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同袁绍在冀州的时候,冀州本土派,颍川派,豫州派打得不可开交一样。
    因为豫州与颍川派是外来者,袁绍又代表了他们的利益,这样挤占了冀州本土派的生存空间,自然就会出现内讧,导致分歧的产生。
    所以徐州本土世家豪强,其实是会比较排斥像袁绍、袁术这种自身带有某地世家豪强利益代表印记的统治者过来。
    但陶谦和刘表一样,都是孑然一身去赴任,背后又没什么势力支撑,自然就得到本土派的青睐。
    只是既然陶谦可以,为什么刘备不可以?
    跟陶谦刘表一样,刘备同样不是什么某地的世家豪强利益代表,青州世家豪强本来就不多,还被陈暮杀一批打一批,所剩无几,无论实力还是势力,都不算厉害。
    因此实际上刘备的背后,并没有青州世家豪强的影子。
    硬要说有的话,那也是幽州利益代表,还是一群商人,就是苏双张世平那些人而已,对以田土为主要财富的本土派来说,完全构不成任何威胁。
    所以在徐州本土派看来,日益强大的刘备,其实也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至少年富力强,要比垂垂老矣的陶谦强很多。
    在这种局势下,徐州世家豪强就有不少暗中结交刘备,像这样的墙头草在乱世中无数,倒也并不稀奇。
    而陈暮自然也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通过这些世家豪强,在徐州埋了不少雷,就等着有朝一日,再现一个三让徐州的戏码出来。
    到时徐州本土派欢迎,陶谦刘备也乐意,最后皆大欢喜,挺好的一个结局。
    。。。。。.
    。。。。。.
    天下大势,左右走不开一个分分合合。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当今之天下,比之历史上的天下,一样的混乱,一样的错综复杂。
    大汉十三州,俱被各路诸侯瓜分。
    西凉是韩遂马腾以及陇右诸羌,并没有一个强权人物,有些像散乱的部落结构,韩遂马腾仅仅只是势力最大的两股而已。
    然后就是司隶,司隶被平分,关中平原被董卓占据,洛阳盆地则被刘备占领,双方战局也是大汉最密集的地方,整个天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
    南面益州刘焉,北面并州名义上是朱儁,只不过朱儁现在跑到关中河东郡来了而已。
    江东荆州扬州交州,除了刘表袁术士燮这三个耳熟能详的人物以外,现在的扬州刺史名字叫做陈温,下辖庐江、九江、会稽、吴郡、豫章、丹阳六郡之地。
    只不过陈温水平不怎么样,这六郡基本都处于自治阶段,不太搭理他。如豫章太守孙坚在外打仗,九江太守边让向来比较狂妄,庐江太守陆康,也就是陆议的从祖,德高望重,同样不会听从小辈调遣。
    所以现在江东的局面就是,荆州北部归了刘表,南部归了袁术。交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没人觊觎,归了士燮,扬州则相当混乱,到处都有山匪贼寇,各地太守自治,形势十分严峻。
    相比于江东江南地区,江北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豫州经过黄巾之乱后,黄琬做豫州牧,治理得还算不错。
    只是随着黄琬调走,新任豫州刺史孔伷病死,豫州目前并没有州牧刺史继任,处于空虚阶段。
    而兖州、徐州、青州和冀州就不用多说,刘岱陶谦刘备王芬。
    这四地的情况总得来说还算可以,这都要归功于刘备在青州干出来的业绩。
    毕竟历史上兖州和徐州的黄巾是怎么来的?
    是青州黄巾跑过来劫掠所致。
    现在青州百万黄巾都被陈暮给收编了,曹操的基本盘都没有了,兖州跟徐州当地贼寇势力,自然也不会闹得太大,被刘岱与陶谦轻松搞定。
    最后就是幽州。
    历史上幽州形势很复杂,公孙瓒跟刘虞相互倾轧不说,还有外族势力参杂其中。
    但如今形势很明朗,就是公孙瓒一家独大。
    历史上外族势力造反,那是汉朝确实干得不地道,光白嫖不给钱,还让他们打白工,确实挺离谱的。
    现在公孙瓒掏出大笔金银雇佣这些乌丸鲜卑胡骑来打仗,双方关系不错,自然也不会闹矛盾。
    总结来说,如今的大汉一超一强多股势力的复杂局面。
    一超就是青州集团,内部稳定,稳定产粮、产盐,比较富裕,兵粮足备,实力最为雄厚。
    一强就是益州集团,占据地利,内部情况也还算可以,比其它势力强一些。
    另外的就是刘表袁术刘岱陶谦这样的中等势力了,有兵有粮有地盘,只是不能和刘备刘焉比而已。
    至于袁绍曹操孙坚他们,目前确实只能算是个小角色,兵不过一两万,地盘不过一郡之地,还没有发展壮大起来。
    其实现在的局面对于刘备来说,还是相当不错。
    上面的冀州是王芬,王芬脾气虽然不太好,一言不合就拔剑砍人,但也算是个正直的党人,不会轻易对青州动手。
    左边的徐州是陶谦,陶谦是借了刘备兵马平定徐州,欠了刘备人情,为人也还不错,自然构不成威胁。
    这二人只要你不去打他们,他们也不会主动挑事找你,而且他们还能帮你充当门户,抵御外敌。
    如此等到群雄争霸开始的时候,青州集团可以安心发展,种田养兵,广积粮,高筑墙。
    等到时机成熟,立即以雷霆之势出兵荡平天下,犁庭扫穴,王图霸业便成矣。
    “嗯。”
    明光殿内,陈暮执笔写下了最后一条计谋,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人物关系图以及针对策略,满意地点点头。
    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问题,果然就是这么爽。
    结合历史与当前局势,再来分析天下大事,便是如此地清晰明朗,以至于可以说有些简单。
    只要按照自己的计策,继续保持着现在的态势,那么夺取天下,便指日可待了。
    陈暮放下手中的笔,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再看窗外,竟已是暮色。
    原来不知不觉,天早已经暗淡了下来。
    缓缓走出明光殿,三月的春风微冷,吹人神醒。
    陈暮抬起头仰望夜空。
    只见星垂四野,夜幕下点点璀璨繁星明亮,宛如这大争之世,对应着这一个个鲜活灿烂的历史人物,洒下浩瀚余晖照耀人间。
    唯有皎洁的月光,映照下明亮的银河,垂落在了陈暮身上,像是舞台上的一束光,独独照亮了他的美。
    陈暮望着照在他身上的月光,一时间愣在原地。
    但片刻后,却又展颜微笑了起来。
    呵。
    就连老天爷,都已经明白谁才是最后的胜利之了吗?
