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谋伐-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
刘备皱起眉头,问道:“消息真否?”
“只是我与田元皓沮公与一齐分析陶谦最近的举动,来做的判断。”
陈暮说道:“那陶谦指责曹操先攻击他,因此他才被迫反击,一战而攻克了济北国。然济北国与他徐州还隔了泰山郡和鲁国,他却越过鲁国直扑济北,可见他早有预谋,应当是曹操先被攻击无疑,此举,意在吞并兖州也。”
刘备紧锁的眉头就更深了,说道:“他就不怕我出兵讨伐他?”
“王芬!”
陈暮只说了一个人的名字。
刘备点点头,也知道了为什么陶谦会这么做。
还是那句话,就跟种花家的兔子开国时期的遭遇一样。
毛熊与鹰酱争霸,兔子夹在其中,两边都有得罪。
特别是兔子跟毛熊交恶那段时间,双方剑拔弩张,差点开打。
那为什么最后没打起来呢?
因为那位伟人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下达指令,一旦毛熊敢拿蘑菇蛋丢兔子,兔子就把自家的蘑菇蛋丢给鹰酱的海外基地,拉鹰酱下水。
这跟当年兔子抗击鹰酱的时候,还没有蘑菇蛋时,鹰酱考虑用蘑菇蛋给兔子做外科手术,但顾忌旁边的毛熊如出一辙。
毛熊顾忌鹰酱,就不敢对兔子下手。而当年的鹰酱也是这样,顾忌毛熊,亦不敢继续和兔子打下去。
两边都投鼠忌器,反而让兔子偷偷摸摸发育起来,最后屹立于世界之巅。
陶谦现在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从实力的角度上来说,陶谦吞并兖州其实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他如果不吞并兖州,就只需要面对刘备的威胁,而他一旦吞并了兖州,就要面临王芬加刘备的共同威胁。
但由于王芬跟刘备是死敌,反而让他能够利用双方的敌对关系,偷偷摸摸发展自己的实力,不得不说,陶谦确实打得一手好算盘。
刘备被陈暮一点醒,也知道了陶谦的想法,顿时感叹道:“这陶恭祖当真是选了一个好时机呀。”
“确实。”
陈暮说道:“若我与大哥处于陶谦那个位置,恐怕最好的打算,就是如此。”
刘备思索道:“那这样看来,曹孟德岂不是危矣?看来我得给二弟修书一封,让他在河内时刻关注兖州的情况,若有不对,必须支援曹孟德才行。”
“不行。”
陈暮却否决道:“洛阳的兵马十分重要,一者要牵制王芬,不能让他在西南的兵力抽出身来,二来必须要保护洛阳朝廷,王芬自以为他立的天子才是正统,恐怕相比于我们,他更希望消灭洛阳的朝廷,以希让全天下人承认冀州伪帝。”
王芬在冀州的兵力主要分散在两面,一面是在西南,就是魏郡与河内郡的交界地带,防备洛阳的兵马。而且此地的兵力非常多,达十万之众,因为魏郡不仅与河内相邻,还是冀州伪帝的皇都所在。
另外一面则是在清河国,与平原国接壤的地区,属于东面战场。这里的兵马多达八万,与青州五六万兵马对峙,除此之外,袁绍的渤海郡也有几万人布置在渤海边境。
再加上北面河间国、中山国一带与幽州接壤防备公孙瓒的兵马,二十多万人,就是现在冀州全部的家底,与刘备关羽公孙瓒三方对峙。
几乎是以一敌三,这才维持势均力敌,可见冀州家底之雄厚。
没办法。
冀州本来就人口最多,最富裕的州,官渡之战时袁绍有十二万精兵,即便官渡之战后,家底都没有受损,还能让袁尚袁谭袁熙等人分家的时候各领数万兵马,让曹操十分忌惮,花了四五年才平定他们,可见冀州有多富庶。
不过这二十多万兵马也已经是冀州的极限,且兵力虽众,但统兵的将领水平不高,有才能的就那么几个人而已,所以真和刘备关羽以及公孙瓒同时开战,大抵是个三七开,肯定要被三方同时进攻覆灭。
事实上刘备本来也打算再过个一两年,等从关中带回来的老兵们休养生息一番之后,就立即与冀州展开决战,将冀州的伪帝消灭,哪知道这个时候跳出个陶谦搞事,打乱了他的计划。
听到陈暮的话,刘备忧愁道:“难道我们就坐视孟德被陶谦吞并吗?一旦兖州落入了陶谦手里,恐怕以后我们与洛阳那边的联系,就要断了,二弟也会孤立无援。”
“那倒未必。”
陈暮马上说道:“大哥也不用把曹操想得太弱,陶谦想吞并兖州没那么简单,以我之见,今年年底,恐怕袁术就会北上进攻孙坚,陶谦必从济北进攻东郡,我们被王芬牵制住,虽不能行动,但也不能没有作为,可分兵五千,自北海南下袭扰琅琊国。”
“嗯。”
刘备听取了他的意见,问道:“还有吗?”
