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士兵们不仅打仗是一把好手,耕地也是一把好手。不然曹操得了三十万青州黄巾,要是这些人不会种地,也就没法屯田了。
    等到城外的庄稼农田都伺候得差不多,陈暮这才修书一封,令人射入城内。
    很快,这封信就落到了萧建手里。
    萧建打开一看,就看到上面写着:“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今董卓已死,当神器归于汉室,奉洛京天子为尊。然则关东诸将不服王命,自还相攻,莫肯念国。”
    “丹阳陶谦,本愚陋之人,得其外舅甘公赏识,选为诸生,后随司空伯慎公衔命征讨韩遂而有微末之功,得王命平徐州,乃借青州之兵方息匪患。於今枉顾圣恩,背信弃义,不尊朝廷号召,妄自为王,此义不背亲,忠不遗君乎?”
    “此当今之世,唯青州玄德公弘雅有信,心念汉室,诚以仁义而服天下者也。今大军奉诏以讨贼,见城下田土荒芜,秽草杂生,实不忍莒城百姓无粮过冬,故辄巡田土之宜,布区区之事,望君勿虑。”
    “然则兵行过处,天子诏令既达。君若忠于国家,则应弃暗投明,奉洛京以应天命。若不服诏,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背忠弃义,逆国离德,则无怪乎身死人手矣。”
    “昔乐毅攻齐,呼吸下齐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单故也。暮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劝君勉之,当以汉室为先,忠义仁德加身,勿不可助纣为虐,若时迟疑,可取暮书与智者详共议之。”
    这封信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现在天下大乱,但是各地诸侯却不服王命,互相攻讦,陶谦本来是朝廷任命的州牧,却擅自攻打兖州,所以洛阳朝廷下达诏书,治他的罪。
    如今青州奉行诏书,征讨陶谦。因为路过莒县,看到田地荒芜,不忍心百姓没有粮食吃,所以帮助百姓修葺田园,以表彰青州仁义。
    不过仁义也是有限的,如果你萧建还要继续依附陶谦,为虎作伥,那么就不能怪我们青州出兵攻打你了。
    这份信的内容恩威并重,软硬兼施,可谓相当有效果。
    萧建看罢,颇为意动,因为信上说得没错,现在刘虞在洛阳即位,大汉天下也算是有了个皇帝,而且陶谦也是承认刘虞的,他这个徐州牧还是刘虞敕封,当时也是欣然接受。
    结果陶谦转头就攻打同僚,按理来说,确实犯了死罪,刘备遵从诏书来讨伐他,并没有什么问题,就算自己投降了青州,在道德上也没有什么被人指摘的地方,毕竟他作为一地国相,忠于朝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现在不是历史上那个陶谦病死,刘备和吕布在徐州互相攻打的时候。而是陶谦暂时还在,陶谦此人对他萧建还算不错,按照东汉二重君主观,如果背弃了陶谦,有不义的嫌疑。
    不投降的话,不忠。投降的话,不义。是选择忠,还是选择义,一时间萧建还真陷入两难之境。
    “你们觉得如何?”
    沉思了片刻,萧建把书信给予了属吏观看。
    诸多属吏看罢,也不知该说什么,府邸之内一片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长史才说道:“青州既然奉诏出行,不若遵从天子诏令?”
    主簿连忙道:“不可,若是陶公怪罪下来,难免有人骂使君不义,还是修书一封,严词拒绝为好。”
    “可城外数万大军持戈以待,莒县兵少粮寡,整个城池也不过一万多人,如何能敌?难道你要大家一起陪葬不成?”
    “额。。。。。。要不然,便。。。。。。”
    “便什么?”
    “便不修书过去,只派人告知一声,说使君感恩于玄德公仁义,但也不愿意背主,因而。。。。。两不相帮?”
