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第一保镖-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这一天两次的较量,双方都明白跟对方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谁也奈何不得谁。

    次日一早,孙策派人送来战帖,约太史慈在城外对阵,既然斗将不分胜负,那就比都军阵,双方在城外摆开阵势厮杀。

    太史慈接到战帖之后看了看,笑了笑,对送信的孙策军兵卒说:“你回去告诉孙策,我有城池防御,为何要跟他在城外对阵我脑子又没病,平白无故多损耗士卒,这事我太史慈可干不出来,他孙策若是有种,就挥兵来攻”

    兵卒拿回战帖回了营地,把太史慈的话一五一十的转告给孙策,孙策一听犯了难,看来这太史慈也不好糊弄,人家精明的很,一点亏都不吃。

    真要挥兵攻城吧,孙策手里只有一万人马,而太史慈手里有一万两千余人,以少打多,还是攻城战,这仗怎么打都赢不了。

    孙策这才知道这次带兵出来攻打太史慈实在太鲁莽了一些,可就这么灰溜溜的退回去又显得太没面子了,再说还有大批下属官员和武将都在太史慈手里,怎么能就这么无功而返

    孙策率军退后二十里扎营,对太史慈对峙僵持,希望能等到太史慈的破绽出现。

    孙策在等太史慈犯错,而别人此时却在打他孙策的主意,谁袁术

    袁术原本带着兵马正在攻打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可吕布的突然出现让袁术不但优势全无,还差点被吕布从右翼包抄,如果不是退得及时,差点连后路都被断掉。

    这就让袁术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两次出兵都是无功而返,袁术心里窝火得很,这不,他收到孙策带兵偷袭了丹阳,打跑了刘繇,又攻占了吴郡和会稽,他这心思就活络起来,此时正是丹阳、吴郡和会稽最不稳定的时候,孙策还没有在江东站稳脚跟,如果此时出兵攻打江东,夺取江东地盘的可能性很大。

    袁术被手下谋士一鼓动,立马就忍不住了,当即以纪灵为大将,统兵五万屯驻历阳,在长江边上搜集船只准备渡江攻打江东。

    孙策正在为破太史慈而大伤脑筋,忽闻袁术正在江边准备战船打算渡江攻打丹阳,当场脸色大变,立即下令全军拔营启程返回丹阳。

    袁术军在江对面虎视眈眈,搞得声势浩大,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的丹阳和吴郡人心惶惶,官吏们无心处理政务,刚刚投降过来的兵卒也是人心不稳。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在吴郡的周瑜也坐不住了,安排了手下留守,自己带着亲兵赶往丹阳,却听到孙策带兵去打太史慈去了,气得掀翻了桌子。

    脾气发了,可不能对江对岸的袁术视而不见,他立即组织兵力布防。

    不久,孙策率军返回丹阳,和周瑜见面之后被其好一顿埋怨,孙策也知道自己此次行事太过鲁莽,只要赔礼认错,周瑜这才放过他。

    为了更好的抵挡袁术大军,孙策把治所从丹阳搬到了秣陵,和周瑜一起排兵布阵对抗袁术大军。

    江边日夜都有孙策布置的兵丁巡逻值守,只要袁术军稍微有些动静,孙策这边马上就能知道。

    尽管做了充足的安排,但面对兵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袁术大军,孙策和周瑜都没有把握,甚至心里更是没地,人家这是明火执仗的准备来打,不搞阴谋诡计,周瑜这边也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想。

    两人坐在大堂内唉声叹气,孙策问道:“公瑾,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办法”

    周瑜摇头道:“军事上没有太多的办法,刘繇留下的水军不堪一用,我们训练的水军在柴桑被太史慈一锅端了,只能在陆地上的关隘加强防御,若要正面对阵,人家有五万兵马,如今我们能抽调出来的兵力顶多一万五千,足足是我们的三倍有余,这仗不好打啊不过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孙策马上说:“有办法你就快说啊,何必跟我卖关子”

第435章 周瑜之谋

    周瑜沉吟一下,挥手屏退左右,然后问道:“听说先主当年参加诸侯会盟之时攻入洛阳,在皇宫废墟之中捡到了传国玉玺,不知是否有这回事”

    孙策当即骂道:“是哪个该死的在瞎传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我是我父亲的长子,如果真有这事,我怎么会不知道当时我就跟在我父亲身边,从未见过父亲捡到过什么传国玉玺”

    周瑜看着孙策不说话。

    孙策有些恼怒:“公瑾不相信我”

    “真没有”

    “真没有,我以脑袋担保,这还不行吗”孙策真有些着急了,都有些口不择言。

    周瑜却被他这句话弄得很不好意思,讪讪道:“伯符言重了”

    孙策摆手道:“公瑾,你问这个做什么”

    周瑜道:“最近外面有传言说当年先主在洛阳废墟中捡到了传国玉玺,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这对我们很不利啊你想想,传国玉玺这东西只有帝王才能掌握,其他人等拿着这东西不但不是福,反而会惹来大祸,人们都以为你拿了传国玉玺,而长安皇宫里那一件是仿造的,你说朝廷会怎么想皇帝会怎么想摄政王刘成会怎么想”

    “我在想,这次也许可以借这个机会摆脱这个麻烦,而且还能一石二鸟也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孙策被周瑜这么一说立马来了极大的兴趣,急忙道:“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周瑜道:“这个谣言不管是谁传出来的,都是居心叵测,想要置我们于死地但是我们不但查不出来,而且还不能自辩清白,越辩越黑既然如此,我们不如索性把这个黑锅丢出去”

    孙策疑惑:“丢出去这黑锅谁愿意接啊谁接谁是傻子”

    周瑜笑道:“自然有人愿意接了,比如袁术,他就愿意背这个黑锅”

