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那么艰难。
    所以在刘备想来,各路诸侯应当会积极响应才是。
    然而除了公孙瓒曹操孙坚鲍信等少数几个人叫好之外,其他各路诸侯都默不作声,一个个低着脑袋,没有说话。
    “这。。。。。。”
    看着诸多诸侯都没有回应,刘备愕然道:“这是何意?难道诸位不想继续进攻董贼,迎回圣驾?”
    就在此时,豫州刺史孔伷第一个站出来,咳嗽两声,苍老苦笑道:“盟主,恐怕此事我再难尽力了。经过大半年折腾,我这条老命也几乎被折腾了一半,如今久病在身,我想回豫州养病。”
    孔伷的话如一盆凉水泼在刘备身上,联军还没有攻打关中,就已经有人要离开联盟,这对于刘备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看着孔伷脸色苍白,垂垂老矣的模样,确实不能再这么折腾下去,刘备也只能叹息道:“既然公绪公久病,那就如此吧。还望公早些康复,国家不能没有你这样的股肱之臣。”
    “多谢盟主。”
    孔伷在旁人搀扶下拱手一礼,缓缓走出大殿。
    “孔公绪生病,要回去养病,诸位呢?”
    刘备又以希翼的目光看向别人。
    河内太守王匡迟疑片刻,站起来道:“盟主,我部下来报,白波军侵扰河内,恐怕。。。。。。”
    “盟主,前些日子我也接到上党发来的战报,中部鲜卑与卫将军在雁门鏖战,久攻不克,东来袭扰我上党,我也必须回师。”
    “盟主,广陵黄巾复起,我必须回去平叛。。。。。。”
    有了榜样之后,诸侯们纷纷站起来向刘备请辞,借口也是一个个几乎没法拒绝。毕竟他们自己的老家都着火了,似乎也确实无力再继续西进攻击董卓。
    看着他们都要走,刘备像是苍老了十岁,淡淡地道:“既然如此,那诸位就请便吧。”
    王匡张杨张超张邈刘岱等人同样转身离开了大殿。
    “盟主,我部粮草不济,也得撤兵了,待来年兵粮足备之时,再来与董卓一决雌雄。”
    最后是袁绍也站了起来。
    刘备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十分难看。
    别人还有理由走,你袁绍干脆是连理由都是糊弄的。
    粮草有青州集团和冀州王芬供应,这些年冀州在王芬的打理下几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粮草十分充足。
    而青州经过陈暮刘备的治理,比之冀州也差不了多少,供应二十万大军打仗绰绰有余。
    所以粮草根本不是理由。
    要知道这里的人最不该走的就是袁家人。
    董卓屠戮了袁家满门,你这个时候离开,一不思忠君报国,二忘了家族仇恨,几乎跟不忠不义的禽兽有什么区别?
    因此刘备当时候就忍不住了,蹭一下站起身,正准备严词呵斥袁绍,没想到有一个人比他还快。
    “袁本初军中已没了余粮,也确实可以退兵,既然如此,那就请便吧。”
    陈暮站起身,算是给这件事情划上了一个句号。
    袁绍拱手一礼,转身便走。
    他一走,袁家的人自然也都走了个精光。
    只片刻功夫,殿内就只剩下刘备公孙瓒孙坚曹操鲍信这五路诸侯,而且孙坚曹操鲍信三人的兵马都不多,加起来也才两三万人,力量很小。
    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刘备握紧了拳头,眼睛里在喷火,看着陈暮道:“四弟,你为何?”
    陈暮摇摇头:“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忠君爱国之辈,留在这里,他们也不会真心出力,就让他们去吧。免得撕破脸皮,还没打董卓就先内讧,反而让天下人笑话。”
    “唉!”
