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6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光武子嗣,我一万个赞同,可他毕竟是前汉苗裔,非光武一脉,登上帝位名不正言不顺。”
    还是那个问题,西汉和东汉,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割裂。刘秀说是续汉,但跟再造一个朝代没什么区别。当时的人把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使得光武一脉跟刘邦其它子孙彻底分裂开。
    像现在的天下各地诸侯王,大多都是东汉的皇室后裔。西汉的皇室早就没了,比如刘备祖先那个中山靖王,传到现在,这个王早就不存在了,含金量自然没法和东汉皇室相比。
    “我明白的。”
    陈暮点点头,也知道刘备上位的阻力到底有多大。
    杨彪接着说道:“所以我劝师弟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朝廷上下不会同意,即便陛下驾崩,冀州未归附,大不了帝位空悬,待收复河间之后再抱养一位章帝子嗣。若是师弟一意孤行,恐怕违背朝廷上下之意,造成天下更乱,反倒不好。”
    “师兄,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
    “你们承认当今陛下,是一位汉朝皇帝吗?”
    陈暮笑着询问。
    杨彪毫不犹豫地道:“自然,我们虽然与陛下恩若兄弟,然尊卑有别,大家心里都清楚,伯安公是我们尊敬的有德长者,陛下同样是我们心中尊敬的陛下。在泱泱大汉历史当中,他同样是一位名正言顺的皇帝!”
    陈暮试探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当今天子,预感到时日无多。下了诏书,说立我大哥刘备刘玄德为嗣,此金口玉言,天子圣旨,你们。。。。。。会不会接受?”
    “当今天子的诏书?”
    杨彪当时候就笑了起来:“陛下虽然爱惜玄德,可他自己就是光武苗裔,以后帝位也必然传给光武苗裔,怎么可能会传给前汉皇族?师弟打得什么鬼主意我不知道,但你别想着说动天子。”
    刘虞怎么说也是光武帝嫡系后裔,他欣赏刘备不假,但假设一下,你家祖传的产业传到了你手上,可你没有生育能力,又恰好你还有个亲弟弟以及一个远房堂弟。
    等到你生了重病,要把这份家业送出去的时候,你是会把这份家业传给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还是传给你那位远房堂叔的儿子?
    这个问题,放在任何人身上,估计都不会犹豫,甚至连考虑都不会考虑一下。
    而且即便想说服刘虞,乃至于威胁都不可能。
    因为刘虞没有子嗣,只有一个老婆,家里也没有其他亲人,整个就是一个独夫,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收复汉室江山,然后把这份家业传给其他的章帝子孙。
    刘备在他心里虽然重要,但再重要,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这位远房堂侄,在河北血缘关系比刘备近得多的人无数,能找的人也无数,何必给他?
    然而陈暮却坚持说道:“我是在问师兄,如果天子下诏书传位给大哥,你们会不会接受。而不是在问天子会不会下诏书这个问题。”
    杨彪诧异道:“师弟,你说真的?”
    “自然。”
    陈暮毫不犹豫地回答。
    杨彪想了想,认真道:“如果。。。。。。。如果真的是天子诏书的话,那。。。。。。至少我会同意吧。”
    刘虞是他们承认的皇帝,皇帝的权威,也必须受到他们的尊敬。
    如果刘虞真的下达这样的诏书,满朝文武,肯定会反对。但反对归反对,要是皇帝一意孤行,那他们也无可耐何。
    毕竟刘虞自己是光武帝后裔,连光武帝开创的这份家业他自己都不要了,那能怪得了谁呢?
    陈暮长舒了一口气,点点头:“那就好。”
    杨彪忍不住问道:“师弟是有办法让天子开口?”
    “没有。”
    “那为何?”
    “事在人为嘛。”
    陈暮笑了笑,目光望着远处高耸的洛阳城,淡淡地道:“万一有一天,陛下忽然想通了呢?”
    杨彪一头雾水,但却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想通了?
    除非你能敲开天子的脑袋,在他的脑子里灌输刘备是光武苗裔的事情。
    不然的话,天子再蠢,也不可能答应。
    。。。。。。.
    。。。。。。.
    永汉三年的早春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一月份,也就是公元199年2月,天气还尚寒,但杨柳飘荡,青山翠绿,春暖花开。
    青州平原国,草木旺盛,万物生长,在一片山河复苏的景象当中,无数军队浩浩荡荡地开拔,青州的战争机器隆隆运转。
    “快快快,把这车快点装上,前线打仗的时候少了一顿粮食,我就砍掉你们这帮家伙的脑袋。”
    平原城粮仓,运粮官们纷纷呼喝着辅兵以及征召来的民夫搬运着粮草。
    一辆辆粮车迅速启动,沿着宽阔的官道往北。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大军不吃饭,军队数量再多,也会瞬间崩溃。
    粮仓附近的马车挤挤攘攘,往往是一辆接着一辆,光是运送粮仓的驽马,就有上万匹,军需官们不仅指挥,同时也亲自上去押运,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
    现在整座城池当中,都已经没有了百姓。各处粮仓和存放武器装备的仓库原本都已经堆满,现在都在开始往前方的鄃县运送。
    战争倒不是现在就开始打,而是像蚂蚁搬家一样,一步一步地把物资往前线输送,开始提前做好准备。
    等数日之后,物资运得差不多,刘备和陈暮这才启程前往鄃县。
    荀彧如今依旧在济南,青州的粮草来源不仅在于后方两个大平原的粮区,同时也在于淮北徐州,蔡阳坐镇徐州,有东海和琅琊二郡国。
    琅琊国就是后世的临沂日照一带,东海国则是连云港一带,这里拥有大片的平原地区,田土无数,由陈登治理,经过数年发展,风调雨顺,得粮无数,完全可以能担当起后备粮草基地。
    所以现在的青州其实不缺粮食,冀州经过数年治理,都能负担得起袁绍二十万大军十多年的粮草。更何况青州还是非常科学的发展,自然不会比冀州差到哪里去。
    在双方都不缺粮草的情况下,比拼的就是谋略和战术,官渡之战曹操成功不在于他的粮草多,而在于他的战术运用得当。
    因此面对冀州这个庞然大物,陈暮也得小心应对,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战术,一举将袁绍击败。
    但不管怎么样,大决战,也即将拉开序幕了!


