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谋伐-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跑得快的还留了命,跑得慢的就被蒲阴乡民杀进来,乱刀砍死。
    往日的仇恨全都算上总账,在刘关张陈的带领下,乡民们杀进庄园,屠戮了豪强张家满门。
    这种行为按道理来说,应该属于暴民行径。
    但在东汉,只会被人称道。
    连新时代初期,都有打土豪分田地,审判地方恶霸的正义行为,更别说在古代。
    平日里乡民摄于豪强威慑,不敢反抗。
    可只要给他们一个合适的理由,过去遭受的林林总总苦难,一股脑全都会发泄出来。
    好在刘备尚有理智,制止了乡民残杀无辜,吩咐民众将所有张家宗族的人全部捆绑起来,押赴城内受审。
    上千人抓了张家宗族的人浩浩荡荡回城。
    回城之后,在关张的带领下,乡民们又冲进县衙,抓了为虎作伥的县尉、县丞等人。
    总共上百人,全都五花大绑,一个个灰头土脸,十分狼狈。
    听闻豪强张家和蒲阴大小官员被抓,满城百姓数千人都出来围观,城门外的空地上,聚集了无数百姓。
    刘备夺了蒲阴县令印,号令蒲阴县的兵丁维持秩序,一个个审问。
    “张霸,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罪不可恕,杀了!”
    “张彪,强抢民女,殴杀一名乡邻,杀!”
    “张恺,肆意凌辱县人,强取豪夺。。。。。。。”
    在蒲阴当地百姓纷纷指认之下,一个个为非作歹的恶霸豪绅官吏现出原型,当场受到审判。
    百姓苦这些地主豪强久矣,纷纷拍手称快,弄得当地另外几家豪强瑟瑟发抖。
    有欺辱过乡邻的,已经开始收拾行礼准备跑路,没有欺凌过百姓的,不断庆幸自己没干过坏事,要不然受审的就是他们。
    杀了一批人又放了一批无罪的,热热闹闹一下午,到了最后,刘备宣布要把张家和县令强取豪夺来的田地分给穷苦百姓,气氛顿时到达高潮。
    而就在刘备惩治地主豪绅贪官污吏的时候,陈暮已经奔赴医馆。
    “我父亲如何?”
    进门之后,陈暮焦急询问。
    陈猛在门外等着,见到他,摇摇头:“医师正在治疗,形势有些不乐观。”
    “猛叔,去烧一些沸水来。”陈暮吩咐。
    陈猛愣了一下,看到陈暮脸色凝重,似乎在用命令的语气跟自己说话,心里嘀咕了声这小子凭什么命令自己这个族叔?
    不过考虑到陈暮现在心情不太好,陈猛也就没有多做计较,跑去医馆后院,找了医馆的人帮忙烧水。
    陈暮推门进了房间里,只觉得一股药味扑鼻而来,一名中年医者正在忙碌。
    “出去!”
    医者听见动静,狠狠地瞪了陈暮一眼。
    陈暮知道自己打扰到人家医生,不过还是坚持把门关上,站在门内拱手说道:“伤者是我的父亲和弟弟,我来是想请问医者,包扎伤口的布带是否有用沸水杀菌。”
    医者愣了一下,道:“你也懂医术?”
    “不懂,但略知一些伤口感染的知识,如果不杀灭细菌病毒,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
    陈暮恭敬回答。
    对于医生他十分尊敬,因为他初中时得过重病,被父母送去医院,主治大夫人很好,做了两场手术,术后悉心照顾才把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
    “细菌病毒是何物,我不知道。不过谯县人华佗倒是说过和你一样的话,说是布带上有邪风,用沸水煮后可除。”
    医者点点头:“我已经为你父亲兄弟清理了伤口,正准备上药包扎,既然你一定要沸水煮过的布带,那就出去命我的小童取来。”
    “诺!”