    刘备长长地叹了口气,情绪又愤怒又悲伤。
    他原本以为,各路诸侯是畏惧于董卓实力,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这才不敢全力进攻。
    所以虎牢关前,自己军队打主攻,刘备认了。
    杀入关后,自己一马当先,抢救皇宫,扑灭大火,从火海里救出珍贵的书籍资料,全都是他的人马在做,刘备也认了。
    就连攻打函谷关,他也已经考虑好,自己与公孙瓒的兵马会打头阵。
    林林总总,所有的一切,这些他都认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些道貌岸然的诸侯们,甚至根本就没有对付董卓,营救天子的念头。
    他们哪里是在想着保存实力,根本就是在沽名钓誉,混个讨董的名头而已。
    一切的一切,都让刘备感受到一种背叛的愤怒,以及对这些只顾自己利益,而不想着整个天下的诸侯们,深深的恨意。
    这些人,跟那董卓,又有什么区别?
    然而现实就是,他们都走了,带着他们的军队,到了最后,留给刘备的人手,也就是加上一个鲍信,也才十万人出头的队伍而已。
    而且刘备军多次打主攻,后来又在洛阳抢救大火,兵马是真的俱已疲惫,战斗力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到了秋天,很多士兵已经开始想念家乡,想回青州了。
    看到刘备垂头丧气,陈暮再次劝道:“大哥,讨董联盟已经实质性的分崩离析,还是撤回青州,养精蓄锐,再图一战吧。”
    这是作为谋士的责任。
    然而刘备却悍然而立,坚定地说道:“我不走,他们不打,我来打。终有一日,我必手刃董贼,迎天子回朝!”
    陈暮便没有说话了。
    历史上的刘备是个小角色,所以漂泊半生,虽然归来仍有半分少年气。但终究是学会了能屈能伸,没有了当初那份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概。
    但如今的刘备发迹的早,还没怎么碰过壁,所以脾气一直没有变得更好,还是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认准了死理不回头。
    没有改变刘备的性格。
    这或许,也是陈暮来到此间,做的一件最错误的事情吧。


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对苍穹
    十八路诸侯,眨眼睛就去了大半。
    还剩下孙坚曹操鲍信公孙瓒。
    这几人当中,孙坚和曹操,确实是敢打敢拼。
    关东联军畏惧不前,唯独他们二人一往无前,虽然接连被徐荣击败。
    但这也证明与袁绍袁术等各路诸侯相比,孙坚曹操的格局就远比他们高了一大截。
    这其中鲍信和公孙瓒算是两个异类,公孙瓒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而鲍信是跟曹操刎颈之交。
    如果没有刘备和曹操在,公孙瓒和鲍信会不会走,犹未可知。
    看着殿内寥寥几人,刘备不无感慨。目前关东联军,也就只剩下这点底子了。
    最让刘备感动的是,曹操和孙坚的不离不弃,让他很是欣慰。
    路遥方知马力,患难才见真情。
    袁绍等人带走了大半兵马,曹操孙坚鲍信三人的实力明明不强,却依旧不离不弃,总算是让刘备稍微舒服一些。
    他扫视殿内,缓缓从首席上下来,对身边的侍从说道:“将我的席子取下来,就铺在这殿中。”
    “盟主?”
    曹操不解,也站起来问道:“这是何意?”
    刘备摇摇头:“在汉室最危急的时候,才能够看到谁才是大汉的忠臣。高祖开创基业不易,多少年艰辛才换来今日的大汉江山。后来王莽篡汉,世祖武皇帝奋起拼搏,终究又换来一百余年的安宁。”
    “而如今董卓篡逆,如那王莽一般要为祸这天下。我刘备得庇于先帝赏识,从一届平民之身窃居今日诸侯之位,不说我宗室身份,便为先帝遗臣,亦有守卫江山之责。”
    “袁本初袁公路四世三公,世受皇恩。且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袁家数百人口皆丧命于董卓之手,本应当悍然而起抨击国贼,却一个个心怀叵测,令人齿寒,唯有诸公,才是汉室支柱,国家栋梁,请受刘备一拜!”
