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开局曹操刺董,我被抛弃了-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宝月耻笑道:“黄大哥重病五年多,落下了许多武艺,要不然……”
  她扫了一眼公孙瓒,老气横秋地叹息一声,说道:“你们爷四个一起上,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噗!”
  一旁的吕雯直接笑喷了,自己的老子啊,不用这么打击吧。
  公孙瓒瞪了公孙宝月一眼,公孙宝月见自己的父亲不服气,继续说道:“关羽你们不是挺熟悉的嘛!”
  公孙越疑惑地问道:“这和关羽有什么关系?”
  “黄大哥的父亲打败了关羽!”
  “什么?”
  公孙瓒与公孙越不可思议地看着黄叙,关羽那武艺确实能够打他们爷四个。
  这个黄叙的父亲到底是谁?他也不姓吕啊……
  公孙宝月老神在在地说道:“知道你们与他们的差距了吧,今后要好好表现,给我挣点面子。”
  “哎,诸多王妃中,就四个人会武艺,我的家底可是最差的那个,你们知道什么是最差的那个吗?”
  公孙宝月来到公孙瓒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摇头叹息地看着二人。
  “我们公孙家怎么会是最差?”公孙越一脸不忿。
  “吕姐姐有吕布,黄姐姐有黄忠、黄叙,赵姐姐有赵云、赵风,你说你们是不是最差的!”
  说的好有理,好像他们还真是最差的那个……
  “咳咳,宝月,赶紧收拾行装,明天早上随大军出发。”
  曹铄担忧公孙瓒面子上挂不住,还是赶紧把这个不孝女给支开吧。
  一旁的许褚见到黄叙没有尽兴,笑呵呵地说道:“主公,要不我给你考验考验?”
  “不行!”
  黄舞蝶直接拒绝了,许褚的武艺她可是见过的,万一二人收不住手,受了伤,那他们还能上战船吗?
  曹铄说道:“仲康,黄叙现在的武艺还不是你的对手,还是让许定来吧!”
  许褚来到许定身边,说道:“哥,你可不能丢了咱们许家的面子啊!”
  “放心,看我打的他满地找牙!”
  黄叙则是一脸平静,对着许定拱了拱手,说道:“许大哥请!”
  许褚脸一黑,说道:“什么许大哥,我们跟你父亲是一辈的。”
  黄叙解释道:“我小妹可是魏国的王妃,而许大哥又年纪轻轻,比我也大不了几岁,怎么能比我小妹长一辈呢。”
  “哈哈哈!”
  曹铄大笑几声,看了看许褚说道:“黄将军都四十有三了,你才二十二!”
  许褚一脸郁闷,还没打就败了一阵,许家前途堪忧啊。
  “莫要耍嘴皮子,看我大刀!”


第338章 虎父无犬子,黄叙虽败犹荣
  曹铄提醒道:“切磋点到为止,可不要战前出现损伤,否则你们只能待在信都养伤了。”
  “许大哥,请!”
  “哼,看刀!”
  二人都擅长用刀,许定走的是刚猛路线,而黄叙则是像他父亲一样,威猛中不缺技巧,纯力量上黄叙要差上许多,但是技巧却不输许定。
  虽然没有刚才打公孙越那么轻松,但是依然游刃有余。
  曹铄看得出来,许定并没有使用全力,而是在一步步给黄叙下套,让他误以为双方差距不大。
  六十招过后,黄叙一脸惊讶,他发现许定依然泰然自若。
  一百招过后,黄叙都有点力竭了,许定才微微出汗,曹铄立马叫停了二人。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
  二人收了兵器,黄舞蝶跑到黄叙身边,关切地问道:“大哥,你没事儿吧?”
  “无碍!”
  “黄叙虽败,但先前已经与公孙越打了一阵,虽败犹荣,接替黄将军指日可待。”
  “能为王上效力,是我的荣幸!”
  曹铄看着几人说道:“黄叙,我封你为典军校尉,此战为先锋大将,公孙越为助军左校尉,邹丹为助军右校尉,你三人率领五千玄甲军乘坐战船,率先抵达辽东属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可懈怠!”