“联合刘表袭扰袁术。”
“然后呢?”
“然后就没了。”
陈暮两手一摊,二人大眼瞪小眼。
就这?
人家都要吞并曹操了,你就出这点计谋?
刘备无语道:“那我们跟什么都不做有什么区别?”
“不是派兵袭扰了琅琊国吗?”
“可这点兵力能成什么大事,顶多是吸引一部分陶谦的兵马而已。”
“这已经是我们所能做的极限了。”
陈暮耸耸肩,表示无奈道:“我们与王芬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大规模出兵,就会引起王芬的全面反弹,双方决战,以现在我们的兵马才刚经历了董卓的关中之战,俱是心身疲惫,恐怕很难拿下冀州,必然两败俱伤。”
现在冀州跟刘备公孙瓒联军相比,两边其实都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所以双方都十分谨慎,需要休养生息,何况公孙瓒那边也得平定了整个幽州,跟公孙度与一些反叛的外族势力还在斗争。
因此青州军团看似掌握主动,可以从三个方向随时进攻。但实际上兵力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只能和王芬维持个半斤八两,有些类似于冷战时期毛熊与鹰酱的关系。
正因为双方都保持着克制,反倒让陶谦袁术这些第二梯队的诸侯找到了机会,趁机吞并地盘壮大自身,王芬和刘备反倒投鼠忌器,只能干看着。
“如此看来,我们已经别无它法?”
刘备忧心忡忡。
陈暮却一点都不担心,笑眯眯地说道:“大哥勿忧,曹孟德绝非易与之辈,陶恭祖想拿兖州难上加难。而且战机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现在定下的计策,说不准将来无用武之地,所以还不如先观察局势,再伺机而动。”
“嗯。”
刘备点点头:“公与跟元皓今日就会回来,到时候我与他们商议一下,你先管好自己的婚事吧。”
“那我就先走了。”
陈暮站起身拱手,缓缓退下去。
刘备看着他离开,负手而立,微微皱起眉头。
他花大价钱拉拢曹操,可不是跟曹操关系有多好,而是看中了东郡这块地盘。
东郡最东北方连接着平原国,与青州接壤。最西南方连接着河内郡,与洛阳相接,是青州与洛阳来往的必经之路。
陈暮把朝廷立在洛阳,就是认为洛阳进可攻退可守,是一块地理位置绝佳之地,堪比三国时期的荆州。
如果能够把洛阳与青州连接起来,粮草能够源源不断地给关羽供给上,哪怕王芬大举进攻,丢了河内郡这块产粮重地,关羽也能够依靠洛阳八关抵御冀州的进攻。
而青州就可以趁着王芬进攻的时机,联合公孙瓒一起偷王芬的屁股。
同理也在幽州与青州一样,不管王芬大举进攻其中任何一方,另外两方都可以去偷屁股,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可一旦曹操没了,让陶谦拿了兖州,这种局面就有可能被打破,因为洛阳的存粮不多,需要依靠青州的持续输血,没有了运粮道路,洛阳必然持续不了多久。
所以曹操的兖州,就是青州能否击败冀州的关键。
一定得把曹操保下来才行。
刘备心想着。
这已经算是这次战役必须要完成的战略目标了。
如果让刘备知道,自己在原本历史上,与曹操是天生的死敌,现在却要拼命保护他,不知道他该怎么做想。
反正曹操估计会十分高兴,感动于刘备这个好兄弟的帮助,然后再全盘不落地接收了所有好处。
