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多官员害怕董卓下一秒又要杀鸡儆猴,连忙纷纷高呼。
    “太师所言,正是如此。”
    “大汉数百年来,都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弘农王为嫡长子,自然应当继承祖业。”
    “陈留王乃庶子,且非庶长子,地位低下,不该为天子。”
    “太师拨乱反正,实乃社稷之福。”
    众人个个替董卓辩解,昧着良心夸赞董卓是大汉忠良。
    “很好。”
    董卓见了十分满意,点点头,正欲说话,却忽然目光瞥到下方的刘协正用怨毒的眼神看着自己,心中震怒,淡淡地道:“陈留王为先帝庶子,窃据帝位,本应该论罪,如今只是废帝为王,念在其年幼,暂时关押在永巷,深监囚禁,画地为牢。”
    刘协赶忙低下头,再也不敢看他。
    散朝之后,董卓气呼呼地回到府邸,召来李儒阎忠议事。
    “明公为何动怒?”
    见到他的表情不太高兴,李儒诧异道:“莫非废帝之事,尚有差池?”
    “倒不是因这事。”
    董卓摇摇头:“只是那废帝刘协在叩拜新君的时候,居然仰面怒视于我,实在对我无礼,可恨至极。”
    李儒眼珠子一转,思索道:“既然如此,何不将陈留王赐死?”
    又赐死?
    这次连先帝子嗣都不放过?
    阎忠在一旁睁大了眼睛。
    李儒这人简直是绝了,自己当年曾经劝皇甫嵩南面称制,拥兵自重,顶多也就是看到了汉室倾颓,有末世之像,才出言建议。
    但当时顶多就是割据一方,因为汉庭讨伐黄巾已经十分吃力,绝不可能再对皇甫嵩出手,估计皇甫嵩真要割据独立,汉庭也顶多捏鼻子认了,将来天下大乱,再做打算。
    自己顶多就是乱乱天下,而李儒这人,不仅乱天下,还连皇室血亲,一个个都不放过,似乎是杀权贵杀上瘾了,前脚才除掉何太后,后脚就要杀陈留王。
    听到李儒的话,董卓想了想道:“恐没有理由赐死陈留王,若无故诛杀,百官与天下必然不服。”
    李儒淡淡一笑:“何须理由,过几日之后,偶感风寒,陡然暴毙的事情而已。”
    “原来如此。”
    董卓点点头:“既然如此,这事就交给文优来处置吧。”
    李儒正要答应,耳侧忽然有人说话。
    “慢!”
    董卓李儒看去,是阎忠。
    二人一脸狐疑。
    阎忠笑道:“说起来,我虽然为董公出谋划策多次,还进贡西域毒药,助董公杀死太皇太后与何太后,可我自己却从未用过这些毒药,深为遗憾。”
    “哦?”
    李儒笑了起来:“诚汉是要亲自动手?”
    阎忠点点头:“不错,文优已经亲手杀过一位至尊何太后,我怎么能自甘落后呢?一人一个,这才公平嘛。”
    “哈哈哈哈。”
    董卓大笑道:“既是如此,那此事就交给诚汉来处置吧,一定要办得漂亮。”
    “当然。”
    阎忠微微一笑:“必然妥妥当当。”
    “嗯。”
    董卓吩咐了这事之后,就不再在意,而是又对李儒道:“文优,你看如今洛阳军队归心已否?”
    李儒说道:“应该已经十有八九,但这并不意味着明公就已经安全。”
    “如今满朝都在我的掌控之下,还有何人敢与我作对?”
    董卓豪迈地问道。
    李儒指了指西边,嘴里吐出了三个字:“皇甫嵩!”