  “诺!”
  公孙越像是吃了蜜枣一样,笑的合不拢嘴,没想到竟然能混个先锋,虽然是个副的,但也比看守后军强多了。
  曹铄看向许褚说道:“这次我们兵马不多,虎卫军极有可能会成为此战的关键,所以五千虎卫军要全部跟随!”
  “虎卫军战无不胜!”许褚与许定大喊一声,声音如雷贯耳。
  “五千虎卫军全部装备上新式盔甲,全部换上陌刀、横刀,这一战我们要让外族知道,我军绝不容侵犯!”
  “诺!”
  曹铄看向王凌说道:“韩浩不在,中军需要人统领,彦云负责中军,五百亲卫军暂时交由王晨统领。”
  “诺!”
  王凌随即又问道:“王上,亲卫兵就带五百?”
  曹铄的亲卫兵,可是从军中挑选了三千人,实力甚至在虎卫军之上,绝对精锐中的精锐。
  “信都需要人手,洛阳也需要人手,五百足矣!”
  五百亲卫军看似不多,但战斗力绝对能扛得上万余普通士卒,更何况黄舞蝶与公孙宝月也要带一部分女卫。
  公孙瓒急忙问道:“王上,我什么职务?”
  曹铄笑了笑说道:“岳父大人莫急,此战我军要先伐公孙度,再伐高句丽,恢复汉四郡之后,与三韩合并一起,我打算建立一个朝州,需要人来镇守,岳父大人可是最佳的人选。”
  公孙瓒一脸诧异,曹铄竟然想要恢复汉四郡,这家伙的野心不小啊,大汉的天下都不放在眼里了。
  傍晚时分,曹铄正与一群爱妃一一道别,蔡贞姬慌慌张张地跑到曹铄的住处。
  “夫君,我父亲想要见你!”
  “岳父什么时候来的?”
  “我父亲让你去一趟蔡府,说是有要事相商!”
  “嗯?”
  曹铄一脸惊讶,这个时候去蔡府,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如果是朝中事情,蔡邕应该会来他这里才对,不会是为了蔡贞姬的事情吧。
  曹铄苦笑一声,跟着蔡贞姬一起,来到蔡府。
  “王上驾到!”
  蔡府的家丁见到曹铄进来,慌忙去禀报。
  奇怪的是,蔡邕并未出来迎接,而是让府中的管家,把自己带到了书房。
  蔡邕见到曹铄进来,忙说道:“贤婿,快来,我给你介绍几个人!”
  曹铄见屋内有四个人,不由好奇了起来,需要自己来拜见的,看来是当代的大儒。
  蔡邕拉着他来到两个五十多岁的老年人身边。
  “涿郡卢植卢子干!”
  “北海郑玄郑康成!”
  “曹子相,见过两位大儒!”
  曹铄惊喜不已,蔡邕的价值终于体现出来了,有他这个大儒家坐镇,就不担忧人气问题。
  “卢植见过魏王!”
  “郑玄见过魏王!”
  另外两个年轻人,却不需要蔡邕介绍了,也不需要曹铄主动去打招呼。
  卢植说道:“这是长子卢臻卢伯达!”
  “见过魏王!”
  郑玄说道:“这是我的学生郗虑郗鸿豫!”
  “见过魏王!”
  曹铄冲他们点点头,然后看向蔡邕,不知道蔡邕介绍他们是何意,求官还是入翰林院?
  “贤婿,卢植大人与郑玄先生,想要入翰林院,不知道贤婿是否应允?”
  “翰林院不是由岳父做主吗,这事儿你做主就好,我巴不得多来几个像两位大儒这样的人才呢。”
  蔡邕有些事情能做主,有些事情可不能越俎代庖,卢植与郑玄的身份高贵,门徒众多,绝不能怠慢了他们。
  蔡邕继续说道:“卢臻、郗虑两位贤侄已到弱冠之年,想要入仕为官,贤侄你看这如何安排?”
