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很快朝廷就做出反应,拜卢植为北中郎将,率领北军五校的主力北上进入冀州,对抗张角的黄巾军主力大军。
    拜朱儁为右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领少部分北军五校,三河将士,再招募一些精壮,总共约一万多人马,南下抗击兖州和豫州的黄巾军。
    不过朱儁和皇甫嵩的进军目前并不顺利,朱儁的人马不多,只有几千人,刚出司州不久,就被波才迎头痛击,打了个败仗。皇甫嵩领军救援,与朱儁退守长社,官军和黄巾军双方对峙,暂时还没有分出一个结果。
    而卢植这边就顺利得多,北军五校的主力是汉末的精锐士兵,带甲三万,甚至还有五千骑兵,战斗力很强。
    几乎是在卢植出了河内,在魏郡与黄巾军刚一交手,人数占优的黄巾军反倒是处于崩溃之势,卢植连战连捷,一路势如破竹杀进了邯郸,准备继续向北,直扑张角的巨鹿老巢。
    此时邯郸城外,大军驻扎的营中,卢植正在帐中研究地图。在他身边是副手乌桓中郎将宗员,屯骑校尉鲍鸿,越骑校尉伍孚,长水校尉种辑,射声校尉王子服,步兵校尉吴兰北军五校的统领以及其它大小十多名军中将领。
    宗员见卢植表情凝重,似乎犹豫不决,不由问道:“先生,发生什么事情了?”
    卢植是海内大儒,在朝野上下都非常有声望,虽然宗员的官职跟他差不多,都是秩比二千石大员,平时也没有统属关系,但为了表示尊敬,他称呼卢植为先生。
    卢植叹了口气:“冀州黄巾主力如今已经被我们打退至广平一带,余者虽分散在多地,却不足为惧。我现在最怕的就是他们弃守广平,逃到巨鹿。广平城小,地形开阔,将他们围困至此,张角插翅难飞。巨鹿郡黄巾军经营多年,城高粮多,恐怕会是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宗员点点头,说道:“巨鹿和广平相隔不过百里,大军一日内就可以赶到,的确是个问题。既然如此,不如分兵击之。尽三路大军,走易阳、曲梁、斥章三方包围广平,再以骑兵绕道广平北面,切断他们北上逃亡巨鹿的道路。”
    卢植认真思考了一下宗员的建议,这个时代的人读书认字的很少,更别说拥有战术思维和战略思维的人,宗员也是一名百战老将,有一定战术头脑,从这方面考虑,的确是个可行方案。
    不过因为信息不对称,卢植其实并不知道,不仅巨鹿被张角经营得很好,广平也已经算是黄巾军的老巢,因为两地相隔实在太近,所以同样被黄巾军辐射。
    张角虽然退守广平,看似是因为卢植兵锋正盛,连战连胜,杀了他一万多人,不得已而为之。
    但实际上是因为魏郡、广平、巨鹿、清河、阳平等郡都属于华北平原,地貌特征为多平原,低山丘陵,就算有山也并不险要,除了一些县城以外,几乎没有地方可以据守。
    面对卢植的大股精锐部队,特别是还有骑兵的情况下,在平原野外决战无疑是找死的行为。
    因此张角退守广平,有一定战略意义。
    事实上后来的发展也的确是这样,张角利用广平、巨鹿、广宗互为犄角,死死地顶住了卢植的攻击,甚至在卢植被撤换之后,还击败了董卓,并没有被朝廷的主力大军给歼灭。
    这种情况一直到张角病死,皇甫嵩击败了颍川黄巾,收拢了豫州各地官军之后。皇甫嵩腾出手来北上,两军合一,这才把冀州黄巾平定。
    因此朝廷派出的两路大军,皇甫嵩和朱儁部前期虽然进展不顺利,但后期势如破竹。卢植部虽然前期兵锋锐利,但后期却遭遇了铜墙铁壁。二者的进度几乎相反。
    此时卢植正在认真思考宗员的建议,根据他的观察,黄巾军真的可以用乌合之众来形容,战力很差,几乎很难和大汉精锐抗衡。
    分兵虽然在有时候是兵家大忌,但在打追击战的时候很容易扩大战果,特别是这种合围战。
    犹豫片刻,卢植还是打算稳扎稳打,摇摇头道:“孙子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我们对前方的局势尚不明确,不知道张角还藏有多少实力,不可冒然分兵。还是以步步紧逼之策,大军压进为好。”
    这是老成只见,宗员点点头。也是前期顺风仗打得太好,几乎是摧枯拉朽一样把魏郡和广平西南的黄巾军清理掉,让宗员都有点飘了,觉得可以分兵打,随便怎么都能赢。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有人喊道:“报。”
    “何事?”