    皇甫嵩这个人对敌人狠辣,残酷无情。但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个汉室忠臣。
    不过他不是忠诚于皇帝,而是忠诚于汉室,跟荀彧有些类似。
    所以皇帝是谁对他不重要,重要的是汉朝江山还在。
    如果董卓想要颠覆汉室江山,那皇甫嵩就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因为他手里还有五万最精锐的北军。
    “嗯。”
    董卓想起了自己当初与皇甫嵩的恩怨,深以为然道:“不错,皇甫嵩此獠凶悍,若与我为敌,确实不太好办,诚汉可有法教我?”
    李儒献策道:“可召他回洛阳,若他回来,则立即杀之。若他不回来,则说他有异心,要西面称制,以天子诏令命令关中守军对他群起而攻,我们坐享渔人之利。”
    “好,就这么办!”
    董卓一拍桌子,赞同了李儒的计策。
    几日之后,董卓愈发嚣张,竟然直接住进了皇宫之中,祸乱宫廷,肆意侮辱公主宫女。
    李儒和阎忠吕布等人,也跟着他同样住进了皇宫里,为所欲为。
    一时间,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无人再敢出声。
    而李儒则干起了老本行,做起天子近侍,不仅时常监视皇帝,还掌控了玉玺,利用皇帝诏书,对远在长安的皇甫嵩下令,召他回洛阳。
    而另外一边,阎忠却捏着一瓶毒药,缓缓地走入了永巷之中。
    他在执行两个任务。
    一个是毒死刘协。
    另外一个,是救出刘协。


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
    陈留王偶感风寒暴毙的消息传遍整个朝堂。
    满朝文武俱为震惊,然后是震怒。
    只要不是傻子,都应该明白,这所谓的偶感风寒是什么意思。
    前些日子陈留王退位的时候,身体明明还不错。
    眨眼间就病死,怎么能不让人怀疑。
    但董卓借口陈留王死的太匆忙,死相难看,连让百官见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直接下葬。
    汉朝时天子、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死了叫“崩”,诸侯王死了叫“薨”。
    相比于“崩”的规格,“薨”的规格就要差许多,没那么多讲究。
    刘协当过几个月的皇帝,但现在被迫退位,就是王侯。
    因此死了之后,并不需要百官吊唁之类的场景。
    毕竟虽然汉武帝利用推恩令与酎金夺爵消灭了很多诸侯王,但王侯依旧存在,数量还不少。
    像冀州就有中山国、常山国、赵国、安平国、河间国五个国,每一个国都有个比较大的国王,一般有数个到数十个县做食邑。
    这个国王的几个儿子还能领国王,各自分一些县,县被分完了还有乡亭,只是不再称王,而是侯,某某乡侯,某某亭侯之类,比如汉灵帝就是世袭的解渎亭侯。
    所以东汉各地国数十个,王侯成百上千,要是个个死了都要吊唁,那百官都不需要做什么,每天来往于各地赶路就行了。
    身份的转变,造成了重视程度的变化。哪怕刘协曾经做过天子,但百官也依旧难以抗争什么。
    事实上也没法抗争,整个洛阳的兵权都在董卓手里,想抗争除非用命。
    如此事态逐渐平息,没有人敢质问董卓是否谋害陈留王。
    而在这个时候,朝堂内部也是暗流涌动,洪波起伏。
    曹家,曹操的父亲曹嵩去年被罢官,现在已经回了老家谯县,因此如今洛阳的曹家掌权人就是曹操。
    曹操目前担任下军校尉,隶属于南军,他虽然不想跟董卓同流合污,但大势所趋,靠他那一部数千兵马,根本难以有所作为,因此只能虚与委蛇,等待时机。
    这一日曹操感觉到机会终于来了,因为这次军事会议,他发现天天跟随在董卓左右的吕布居然不在,于是匆忙回家,取刀急匆匆出门。
    由于他已经知道洛阳成为了龙潭虎穴之地,因此早早地遣散了妻子女儿,让他们回谯县老家,自己一个人在此。
