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麴义一声声嘶力竭的呐喊,先锋军直接败退。
    紧接着两边侧翼王摩、韩定、韩荀、吕旷等部也开始撤退,没有了弓箭压制,青州军左右两翼张飞部与黄忠部立即压进,开始追击。
    冀州军变成了大溃败,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张飞与黄忠率领兵马一个冲杀,就斩杀数千人,让敌人死伤惨重。
    但仅仅追击了二里,就已经追不上了。因为高顺的是重步兵,移动速度极其缓慢,无法追击。
    所以当麴义的兵马脱离了陷阵军的战场之后,马上组织起反攻,张飞与黄忠加起来不过一万人,而敌人尚有两万,因此很快陷入苦战,田丰见状,马上鸣金收兵。
    然而此时此刻,见到青州军已经大获全胜,开始追击,公孙瓒提矛扬马,高声道:“敌人已败,正是追击之时,冲!”
    “冲!”
    所有的骑兵同时开始发动进攻,宛如发生了地震,地动山摇,数万只马蹄卷起沙尘暴般的烟尘,轻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麴义发动了进攻。
    由于公孙瓒的兵马是在战场的两侧,骑兵发动的攻势,也是从侧面进行突袭,所以出于正中间的青州军,很顺利地后撤,将收割残局的任务交给了机动性极强的公孙瓒骑兵。
    公孙瓒领着三千白马义从,冲在了最前面,势如破竹,一路绞杀不知道多少麴义残兵,随着骑兵加入,战场上很快变成了犬牙交错,敌我难分的局面。
    骑兵冲入阵内,将先锋军各路人马全部冲散,士兵们盲目四散逃跑,骑兵则追击砍杀,战场形势一片大好。
    张飞回到本阵,找到田丰,埋怨道:“先生,此番大胜,正是追击之时,怎么忽然鸣金了?”
    田丰下颌山羊胡微微抖动,抬起头,笑眯眯地道:“胜了吗?”
    “没有吗?”
    “哪里胜了?”
    田丰反问。
    “冀州兵已经大败了呀,先生看不到?”
    张飞回过头看了眼远处,战场上已经是一片混乱,冀州军狼狈奔逃,幽州骑兵已经将战场切割成数百个方阵,有人在逃跑,有人在抵抗,有人跪地投降,冀州军俨然已经是一片大败的模样。
    “冀州兵确实大败了,可这只是蒙蔽别人的假象而已。”
    田丰轻笑道:“翼德再好好想想,出现在此地的不过是冀州的前锋军,正如我们营寨中还有两万主力中军一样,你猜猜,冀州的主力中军现在在何处?”
    张飞挠挠头,仔细思考片刻,再看向远处仿佛已经溃败的冀州兵,忽然惊出一声冷汗:“诱敌深入?”
    “是了。”
    田丰目光深邃,看着已经领兵追击到很深位置的公孙瓒,淡然一笑地道:“公孙瓒此次,怕是要大败一场了。”
    战场上此时的形势依旧没有改变,两条腿又如何比得上四条腿?
