轨?言谈之间,句句不离古之贰臣,难道这不是你自己的妄加猜测,枉状构罪之说吗?”
    “你!”
    孔融想说点什么反驳,但又不好反驳,于是就道:“天子贤明,政令却出不了朝堂。玄德坐拥大军二十万,六年不进洛阳朝见陛下,此人臣乎?我疑之虑之,有何不可?”
    陈暮立即说道:“歪风邪道之说也,陛下亲自下诏,令我大哥坐镇青州,剿灭叛贼袁绍,这数年间,我们与冀州大战小战不知凡几,若非大哥亲自领军与袁绍决一死战,哪有今日能收复河北?照孔大夫之意,我大哥回洛阳,由孔大夫去上阵杀敌吗?”
    “是啊,孔大夫若有这般拳拳报国之意,我倒是可以成全,不如来我青州自小卒做起,数万人上阵冲杀,我可让大夫做马前之卒。”
    刘备也揶揄道:“若是大夫不幸战死沙场,吾必然会亲自吊唁。”
    “你!”
    孔融被刘备气了个半死,指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陈暮却不给他整理思路的机会,而是开继续说道:“我知道文举兄想说什么,无非是皇室孱弱而外臣强大。那我倒是想问问文举兄,我兄可有过郊祀天地,拟斥乘舆等僭越之举?”
    “没有!”
    孔融回了句。
    “我兄可有过目无法纪,不遵上令?”
    “没有!”
    “我兄可有过不供职贡,不上表称臣之事?”
    “没有!”
    “那有过称王篡位,不服皇命之说?”
    “没有。”
    “什么都没有,你便说我兄拟仪社稷,图谋不轨?”
    陈暮冷笑起来,向着皇宫的方向拱手说道:“天子就在宫中,不若待会我们上表天子,看天子评判是你在构陷诬告,还是我兄如你孔文举所言在图谋不轨?”
    孔融狡辩道:“玄德自比周公霍光,此二人在天子贤明之后就将权归于陛下,如今玄德也说陛下仁政爱民,勤持国政,玄德既是忠君之臣,将权归于圣上,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之事吗?”
    陈暮鼓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道:“昔年周公与霍光正是天下承平,海内安宁之时,权归于上,乃创太平盛世,此时天下大乱,海内叛贼遍地,郡郡作帝,县县为王,西蜀有刘璋号称天子,南有刘表袁术僭越不服王化,此难道是太平之世吗?”
    孔融就说道:“正是如此,才更应该归权于上,陛下奉天命而征讨四方,若兵马归了朝廷,又有冀州幽州青州服从王命,南方与关中西蜀之地,很快便能平定。”
    “笑话。”
    陈暮顿时乐了起来:“朝廷不将兵马让善战之将率领,难道让你去统领几十万兵马?”
    孔融道:“可差上将取而代之。”
    “那谁是上将?”
    陈暮冷笑道:“你去当?”
    孔融倨傲道:“我不擅长领军,不过这大汉天下,自有善战之辈。”
    “笑话,这能征善战之辈你说有就有?”
    陈暮冷然道:“昔年赵王令赵括取代廉颇,致使长平之战大败。又令赵葱取代李牧,致使赵国灭亡。燕王让骑劫取代乐毅,致使伐齐之战功败垂成。赵之郭开,齐之后胜,恐怕便是今日之孔融吧!”
    “你!”
    孔融大怒,被喷得头皮发麻,恼羞成怒之下,想要去摸腰间的剑砍人,结果摸了空才想起来皇宫内不准佩剑,在苍龙门门口就被解剑了,于是挥拳要打。
    他那战斗力估计能打过陈暮,但别忘记刘备可在旁边,刘备也聪明,冲过去护住陈暮,受了孔融一拳之后,才抬腿一脚重踹,将孔融踹飞,殿内外虎贲军士兵看到这一幕,连忙冲进来将双方隔开。
    孔融气不过,嚷嚷着要和陈暮单挑,可如狼似虎的虎贲军又怎么可能让他在皇宫内惹事,因此七八个人像抬轿子一样给他抬了出去,等他被抬到殿外还听到骂骂咧咧的声音传来。
    不怪孔融那么气,主要也是陈暮嘴太损。将孔融比做郭开和后胜,这两人什么玩意儿?一个把赵国坑死,一个把齐国坑死,被司马迁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奸逆之臣。
    孔融向来都是自诩为国之栋梁,陈暮把他跟这两个人比,将他比成葬送国家的贰臣贼子,简直是把他的尊严和信仰摁在地上踩,怎么不让他暴怒?
    等孔融被抬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