    所以曹操很清楚,一个人更方便行动,即便是行动失败了,也不需要因为拖家带口而有累赘。
    当日中末刻的梆子敲响的时候,曹操穿戴整齐,将七星刀悬在腰间,准时出了门。
    门外早就预备了良马,上了马匹,行走在空荡荡的洛阳大街上。
    董卓残暴不仁,昨日派吕布出城去,发现城外有百姓聚集,于是肆意残杀,将他们的财产掠夺,将女人掳走,还说是破贼大胜,口呼万岁。
    这件事情传入洛阳,使得洛阳城内家家户户都人人自危,除了购买生活的必需品以外,大多数时候都不敢出门。
    一列列身覆黑甲的士兵行走在大街上,他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来回巡视街上的一举一动,整齐划一的步伐在黄土街面上发出橐橐的响声,彷佛在提醒过往的每一个行人——小心你们的脑袋。
    曹操的马上悬挂着一块木牌,如驼铃般吊在颈下,士兵看到之后,都会放行。甚至有南军的士兵,见到他还会站在一侧,恭敬行礼地喊一句:“校尉。”
    董卓虽然偶尔栖息在后宫,享受皇帝般的生活,但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梁冀园里,曹操沿着西城大街,来到了显阳苑外。
    这里当年还是汉孝康帝阅兵的地方,可惜早已物是人非,房屋遭到损毁,校场上已经是一片狼藉,风貌不再。
    梁冀园就在显阳苑旁边,门口的守卫自然认识曹操,见他轻装一人行来,有些奇怪地询问道:“曹校尉,何故又返?”
    “之前回去的急,到家后才想起来,却是有件事情忘了禀报太师。”
    曹操找了个借口。
    “现在是午时,太师怕是刚刚要睡去。”
    守卫随口提了一句。
    很多人都知道董卓的习惯,上午开完会后,中午吃完饭,要午睡那么一两个时辰,到下午才会取来。
    “我进去看看吧,事情挺急的,若是已然睡去那我便不打扰,若是没睡,刚好议事。”
    曹操下马将马匹拴在门口的木柱上,跨步往里走。
    “这刀。。。。。”
    守卫看了眼曹操腰间的刀。
    按照惯例,进府的时候是要解除武器的。
    这条惯例倒不是董卓亲自颁布的规定,而是一个约定俗称的规矩。
    之前有个侍御史扰龙宗,因为在董卓面前没有解剑,就被董卓残忍杀害。
    因此每次开会的时候,将领们到门口都会主动上交武器。
    守门也习惯了进门收武器,第一次见这么不拍死进董卓府还带武器的人确实少见。
    曹操解释道:“此刀乃是一口宝刀,我偶然得来,确是要献给太师。”
    “原来如此,校尉请进。”
    守卫让开道路。
    曹操阔步往里面走,表面不动声色,眼睛却是在四下观察,看看府内的守卫力量。
    一路来到后殿,询问了巡逻护卫董卓现在在何处,就到了小阁内。
    这个时候董卓正在后阁木塌上休息,往日贴身守卫的吕布并不在门口,昨日吕布出城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曹操步入厢房,透过珠帘隐隐看到了木塌上那个肥胖的身影,狭长的眼眸中露出了一抹杀意。
    轻轻地踏入房内,撩开珠帘,右手缓缓地摸在了腰间刀上。
    呼呼呼呼!
    董卓鼾声如雷,浑然不觉杀机已近。
    曹操悄然静步,蹭地拔出七星刀,便要对着董卓的脖子上刺去。
    便在此时。
    “义父!”
    门外忽然传来喊声。
    董卓顿时醒来,睡眼惺忪,还处于一片茫然的时候。
    咚!
    只听到耳边一声清脆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磕在了木地板上。
    “嗯?”
    董卓纳闷不已,转头一看,却是看到一人单膝跪在自己面前。
    还未等董卓发问,曹操就立即双手捧起七星刀,说道:“太师,适才我回到家中,发现祖传宝刀一把,特来献给太师。”
    献刀?
    董卓还有点发懵,不太明白眼前什么状况。
    “义父,孩儿回来了。”
    门口吕布踏入房内,兴奋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