    旷野上到处都是逃跑的冀州兵,人们惊慌失措,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被碾得四处逃窜,很多人都慌不择路,甚至还有人往漳水方向跳入了奔流的河水中,无论怎么看,都会感觉这是一场大溃败。
    公孙瓒与部将严纲、田豫等人,领着三千白马义从,一路深入追击,刀锋直指远处在逃窜的麴义大将旗帜。
    之前在战场上麴义挑衅他,这个仇到现在他可还记着呢。
    双方一前一后奔逃,麴义身边只有数十名亲卫,都骑着马,快速地往来的方向逃跑,而身后的追兵已经越来越近。
    前方是一道高坡,不算山岭,只能算是一道比普通地面陡峭几丈的斜坡而已,之前袁绍就曾经站在这坡上眺望战场,现在看过去好似已空无一人。
    麴义很快纵马跑到了这坡上,公孙瓒丢失了视野,倒也不惊慌,继续勒令骑兵追赶。
    但很快,就看到坡上陡然伸出无数的头颅,这些人人人都举着三尺长的强弩出现在了坡梁上,居高临下,锋利的尖锐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灰色的光,刺眼夺目。
    强弩,区别于轻弩。根据史料记载,轻弩尺寸一般在两尺内,差不多就是四五十厘米左右,体型轻便,但射程短,威力小,类比于手枪。
    而汉代的大黄强弩,则是单人作战用的最好的弩,属于强弩范畴,尺寸一般在三尺以上,使用者必须是身强力壮的士兵。
    最远射程能够达到两百多米,虽然同体积下不如北宋的神臂弩射得远,威力大,但已经属于此时最强单兵远程武器,威力类比于步枪。
    历史上的先登死士从来都不是什么冲锋陷阵的兵种,而是强弩兵,界桥之战,就是麴义用强弩兵将公孙瓒击败。
    当时公孙瓒率领白马义从发起骑兵冲锋,麴义就以早就埋伏好的强弩还击,趁着公孙瓒军陷入混乱之际,大举进攻,击溃了他的白马义从。
    现在也是如此,麴义很清楚青州步兵强悍,如果早早地把强弩带过去,顶多杀伤一些步兵,无法对强大的轻骑兵造成威胁,到时候一被骑兵冲阵,就必输无疑。
    所以早做埋伏,以先锋军为诱饵,故意诈败,诱敌深入。而早早埋伏好的先登死士,便在此时此刻发挥出重要作用。
    就看到麴义出现在山梁上,哈哈大笑:“公孙瓒,你中了我的计了!放箭!”
    “什么?”
    公孙瓒大惊失色,慌忙下令撤退,但骑兵冲锋之势,哪有那么容易停止,光物理惯性就不是他所能够逆转的。
    耳边只听得强弩恐怖的牛皮筋响动,所有的先登死士扣动了手中的扳机,小儿臂粗的弩箭骤然发射出去,向着骑兵队射去。还没等白马义从反应过来,箭雨就贯穿了他们的身体,士兵如雨点一般落下。
    一时间,整个白马义从陷入了无比混乱之中。前面的想要尽快调转马头,脱离战场。后面的因为无法抵消马匹冲锋的惯性,前后相撞,在箭雨之中人仰马翻,三千人死伤不知多少。
    “快,快撤!”
    严纲奋力嘶吼,对公孙瓒道:“将军快走,我来断后。”
    公孙瓒宝马神骏,竟然硬生生止住势头,然后扭身从侧面逃走,剩下的白马义从散落一团,相互冲撞,大多数都被箭支刺穿,摔落下马,只有少数在后面的,及时调整,幸免于难。
    见到一战将白马义从击溃,麴义立即上马疾驰,下令全军进攻。坡梁后冒出大量士兵,开始向坡下冲锋,往战场的方向追击而去。
    原地只剩下大量被弩箭射穿身体的骑兵和白马,鲜血染红了战场上的黄泥土地。
    袁绍的中军开始发力,大军如潮水一般向着战场涌来,公孙瓒狼狈奔逃,根本已经管不了后方战场。
    因为此时后方的战场他的骑兵还在绞杀袁绍的先锋军,四面八方,七八公里范围之内,到处都是散落的敌我士兵,根本无法一一组织起来,所以公孙瓒只能继续往自己营寨的方向逃窜。
    严纲率领残存的数百白马义从断后,很快被麴义追上,二人大战十多回合,最终被麴义斩于马下。冲在最前面的白马义从几乎全军覆没,紧接着就是开启了新一轮的绞杀,所有的兵马都失去了组织与号令,乱成了一团。
    随着袁绍中军抵达战场,各部人马也一拥而上,战场就变得更加混乱。袁绍本人也亲自抵达了前线,身边只有几名谋士及数百强弩兵与大戟士,登上了一处约五六丈高的小山坡,观望着战场的形势。
    他看到整个战场上已经没有任何秩序可言,散兵游勇四下奔逃,时而有袁绍残存的先锋军组成阵势,击杀大量骑兵。又有骑兵列阵,追砍奔逃的步兵,整个局势都是兵荒马乱。
    但总体上来说,随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被击溃,袁绍的中军压境,战场形势已经在变好。大量的骑兵开始败退,残存的先锋军也慢慢开始集结。
    而在这个时候,青州军在做什么?
