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武器装备是一锤子买卖,可以用很久,养人要天天养。
    最主要的是,他觉得两万人少了,北军有五万人,如果再招两万新军,跟五万北军精锐比,不管人数还是战斗力都差得远。
    这样就起不到制衡北军的作用,两个原因加起来。所以临到了这个关口,汉灵帝反而开始犹豫起来,要不要真的招人组建新军,担心自己的打算多此一举。
    听到陈暮的话,汉灵帝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子归真是知我,不错,朕确实想组建新军。但城中有了北军在,一来新军人少无法制衡,人多开销就太大,朕迟疑许久,还是迟迟不知道如何处置。”
    “容臣冒昧,陛下的新军是准备多少人合适?”
    陈暮小心翼翼问道。
    汉灵帝沉吟道:“目前考虑两万人,再多的话,资糜耗费,朕折腾不起。”
    这一点确实是实话,组建新军大司农那边的都内府肯定不会出钱,因为这是维持天下稳定的钱,包括给官员发工资、平抑物价、赈灾拨款等等,都是都内府出钱。
    所以只有由皇帝的私人内帑出钱,但哪怕现在禁钱司和水衡尉小有积蓄,可用钱的地方也不少,能够挤出来做军费开销的不多,汉灵帝也得慎重。
    “只有两万人吗?”
    陈暮思索道:“那确实是一个问题,兵员少了,起不到制衡作用,多了开销就会太大,朝廷负担过重,朝堂上下也会反对。”
    汉灵帝便说道:“所以朕找你过来,就是想商讨一下,看子归还有何敛。。。。。哦不,收税妙计。”
    看来汉灵帝是把自己当送财童子了,不过仔细想想,汉灵帝这个人确实这样,只要能帮他弄钱,让他叫爹都行。
    陈暮在心里腹诽,脸上却凝重地摇摇头道:“陛下,去年的税已经收过了,今年才刚开始,再收的话,天下豪强就会疯掉,说不准遍地烽火狼烟,要修养一年,到今年年尾才行。”
    汉灵帝失望道:“这样啊,那好吧,看来子归也是无计可施了。”
    陈暮狡黠一笑:“那倒未必。”
    “哦?”
    汉灵帝精神一振:“子归有何妙计?”
    陈暮分析道:“既然新军不能扩大,那又何必执着于新军呢?削弱北军,一样能保持平衡。”
    “削弱北军?”
    汉灵帝皱眉道:“这可不行,北军都是固定常备军,同时也是朝廷倚仗的精锐,若想解散他们,恐怕会闹出兵变来。”
    陈暮笑道:“谁说要解散他们,臣的意思是将他们分出一大半人去打仗,调离洛阳即可。”
    分出一大半去打仗?
    五万北军,分出三万出去,再把剩下的两万安排去守卫洛阳附近的关隘,那城外驻扎营地,就只剩下一万多人,再组建一支两万人的新军,就可以达到制衡效果了。
    汉灵帝眼睛一亮,但又很快暗淡下去道:“只是现在天下承平,凉州安稳了,辽东也安稳了,没有地方可以打仗了。”
    “陛下莫非是忘了并州?”
    陈暮淡淡一笑。
    并州就是后世的山西,这可是个好地方,从这里源源不断远处去的煤炭,为后世的新中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可惜的是在汉朝,并州跟交州一样默默无闻,要不是出了个吕布,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地方。
    究其原因,是因为并州地广人稀,汉和帝时期人口统计,整个并州也就五六十万人。
    不谈后世一个县城都有那么多人口,单说在人口最密集的冀州和豫州,随随便便一个郡国人口就能在一百万以上,比并州整个州还多,可见其的战略意义有多小。
    没办法,山西嘛,汉朝人对煤矿没兴趣,导致当时的山西一没有开采,二呢,由于地质的问题,无法种地,对于汉人来说自然价值不高。
    因此即便休屠各部落占领了并州大半,只要人口和耕地面积最稠密的太原与上党二郡还在手里,朝廷就不太想大动干戈,花费巨额钱财去争夺一些没有用的土地。
    这也是为什么到曹魏时期,并州只剩下小片领土,雁门关外全给了鲜卑匈奴的原因。
    不是曹操没实力打,而是觉得没必要。
    所以听到陈暮说并州,汉灵帝这才想起来,去年休屠各部落南下,占了整个并州北部,如今只有太原和上党,连雁门关都好像失守了。
    当时汉灵帝还因此发怒,暂停了朝会,其实那时候他发怒还真不是因为这个,只是借题发挥,中断商议太子得事情而已。
    毕竟对于他来说,并州这破地方还真是个鸡肋,夺回来吧,浪费钱财,不夺回来吧,好歹也是汉土。。。。。.
    如果后世的山西人知道汉灵帝,或者说整个东汉人都是这想法,估计得当场震怒或者落泪。
    可没办法,东汉的山西确实是这样,唯一的战略意义就是草原跟中原王朝的缓冲区,只要草原部落不至于打到洛阳来,那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一块地方。
    想到如果说天下还有打仗的地方,确实就只有并州,汉灵帝就点点头:“朕明白你的意思了,陈汤曾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泱泱大汉,怎么能容休屠践踏,朕过几日就开朝会,让北军出征。”
    好家伙,汉灵帝虽然目光短浅,但政治素养还是不错。马上就举一反三,明着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实际上就是为调离北军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陛下英明。”
    陈暮和蹇硕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同时拱手行礼。


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
    汉灵帝搞平衡权术手段其实一直不弱,包括废皇后,立鸿都门学,打压世家,提拔寒门,分何进权等等。
    他在位的这二十多年,除了早期还小的时候,由王甫候览掌权,与党人发生了激烈冲突以外,等他长大之后,权力基本就牢牢控制在手里。
    虽无治国安邦之才,可帝王心术却一套一套的。
    陈暮这一计调虎离山,可谓打在了何进的七寸,让汉灵帝也十分满意。
    他乐呵呵地说道:“子归此计甚妙,又为朕立了一功,朕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奖赏你。”
    陈暮拱手笑道:“为陛下尽力,是做臣子之本份,怎么能奢望奖赏。”
    “有功不赏,岂不是让功臣寒心?”