    说罢,环视一圈,向着曹操孙坚鲍信公孙瓒四人拱手一礼。
    众人连忙道:“使不得,使不得。盟主为天下殚精竭虑,亦是攻董主力,我等不过是附为羽翼,摇旗呐喊而已,何须盟主如此大礼。”
    刘备却笑着说道:“正所谓孤木难成林,滴水莫做海。没有众人之力,又怎么能逼得董卓退守函谷关呢?那袁绍袁术等人既然如此不忠不义,便不管他们了,诸位,我想与你们一起结盟,请坐而相谈。”
    这是打算放弃二月初在酸枣定的盟约,重新定一个新的会盟。
    伟人曾经评价过刘备,说刘备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力量一起对抗强敌。
    在这一点上,伟人的评价绝对是正确的。
    在发现袁绍袁术等人心怀鬼胎,不堪重用之后,就立即放弃他们,转而开始团结起曹操鲍信孙坚公孙瓒的力量。
    而且刘备也完全没有因为自己是宗室,先帝请封的乡侯,以及青州牧的身份来看低他们。
    干脆邀请他们几个人一起坐在中间两张拼凑起来的席子上谈国家大事。
    要知道,这里的人年龄差距都不大,最大的是鲍信,元嘉元年(151)出生,今年是40岁,最小的是刘备,延熹四年(161)出生,30岁。
    而曹操和孙坚都是永寿元年(155)年,36岁。公孙瓒则是延熹三年(160)出生,31岁。
    古人都讲究虚岁,所以实际年龄都要小一岁。
    但不管怎么样,即便是十八路诸侯加起来,论起官职和地位,也都是刘备最高。
    一州州牧,一地乡侯,先帝汉孝康帝亲自录入宗室,赐予爵位。
    整个天下,也仅仅是三公九卿大将军等人比刘备身份高一点。
    所以刘备坐在首席,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但他现在却邀请大家一起坐在下面,这意味着刘备其实是在和他们平辈且同等身份在交往。
    这一点就让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
    众人在刘备的邀请下一起坐在了中间的席子上,因为席子不大,五个人肩膀并着肩膀,几乎是身子互相靠在一起。
    在后世,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成语。
    叫“携手同席”。
    跟“吴越同舟”一样,表示大家团结互助,齐心协力,一起战胜困难。
    孙坚坐下之后,第一个拍着胸脯说道:“盟主,别的不用多说,只要冬季真的可以淌水过河滩,坚请命为先锋,必为盟主破了函谷关!”
    刘备无比高兴,看孙坚的眼神一下子变得不同起来,笑着说道:“大家不要叫我盟主了,这里再也没有盟主。如果不嫌弃的话,我们以兄弟相称,叫我表字即可,备想问问诸位年纪。”
    鲍信左右看看,略微不好意思地道:“盟。。。。。。玄德,我生于元嘉元年,应当是我最大。”
    “操生于永寿元年九月。”
    “我也是,不过我是二月,比孟德大。”
    “玄德,你是知道我的,我就比你大一岁。”
    几人纷纷说道。
    刘备大笑道:“那好,此后我们五人便为兄弟,允诚兄最大,便是大哥。文台兄其次,便是二兄。孟德兄排三,伯圭兄为四,小弟添居末席,今日痛快,怎么能少酒才行,来人,上酒。”
    旁边就有侍从去取酒。
    陈暮关羽张飞三人站在刘备身后,互相对视,耸耸肩,没有人的眼里露出不满。
    因为结义,与誓为兄弟是两个概念。
    结义跟后世的收养养子是一样的,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同样有继承权。就跟亲兄弟一样,属于异父异母的同胞兄弟。
    根据史料记载,公孙瓒也有三个结义兄弟,所以他跟刘备关系好是好,但还没有到结义为亲兄弟的地步。
    而誓为兄弟,就属于朋友的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