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经过陈暮沮授田丰几名谋士的劝说,再加上如今曹操的兖州已经没了,吕布也之前给了书信,称愿意向朝廷称臣,刘备就再也没有给过曹操东西。
毕竟如今曹操的战略地位失去了作用,只要吕布听话,不阻拦青州送去洛阳的物资和兵马,谁当兖州牧不是当?
曹操继续说道:“玄德也知道,那吕布趁我讨伐陶谦时,攻打我兖州,如今我兖州大部分区域皆已被他占领,现在我只有半个徐州和山阳东平任城等几郡国,兵少粮寡,治下百姓也极少,急需粮草物资。我知玄德在于袁绍打仗,粮草也不多,因而不敢奢求资助,唯听说青州有占城稻,产粮颇丰,因而祈求稻种,望来年能有所收成,让我渡过此次难关。”
占城稻?
刘备不自觉地想着。
这是四弟从交趾那边弄来的水稻。
产量每亩确实要比粟和麦要高约三成到四成。
但青州不适宜水稻种植,因而只在巨淀湖附近有数十万亩,提供的增产不大。
而曹操占领区域,像山阳、任城、东平以及徐州南部,都是一片泽国,水系极为发达,似乎适宜占城稻的生长。
可这样做的话,万一曹操发展起来威胁青州怎么办?
所以要不要给他呢?
刘备本能看向陈暮,想着老弟能给个意见,但只看到陈暮醉得不省人事,呼呼大睡,肯定是没法提供意见了。
郭嘉见到他正犹豫,马上加了一把筹码:“我素知玄德公仁义满天下,今我主与玄德公一样,忠于朝廷,匡扶汉室,为天子效命,难道玄德公打算见死不救,看着汉室忠臣覆灭吗?”
“额。。。。。。。”
刘备先是被戴了高帽子,又被道德绑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迟疑片刻,只得说道:“既然孟德求助于我,那我确实不能作壁上观,这样吧,如今青州府库之中,尚有不少稻种存余,我取一半给孟德,约有六十万斤种,再另派一些熟知占城稻的老农协助你种植,不知孟德满意否?”
六十万斤?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
这个数字看着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多,因为占城稻的产量只是比普通粟和麦高三分之一,能亩产四石,也就是500汉斤的粮食,而所用的稻种每亩需要五六斤种,这意味着六十万斤,只能种出十万亩稻田。
之所以只有这么点种子跟青州的水稻田数量有关,巨淀湖附近只有二十万亩左右的田地能种水稻,所以每年留种,只会留一百二十万斤左右,多留的话放久了会坏。
不过占城稻有很大优势,那就是成熟很短,且产量高。如今南方的水稻只有一年一熟,如果引入占城稻的话,双熟产量会翻倍。
只是由于稻种不多,需要花时间积累。比如今年第一季种十万亩,这十万亩能生产出大量新的稻种,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如果曹操选择将这十万亩的稻种留下一部分,那下一个季度他就可以种百万亩,以此类推,到第二年就能将整个江淮地区上千万亩田地种满水稻。
虽然必须要个两三年才有成效,不过有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因此曹操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谢玄德了。”
“一桩小事尔。”
刘备连连摆手,反正占城稻在青州粮食占的比例也很少,送给曹操一些稻种也无妨。
“今日事闭,我就不再打扰玄德,正想去看看我父。”
曹操站起来。
他的老爸曹嵩这些年一直在青州避祸,历史上他在得了兖州之后,曹嵩就想去投奔,然后被陶谦给杀了。
但现在由于曹操才拿下兖州,还没稳定,就跟陶谦干了起来,然后老家兖州又被偷了,使得曹操一直没有稳定下来,曹嵩自然也就没有走,刚好可以去看看。
刘备说道:“巨高叔父如今就在泰山下的宅院之中,我也时常去探望,孟德若是不弃,就住在泰山学宫吧。我青州别的地方倒是没有什么豪宅大院,唯独泰山学宫修得最好,住得也舒服。”
曹操笑道:“早听闻泰山学宫连绵数十里宫殿,比之阿房宫也不遑多让,那今日我就得见识见识了。”
“请,我送孟德去。”
刘备起身出门相送,同时吩咐了下人,让他们带陈暮去休息,便与曹操郭嘉一起出了门。
等他们出去之后,下人正准备去把陈暮抬到房间里去休息。
却在此时,陈暮骤然从桌案上抬起头,目光看向厅外已经远去的三人背影,再一次露出了古怪的笑容,将仆人吓了一跳。
孟德兄还真是好兄弟啊。
我以前千方百计想要推广占城稻,苦于那都是别人的地盘,不好下手。
现在你跑过来帮我推广占城稻。
将来等大军南下,江淮等地满是占城稻的时候,可是替我省了不少事。
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呢。
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
其实陈暮知道曹操这一趟来青州想干什么。
他名为探视看病的戏志才和避祸的曹嵩,实际上是想来弄占城稻。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你陈暮难道真是神仙,这么能掐会算,凭什么会知道曹操想要水稻?
陈暮当然不是神仙,也不可能知道曹操在想什么。
但用脑子好好想想,看一看曹操现在的困局,就能知道为什么他急需占城稻了。
吕布偷袭兖州,霸占了兖州最为繁华的三郡之地,实力得到增强。
而曹操老家被偷,物资和兵力以及兵员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目前又跟吕布打了个两败俱伤,可谓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怎么个惨法?