    守帐将士问道。
    “营外来了一曲兵马,为首的人说是将军弟子。”
    “哦?”
    帐中的卢植听了,思索道:“他叫什么?”
    “来人自称刘备,字玄德。”
    “让他进来。”


第四章 乃祖之风
    人一过万,密密麻麻。
    三万人的营帐分为前中后三军,倚靠滏水安营扎寨。
    因为是临时驻扎,没有防守意义,因此没有修筑围栏,有点像是草原上的蒙古包。
    外面有人把守,周围有人巡逻,士兵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各司其职,有人负责打水,有人负责做饭,袅袅炊烟正在营中升起。
    刘备顺利地进入了军营里,不过带来的乡勇不能进来,只能在外面等着。
    关羽张飞陈暮三人尾随其后,在兵士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
    陈暮四下观察,作为现代人虽然学到的知识和信息如海洋一样涌入脑子里,但这种安营扎寨的本事却不是一个现代人会特意去研究的东西。
    卢植作为经世致用的儒将,对兵法很有心得,营帐分布井然有序,兵力布置恰到好处,十分有参考价值。
    进入大帐内,里面十多个将领济济一堂,左右两侧分别跪坐了六位高级将领,陈暮推测他们就是出征的五位北军校尉以及副中郎将宗员。
    其余将领则站在营帐门口附近,见有人进来,稍稍让开一点道路给他们。
    主坐上跪坐着一中年将领,面容清瘦,下颌留着山羊胡,虽身披战甲,却依旧能看出儒雅气质。
    这人就是卢植了。
    陈暮心想。
    卢植曾拜大儒马融为师,年岁不小,今年应该有五十多岁了,在这个年代50岁就可以称为老人,精神头看着倒是不错。
    “师君!”
    刘备一进帐,当即跪倒在地磕头礼师。
    他这个大哥都跪下,关羽张飞陈暮也就不得不一起下跪。
    卢植的家乡就是涿县,十多年前赋闲在家的时候,曾经开过学堂,收了几位弟子,其中就有刘备和公孙瓒。
    看到多年不见的徒弟成长了不少,面容也成熟许多,卢植轻点下颌,说道:“玄德经年不见,为师甚是想念。不过你不在家乡涿县,怎么来了邯郸?”