    “他不可能吧袁术虽然有些二,但还不至于这么愚蠢吧你怎么越说我越是糊涂呢”孙策被周瑜搞得一头雾水。

    “我问你,袁术有没有做皇帝的野心”

    孙策道:“那还用问吗他们袁家两兄弟,谁看不出他们都想做皇帝他们早就在多年前谋划了”

    周瑜一拍大腿:“那不就结了如果我们这时派人过去告诉袁术,我们愿意把传国玉玺双手奉上,条件是让他退兵,并承若以后彼此之间互不侵犯,你说他会不会接这个黑锅”

    “哈哈哈公瑾你这个计策实在是太妙了,袁术早就想当皇帝的野心,如果有传国玉玺,以他那自命不凡的性子肯定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他哪里还会忍得住呃不过我们并没有传国玉玺啊”

    周瑜微微一笑:“你见过穿过玉玺吗”

    孙策摇头。

    “虽说袁家四世三公,可大臣们又有几人能亲眼看见传国玉玺呢他袁术和手下的属僚们有资格走到皇帝御案前仔细观摩传国玉玺这玩意,只怕只有皇帝和掌印太监才能真正辨别真伪吧咱们若是找工匠雕琢一个出来,谁能辨别它是假的对了,我记得你手里还有当年皇帝御封的诏书吧那上面有传国玉玺之印,让工匠照着印的模样雕琢一枚出来”

    “只要袁术敢接受这传国玉玺,退了兵,咱们的危机立即就能解除,这是第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是,事后我们派人秘密散步消息说传国玉玺被袁术索要走了,对我们不利的谣言立马消除;第三,袁术既然背了黑锅,肯定要承受这个代价,你看着吧,只要他拿走了传国玉玺,不止朝廷不会放过他,其他诸侯也肯定会孤立他,讨伐他,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谁都不介意去干一下”

    孙策大笑:“哈哈哈公瑾啊公瑾,我真是很好奇你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把不利的局势翻手之间就能转变为对我们有利好,我这就找工匠去雕琢一枚传国玉玺,而且保证让挑不出毛病来”

    说完这件事情,孙策又问道:“公瑾,咱们这次与太史慈和刘繇的交战可谓是吃亏了啊,尽管咱们夺了他们的地盘多,可咱们的官吏和将校大半都落在了他们手里,这如何是好,如果不把他们营救出来,咱们这几年的心血就等于白费了啊”

    周瑜自感惭愧,说道:“此事是我思虑不周,是我的错”

    “不不不,这事不能怪你,虽说方略是你提出来的,但也是经过我同意的这个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人都救出来”

    周瑜皱起了眉头,说道:“这个太史慈不简单啊,是我小瞧了他,此人竟然一眼就看穿了我后方的虚实并且以用计败了黄盖,夺下了南昌。让我们这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如今看来,只有也办法能够救回我们的人”

    孙策问:“什么办法”

    “以地换人”

    “哦怎么换”

    周瑜道:“以会稽郡换回我们所有的官吏和武将”

    “这”孙策迟疑了一下。

    周瑜问道:“你舍不得”

    孙策摇头道:“那倒不是,本来夺下会稽是我们偷袭得来的,并没有花费多大的代价,如果能用会稽郡全境换回我们的官员和武将,这又有什么舍不得的我们还占了便宜呢我只是担心太史慈和刘繇会不会同意”

    周瑜自信满满道:“他们会同意的”

    孙策却有些信心不足,“你怎么这么肯定”

    周瑜走到一副地图前在地上划了一圈,说道:“你看,太史慈和刘繇的前面是我们,后面是张羡和刘表北面是袁术,南边是山越第一,刘表和张羡表面上服从朝廷,但实际上朝廷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他们对太史慈和刘繇的威胁还是很大的第二,袁术这个人基本上没什么朋友,若是有机会,只怕他也不会介意派兵攻打豫章。第三,山越人野蛮,我们这边动荡不安,山越人就交换不到足够的物资,他们就可能会出来抢,或许我们还可以派人过去联络山越人,给予金银财宝,鼓动他们出兵攻打太史慈和刘繇第四,太史慈和刘繇跟我们一样,刚刚占据新地盘,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根基还不稳,他们需要时间稳定内部、需要时间解决外部隐患,所以他必须要暂时与我们停战”

    孙策被周瑜的分析给折服了,如果太史慈和刘繇看不出这些隐患,他派去的人就会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不怕他们不同意用人质交换会稽郡

    孙策道:“看来得让张纮再跑一趟了”

    周瑜笑道:“正当如此”

    不久,张纮再一次来见太史慈,不过上一次是在南昌,而这一次则是在陵阳。

    在议事大堂内,太史慈请张纮就坐,问道:“张长史这次前来又所为何事呢”

    张纮道:“自然是为了我方被贵方俘获的官员和武将而来,我方想用会稽郡换回我方所有被贵方俘虏的官员和武将,不知将军是否同意交换”

    太史慈想了想说道:“仅仅只有会稽郡太少了,我觉得应该还加上丹阳郡,贵方有一个吴郡就足够了,更何况吴郡是孙策的娘舅老家,岂不更好”

    张纮也并不生气,笑道:“太史将军的胃口也未免太大了一些,就算我方愿意把丹阳郡还给贵方,太史将军敢要吗将军应该明白,你现在是四面皆敌啊,内部也不稳定,若将军不跟我家主公和平共处,将军距离败亡只怕也不远了需要在下给将军分析一下目前的局势否”

    张纮也不客气,直接对太史慈不利的一些因素一股脑的全部抖了出来,太史慈听得是脸色一连变了数变。

    他还没有考虑清楚,这时一个亲兵走进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