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那个时候,再处理了扬州的陈温,则整个江南之地,荆州与扬州,都归了袁术,再加上豫州最富裕的汝南郡,恐怕王芬与刘备联合起来,比之袁术也只在五五之间了。
一想到自己的宏图霸业马上就要完成,袁术就更加心潮澎湃,挥舞着手中的宝剑,不断地身边的传令官下达指令,命令前方的将士继续追赶,务必要将黄祖留在汝南境内,不能让他逃回南阳。
就在此时,广袤的豫州平原上,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是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不堪的袁术军斥候,他一边驾马奔驰,一边对这边大喊道:“将军,将军!”
山下的袁军护卫验明了他的身份,由袁术的部将乐就领着此人来到山坡上,对正在山坡上远望战场的袁术说道:“左将军,平舆出事了。”
“什么?”
袁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转头对乐就道:“你说什么?哪里出事了?再说一遍?”
乐就无奈,推了一下那斥候。
斥候单膝跪下,悲戚道:“将军,扬州刺史陈温忽然进攻寿春,然后北上破汝阴固始,兵进平舆,梁将军与李将军拼死抵抗,但城中兵少,恐难以抵挡。”
“可恶!”
这次袁术听得真真的,是汝南治所平舆出事了,一时间气得差点没吐血,狰狞着面孔对那斥候道:“你何时出发的,走了几天?”
“小人初三被梁将军派出来报信,已经出来两天了,同队的数人都被陈温的斥候杀死,只有小人一人跑了出来。”
“你来时陈温已经攻城了否?”
“已经攻了,也不知道平舆现在怎么样了。”
“城中还剩下多少兵马。”
“不到四千。”
“陈温有多少人?”
“两万多人。”
“可恶!”
袁术又骂了一句,红着眼睛对乐就道:“传令,撤兵!”
“将军,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一旁的谋士阎象劝道:“若能歼灭了黄祖,则断刘表一臂,必能取了荆州。”
袁术恼怒道:“陈温破了寿春,我扬州之地尽失,现在又来打平舆,汝南也快失守,等孙坚破了汝阳后,我连寸土之地都没了,拿什么取荆州?”
“这。。。。。。”
阎象一时语塞,嘴角蠕动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
袁术说得确实没错。
现在孙坚已经破了西华,孙策破了南顿,汝阳左右两边屏障尽失,残存两万人马固守城池,十分艰难。
袁术之所以先破赵云黄祖,是因为汝阳毕竟隔得比较远,赵云和黄祖则近在咫尺,打仗当然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哪有先打离自己远的敌人,放任离自己近的敌人肆意破坏的道理?
再加上如果能够把黄祖留下来,对于刘表将造成巨大的打击,所以袁术一直在猛攻黄祖。
反正在他想来,纪灵还有一部分残兵,借着汝阳城池再多固守一段时间肯定没有问题。而且就算孙坚想趁着他追击黄祖的时候进攻平舆,也得看看路程。
可袁术万万没想到,之前就被他打到丹阳郡的陈温居然在这个时候偷了他的屁股,在这个关键时刻,简直要了他的老命。
要知道袁术虽然从长沙起兵,可他的家底都在汝南,所以平舆城中藏有大量的粮草辎重与财物。
一旦平舆被攻破,陈温占了平舆利用城中的粮草固守,袁术的军队就得崩溃。
因为他出来的时候带的粮草不多,即便上蔡还有余粮,顶多能维持现在八万大军一两月,若在这一两月内没有攻破平舆,袁术就可以唱一首凉凉。
所以平舆必须去救,不能不救。
当下袁术紧急命令大军回师,急急催促所有的传令兵分散出去,将已经远去的自己大军士卒追赶回来。
只是现在大军已经散出去追赶黄祖去了,导致光收拢士卒,整顿兵马就用了一日,然后西平到平舆近二百里,即便是急行军,也得走三四天,满打满算,回师平舆,已经是五天后的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下,袁术也只能希望留守平舆的梁纲和李丰坚持得住,可以拖到他顺利回师的那一刻。
。。。。。.
。。。。。.
汝阳。
纪灵已经撑不住。
孙家父子真的是太猛了。
孙坚就不用多说,江东猛虎。
可那孙策,却也是不逊色其父,可谓狂狮也。
以五千人将他来犯的两万大军击退,居然一路穷追猛打。
南顿的陈简城中还有那么数千人,结果就被孙策带着四千人破城。
西华的雷薄也早就顶不住孙坚赵云的压力,还没城破,就提前领着残兵逃回了汝阳。
虽然陈简雷薄的残部逃入汝阳之后,城内的防御力量大增,已经有三万人。
可在孙家父子的猛攻之下,汝阳城风雨飘摇,像随时都会倾覆。
城头之上,纪灵担忧地看着城外连绵不绝的营帐。
其实最让他头疼的不是连日来猛攻汝阳城,数次差点破城的孙坚大军,而是城内后勤压力。
以往西华汝阳南顿的粮草都是通过平舆运送过来,再分派到三座城池当中。
但陈简和雷薄逃出来就已经不容易,自然没法将城内的粮草悉数带上,现在大家就只能一起食用汝阳的粮草。
问题是汝阳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太久了,从三月份孙坚赵云进攻,到如今已经过去两个月,由于粮道被断,汝阳的存粮所剩无几,顶多再有十多天,粮仓就得见底。
再守下去,离城中士兵互相啖食的时候,也差不了太远了。
纪灵眉头皱着老高,这两天他一直在考虑从城南突围的问题,城南是由孙策在进攻,他的人只有四千多人,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北面是孙坚,西面是赵云,都不好打,如果从南面趁夜强行突围,也许能跑出去。
可即便是逃出去,也让纪灵感到十分担忧,因为那样一来就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那就是汝阳袁氏老家如果丢掉,袁术会不会大发雷霆,治他的罪呢?