    刘备忙道:“黄巾叛逆,天下纷争。备本想在家乡组织乡勇,抗击逆贼,为国效力。不成想听闻朝廷拜师君为北中郎将,率军北上清剿张角。备虽愚钝,却也知道张角势大,啸聚百万,恐师君缺兵少将,便自告奋勇领兵前来,愿为师君阵前驱使,做犬马之劳。”
    这句话的意思里完全没有害怕卢植打败仗才来,而是害怕张角人多,卢植人少,所以才来助一臂之力。语言的艺术就是这样,人都喜欢听好话,特别是刘备这番话,既表现得自己为国效力的心思,又表达了对老师的孝意,说得很漂亮。
    卢植从主坐上站起来走过去扶起刘备,哈哈大笑道:“玄德有心了。”
    刘备笑道:“为国分忧,为师分忧,是备应尽之责任。”
    卢植点点头:“不错,你来得正好,我大军正准备开拔,进军广平,一举歼灭张角。多一股人马多一点力量。你就在我帐下做个羽林,执掌近卫。到时候上了战场,需冲锋在前,勇猛杀敌。切勿贪生怕死,堕了为师名头。”
    羽林在西汉时候就是大名鼎鼎的羽林军,不过到了东汉,这支队伍早就名存实亡,只在光禄勋下还有个羽林署的名字在,总共也就几百人,充任守门侍从,再没西汉时的威风。
    不过卢植的北中郎将属于五官中郎将,是光禄勋属官。五官中郎将也有属官,羽林就是五官中郎将的卫士,所以卢植是让刘备担任他贴身侍卫的意思。
    这是他这个老师在提携刘备这个弟子,虽然羽林依旧只是个大头小兵,但在外面当炮灰兵和在主将身边当近卫兵是两个概念。
    前者死得快,几乎没有上升通道。后者比较安全,打几个仗捞点功劳,很容易当基层军官,再加上主将推荐的话,升迁速度会非常快。
    卢植也是看在刘备千里驰援拳拳孝心,再加上有师徒情分上帮他一把,不然以他刚正不阿的性格,绝对不会帮人走后门。
    没想到刘备却说道:“不瞒恩师,弟子虽不才,却也骑马上了战场,一路从幽州走来,遇到大大小小的黄巾军不下万人。大小恶战打了10多余场,击溃数千,斩获千余贼首,亲自手刃了四十多名贼寇,战果累累,绝非贪生怕死之徒。所以备恳请恩师让我去前锋军,为恩师披荆斩棘,开辟道路。”
    “哦?”
    卢植脸色微微动容,惊讶道:“你那一曲人马,莫非是幽州精锐?”
    一曲人马就是500人,500人遭遇上万黄巾军,还斩杀了1000多人,也就只有精锐部队才能做到。
    刘备摇摇头:“不是,是备在家乡涿县招募的本地精壮,此前从未上过战场。”
    “哈哈哈哈哈。”
    帐中立即有人大笑道:“你这人真是好吹牛,500从未上过战场的乡勇击溃数千贼人,斩杀千余,这怎么可能呢?”
    说话的是个身高八尺,浓眉大眼的粗壮汉子,一脸不信。
    其实不止是他,在座的其他中高级军官同样都脸色揶揄,眼神中透露着古怪。
    显然这里没人信刘备说的话。
    这个时代不是火器时代,人数多寡和部队精锐程度往往决定了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虽然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更多的战斗却还是携大军压进之势,人多打人少,从而取得胜利。
    这就是所谓的一力降十会。
    只不过碍于刘备是卢植的爱徒,其他人都没有点明而已。
    那个说话的汉子是北军一名中级军官,屯骑司马孟震,隶属于屯骑校尉鲍鸿帐下,性格比较鲁莽直爽,没有考虑到要给主将官面子,所以才出口反驳。
    张飞听到有人驳斥自己大哥,不由震怒,正要出声,却见四弟陈暮拉着自己,微不可查地摇摇头,示意一切听大哥指示。
    刘备瞧了眼卢植的脸色,发现他脸色并不好看,显然是在怀疑自己说谎,打了他这个做老师的脸。
    不过刘备却并不惊慌,只是对孟震道:“请问这位是?”
    “屯骑司马孟震。”
    “呵呵。”
    刘备笑着对孟震拱手道:“孟司马,有时候说话切勿这么武断。黄巾贼者,土鸡瓦狗也,我二弟三弟有万夫不当之勇,再加上四弟出谋划策,制定作战谋略,即便我部马少人寡,亦能乱中取胜。如若不信,你可去检查首级,皆是铁证。”
    在秦代的时候,斩获敌人的脑袋,就是功劳,可以升一级,所以称为首级。但这种方式对于士兵来说是个负担,再勇猛的士兵身上挂几个人脑袋,再继续追杀敌人也不可能实现了。
    所以到了汉代以后,就慢慢用耳朵取代了首级,而且统一用左耳朵。不过这种记军功方式比较少见,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