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哪里知道自从刘勋和纪灵进入彭城国之后,在彭城吃了瘪,同时典韦领军进入彭城西面的萧县,双方互为犄角,哪怕兵马依旧比之敌人落后两倍,也屡次将来犯之敌击退。
    如此一来,刘勋和纪灵部就与曹仁夏侯惇以及典韦部僵持在了一起,双方在彭城、萧县、梧县、吕县等区域,各乡亭、野外、城池附近,发生过数次战斗。
    夏侯惇曹仁典韦部胜在占据主动,以城池为据点,四处出击,不断骚扰敌人后方,断其粮道。而刘勋纪灵部则是人多势众,毕竟拥有四万大军,且连战连胜,士气如虹,因此在短时间内,双方十分焦灼,互有胜负。
    而就在这个关口,袁术派来的信使抵达了纪灵和刘勋的营寨,要求他们立即回师救援。这是发生在袁术派人之后的第三天,淮南与沛国近在咫尺,骑马飞奔,中途稍微保护一点马力,只需要两天就到了。
    得知袁术被曹操围攻的消息,二人都是大吃一惊,马上收拾行囊,准备撤军。
    他们两个并非驻扎在一处,刘勋在梧县,对抗典韦军。纪灵在彭城外围,攻打曹仁和夏侯惇,由于刘勋离得更近,先收到消息,因此第一时间就开始准备撤兵的事情。
    典韦也是第一次领兵出征,田丰在的时候,他还知道怎么打仗,田丰不在之后,就让他很难受,因此这段时间一直固守,不敢主动进攻。
    但斥候侦查到刘勋部准备撤离,已经收拾行囊,开始南下,顿时就让他纠结起来。
    追。
    还是不追?
    这是个问题。


第七十五章 徐荣,奏起战争的号角
    徐荣统领大军,自平原国西进,杀入了清河国鄃县。
    清河国本就是袁绍布下的一个口袋阵,整个郡国守军不多,几乎被摧枯拉朽一般攻破。
    附近灵县与鄃县的冀州军望风而逃,一路退兵至清渊与广宗一带的野外。
    此地刚好是界桥,之前说过,清水横穿了整个魏郡和清河国,要想过河,要么走界桥,要么从陶馆绕道。
    而界桥地形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有丘陵、平地和大量低矮高坡,历史上鞠义就是命令强弩手藏于矮坡之后,等到白马义从靠近,忽然杀出,一顿乱射,将公孙瓒击败。
    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埋伏点,此时的冀州军统军正是监军郭图以及统军大将淳于琼,淳于琼被命令镇守陶馆,听闻青州军西进,带兵悄然北上准备伏击。
    郭图和许攸都曾经担任过监军,独自统领大军。此次袁绍针对公孙瓒,他被委以重任,负责应付青州军,因而选择诱敌深入,设计埋伏。
    “哈哈哈哈,我们缮甲厉兵,便为今日。我观敌人势若水火,似要必急攻破之,中吾计矣。数日之间,敌军必败!”
    界桥西南二十里外,郭图大军驻扎于此,他似乎有鬼神之谋,早就猜到了青州军为解渤海之围,会选择从清河国进攻魏郡,因而埋伏进入魏郡的要道之上,两面夹击,必要给敌人好看。
    淳于琼知道郭图深得袁绍宠信,因而大笑着恭维说道:“监军神机妙算,那什么阎义徐正我听都未听说过,想来不过是无名之辈尔,相信监军定能将他们轻易击溃。”
    “报!”
    就在此时,斥候来报,进入营帐中单膝下跪道:“敌人已至二十里外埋伏点。”
    “好。”
    郭图站起身,傲然道:“传我命令,准备进攻!”
    “准备进攻!”