    陈暮应了一声。
    唯是接受命令,诺则是“知道了”的意思。
    这二者的含义,相当于现在“是”与“好的”这两句回答。
    前者是地位低的人回应,后者是地位相同或者地位较高的人回应地位较低的人。
    出去取了布条,来到后院,陈猛正和医馆的医童煮开水。
    “侄儿,我兄如何?”
    陈猛见他过来,开口询问。
    陈暮脸色稍微舒缓一些,回答道:“医者已经清理了伤口,都是外伤,应该没有大碍。”
    “那就好那就好。”
    陈猛点点头。
    不过说是这么说,陈暮心里还是堵上了一片阴霾。
    汉代的医术不比现代,现代医疗发达,五脏六腑有什么毛病,也能检查得出,进行针对性治疗。
    而古代的医术则顶多能治疗外伤,有个头疼脑热,一时半会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就只能喝草药来碰运气,像肺结核这样的病,几乎是绝症,无药可医。
    如果父亲和弟弟只是外伤就还好,修养一段日子就行。
    怕就怕在他们被打出了内伤,五脏六腑任何一个出问题,都是要命的事情。
    所以陈暮现在谈不上松了一口气,还是得继续观察情况。只希望父亲和弟弟能够吉人自有天相,可以挺过这一关就好。
    煮好了包扎用的布条,陈暮给医师送了过去。
    医师已经用煮过的毛巾擦拭了创口,将伤口清理干净,涂抹上草药汁,布条送过来之后,一圈一圈地缠绕上,打好结,当成绷带固定住草药。
    陈青陈志父子还在昏迷中,但当绷带紧紧勒住他们伤口的时候,还是痛得不停呻吟,看得陈暮心里不是滋味。
    虽然谈不上心如刀绞,可这一世的父亲弟弟被打成这样,他依旧扼制不住心中的愤怒。
    这还是因为自己得了势,有了社会地位。
    若是普通乡民,恐怕就算被张家豪强的人打死,也无处伸冤吧。
    陈暮知道自己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索性出了医馆,带了几个陈家村村壮,直奔县衙,找到了主簿房。
    在主簿房中寻了空白竹简和毛笔,愤而洋洋洒洒数百字,写下奏折,将这事上书,并且弹劾中山国相张纯,纵容远房分支族人,为祸地方百姓。
    这手弹劾,不算恶人先告状,因为恶人不是他,是张纯。
    张纯是渔阳人,中山国的蒲阴张氏是他本家宗族的远房分支,他做中山国相之后,收了蒲阴张氏好处无数。
    这一点在之前拷问张家人的时候就已经问得明明白白,蒲阴张氏之所以越发嚣张,原因也是因为张纯纵容庇护,再加上蒲阴张氏欺辱百姓,掠夺田产,都会给张纯孝敬一份,使得张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向来都无视百姓受苦。
    得知幕后保护伞是他,陈暮怎么能心中不满,立即上书先发制人,要将官司打到汉灵帝那里去。
    当天夜里,一骑就奔出蒲阴,往冀州治所邺城而去。


第三十二章 仁义无双刘玄德,忠孝两全陈子归
    “砰!”
    中山国治所的卢奴县。
    国相府。
    年近四十的张纯将桌案推开,勃然大怒,对左右属吏道:“给我点齐兵马,杀奔蒲阴。”
    “使君,千万不能动怒啊使君。”
    中山国长史马扶劝说道:“那刘玄德乃是汉室宗亲,天子诏书亲口称之为皇弟,除了天子和宗正以外,谁也无法处理。我们动他一根毫毛,都是犯上作乱的死罪。”
    中山国是一个封国,国相就是太守,而长史则是郡丞。名义上长史是太守的下属,实际上是两个系统。
    太守可以自己招募属吏,但这些属吏并非朝廷任命,发的俸禄也由太守自己给。而长史则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拥有单独向朝廷上奏的权力,二者相当于县令与县丞,一主一副,并非名义上的上下级。
    听到长史的劝说,张纯勉强冷静下来,但余怒未消,咆哮道:“他刘玄德不过是青州济南相,居然管到我中山国来了,这哪是越境,分明是越州,难道要我忍气吞声吗?”