    汉灵帝沉吟道:“上次朕想为汝父封侯,你竭力不愿。这次就不许再推辞了,朕封汝父为中散大夫,都亭侯,择日来洛阳赴任吧。”
    陈暮心中一沉,脸上却平静地道:“陛下恩德,臣没齿难忘。只是臣父老迈,又失了一条腿一只手,恐难以奔波。”
    拒绝了?
    汉灵帝想了想,也确实,失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再千里奔波来洛阳,是不合适,更何况作为海内闻名的大孝子,陈暮也有足够的理由反驳。
    想到这里,他便赞许道:“子归确有孝心,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子归结义兄长刘玄德,屡立战功,担任济南相也有三年了,功勋卓著,今年也该调任洛阳,担任朝官。”
    “臣代兄多谢陛下。”
    陈暮微笑道:“我兄长刘玄德亦为陛下族弟,忠于汉室,闻陛下相召,必然欣喜,恐怕早就翘首以望?    等着进京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了。”
    “朕这族弟平黄巾?    战张举,除叛乱?    战功赫赫?    以前却只是闻名,还从未谋面?    现在也该见一见了。”
    汉灵帝躺回了木塌上,慵懒地摆摆手:“子归?    尚书台事物繁忙?    你去吧。”
    “臣告退。”
    陈暮低下脑袋,起身拱手一礼,倒退着出去。
    转过身去,原本的笑容瞬间变得冷漠?    目光中透露着丝丝寒意。
    帝王心术?    平衡之道。
    我还没成为一股世家力量呢,只是几个结拜兄弟,就让你感受到了威胁吗?
    不过陈暮倒也知道,汉灵帝不是在针对他,而是权力使然。
    当初党人气势壮大的时候?    汉灵帝附和宦官打压党人,开启党锢之祸。
    后来宦官权力大?    同时也因为宋皇后的事情,让汉灵帝开始疏远王甫与候览等人?    他就提拔阳球,将王甫弄死?    最后再将阳球处理掉?    以此来达到平衡。
    再加上多番举措?    打压太学,在西园卖官,罢免袁家,在杨赐死后消除世家影响力,将官僚体系打得支零破碎等等。
    如此不管是宦官还是党人亦或者世家,手中的力量都大为削弱,汉灵帝从中渔利,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从这一点上来看,汉灵帝几乎是从权利斗争中成长起来,有这样的手段和能力,并不奇怪。
    现在刘关张陈四人的青州集团,俨然在朝廷当中也算是冉冉新生的一个小政治团队。
    陈暮执掌尚书台,管理天下政务。
    刘关张坐镇地方,一方诸侯。
    更别说青州上下都是泰山学宫出来的官吏,以郑玄马首是瞻,而郑玄又十分欣赏刘备和陈暮。
    主要也是陈暮在青州的施政,非常符合郑玄的思想。
    如打压豪强,帮助寒门进学,严禁土地兼并,照顾小农经济,等等举措,都让郑玄很满意,对他们推行的政策也是大加赞赏。
    如此一来,青州几乎铁板一块,刘关张陈四人都快变成青州的土皇帝。
    作为天子,汉灵帝自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因此,把陈暮调回中央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把刘备调来,拆散四人集团,将主心骨剔除掉。
    轻描淡写,就将如今朝廷插不进手的青州集团打散。
    汉灵帝这一招擒贼擒王,可谓老谋深算,平衡之道玩得非常厉害。
    难怪他说要把陈暮将来调去扬州,还大方地要让他做扬州牧,原来早就想好了人质的人选。
    不过汉灵帝肯定不知道,这些手段其实是无伤大雅的事情。
    因为他再怎么精明,也预料不到自己的死期。
    毕竟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欲望的人,再怎么精明,其实最终还是会倒在自己欲望之下。
    回到尚书台,陈暮开始处理今天的政务。
    没想到廷尉吴恭在等他。
    在明光殿偏殿,也就是自己办公室看到吴恭的时候,陈暮就笑了起来,说道:“大理,是为了弘农郡那个失窃案?”
    他已经猜到了吴恭的来意。
    吴恭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原来尚书令已经知道,不错,确实是这件案子。”
    “嗯,公文我之前看过了,没想到这里面案情还挺曲折。”
    陈暮坐在自己位置上,招呼吴恭坐下。
    上次弘农那个失窃案,里面疑点颇多,陈暮就打回去让当地官府继续查。
    结果查到后面,还真有点意思。
    原来是有一次王妻进城探望王乙,被那位富商张斗看上,惊为天人。但人家夫妻很是恩爱,他没有插足的地方。
    后来就想着贿赂陆浑令郭永,将王乙找个罪名关起来,结果事情还没说,就被郭永连人带贿赂的钱财赶出了县衙,还被郭永打了一顿。
    那张斗在去找郭永之前也不打听打听,郭永原来是个党人,在为官之前,整日以没有与窦武陈蕃李膺一同赴死而引以为憾。
    前些年黄巾之乱,党赦之后,才被友人请出来为官,属于非常固执的那一派,跟他贿赂,郭永没打死他都算好的。
    一计不成,张斗又来一计。每日派人跟踪王乙,终于等到一日王乙喝醉酒,就用栽赃陷害的毒计。
    之所以没丧心病狂到杀人,其实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