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来了?
    到二月,整个鄃县就已经变成了一座前沿阵地。
    足有六万大军聚集于此,除了军队以外,还有约两万多辅兵以及一万多民夫,战兵与辅兵民夫比例大概是2比1。
    汉武帝攻打漠北匈奴的时候,十多万军队,调集了约五六十万的民夫,比例大概是1比5。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悬殊呢?
    因为汉武帝的时候是从长安打漠北,两千多公里,自然要征召那么多民夫运送粮草,其中大部分粮草,都是在路上被消耗光。
    而青州打冀州,即便是从平原国杀到魏郡,满打满算估计也就两百公里,自然用不着那么多后勤辅助。
    从一月开始,青州就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源源不断的粮草和辎重从后方运往前线。然后是前线各兵力集团开始进行战略部署调整,准备决战开端。
    鄃县城池当中,刘备陈暮荀攸沮授等人陷入了紧张刺激的统筹工作,各类公文、命令、调动,如雪片一样飞往各地。
    军情司的令吏几乎全线开动,县衙府邸当中,每日进出的公职人员能有数百人,进进出出,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歇过,所有的吏员和官员忙碌得都昏脑胀,一直处于运转状态。
    陈暮此时正在县衙某个临时充当办事处的房间内核对兵力,此次荀攸田丰负责战术安排,两个人正在旁边的房屋当中研究地图,布置各个部队的部署,沮授则是在另外一个房间核对这次粮草物资的安排,大家都忙得不行。
    “少府,已经全部核实完毕了,总计十万一千九百八十一人,实到十万一千九百三十四人。除开四十七人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到以外,里面没有任何一处瞒报、误报、缺报以及逃兵现象。”
    办事的吏员几天都没有好好休息,加班加点把所有的名册全部清点完。
    陈暮将核对过的资料拿过来随便扫了几眼,抽查之后发现没有问题,点点头道:“很好,呈报给州牧批阅吧。”
    “唯!”
    吏员抱着大堆公文资料出去。
    场间诸多吏员们见几天幸苦工作的结果没有出现纰漏,总算是舒了口气,纷纷告辞准备去休息休息。
    陈暮则依旧在研究兵种方面的资料,发现不管是兵力还是兵种,都有了不小的增长,不由得满意地点点头,对这次大决战是否能胜利更加有了信心。
    前年的时候,青州集团的总兵力还是在十万左右,其中前线作战兵力大概有八万,后方各郡国的留守兵力有两万。
    但到今年决战开启之后,总兵力不减反增,已经增长到了十二万。
    如果算上蔡阳在徐州的兵力,能达到十四万,再算上关羽在洛阳的兵力,实际总兵力约有二十四万左右。
    虽然这两年战死伤残的士兵达到了两万多人,损失不小。
    但青州的后备兵源一直十分充足,只是刘备和陈暮都认为兵在精而不在多,没有扩军而已。
    如果像袁绍那样大扩军的话,以青州如今又占据了半个徐州,总人口突破了六百万的底蕴,总兵力扩充到三十万也不是不行。
    而这次会战的兵力,陈暮和刘备认为,应该在十万左右,依旧是安排两万人左右留守各郡,其余大军出征。
    在经过几轮精心筛选以及战争调配之后,各将领麾下的兵马素质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如今兵力配置、兵种安排、人马调配,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
    目前各兵马种类里,骑兵数量约八千人,水军数量大概在两万人左右,步兵、弓手、器械兵等混合部队有七万多。
    这些步卒当中,又包括了特种部队,如高顺的五千重甲步兵陷阵军,以及张辽一万多的先锋军。
    而青州军除了玄甲重骑外,还能有这么多骑兵,刘备得感谢老朋友公孙瓒。
    青州不靠近边关,想要弄到这么多马匹,难如登天。
    袁绍经营多年,且冀州靠近幽州和并州,要弄到马匹不难,可骑兵也才一万多。
    青州的骑兵几乎全都是早年公孙瓒与刘备瓜分渤海的时候,刘备利用贸易赚来的钱,从幽州买过来的。
    最早的时候只有一两千人,等到公孙瓒和刘备瓜分渤海的时候,才扩充到五千,然后慢慢积攒到了如今总算有了八千。
    这些骑兵刘备一直是当宝贝在养,即便是平原城丢失的时候,他也一直没舍得用,打算到敌军进攻高唐,打防守决战的时候才掏出来。
    不过幸好陈暮在洛阳那边配合紧密,没有让袁绍打到黄河南岸去,这才没有让刘备掏出这张底牌。
    而骑兵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他们属于战略型武器,损失一个少一个。
    汉人王朝是真的缺马,刘邦当年立国的时候,都找不到四色马拉车。唐朝刚建立的时候,东拼西凑才弄了五千匹马。
    除了宋朝开国十九年就有二十一万匹马以外,其它汉人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战马是真的稀缺。
    别看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有一万多骑兵,但那也就是袁绍财大气粗。
    曹操当时候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