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钧不着痕迹地看了眼陈暮,尴尬道:“那是自然,我那时不过是个黄门令,又无权势,如何能如张让赵忠他们一般,怂恿天子为害天下?”
    陈暮瞥了他一眼,在心中里说,嗯,这事我干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王钧这小子知道我很多黑历史,要不要把他灭口算了?
    刘备继续道:“不过此事也不能怪天子,那时天子收田税,本就是豪强们侵占百姓田土,又不纳税款,天子也是无奈之举,这些都只能怪天下蛀虫太多,不仅不报效国家,反而起兵作乱!”
    这次又提到豪强作乱了?
    嗯,幸好荀和不在这里,不然要灭口的人估计得多一个。
    “还有董卓!”
    刘备忽然重重一拳打在桌子上,咬牙切齿道:“欺压先帝,盗掘陵墓,毒杀陈留王,又裹挟先帝去长安,害得先帝死于乱兵之中,此等恶贼,罪不容赦。”
    场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凝。
    阎忠太史慈王钧徐荣四人嘴角微微抽搐,眼皮子疯狂跳动。
    徐荣会这样,是因为内心不安,他毕竟是董卓故将,帮董卓做了一些坏事,听到刘备在那诉说董卓的恶行,心中当然惧怕。
    至于阎忠太史慈和王钧,三人几乎同时看向陈暮。
    阎忠看过来是因为他知道董卓上位,完全是陈暮怂恿的。如果不是陈暮出毒计,董卓想要在洛阳掌权,难度相当大。
    而太史慈和王钧则是知道陈留王和先帝没有死,被陈暮用计调包了出去,现在被送到海外去了。
    看着几个人偷偷摸摸在瞄自己,陈暮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纹丝不动。
    嗯,要灭口的人又多了几个,再把侯栩干掉,自己这些年干的那些脏事,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要不要这么做呢?
    好纠结呀。
    “明公,董卓虽残暴,然毕竟已身死多年,吃了恶果,此等小人,便毋须再提。”
    就在此时,田丰站出来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要剪除袁绍这等逆贼,只要将袁绍除去,则北方大定,明公届时可带甲百万,气吞天下,方能恢复我大汉江山!”
    “嗯,不错。”
    刘备被田丰劝说,点点头:“确实如此,只是袁绍实力还是不容小觑,恐怕短时间内,我们要想击败他,还是不容易。”
    田丰顿时笑了起来,抚须得意道:“明公,丰有一计,必可平袁绍!”
    “哦?”
    刘备大喜道:“计将安出?”
    田丰瞥了眼陈暮,高声道:“明公应该知道,如今冀州用盐,多为我青州所出,河东虽产盐,然冀州离关中千里之遥,且关中内乱不止,袁绍想得盐,极为困难。”
    “若是我们断其盐,则如断其根,冀州必定内乱不止。此时袁绍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为了平息内乱,急切进攻我们。二是去关中买盐,死撑下去。”
    “然关中买盐,沿途损耗极大,还得路过并州,可能会遭到鲜卑人劫掠,因此我料定袁绍撑不了多久,必定会想与我们决一死战。”
    “一旦全面开战,急的不是我们,反而是袁绍。到时我们稳如泰山,利用平原诸多防区,与袁绍顽强固守,慢慢消耗。”
    “只要坚守不出,等到一年半载,袁绍兵马疲惫,军中将士因为缺盐而体弱无力时,再一举进攻!”
    说到最后,田丰的表情就更加得意,手一抓,狠狠地道:“届时便可一战定乾坤矣!”
    断盐?
    刘备被这个计策唬得一愣一愣的。
    仔细想想,还真有道理。
    袁绍不是没有食盐来源,原本可以在渤海制盐。
    用水煮法自春秋时期煮海盐就已经流行,齐国当时富甲天下,就是煮盐来的钱。
    现在渤海被自己和公孙瓒平分,袁绍确实已经没有自己制盐的办法。
    那他唯一的途径就只能从外地购买。
    现在主要是从青州流入的海盐,由于离产地近,所以价格一直不算昂贵。
    但如果青州把盐一断呢?
    冀州的盐价瞬间飙升,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必然内乱不止,到时候。。。。。。。等会,百姓苦不堪言?
    刘备还没有联想到冀州因为缺盐导致的内乱影响袁绍军队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百姓的生活,顿时脸色微变,连连摇头道:“不行,此计绝对不行。”
    见到刘备果然如陈暮预料的那般不同意,田丰当时候就不高兴了,上前一步直言道:“明公,此计必能令袁绍方寸乱,如何不行?”
    “若是如此,冀州百姓生活必然艰难,我今被天下人称之为楷模,万民信我,若因我而死伤百姓,如何面对天下人?”
    刘备不停地摆手,坚决不同意。
    “明公!”
    田丰当即说道:“此天下之重任在肩,万民一统之期盼,怎么可以妇人之仁?”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若是攻打袁绍,我义不容辞。”
    刘备皱起眉头,指着西方道:“可关乎冀州数百万民的生死,无数黎民百姓之安危,怎么是妇人之仁?”
    “少吃些盐又不会死。”
    “难道元皓不知若是长久不吃盐,人会得病,会死得很快否?”
    “平了冀州再给百姓盐也不迟。”
    “可那时不知要死多少百姓,要让多少人家破人亡,这些债,可都会算到我刘玄德头上!”
    “一统天下,方显大仁大义!”
    “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我若如此,何以取信于天下,何以一统天下?”
    “明公!”
