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在东汉入学鸿都门学几乎就是等同于被视为宦官党派,要被当时的士人唾骂。
    虽然同为读书士人,却与那些正统士人格格不入,时常受到排挤。
    难怪皇甫嵩对自己态度大变,原来是这个原因。
    陈暮无奈。
    东汉的官僚集团还没有被乱世的格局打破,至少还能维持五年。
    他本来就没有打算与其中任何一方作对,夹缝中生存,慢慢等到大变之时来临即可。
    可身处于这个时代,就难免身不由己。
    皇帝轻飘飘的一道指令,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阵营,甚至改变自己的意志。
    封建社会害死人呀。
    陈暮长叹。
    “子归贤弟,天子圣旨,你不开心吗?”
    王钧见他沉默不语,脸色微变。
    陈暮脸上挤出笑容:“我这是喜极而不知道如何表达。”
    你看我笑得多开心?
    似乎是察觉到了陈暮的勉强,王钧淡淡地道:“贤弟可不能辜负了天子一番美意。”
    卫士将手中的长盒递来,陈暮接过去,勉强笑道:“这是自然。”
    打开长盒,里面摆放着一把精美无比的长剑。
    看尺寸应该是普通文人带的剑,约有五尺长,差不多是1。2米。剑锋锐利,上面雕刻花鸟兽纹,纹理清晰,色彩鲜艳,末端还吊着剑穗,旁边则有细长的剑鞘。
    “好剑!”
    陈暮拿在手里,顿时觉得武力值加了最少5点。
    虽然肯定比不上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之类的神器,但相比于普通市面上的剑做工和材料都强上无数倍,拿去换钱都少说值个数千钱。
    “贤弟喜欢就行。”
    王钧笑呵呵地道:“常侍还让我给你托句话,你送的礼物他很喜欢,去了洛阳,喜欢你亲自去他府上一叙。”
    陈暮心中冷笑。
    这是在逼自己站队了呀。
    有曲逆侯之后这个名头,再加上这些日子的卓越表现,看来宦官集团已经注意到了自己。
    十常侍也不是傻子,面对朝野上下的舆论压力,恐怕已经有所图谋。
    那皇甫嵩的奇怪举动?莫非他是在暗示什么?
    陈暮一边脑子里飞速旋转,一边表面恭敬地道:“这是自然。”
    二人咸鱼兄弟相逢,少不了相谈甚欢,又多喝了几杯,谈兴渐起,一直说到深夜方才罢休,各自回去睡去。


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
    就在豫州发现了小小的变故的时候,远在冀州,也出现了一些令人难以预料的风波。
    六月下旬,天空微微发亮的时候,左丰的车队浩浩荡荡进入了卢植的大营。
    卢植比不了周亚夫,所以他只能带领全军上下军官站在营帐外等候。
    左丰下了车,看到一列列的官军排成长队,不断地在军营内外巡视,整齐划一的步伐像在提醒一切来访的人——现在是战时。
    “左天使,有失远迎了。”
    卢植微微拱手,以示对天子的尊敬。但态度不冷不热,对于宦官,他的确喜欢不来。
    左丰却热情地上去挽着卢植的手,笑眯眯地道:“卢将军为天子分忧,劳苦功高,未能按照制例出营迎接天驾也能理解。”
    卢植皱起眉头,天使虽然代表了天子巡狩,但汉朝礼仪里可没有规定天使到来必须出城或者出营迎接,只是官场约定俗成的惯例而已,左丰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卢植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自己在接待程序上的问题,确定不可能被人抓到有什么把柄之后,才缓缓说道:“天使远道而来,先进营帐安坐吧。”
    “这是自然。”
    左丰与卢植进入营帐,军中主营帐非常大,地面铺了地毯,左右点上灯烛,上下将领分列而坐。
    由于左丰是代表了天子巡视,卢植只能把上首的位置让给他。
    “中平元年,汉天子皇帝刘宏诏书:告北军中郎将,贼势汹涌,海内震荡,君当早日破除黄巾之贼,肃清寰宇,以盖有非常之功,羣下百辟,皆以厚望。告北军司马刘备,汉室宗亲,又立军功,录入宗牒,敕亭侯,以勉之。”
    左丰宣读了圣旨,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卢植能够快点把冀州黄巾扫清干净,做到这常人难以做到的功劳,天子和百官都对他寄予厚望。
    另外已经查清楚刘备的确是汉室宗亲,又立了军功,所以封为亭侯以此勉励。
    卢植和刘备拱手下拜道:“尊天子诏书。”
    左丰收起竹简,笑呵呵地说道:“天子虽然高坐明堂,但也忧心着战事发展,皇天大命,卢将军不可稽留,还望尽早出兵,平定叛乱才是呀。”
    卢植淡淡地道:“自当如此。”
    左丰环视左右,又道:“天子在临行前嘱咐,特命我来观察贼情,不知道将军方便与否?”