  卢臻他不清楚,但是卢臻的弟弟卢毓可是曹魏五世功臣,曾向曹叡建议制定考课法。
  要是让卢毓在翰林院,跟着他父亲学习一段时间,或许今后能接替蔡邕的位置。
  “我明天就要出征,军中缺两名主簿,就让他们明天随我一起出征吧。”
  “多谢魏王!”


第339章 夫君,你看我长得像女王吗?
  “岳父大人,刚好趁此机会,我也把您的聘礼送到了。”
  曹铄吩咐侍卫,把自己写的那九百首诗给拿了过来。
  几人翻看了一下,无不惊骇,每一首诗他们都没有听说过,抄袭是不可能的。
  蔡邕惊讶不已,虽然蔡贞姬已经告知了结果,但是见到这些诗集的时候,依然是震撼不已。
  一天啊,自己本来是给他两年的任务,毕竟自己身边就剩下贞姬这么一个孩子,想要再让她多陪自己几年。
  卢植看向曹铄问道:“不知魏王师从何人,竟然能写出这么多!”
  曹铄说道:“在家无聊时,自悟的!”
  自悟?
  在场的两个年轻人感觉脸色火辣辣的,曹铄可是武将出身,在家里都能悟出来这么多诗,如果他当初弃武从文,那天下文士还有出路?
  “贤婿,如果我发现这其中有抄袭的,我可是会把人要回来的。”
  曹铄一本正经地说道:“绝无抄袭,岳父大人尽管让人校验即可!”
  郑玄无比佩服地看了一眼曹铄,说道:“魏王治理国家的同时,还有这功夫写出如此多的诗词,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曹铄说道:“公务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写这些,不过是被岳父大人逼迫的而已,抽了一天时间,什么都没干,专门用来写诗。”
  “一天?”
  四人惊恐地看着曹铄,这怎么可能?
  就是孔圣人在世,也不可能一天内写出这么多诗。
  “魏王莫要开玩笑!”
  卢植绝对不愿相信,这么多诗,是一天完成的。
  蔡邕见几人不相信,为曹铄担保道:“起初我也不相信,但是据小女所说,魏王确实是一天内写出来的。”
  “这……”
  几人彻底震撼了,接近千首诗,竟然只用了一天时间,这怕不是神童转世吧。
  曹铄说道:“岳父大人,聘礼我已经送来了,不过还差九十九首,待我大军凯旋归来之日,我再把剩余的交付,到时候再迎娶贞姬。”
  蔡邕翻了翻白眼,她都在你府上住了不下一个月了,这迎不迎娶还有什么意义?
  卢植一脸羡慕地说道:“伯喈大人有这样的女婿,当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啊,如果我有女儿也愿许给魏王。”
  蔡邕尴尬地笑了笑,女婿虽然优秀,但他是个王啊,后宫太多,奈何女儿就两个。
  曹铄在蔡邕府带了两个时辰,便带着护卫离开了,至于蔡贞姬,没过门还是先待在娘家吧。
  此日清晨,信都大街上,人山人海,欢天喜地。
  “我儿,你要好好为国效力,绝不能丢了我们老王家脸面!”
  “夫君,莫要牵挂我们母女,只有天下太平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团聚。”
  “孙子啊,上了战场不要怕,我们魏国的玄甲军刀枪不入。”
  “哥哥,你要多杀外寇,攒点钱给我做嫁妆!”
  “恭祝魏王早日凯旋归来!”
  “我大魏玄甲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定能扫平强敌。”
  ……
  城里城外的百姓一直把大军送到渤海郡,看着将士们登上战船驶出视线,他们才离开。
  荀谌站在船头感慨道:“就算是当年汉高祖出征,恐怕也没有这等场景。”
  赵雨看着眼前那一望无际的大海,问道:“王上,我们什么时候能到辽东?怎么感觉这大海好像没有尽头啊。”
  “还远着呢,大约需要四天时间!”
  公孙宝玉问道:“我们要从大海上,直接抵达辽东郡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