    主簿想了半天,憋了个馊主意出来。
    众人翻着白眼。
    就连萧建都怒骂道:“你这蠢物,若是如此,我就不忠不义也。”
    两不相帮,那就是墙头草,谁都看着厌恶。
    主簿委屈地不敢说话。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还是先观察观察,看看青州军动向再做决定。也有人说,不要回信,顽强抵抗,还有人说干脆投降算了。
    几名属吏意见都没有统一,萧建头都快裂开,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群下属实在不靠谱,还是要自己拿主意。
    犹豫片刻,他将众人都赶出去,自己则在桌案上用左伯纸写了一封回信,准备让人送出城。
    青州近在咫尺,关中、西凉、巴蜀、淮南、荆南等偏远地区可能还在用竹简,但关东地区,多已普及,就连冀州也卖,算是青州一项大收入。
    回信很快写完,萧建命人送出城。
    过了约一刻多钟,城外营寨之中的陈暮就已经接到了信件,摊开一看,顿时笑了起来,对臧霸蔡阳道:“小小莒县手到擒来矣。”
    臧霸笑问道:“都督,难道城中之人已经准备投降了否?”
    “那倒也不是。”
    陈暮摇摇头:“士人的通病罢了,既怕死,又想得名,我成全他便是。”
    说罢,很快又写了一封回信。
    其实萧建在信中的意思很简单,一边是对朝廷表忠心,说他心怀忠义,自然是向着洛阳天子。只是陶谦待他不薄,不能背主,因而犯难。
    陈暮的回信更加简单,只是说,既然如此,那就请你不要阻拦我们大军征讨贼寇,明日青州军将会启程南下,攻打东莞、阳都、海曲、缯国、即丘、祝其、赣榆、利城等地,运粮大队过几日将通行莒县,切勿袭扰。
    这就是在暗示了。
    写好信后,令人再次送回城内,陈暮当即下令,拔除营寨,准备离开。
    第二日,萧建在城头上看到城外已经开始在行动,一直等到他们离开之后,才叹道:“刘玄德的青州军,果然言而有信,说不打我们,就立即撤兵走了。”
    主簿又道:“没想到那陈子归真的如此胆大,莒县为青州运粮必经之路,竟然没有攻城,可谓是仁义之师也,若是如此的话,我们恐怕也要投桃报李,勿不能袭扰他们的运粮队了。”
    然而萧建目光闪烁,呵斥道:“青州虽仁义,但终究各为其主,我为陶公任命,治理一郡之地,有守土之责,怎么能观而不动呢?”
    “啊?”
    众人傻眼。
    长史连忙劝说道:“使君,万不可,如今青州已经实以仁德,若袭扰他们的运粮队,必被他们报复,恐莒县有失呀。”
    “毋须多言,我自有深意。”
    萧建摆摆手,对众人道:“放百姓出城耕作,既然青州军没有毁坏我们的粟苗,我们自然也不能继续关着城门不让百姓出去务农事。”
    众人还想劝说,但萧建似乎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意孤行,众人也只能无奈听之任之。
    很快,城内百姓被放出城去,各回各家,城外村庄的百姓惊讶的发现,自己家中秋毫无犯,当初来不及带走的钱财,丝毫未动,什么东西都没有丢失,再加上农田被青州军帮忙耕作过,一时间青州仁义之名,传遍莒县。
    几日后,运粮大队果然浩浩荡荡地从莒县路过。
    萧建看到这一幕,果断亲自领所有兵马出击。但他们未杀至车队,不远处的福来山山林之中,忽然冒出无数人马,同时城南方向,沭河西岸,也有大队人马杀来。
    眼见中了埋伏,萧建连忙领兵仓皇逃窜,可还未来得及入城,就发现没有人防守的城池早已经被黄忠占领,他已经无家可归,被前后夹击。
    万不得已之下,萧建不得不领兵投降了青州军。
    被俘虏之后投降,不丢人。毕竟投降了青州,就相当于投降了洛阳朝廷。而且他也主动出击了,并没有背主,只是运气不好,中了青州军的埋伏而已,所以陶谦也不能怪罪于他。
    这些个士人,真是矫情。
    两日后,在阳都县城外的陈暮接到高顺黄忠送来的战报,心中暗暗鄙视了一番。
    但下一刻抬起头,看向城门紧锁的阳都城时,他对臧霸和高顺说道:“我有一计,可破阳都。”
    嗯。
    古有乐毅伐齐,半年连下七十城。
    今有陈暮伐徐州,一计破一城,徐州六十二县,计计不同样。
    届时当名震天下,威加四海也!