    田丰还在苦苦哀求,但刘备依旧不为所动。
    陈暮在下面看着他们争辩,心中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
    诚然,田丰的计策可行性很高,只要能够严格控制边境走私的问题,冀州确实会因为缺盐而造成内乱。
    可那样的话,对冀州造成最大伤害的,不是袁绍,是百姓。
    袁绍会把存盐先服务于军队,保证军队供给,以冀州的体量和存货,至少一年半载的时间,冀州军队是不会缺盐的。
    但百姓不可能家中存有大量食盐,都是用完再去买,受盐价波动,可能会一个月乃至半个月内,家中就会彻底断盐,陷入没有食盐的恐慌之中。
    而要等到田丰这个断盐之计对袁绍的军队造成影响,最少要一年左右。这意味着在这一年之内,整个冀州百姓,都要遭受劫难。
    可能生活物质条件不缺乏的现代人对缺少食盐的生活感到困惑。
    难道没有盐,就会死吗?
    不吃盐,只能说不一定会死,但会饱受折磨。
    因为长期没有食盐摄入,人可能会引起休克导致死亡,同时还会伴随着各种疾病,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随时都有可能因其它并发症而死,跟艾滋病有些类似。
    所以数百万人一直不吃盐的话,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不用多说也该明白。
    陈暮很清楚,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穷则独善其身”的刘备。
    那时刘备一无所有,面对陈暮的规劝,他还有可能会收敛一下,期盼着自己将来发达之后,再“达则兼济天下”。
    现在的刘备身居高位,拥有广阔的地盘和人口,最重要的是,他不仅在天下各地都有好名声,就连冀州人,心中也一直对他充满好感,觉得哪怕是敌对,也依旧认为刘使君是一个好人。
    因此刘备绝对不可能去砸了自己的招牌,踩了自己的口碑。
    这不是偶像包袱,而是成大事者应该有的气度,如果为了一时之快,砸了自己赖以为生的名望,后事史书指不定怎么编排,这对于刘备来说,确实是件很难受的事情。
    按照当时的话来说,叫做爱惜羽毛。
    虽然在是否爱惜羽毛这件事上,很多有人不同的看法。
    比如曹操脸皮厚,不怕被骂,就敢吃人肉,盗坟墓,屠县城,甚至还被后世人推崇伟大。
    但正因为心中有这样的信念,才让人佩服,让人尊敬,不是吗?
    陈暮看着老大哥慷慨激扬地对田丰诉说着大道理,恍惚间,忽然想起了那年那月,在广年的时候。
    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哦。
    都过去十二年了。
    时间过得还真快,原来已经那么久了。
    那时,他同样在跟自己讲着“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必也圣乎”的大道。
    那时,他同样苦口婆心地告诉自己,以人为本,以百姓为根基。
    彼时彼刻,不就是恰如此时此刻吗?
    我曾经以为我莫名来此乱世,会因朝不保夕,而不择手段,就此毒谋天下,飘零一生。
    哪知道一遇刘郎才气,误了终身呀。
    陈暮看着被刘备那一套大道理说得一愣一愣的田丰,忽然笑了起来。
    一晃。
    已是那么多年,他,依旧没有变。
    飘零半生,归来仍是那个心怀天下万民的少年啊!


第四十四章 世间无二此般人
    田丰这个人除了性格刚直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极为固执。
    哪怕刘备向他说教,他也依旧不依不饶。
    到最后刘备自己也烦了,就对田丰说道:“元皓啊,你真认为此计能行?”
    “明公!”
    田丰打着包票道:“绝对可行。”
    “那诸公之见呢?”
    刘备很聪明地看向众人,少数服从多数,如果大家都反对,那田丰应该也就无话可说了吧。
    大家互相对视,没有人站出来第一个说话。
    其实刘备麾下不止陈暮沮授田丰荀彧这四个谋士,这四人仅仅只是最出彩的而已。
    其他还有华歆、王朗、简雍、孙邵、氏仪、孙乾、左继、刘谦等最早一批跟着他的文臣,如果再算上泰山学宫郑玄那批学者就更多。
    只是这些人有的擅长内政,有的擅长民生,有的擅长教育,大家各司其职,分工不同,并不是说刘备身边的谋臣就少。
    曹操现在有四大谋士,刘备也有,只是沮授和荀彧坐镇中央,并不在前线,以至于现在只有陈暮和田丰的能力比较高,其他人的水平就一般般。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众人看不清楚局势,自然不敢第一个随便发言。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郭嘉,能一眼预料到此计之后的结局。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条计策一旦实施,短时间内对袁绍军事可能影响不大,但对冀州民生伤害却是无法估量。
    只是对于刘备来说,或许他爱惜自己在冀州百姓人心中的名望,不愿意去做伤害百姓的事情。
    但对于麾下很多文臣武将来说,百姓死不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所以他们不出声,并不是像刘备那样爱惜百姓,仅仅只是在于,他们不确定这条计策能不能像田丰说的那样,对袁绍造成巨大打击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利益纠葛。青州海盐出产,很多大家族大豪强大商贾参与其中,如同无数鲨鱼在撕咬一块大蛋糕。
    陈暮很清楚让老大哥独吞利益是不现实的事情,食盐是最赚钱的买卖之一,刘备要是想着占有整个市场,从开采到售出,整个渠道将会有无数绊子,哪怕在青州勉强能行,但出了青州,海盐将寸步难行。
    因此包括刘备麾下的很多文武大臣在这方面都有利益分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层层下来,青州盐卖到外地去,仅仅只是比现在贵到天上的其它各地盐稍稍便宜些,总体差不了多少。
    若是封堵了冀州渠道,那么青州海盐将会失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