别看他还占着小半个兖州和半个徐州,地盘加起来似乎还有一州之地,可全部人口不足一百五十万,麾下士兵不过两万,将不过十人,粮草也很少。
山阳、东山、任平、鲁国、济北等几郡国就不用多说,本来就是小郡国,人口鼎盛时期只有山阳郡有六十万,其它郡都是十多万到二十万的郡国,一郡之地还不如临淄县人多。
再加上现在多年战乱,这五个郡国人口拢共不知道有七十万没有。
而地盘比较大,田地比较多的徐州南部也是如此。
和帝时期彭城广陵下邳三地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多万人,但经过笮融劫掠,百姓生活没有着落,很多都往北迁移跑到相对安稳的东海国与琅琊国,或者南下去了扬州。
战乱加上饥荒瘟疫迁移,三郡人口也锐减大半,加起来估计同样不足七十万。
只能说,幸好曹操这次没有屠徐州,不然的话人口会更少,真正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到了这么惨的地步,曹操已经没法再继续出兵征讨吕布,只能先修养一番再想办法。
那怎么才能恢复元气呢?
当然是要手里头有兵有粮,治下人口尽快恢复。
而且这样残破的情况下,想要短时间内恢复治理是不现实的事情,即便休养生息,也最少得两三年才能变得稳定,再等个四五年,才能有对外扩张的实力。
如此一来,曹操就只有三个选择,一是老老实实经营半个兖州和半个徐州,慢慢发展,等到河北局势明朗,再被刘备南下吞并。
二是再一次厚着脸皮来找刘备借物资,不过可一可二不可三,,一次两次还行,第三次人家也不会愿意。
何况借来的物资毕竟不是自己的,消耗完之后还是得面临生产不足的问题。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来找刘备借物资的概率,不说刘备会不会愿意的问题,曹操自己也拉不下这个脸皮来。
那么第三个选择,自然就是提升自己的生产力,青州有占城稻的消息不算秘密,很多人都知道,曹操自然也清楚。
陈暮觉得,很大概率,他会选择第三条。
因为利用高产的占城稻,取代淮南地区低产的普通水稻,属于大势所趋。
曹操要想尽快恢复元气,只有这一条道路可以选。
广陵郡,就是后世的江苏北部,广陵县城,就是后世的扬州市。
由于地处于淮水南部,湖泊江河极多,水系繁杂,这里的百姓种植的都是汉朝的本土水稻,生长周期极长,一年只能一熟,产量无法与占城稻相比。
占城稻在青州只能种二三十万亩,可到了徐州江淮等地,就能种千万亩。
以亩产比粟麦高约三分之一的产量,江淮等地若是全种上占城稻,一年下来,总体产量将会大大提升。
如此原来可能要休养生息好几年,用占城稻以后,恢复治理的时间将会缩短一半。
只需要两年的时间,曹操就有足够的粮食应对敌人,到第三年,粮仓充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能够大肆征兵,东山再起。
所以并不是陈暮算到了曹操在想什么,而是算到了曹操目前困局,最优的解法。
换一个大家都明白的说法,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有时候站在敌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你会发现,有些难以理解的事情,很容易就能变得十分通透。
至于陈暮为什么装醉,也很简单。
到时候刘备询问他给不给的时候,该怎么回答?
给,曹操见陈暮给的那么痛快,以他多疑的性格,必然认为其中有阴谋。
不给,那么就失去了一个向淮南地区输送占城稻的机会,而且让曹操实力难以恢复,不能尽快形成战斗力。
现在孙坚袁术刘表刘繇等人在扬州荆州等地脑浆都快打出来,再掺和进去一个曹操,让南方更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势力,才符合青州的利益。
所以为了不让曹操和郭嘉生疑,就得给一个陈暮没有反对的合理解释,比如回忆起从前,真情流露,酒喝多了醉倒。
但哪怕能糊弄过曹操,可不一定能糊弄得过郭嘉,因此陈暮后面还得安排后手。
刘备将曹操一行人安排在了泰山学宫当中空置的房间里。
青州什么建筑物都可以简陋,唯独泰山学宫这所目前全大汉最顶尖的书院,是整个青州最豪华的地方。
此地原来是选取了一家当初谋逆造反的豪强庄园改建,占地大概只有数百亩,主要是郑玄在这里教授儒学,当时慕名而来的学子就已经多达数千人。
后来随着天下学子越来越多,以及泰山学院秉承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原则,开设各类课程,化学院、物理学院、数学院、天文学、地理学、经济学、医学等等院校,广纳天下人才,恢复当年稷下学宫的盛况。
再加上从洛阳搬来的董卓焚烧宫室之后残留的无数皇宫珍藏的书籍古卷,为了容纳这些学生、书籍、院校,学宫屡次扩建,从最开始的数百亩,到现在已经占地五千亩,规模日益壮大。
汉朝一亩地比较小,约等于后世465平方米,后世一亩地等于1。44汉亩。所以换算下来,目前泰山学宫的面积应该是3500市亩,相当于后世半个北京大学,两个故宫。
如果从泰山上俯瞰下去的话,就会看到茫茫一眼望不到头的宫殿群,最外围是一片大理石砌成的广场,站在广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高高的牌楼,牌楼上方,苍劲有力地写着四个大字“泰山学宫”,落款是蔡邕。
泰山学宫原来是有围墙的,毕竟曾经是个庄园。事实上现在也有围墙,自牌楼过去之后,就是由水泥修建的林荫小道,一路走进去,便是围墙大院,占地数百亩,此地便是学宫人数最多的儒学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