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保镖-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让你得意一段时间,我看你能得意多久,没有相应的能力,你这个相国也做不了多久,等你对局势彻底失去控制,你离死也不远了”
刘成心里咒骂着,嘴上答应道:“可以,太师和相国都只是虚衔而已,你既然想做就让你做又有何妨”
“咱家就喜欢,哈哈哈”董卓大笑着,停下来对刘成道:“要说你我实力相差不大,可谓是平起平坐,咱家都做了太师和相国了,总不能让你一直在右将军的位置上坐着,要不让你做个太尉当当”
刘成心中冷笑,他这真是有些服董卓,这个时候还有心情替他来考虑,他冷声道:“国家重器岂能轻易相授本将军受太后和陛下宠幸,从一介平民做到右将军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已是极为幸运之事了,不敢再奢望更高的官位,就算做了,没有相应的资历和才能,也只是徒惹人耻笑罢了”
“哼,你倒是知道自己又几斤几两”董卓对刘成这么说很是反感,大家都是为了官位、爵位和财富来的,你这家伙居然嫌官大,到底是脑子有毛病还是装逼
刘成和董卓终于从偏殿出来了,随后皇帝的诏令也下达,向大臣们宣布,自己退居北宫,除每月初一、十五在崇德殿升殿听政之外,其余时间不再临朝。迁董卓为太师,总摄朝政,命安邑侯、右将军刘成监国,主掌北军事务和廷尉府。三公九卿以下官员和武将由董卓自行任免,三公九卿及各地州牧的任免须面呈皇帝,由皇帝朱笔御批,加盖传国玉玺方可。还有一些条款没有在诏令上显示出来,这都是董卓和刘成私下里达成的协议,上不了台面,以免贻笑大方。
当圣旨念完之后,文武大臣们纷纷下拜,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多人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皇帝总算保住了,没有被废黜,这对于很多老臣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庆幸的事情,可对于有些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不管怎么样,这雒阳城又可以安稳了一段时间。
不过宫里的消息传到外面,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毕竟董卓可是带着数千兵马冲进了皇宫,前几日还囔囔着要废黜皇帝,今日圣旨就传召天下,可以看出皇帝是被逼得不得不退居北宫,让董卓总揽朝政的。什么三公九卿及各地州牧要呈报皇帝御批才行,这只不过是一个好听的说法罢了,真要撤换三公九卿和各地州牧,还不是董卓一句话董卓把刀架在皇帝的脖子上,皇帝敢不同意吗
转眼之间到了十一月下旬,这件事情过了一段时间经过发酵之后,民间的舆论对董卓越来越不利,消息传得越来越吓人,最后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是董卓得掌大权之后荒淫无道、夜宿龙床、任意凌辱皇妃、公主和宫女,小皇帝是敢怒不敢言,董卓平日又暴虐嗜杀,经常在府中以杀人取乐,稍不满意,对朝中大臣和官员是非打即骂,惹得他不高兴的时候,当庭拔剑杀人,朝中大臣和官员在他面前就如同猪狗一般。
董卓府。
董卓暴跳如雷,咆哮道:“咱家什么时候夜宿龙床了什么时候凌辱皇妃、公主和公主了咱家又何时在府中以杀人取乐了这是谁在给咱家泼脏水谁在诬陷造谣,咱家要杀听了他”
何颙拱手道:“太师,这肯定有人在故意中伤太师,想把太师的名声搞臭”
吕布在旁边说道:“只怕是刘成派人干的”
李肃却是摇头道:“不像,我派人去查过,这种谣言最先是在士人当中传出来的,刘成连豪强都算不上,他跟士人可没什么交情,别看他身居右将军之职,身边可没几个读书人做他的幕僚,那帮士人们的眼睛成天望着天上,他们能把刘成放在眼里再说了,太师这段时间主政以来,刘成按照约定并未干涉太师的各项政令,他每日几乎都是在北军军营、皇宫和家中这三处地方来回,很少去其他地方。”
董卓皱眉道:“如果不是他,又会是谁呢文优,派人去查,一定要把造谣之人的幕后主使之人找出来,一旦找出来,咱家非得要把他千刀万剐不可”
“是,太师”李儒答应,他本能的觉得这事有些不对劲,他马上意识到谣言一旦传遍天下对董卓的负面影响会有多大,那些地方诸侯们
想到这里,李儒打了一个寒颤,对董卓说道:“太师,事情视乎有些不妙啊,现在查幕后主使之人似乎已经不是最要紧的了。太师想想,这些谣言如果快速传遍天下,各地诸侯肯定会以此为借口起兵反对太师,他们反对太师是假,借此机会壮大实力才是真啊”
董卓听了这话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问道:“是否有办法把谣言扼杀禁止向各地传扬”
李儒摇头苦笑道:“似乎不太可能”
“为何”
“因为到目前为止,太师在各地还没有势力,想要制止谣言的传扬,必须让各地官府配合执行才行,若各地官府愿意配合,只要在辖地各处张贴榜文,禁止讨论政令、禁止中伤太师,允许民间百姓互相监督和举报,对举报者实行奖励之策,一旦抓住造谣者,严惩不贷,这样过不了多久,就没人再敢乱传了。但是有多少地方官府愿意配合呢大人当知道,各地官府几乎都是由士人把控,他们若不配合,您就是下达再多的政令也是白费力气啊”
董卓这下着急了,他道:“这么怎么办”
何颙、伍琼和周毖等人互相看了看,大家用眼神交流,周毖站出来拱手道:“太师,下官有二策,双管齐下或许能够收到一些效果”