    一声令下,各部全都开始动起来。
    灵县鄃县甘陵城以及贝丘城数地守军,面对徐荣大军望风而逃,往界桥方向逃跑。
    这些兵马不过是诱饵,郭图自北面广川南下,淳于琼自陶馆北上,两人一南一北,是袁绍留下来对付青州军的两支预备后手。
    郭图料到,青州军急于替公孙瓒解围,必然想猛攻魏郡。而界桥是最近的过河点,因而此地就是最佳的埋伏地。
    在确定徐荣已经进入了埋伏圈后,他下达指令,命令各部队,按照原定计划,开始分头行动。
    首先是充当诱饵的各地守军原地待命,紧接着就是派遣先锋眭元进,前往支援,等到眭元进与留守的守军汇合,跟敌人战在一起时,淳于琼带着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部将,忽然杀出,则必能大破敌军。
    想法是很好,如果遇到的是普通敌人,这个计策几乎百试百灵。甚至就连袁术也被诱敌深入,曹操利用孙策为诱饵,设置奇袭,打得袁术狼狈逃窜,在下蔡苦苦支撑。
    但徐荣可不是袁术那种货色,作为汉末最顶尖的帅才,统帅能力比孙坚和曹操还要强悍,又是指挥的青州老兵精锐,自然绝非一般人物。
    此时此刻,他虽然派出前锋追杀敌人,然而在前锋后面,却根本没有别的部队,主力早就化整为零,骚扰敌区去了。
    一万人的部队,他仅仅只有三千人在身边,且多为轻骑,机动性极强。
    不要以为青州没有骑兵,即便是袁绍,在历史上也有轻骑过万,现在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初王芬时期,为了帮吕布组建骑兵军,就从中部鲜卑陆续购马,后来王芬病死,袁绍同样在持续购入马匹,不仅有上万轻骑,还仿造玄甲重骑,打造五百重骑兵。
    而青州则有重骑兵两千,轻骑五千。
    这支部队的来源是由公孙瓒从东部鲜卑与幽州乌桓那购入,然后早年在涿郡招募善于骑射的幽州青壮组建,一直是张飞在率领,张飞此次跟着刘备南下的时候并没有带走,徐荣统领过西凉铁骑,带领这些幽州骑兵自然绰绰有余。
    阎忠老迈,不能再四处奔波,在攻下甘陵之后,坐镇甘陵,负责后方统筹工作。徐荣则与副将王丹追击清河国的守军,一路衔尾追击,杀伤不少跑得慢的敌军,攻城略地,仅仅三千人几乎将整个清河国拿下。
    王丹是当初刘关张陈扫荡青州时的青州黄巾,这一批人包括张饶、管承、管亥、李波、司马俱、徐和等人,在投降之后,已经成为刘备早期中级军官,还有阿大阿二张龙赵虎那一批士兵。
    除此之外,像文谡、许褚、韩浩、孙观、尹礼、孙康、吴敦以及最近这两年才加入的一些人,也逐渐展露头角。再加上典韦、太史慈这些早期班底,还有张辽、高顺、黄忠、赵云、武安国、徐晃等一批讨董时加入的将领,构建成了青州军目前的将领体系。
    这个体系分为四挡,第一档自然是关羽张飞典韦太史慈,这四个人加入的时间最久,且能力出众,因此地位最高,以关羽为首,太史慈最末,属于前后左右那种级别的大将。
    第二档次则是张辽、高顺、黄忠、赵云、臧霸、牵招这一批,加入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能力很强,已经成为将军级别,与前面四人差的只是资历。
    第三档次则有阿大阿二,张龙赵虎,以及张饶、管承、管亥、李波、司马俱、徐和、武安国、徐晃、韩浩、孙观、尹礼、孙康、吴敦、蔡阳等。加入的时间同样不长不短,而且像管亥、徐晃、韩浩、孙观这些人,都立有大功,属于校尉级别。
    这批人当中,以管亥资历最老,功劳最多,本应该是第二档次,只是他一心跟在关羽身边,因而没有升将。至于徐晃韩浩孙观,也各有原因,暂时没有成为将军。
    最后第四档人最多,有文谡、许褚、秦琪、罗颢、李兰,以及无数大大小小,在历史上有名,此时却并未显露出才华,以及在历史无名,却在中下层军官的位置已经干了很多年的老兵,甚至还有从刘备涿郡起兵时,那五百士兵中残存到现在的老人。