第八章 美丽的梦
    阳都县,诸葛亮的老家。
    琅琊诸葛氏,虽在整个大汉天下不算什么大家族,但在琅琊国内,还算是名门世家。
    陈暮大军兵临城下,想要破开城门,倒也简单,一封书信送入城内,城中的几家豪族,便乖乖地绑了县令,打开城门,投降了青州军。
    相比于还有那么几千郡兵的莒县,琅琊国内其它县城兵力薄弱得近乎没有。
    城内县兵、各乡亭的亭长、啬夫,县衙的贼曹、督盗,也就是乡里抓盗贼的衙役和县里的衙役及县令私兵,加起来不到三四百人。
    这么弱的实力,只要各家豪强不将自己的私兵聚集起来反抗。直接强攻的话,估计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完事。
    所以说乐毅破齐,半个月连下七十城,其实并不是把时间花在破城上,而是花在赶路上,毕竟齐国七十城,也不是每一城都重兵把守,一路势如破竹,倒也正常。
    破了阳都,下一地就是东莞、临沂、海曲。
    打海曲比较简单,用萧建的太守官印,伪造一份文书,抽调海曲五百县兵去防御莒县。
    海曲令果然上当,将城内所有的力量集中,让县尉领队前往。结果大队才刚出城,就中了青州军埋伏,县尉当机立断,跪地求饶,将海曲县拿下。
    东莞和临沂则麻烦一些,因为要翻山越岭,不过麻烦的也只是赶路而已。
    有时间打顺风局也是件烦恼,花在路上的时间,比打团花的时间还多。陈暮只派了一千人,爬山涉水艰难地到了东莞与临邑城下,二县县令就把城门打开投降了,几乎毫无波澜。
    紧接着就是缯国、即丘、祝其、赣榆、利城,没有任何悬念,郡兵都集中在莒县,各城池根本没有太多的力量防守,陈暮略施小计,就取了整个琅琊国。
    琅琊国有十三座城池,在短短半个月内,全部沦陷。青州大军如虎入羊群,甚至直接每城分兵一两千人,就能势如破竹,轻易拿下。
    一时间,整个徐州震动。
    对于青州军的来势汹汹,再加上曹操也已经杀入傅阳、武原,兵进郯县,受两面夹击,陶谦苦不堪言,只能将兵力龟缩在郯县县城内,准备好一切守城器械,打算与青州兖州军决一死战。
    武原县,位于后世的邳县以北,离郯县只有一百五十余里,跨过沂水,以大军正常行军之时,在两日之内,就能抵达。正逢七月最炎热之时,曹操驻马泗水河畔。
    在历史上,曹操第一次征徐州的时候,是回程之时,才屠了三城,危害还不大。
    但第二次征徐州,就惨烈得多,为报父仇,暴怒中的曹操一路连克十余城,徐州西部的留县、彭城、吕县、傅阳、武原、兰陵、襄贲、郯县等地,皆被屠戮一空,少说杀了二三十万人以上,泗水为之不流。
    不过此时此刻,还没有到那个地步,所以曹操一路也只是攻克了县城,并没有杀戮百姓。夏日傍晚,阳光没有那么浓烈的时候,泗水河边兵马往来络绎不绝,营寨中操戈训练,人声鼎沸。
    曹操目前安排夏侯惇为东郡太守,夏侯渊为陈留太守,戏贤为济阴太守,让他们坐镇老家,自己则领着郭嘉程昱陈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