董卓立马指着周毖道:“你说”
周瑟起身在大堂上走了几步,左手背在后腰,右手竖起一根手指头说道:“第一,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太师前些日子让袁绍做了渤海太守,还给他封了侯,但太师做得还不够,您以前不是答应袁家要让袁术做后将军的吗不如索性兑现了这个承诺,拉拢一下袁家,卖个好,太师在以朝廷的命令传令各地官府,让他们配合禁止谣言传扬,袁家必定不好不给太师面子,必会告诉他们的门生故吏们,让他们配合朝廷政令行事”
董卓点点头,叹道:“咱家以前就一直对袁家自以为是很不屑,因此一直拖着答应的的事情不办,这次只怕只能卖个好给他们了。既然如此,那就册封袁术为后将军吧,派个人去袁府,告诉袁隗我的意思,让他识相点,我好他好大家好,若他让咱家过得不舒坦,咱家也让他袁家的日子不好过”
周毖答应:“明白”
第119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董卓又问道:“那你说的第二策是什么”
周毖拱手道:“如果朝中大人都不配合太师,那么太师颁布的政令执行下去会遇到很多困难,至少在颁布和执行着两个方面,那些人就会故意消极怠工,这一点从这近一个月来情况可以看出来,下官以为太师可以拉拢一批大臣,还可以打击一批。如今司徒和司空的官位都空出来了,太师为何不从大臣们当中选出两人,向皇帝上书举荐他们填补这两个空缺,以达到拉拢某些大臣的目的呢;另外朝中某些人一直对太师不满、一直在朝议和朝会反对太师的决定,大人为何不想办法除掉他们呢另外,太师可以为从前被贬的官员鸣冤平反,例如陈蕃和窦武等人,恢复他们的爵位和追封,让他们的子孙继承,那些人岂不会对太师感恩戴德”
董卓一拍手掌道:“没错,你不说我还忘了,司徒和司空这两个位置空闲一个月了,是要找两个人顶上去,黄琬和杨彪这二人平日里在朝议上很少言语,看起来不反对咱家,实际上是害怕咱家对他们下手,这二人在朝野上下的名声比其他人都要大一些,那就迁黄琬为司徒,迁杨彪为司空另外,张温、伍孚、朱儁这几个鸟人一直跟咱家不对付,总是反对咱家的主张,实在可恨的人,必须要想办法除掉他们”
武将胡轸哈哈大笑,对董卓说道:“太师,要杀他们还要想什么办法吗这事您叫给末将,末将这就带人去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杀掉,太简单不过了”
董卓闻言怒斥道:“莽夫,你就是一莽夫,你行事之前动动脑子行吗杀人当然容易,然后呢,这事你怎么收场那刘成还兼着监国,他若找上门来,难道又要跟他火拼一场吗”
李儒笑着对胡轸说道:“胡将军啊,在朝廷当中很多事情不是武力可以解决的,就算用武力暂时解决了,也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张温、伍孚和朱儁等人都不是普通的大臣,张温和朱儁在朝野享有盛名,随便就把他们杀了,造成的影响太大了;再说那伍孚,他可是北军校尉,是刘成的人,如果随便把他给杀了,刘成岂能跟我等善罢甘休”
胡轸嘴里喏喏退到了一边。
这时李肃快步走进来向董卓禀报道:“太师,皇甫嵩回来了”
“什么皇甫嵩回京了”董卓诧异得眉头耸了耸,又疑惑道:“他怎么会突然回来不对,没有诏令,他一个在外出征的大将怎可轻易回京他这几个主将不在,大军驻扎在外岂不是无人统帅”
李肃道:“具体情况暂时还不得而知,不过末将已经派人去打探消息了,相信最迟明日就会有消息传过来”
李儒问道:“皇甫嵩是悄悄回京的,还是没有掩饰身份”
“没有掩饰身份,他带着子侄、幕僚和家将亲兵一行五十余人骑马通过的上北门进了城”
李儒想了想说道:“以皇甫嵩的为人,他不可能无缘无故丢下大军返回京城,这里面肯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董卓当即吩咐李肃:“加紧打探消息,若有消息要立即来报”
“诺”
董卓点点头,对众人道:“这事暂且放到一边,咱们继续刚才说的,对了,刚才说到哪儿了”
军师祭酒蔡邕提醒道:“太师,刚才说到对待张温、伍孚和朱儁等人不能随便动用武力杀之”
“对对对,这些人骨头硬得很,想要以死威胁他们,他们也不怕,可是他们继续存在又总是跟咱家作对,既然不能毫无理由的杀他们,那就找理由啊,诸位下去之后多想想办法,或者收集对他们不利的证据”
众人答应:“是”
这时伍琼先站出来说道:“太师,下官以为了加强太太师对天下的掌控,太师应该多委派一些亲信和自己人去各地当任太守、刺史、甚至州牧,不能让那帮士人有机会联合起来反对太师若是让他们有机会联合起来,太师的政令就出不了雒阳了”
董卓听得眼睛一亮,指着伍琼道:“你这个想法很好,具体说说”
“是”伍琼答应,当即说道:“太师自主政以来一直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唯恐因懈怠而耽误国事,朝臣们表面上配合太师,心里怎么想的只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如今太师权倾天下,那些朝臣们畏惧太师的威势不敢反对太师,但他们并非只有一个人,他们在各地还有亲朋党羽,这些人大都掌控着地方军政,他们岂会容忍大人一直掌握朝廷大权必然会在合适的时机启起兵反对太师,既然如此,太师何不早做打算呢下官以为各地军政不能让那些士族之人全部掌握,他们一旦在某人居中联合之下起兵反对太师,以朝廷现在的实力只怕难以应付。所以,太师应该派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