    卢植抚须笑道:“天使大可放心,张角已被我围困广宗,我正在制作攻城器械,不日之内,就可以破除城墙,将张角的首级献给天子。”
    “只是天子之命难违。。。。。。”
    左丰表情迟疑,似乎非常为难。
    卢植想尽早打发了这宦官,想了想便道:“那请天使来军中塔楼观望。”
    “有高处观望便最好。”
    左丰点头。
    二人出了营帐,来到高台上观望。
    就看到广宗城上全是黄巾士兵,面对官军如临大敌,密密麻麻地站在城头。
    “天使观之如何?”
    卢植自信满满地道:“城中贼寇虽多,亦不过土鸡瓦狗尔,待我器械制作完毕,就是决战之时。”
    左丰左顾而又言它:“将军连日破敌,大获全胜,收敛锱铢应当无数吧。”
    “天使这话是什么意思?”
    卢植心中微怒。
    虽然也知道宦官贪婪,可没想到贪婪到这个程度,连在外打仗的将领都要索贿。
    左丰笑呵呵地道:“无事,只是前岁天子宫中塌陷,无钱修缮。听闻将军破杀张角,斩获大量钱币辎重,所以特命将军将这些东西运至洛阳,以修缮宫室。”
    卢植冷冷地道:“那就请天使回报天子,张角虽败,却将钱财藏匿起来,植并未搜刮到钱币。更何况如今军中粮草尚缺,无钱上供天子。”
    左丰脸色逐渐转冷,“既是如此,那我也只能据实上报了。”
    “天使好走不送。”
    卢植拂袖而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左丰眯起了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
    洛阳,千年古都。
    从豫州回来之后,王钧已经等了两天了。
    今日一大早,在辰时梆子敲响时准时迈出家门,前往皇宫。
    东汉的宦官并不需要住在皇宫里,他们在外面有自己的房子,甚至还有妻子家人,与普通臣子并无二致。
    王钧头上戴着进贤冠,一身宽大的曲裾长袍,以缓慢而又稳健的步伐迈出门。
    门口就有车夫等着,不仅如此,随行的还有护卫,如今朝野对于宦官们很敌视,张让就有过被刺杀的经历,所以宦官们自己也很小心自己的人生安全。
    “王侍中,您今天这么早就入宫了?”守卫宫门的羽林检查完他的腰牌之后,笑着和他打了个招呼。
    “是啊,最近天子忧心海内贼寇,文书政务繁多,得尽快处理。”
    王钧也微笑着回答。
    侍中是天子侍从,仅次于常侍,西汉的时候多由大臣士人担任,东汉以后多是中层宦官,再往上就是中常侍的位置。
    现在正值黄巾之乱,海内各州郡县的上报奏折如雪片一样飞来,都需要天子一一检阅,由于宦官的任务就是帮助天子整理文书,这无疑加大了他们这些宦官们的工作量,王钧自然也忙得不可开交。
    “这该死的张角,朝廷肯定会早日把他的脑袋割下来,挂在洛阳城门上。”羽林抱怨了一句,最近天天开朝会,他们这些值守卫士也工作量加大了许多,远不如以往那么清闲。
    “嗯,会有那么一天的。”
    王钧随口回应了一句,踩着小碎步缓缓进入了洛阳皇宫。
    洛阳皇宫比不得明清故宫那般浩大,但别有格致,从中东门进去后就是一笔直的甬道,一路通向南宫和北宫相连的复道。