因为这件事情,这几天差点没把纪灵愁死,整天盯着城外的孙坚营帐,内心里期盼着奇迹出现,那就是孙坚撤兵。
孙坚会撤兵吗?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会,再围困十多天,就能破城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会去做?
纪灵觉得,如果换自己的话,肯定会继续这么围困下去。
看来也只有突围这一条路可走了。
纪灵在心里唉叹。
正低着头自怨自艾间,一旁的雷薄忽然睁大了眼睛,期期艾艾道:“将。。。。将军,孙坚,好像撤兵了。”
“哈?”
纪灵还没反应过来。
陈简也道:“将军你快看,孙坚真的像是在撤兵。”
纪灵连忙抬起头,趴到城墙上远眺。
就看到远处城外的孙坚大军营地已经在开始拔营起寨,帐篷和军械纷纷装上马车,似是真的准备要撤兵了。
“孙坚居然撤兵了?”
纪灵百思不得其解,在这个关口撤兵,是什么意思?
难道明公那边击败了黄祖,来打孙坚了?
由于道路阻塞,粮道被断,城外的人进不去,城里的出不来,纪灵并不知道袁术那边的情况。
但他倒是知道张勋应该回来了,因为去求让袁术把张勋召回来的就是他。
在陈县被孙策击败后,纪灵知道汝阳已经难以面对孙家父子的围攻,不得已只能向袁术求援,袁术则回信说会把张勋召回来,让他再坚持坚持。
现在见孙坚似乎隐隐有要撤兵的意图,让纪灵忍不住想着,也许张勋回防及时,老大已经将黄祖击退,准备来驰援他了。
“将军,孙坚撤兵,这是个机会,不如。。。。。。”
雷薄看着孙坚大营的行动,眼珠子滴溜溜地转,这似乎是个进攻的好机会。
“不行,孙家父子显然早有预谋,孙坚先策应孙策起寨,等孙策起寨之后,再来保护孙坚,这父子互为犄角,如何能攻?”
纪灵沉思了片刻,眺目望向远方,就看到城西的方向,大队人马正缓缓而来,那是城南孙策的军队,同样已经拔营起寨,现在正准备与孙坚汇合。
所谓上阵父子兵,在孙策起寨的时候,孙坚严正以待,看住了城内的守军。等孙坚起寨的时候,孙策再来保护,环环相扣,有点像是象棋中的连环马,让纪灵无从下手。
那边城楼上的守军还在摸不清楚孙坚父子为什么会起寨的原因时,这边经过一个上午的拆迁,大军顺利地将营寨拔起,物资运上马车,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队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从原来的营寨中出来,那边孙策的数千人也如溪流涌入了江河,慢慢汇聚进了这支队伍里。
孙坚骑在马上,看着自己儿子骑马英武地奔驰而来,心里欢喜,但还是板着脸,摆出威严父亲的模样,等孙策到了近前呵斥道:“伯符,我不是让你回陈县照顾你母亲弟弟吗?怎么又跟过来了。”
孙策却说道:“父亲,孩儿已经让孙河将母亲和弟弟送去了许县。现在颍川被洛阳占据,想来是十分安全的。待来日我们击退了袁术,再接回来就是。”
颍川吗?
想到赵云的兵马就在征羌附近,颍川已经被朝廷平定,孙坚就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还算机灵,不过此战你就不要上战场了,就跟在为父身后做侧翼就是。”
“唯!”
孙策表面上答应地好好地,但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
这一战是决定豫州归属的大决战,如果能把袁术逼出豫州或者直接消灭,对于急需要一块栖息之地的孙家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所以孙策已经在想着,此战中绝不能退缩,哪怕拼尽全力,也要让自己父亲这个豫州牧真正坐拥一州之地!
几日后,时间来到了五月中旬。
此时的平舆城在扬州刺史陈温的进攻下摇摇欲坠,已经难以再坚持多久。
不过幸运的是,袁术火急火燎地回防,抵达了澺水北岸的沈亭,离平舆近在咫尺,还差着数十里地,很快就能赶到。
然而就在他才刚刚到沈亭,离平舆城不足二十里的时候,苍茫的大地上,远远地来了两支恢弘的大军!
孙坚与孙策,还有从征羌赶来的赵云,竟然不再进攻纪灵,转而开始来阻拦袁术!
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战(1)
袁术的军队才刚过沈亭,就听呜一声悠长的号角铮鸣,孙坚赵云的军队渐次停顿下来,既不集中也不冲锋,就离袁术前路大军三里出头不及四里的距离外摆出一条长长的阵势,安静地和袁军对峙。另一侧的河岸边随风飘来几声号令,旋及又归于沉寂。
前锋军的主将陈纪抿着嘴角窥探了半天,还是看不出个头绪,斜着目光瞟了眼河岸边不断飘荡的芦苇荡丛,澺水河岸附近瞧着倒是没什么动静,可那几声号角他也是听得真切,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里面藏了伏兵?
一旁的亲卫低声对陈纪说道:“校尉,现在该怎么办?如果我们继续往平舆去的话,这些人肯定会杀过来。要不然原地驻守,等左将军的兵马抵达之后,再做计较?”
陈纪深以为然,对左右道:“嗯,传令,依靠沈亭结寨而守,赶紧派人去向后方的左将军报信,说沈亭出现了敌人。”
汉代的亭并不是乡政府之类的行政机关,而是部队哨岗类型的准军事机构,亭有亭舍、堡垒、碉楼、寨墙,内有弓弩、戟盾、刀剑、甲铠等日常武器配备,亭长也属于武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