第五十一章 青州诸子百家
陈暮跟刘备谈了这件事后,回到家中,陈家宅邸现在紧锣密鼓地张罗着午宴。
新婚是大喜日子,要邀请所有亲朋好友过来吃个饭。在《仪礼·士昏礼》之中,这叫做布设筵席,宴请亲朋。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复杂的繁琐礼仪,包括设席的位置都有讲究,相当麻烦。
很快到了晌午,各路亲朋好友都来了。
除了张飞沮授从平原国赶会来以外,曾经的天子常侍王钧也在青州,王氏宗族搬迁了过来,已经在青州安居乐业,王钧自己也在这里颐养天年。
陈暮与诸多老友见了面,互诉衷肠,让他们纷纷落座,等待宴席开始。
刘备张飞沮授荀彧王钧郑玄这些地位较高,又与陈暮亲近的人单独设宴,足足数十座于室外庭中,其他人就在外面的广场上弄数十排长长的席位,相较于单独设座,比较拥挤一些。
现场除了诸多亲朋,陈氏和秦氏宗族之人以外,还有临淄大小官员,一些亲朋好友,学宫的几位老夫子,以及陈暮的学生。
像当年才六岁的诸葛亮,今年已经十三岁,像个小大人似的,面如冠玉,长得很帅。
原本历史上,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他八岁时去世,在诸葛珪的弟弟诸葛玄料理了后世之后,诸葛亮就跟随叔父四处迁移,最后定居在了荆州。
但现在诸葛珪去世时,青州就邀请诸葛玄担任北海郡丞,因此诸葛三兄弟就又留在了青州,并没有迁走。
除了他,当初泰山书院大小班总计四十余人,还有孔家的孔俭,姚家的姚博,黄家的黄琦等十多人在,目前都进了泰山学宫。
留在这里的人基本都是家近,要么是青州本地的世家子弟,不用担心出门在外有危险,在乱世中出事的问题。要么就是像孔俭那样,家在旁边的鲁国,离得不远。
而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泰山书院最早那一批走了大半。
像陆议已经跟着从祖回了庐江,陈群兄弟也回了颍川,他们之前之所以在青州是因为陆议的从祖陆康为乐安相,陈群的陈纪是平原相,但他们二人都已经离任,乱世之中,自然不敢把孩子放在外地。
崔家兄弟倒是没有走,毕竟清河国离青州近在咫尺,只不过他们也已经都不在泰山书院里读书,而是升学去了泰山学宫,毕竟七年过去,这些孩子也都长大了。
诸葛亮见到陈暮,恭恭敬敬地跪下执弟子礼磕头道:“亮见过师君。”
“起来吧。”
陈暮把他扶起来,上下打量道:“几年不见,个子长高不少,不知学业进步得如何?”
诸葛亮认真道:“尚可。”
一旁的诸葛玄却忍不住抚须笑道:“这孩子谦虚了,进入学宫之后,各项成绩名列前茅,上月还利用光禄大夫在给学宫化学院写的信中提及的黄泥水淋褪色法,成功地取出了洁白的石蜜。”
石蜜就是甘蔗汁的凝固物,甘蔗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极为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文献记载,西汉时期,已经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如北方的黄河流域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