    群雄争霸,繁星满天,好一个大争之世。
    汉失其鹿,天下共逐,好一个乱世江山。
    可是,星星的那一点微末荧光,又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历史的先驱者,又怎么能明白后来者的黯然神伤?
    生命是无常的。
    正如这贼老天莫名要将我带来这个乱世一样。
    可人生的意义,不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吗?
    所以。
    那就让我在这缤纷的乱世之中,创造出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地吧。
    陈暮看着这漫天繁星,痴痴发呆。
    不知何时。
    他忽然有些想家了。
    那天上,有一轮那么蓝的月亮。
    满天的银河,把光辉静静照在了一名思乡的游子身上。


第四章 冀州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
    “故救国之大事,必以贤明之臣于外,伏兹亿兆,躬擐甲胄,跋涉山川,栉风沐雨,岂辞劳倦,遂起西伯之师,将问南巢之罪。”
    “而方今之天下,唯备操信坚瓒属当期运,备皇汉旧臣,宗室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操三公之后,济世之才也。信坚瓒,亦勇挚刚毅,微末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此皆种种,大仁大勇之士,盖逢明臣,以绝元恶大憝。”
    “噫吁嚱,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藜帝后,识夏庭之遽衰。然此五公于此,视死如归,昭然千古,谓之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谁云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
    “呜呼!帝去若昨日,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不忘大君之命。。。。。。”
    《讨董记》洋洋洒洒两千余字,印刷出来之后,其实就是薄薄的几页纸,还不如后世一篇网文随便一章的字数多。
    然而到了东汉之后,无数世家豪强看了爱不释手,里面的文字都得背得滚瓜烂熟才罢休。
    这可是大儒郑玄与蔡邕执笔写就,上面还有两人的签名印章呢。
    不说这内容有多好,光这签名印章就老值钱了。
    可惜是印出来的,若是亲笔写的原文真迹,那就更加珍贵。
    初平二年二月,冀州,渤海郡治所南皮县。
    郡守府中,袁绍脸色铁青地看着手里的《讨董记》。
    里面书里倒是提了一笔,只说十八路诸侯聚于酸枣,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没有贬低他,也没有直截了当地说他坏话。
    但这提了还不如不提。
    因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面对董卓的残暴,袁绍袁术等人知难而退,唯有刘备曹操孙坚鲍信公孙瓒几人勇往直前。
    书里没有表面写作者的态度,也没有夹杂私货批评他袁绍。
    可两相对比,高下立刻就有了判断。
    哦。
    你袁绍就知难而退,弃天子于不顾,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忠臣做的事情吗?
    什么?
    你有难处?
    那为什么人家刘备曹操孙坚公孙瓒鲍信能继续打,他们就没有难处?
    归根到底,还是你袁绍不够忠诚,对汉室没有尽到责任。
    正所谓不怕别人太优秀,就怕同行衬托地好,很多东西一拿来比较,一下子就会区别出很多意思,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来。
    袁绍甚至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日子,这样的风言风语估计不会少,必然会严重损害他的名望。
    然而他却没有办法。
    自己做的事情,就得承担做了这件事情的后果。
    “可恶。”
    袁绍将手中的《讨董记》撕成碎片,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凶厉,对逢纪说道:“若有一日,我捉到郑玄蔡邕这两个老匹夫,必然要羞辱他们。”
    逢纪抚须道:“明公莫要忧虑,这只不过是玩弄人心的把戏而已,上不得台面。真正的大世,兵强马壮才是王道。”
    许攸也说道:“不错,王芬不过是守门之士也,又如何能占得了冀州?待本初图取之日,天下人自然会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明主,本初切莫因为这点小事,而干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叫我本初?
    袁绍有些不满地看了许攸一眼。
    虽然大家从小就认识,多年好友,可现在我为主你为臣,老是叫我字,没有上下尊卑吗?
    算了。
    许攸现在很重要,还是忍他一忍。
    袁绍眼里闪烁过一丝坚韧,点点头道:“你们说的对,现在的大事是图谋冀州,夺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