    这些人属于校尉以下,军司马到曲军候级别的中下层军官,可谓是军队骨干,虽然不像前几档那样,不仅加入时间早,还有能力,晋升得快。但他们在青州军中根深蒂固,即便是刘备也得照顾他们的情绪。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徐荣现在的情况很尴尬。
    他属于半道出家,才刚刚加入青州集团,就忽然走到高位,担任一路大军统帅,虽然目前的实质官职还是校尉,但王丹也是校尉,且自从率领黄巾投降刘备以后,出生入死多年,颇有威望。
    陡然间徐荣统领他们,且这一批人还是青州集团中资格最老的那一批老兵精锐,早年跟着刘备南征北战,原本已经退居二线,成为各地郡兵,临时被陈暮抽调上来。
    徐荣一无威望,二无军功,三无资历。哪怕有陈暮的军令,勉强让他们服从,可听从命令是一回事,服不服又是另外一回事,自然显得不同。
    “大哥,听说了吗?那新来的徐校尉,据说是幽州人,有兄弟听出了他幽州口音。”
    趁着大军休息的时候,王丹的一名军司马忽然凑了过来,低声说道。
    王丹瞥了眼远处站在坡上,远望地形的徐荣,淡淡地道:“是幽州人又怎么样?”
    军司马愤愤道:“弟兄们都说他是明公的故人,亲朋好友,这才能统率我们,我们为大哥鸣不平。”
    “有什么好鸣不平的,这是四将军在走时的任命,难道你们还能责怪四将军不成?”
    王丹坐在草地上,脸色不悲不喜,唯有右手随意抓的一把青草,撕扯出草根,出卖了他复杂的心情。
    要是张辽高顺黄忠赵云臧霸等将军统领他,无所谓,毕竟那些人加入时间早,且立下无数功劳,无论是资历还是军功亦或者威望都够。
    哪怕是管亥管承徐和司马俱这些人,他也认了,毕竟大家都是黄巾出身,资历差不多,谁主谁副都行。
    偏偏是个无名之辈,忽然骑在他们头上,这谁能忍?
    “四将军的任命,我们自然是无话可说,可谁知道他能力到底怎么样?会不会统军,万一胡乱指挥,把我们害死了怎么办?”
    “看他的样子,对军中事物好像还算熟悉,应该打过仗吧。”
    “打过仗又怎么样?这个人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也许参过军,但咱们青州军那些大将们,哪个不是身经百战,跟着明公经历无数,才脱颖而出,哪怕是大哥,亦是功劳无数,要是大哥指挥我们,我们服,可轮得到这个人跑到我们头上来指挥我们吗?”
    “是啊,反正我是不服气。”
    另外几名曲军候等中级军官也是心有不甘,纷纷在王丹身边说道。
    如果是底层士兵,或许服的是谁拳头大,谁能打。但到了军官这个层次,服的自然不是能不能打的问题,而是服这个人有没有统率能力,可以不可以带领大家打胜仗。
    徐荣化名徐正,刚刚加入青州军就成为校尉,而且在这支队伍中,担任主将,领导王丹,以及另外一名校尉李波。
    李波现在在听从阎忠的指挥分兵骚扰敌区,这里只有王丹在。
    但不管是李波还是王丹,都不认为徐荣有资格领导他们,现在也仅仅只是摄于陈暮的任命,而勉强听从而已,一旦徐荣指挥失利,恐怕这群老兵们当场就要把他撕成碎片。
    王丹沉默片刻,摆摆手道:“好了好了,不管他能力如何,我们总该要相信四将军,既然是四将军认可的人,至少不会太差,再看看吧。如果他不行的话,反正罪责又不是我们承担,大家不要在背后嚼舌根子,看看他能力到底如何再说。”
    “行吧。”
    “如果他指挥失利,我等必要上书明公。”
    “大哥放心,我们必然支持你。”
    众人纷纷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