    马扶犹豫说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向朝廷上奏,参他刘玄德一本。越境管辖乃是大罪,朝廷不会因为他是列侯而开这个先例,必然会治罪予他。”
    “长史说得对。”
    曹掾王政说道:“现在是他们理亏,我们动手就变成我们理亏,使君应当向朝廷上奏才是。”
    “这。。。。。。”
    张纯思来想去,觉得两人说得有道理,最后叹了口气,说道:“罢了,若他只是个寻常太守,我必然派兵捉拿,既然是个列侯,本相也确实管不到他头上,五官掾何在。”
    五官掾出来道:“卑在。”
    “速写奏折,发至洛阳和邺城冀州刺史府。”
    “唯!”
    五官掾领命而去。
    这种奏折一般要写两份,一份给天子,一份给刺史。
    刺史虽然没有管辖地方的权力,但有监督太守的指责,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过问,所以张纯也得给王芬说一下这件事情,相当于打个招呼。
    不过张纯哪里知道,王芬是党人,与荀和等人关系密切,而荀和又暗中与陈暮结交,双方早就有交情。
    所以他这份奏折过去,肯定落不到什么好处。
    王政想了想,又说道:“使君,奏折发上去,人也得控制起来。不然他们跑了怎么办?所以务必要将他们困在中山国,等到朝廷政令下来,立即就可以捉拿下狱,等待朝廷的囚车来。”
    张纯大喜,说道:“正该如此,那便先派兵马去蒲阴县,也不抓人,只是跟着他们,不允许他们出中山国,等到天子诏书抵达后,再把他们抓起来!”
    涉及到列侯,当地官员是没法处理的。一般情况下,列侯犯法,要先由天子下诏书,再配合宗正的宗人府手令,先削了罪人的爵位,再押赴洛阳,由宗正和延尉一起审理。
    刘备不仅是一国国相,还是列侯,按地位比张纯还高。在没有朝廷定罪之前,张纯敢动他一根汗毛,那都是以下犯上的死罪,所以他也不敢现在就动手抓人。
    然而张纯不知道的是,此时陈暮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令快马直奔邺城,提前一步将奏折先给了王芬。
    王芬接到信件,考虑到陈暮和党人的关系,就立即帮他转递上去,送往洛阳。
    几天之后,洛阳尚书台就接到了这份从邺城来的奏折。
    今天恰好是王钧当值,宦官们把持尚书台,相当于明朝太监把持司礼监一样,都有整理各地奏折,阅览文件的权力。
    当初宦官王甫候览把持朝政,就把弹劾他们的奏折全都藏起来,根本不给天子看。
    王钧将所有奏折分门别类,按照事情的大小统一进行整理,等看到冀州送来的奏折时,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一个竹简正面上盖着济南相大红官印的奏折。
    济南相?
    那不是好兄弟刘玄德吗?
    济南明明在青州,怎么变成从冀州发来的奏折了?
    王钧一头雾水,就把那份奏折取出来,打开之后扫了一眼,当时就气怒发冲冠,拿着奏折急匆匆地往玉堂殿而去。
    因为皇宫的宫殿实在太大,要给这么大的宫殿装地暖花费的成本太高,所以目前为止,也就玉堂殿有地暖,天子便几乎常住玉堂殿。
    解决了洛阳灾民问题,汉灵帝一下子轻松不少,有了钱之后又恢复了自我,每日奏歌跳舞,十分享受。
    王钧低眉顺目地进去,看到天子正躺在木塌上,怀中抱着何皇后,两人你侬我侬。
    虽然场面不至于不堪入目,但也是洒了一地狗粮。好在这里要么都是没有鸡鸡的太监,要么都是跳舞的宫女,倒不至于被这冰冷的狗粮泼在脸上。
    张让赵忠服侍左右,赵忠先看到王钧,见他从大殿边缘弯着腰小步过来,便冲他摆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