    此时天子应该还在北宫的长秋宫未起,王钧作为在南宫值守的宦官并没有资格去北宫。这两个宫殿的宦官体系不同,南宫的宦官是伺候皇帝的常侍,而北宫的宦官则负责后宫,他们的长官叫大长秋,级别和常侍一样。
    因此王钧依旧按照平时一样,双手笼在袖子里,低着头,迈上了高大的白玉台阶。穿过玄武门,就来到了南宫。他的目的很明确,连续穿过数殿,到达了南宫最外围的明光殿。
    明光殿属于前殿,右侧连着苍龙门,仅靠三公府,那里是三公办公的地方,所以每天全国各地的奏折先从三公府走一遍,再送到尚书台。
    不过东汉末年三公跟形同虚设已经没什么区别,所以尚书台实际上就承担了明朝内阁的任务,所有的奏折都会直接送到尚书台来,由尚书台检查过后,才会上交给皇帝阅览。
    王钧走进明光殿的时候,里面有几名尚书台的官吏正在办公,见到他来,纷纷拱手行礼:“王侍中。”
    “嗯。”
    王钧点点头,问道:“可有豫州来的奏折?”
    尚书左仆射是个六百石的小官,上前回话道:“有十余封,昨日晚间送来的。”
    “在哪?”
    王钧问。
    尚书左仆射指着不远处竹简堆积如山的桌案道:“正在清理。”
    王钧微微皱眉:“梁尚书昨日没令你等整理?”
    众官吏们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王钧心中不满。
    梁鹄虽然是他们宦官派系的人,从鸿都门学出来之后,被张让赵忠一路扶持到了尚书令的地位。
    但此人志大才疏,平日只懂得媚上,整天钻研书法,自己分内工作的事情却做得一塌糊涂,真不知道这样的人为什么张常侍和赵常侍如此看重。
    “先将豫州的奏折清理出来,等常侍们检阅过后,再呈递给天子。”
    王钧好整以暇地坐在一旁,耐心等待。
    天子之所以派他出使冀州,处理安平王的事情,就是因为他的性格沉稳,耐得住性子。
    反正天下所有的奏折上报,都必须过尚书台这一关,他也不急。
    过了约半刻钟,官吏将昨日送来的豫州奏折整理出来,约有十多封竹简,摞在一起达四五公分之厚。
    “侍中,都在这里。”
    王钧点点头,过去每一封竹简查看了一番。
    汉朝的奏折都是打上死结捆上的,再在绳子上和竹简上印上官员的官印,如果想要拆开的话,就必须把绳子剪断,这样来防止上奏的内容被别人看见。
    一般来说,只有天子才有拆封的权力。王钧虽然没办法拆开奏折,却可以通过竹简上的官印来判断是谁的奏折。
    当他看见一个右上顺读为“豫州,刺史”四字的官印时,脸色平静地将这封奏折拿了起来,对尚书左仆射说道:“这封奏折是张常侍点名要的东西,我取走了。”
    尚书左仆射脸色为难:“侍中。。。。。。。这不合制例。”
    王钧笑道:“放心,不会为难你等,等常侍看过之后,就会递交给天子,不关尔等的事情。”
    众人就不再说话了。
    如今朝廷上下,尚书台、御史台等几个重要职权部门都掌握在宦官手里,他们这些官吏也都是鸿都门学出来的人,王钧作为赵忠一系的宦官,自然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