    他们并没有作壁上观,按照田丰的话说,不能给人家落下口舌,该做的姿态得做足。
    事实上他们在袁绍中军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就已经出动。
    但袁绍的中军足有四万人,分为七八部,散乱在各处战场,不断地击溃公孙瓒的骑兵,而青州军的三校人马上去,很快与冀州的五校人马战在了一起。
    东汉一校为两部,一部为五曲,所以一校总计五千人。有一个校尉两个军司马十个曲军候,属于一个完整的编制。
    青州军出动的三校人马,就是高顺部,张飞部,黄忠部。
    而冀州那边则出动了颜良部,张郃部,韩猛部、何茂部、吕祥部,总计两万五千人,一开始处于对峙状态,到了后面,随着幽州军局势越来越差,青州军也不得不加入战团,与冀州军展开了激烈的生死搏杀。
    虽然人少战人多,但陷阵军的可怕还是足以让冀州军忌惮,再加上张飞黄忠之悍勇,斩杀了敌人数名将领,连几名军司马,甚至作为校尉的张郃韩猛何茂吕详等人,也差点死在二人手里。
    唯有颜良确实还算有些本事,与张飞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又与壮年黄忠交战了数回合,同样没有分出高下,原本黄忠想在乱军中将其射杀,但人太多,找不到机会。
    从上午隅中时刻,战争一直打到如今傍晚日入时分,双方总算是暂时收兵。青州军以付出两千人的代价,重创了冀州军,杀死击溃达四五千人。
    战场上到处都是乱兵,虽然没有硝烟,但成片的尸体、血红的地面、残破的铠甲、破损的兵刃以及没有主人,只能呆呆地立在夕阳下,不断嘶鸣的战马,都宣示着这场战争的残酷。
    鲜红的火烧云如血一般绚烂,在残阳的映照中,旷野上残存的士兵在军官催促下,艰难地返回各自营寨。
    战斗仍然没有结束,青州军只是将以颜良为首的五校人马击溃而已。袁绍实力未损,而公孙瓒则元气大伤,因此在公孙瓒的兵马死伤惨重之后,袁绍开始变动主攻方向,开始向青州军发起进攻。
    只是相比于午后那场剧烈的厮杀,此时动静已经小了许多,即便有战斗,也只是零星局部而已,并不算多,主要集中在青州军营寨外围,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又过了半个时辰,袁绍开始中军压进,一边组织起先锋军残部撤退,一边让有生力量加入战团,很快在战场占据主动。
    幽州军已经全面败退,甚至就连公孙瓒本人,都被麴义一路追到自己的营寨门口。
    在将公孙瓒打回营寨内后,麴义又率领先登死士返回战场。
    青州军和幽州军的营寨当然不在一起,青州军因为是步兵,更靠近漳水河畔那个方向,依水扎营,便于防守的同时,也能保护幽州军马匹在河边饮水放牧。
    而幽州军则是在平原上,营寨也十分简陋,除了正面有一排栅栏以外,背后大片营盘都没有遮挡,主要建筑物都以马厩为主。
    就好像草原民族是从来不会选择在草原上建造城墙是一个道理,因为对于骑兵来说,奔跑起来才是正道,如果周围都是障碍物,反而是自缚手脚,不利于骑兵的进攻。
    所以幽州军营寨中虽然防御设施不多,但因为离得较远,麴义已经算是孤军深入,随着公孙瓒本部留守兵马出来,他也不得不暂时退回去。
    而在战场另一头,随着公孙瓒的骑兵部队败退,一路溃逃,正面战场的压力自然就落在了青州军的肩上。
    袁绍派了足足七八校兵马,除了已经无力再战的先锋军以外,几乎所有中军四万人,全都开始向青州军营寨压进。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