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第一保镖-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表的地盘与朝廷接壤,朝廷的兵马可以直接对他造成威胁,所以此人不会也不敢不遵从朝廷的命令。刘繇和张羡不同,这二人的地盘都不与朝廷接壤,他们可以不理会朝廷的命令,不过刘繇是宗室,他的权势全部来自于朝廷和皇室,他若不遵照朝廷命令,朝廷只需要一纸诏书,他就会丧失所有权势,所以此人在没有彻底掌控扬州权势之前不敢太违背朝廷的命令,只有张羡可以不用理会朝廷”

    张纮说到这里,看向孙策说道:“将军,张某上下二策可供将军参考上策,速速遣使去长安向朝廷请罪。从朝廷此前一连串的动作来看,朝廷并不是一定要致将军于死地,朝廷恼怒的是将军要打江东也不事先上表,完全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朝廷如今正在努力恢复权威,岂能容诸侯们乱来若张某猜得没错,将军这几年从未遣使上京朝拜、进贡吧这可不好,就算是袁绍、公孙瓒、曹操等人每年也要遣使入京朝见皇帝、献上贡品、缴纳赋税,更何况您呢”

    “下策:第一,遣使去见袁术,表示尊奉他为主,愿意把庐江献给他,请他出兵牵制刘繇;第二,我听闻张羡此人爱财,将军可遣使携带重金前去拜见张羡,张羡收了将军的钱财虽然不会收兵,但也不会继续进攻了若这二路使者能够成功,那么将军就只剩下刘表这一路敌人了,我相信以将军之能定能击退刘表”

    孙策还在愣神当中周瑜就起身行礼道:“先生真乃大才,三言两语就把数路来犯之敌解决了,周瑜佩服”

    孙策急忙道:“先生,我若同时进行上下二策,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张纮笑道:“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孙策当即放下姿态请张纮出山,并拜其为证议校尉,张纮欣然接受这个任命。

    在张纮出山之后,孙策按照他的计策分别派出三路使者,一路前往长安请罪;一路去寿春见袁术;最后一路去见张羡。

    派去见袁术和张羡的使者都好说,孙策不缺这样的人才,但是要派去长安的使者就不好找了,这个使者必须要在长安朝堂上有熟人,而且要有足够的才能和应变能力,否则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把事情办砸。

    孙策选来选去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最后还是张纮站出来说道:“主公,前往长安的使者还是由属下来当任吧,这一策是属下提出来的,只有属下最清楚要怎么做才能产生效果”

    孙策十分不舍:“我才刚刚聆听先生教会不过几日的工夫,先生这就要远离我而去,我实在不舍啊而且此去吉凶难料,我担心先生有失,那时我则悔之晚矣”

    “能为主公效命,纵死而不悔”

    过了两日,做好准备的张纮就带着一些随行人马和大量的钱财从豫章出发前往长安而来。

    长安。

    张纮带着随行人员还在途中的时候,朝廷安插在江东的细作早就把消息传回了长安,等到他抵达长安时,袁术和张羡两方的反应也传回了长安。

    “这么说袁术接受了孙策的投诚,派人接管了庐江,并派兵屯兵江北牵制了刘繇的大部分兵力,而长沙太守张羡也被孙策派人收买了”刘成问前来报告消息的贾诩。

    贾诩拱手道:“是的,主公袁术在江北屯兵让刘繇震恐,立即把攻打孙策的兵马调回了一半,剩下一半已经对孙策构不成威胁了。长沙太守张羡是一个爱财之人,收了孙策派人送去的重金,当即就派人给他儿子张择下令停止进军,原地驻防”

    刘成没有发火,这是袁术和张羡这些诸侯们的本性,他也没指望就这么轻松就搞定孙策,怎么说孙策也是一个人物,若是这么轻松就解决了孙策,这孙策是不是也太无能了

    刘成问道:“文和,针对孙策的这些举措,你说朝廷应该做出什么反应”

    贾诩显然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他拱手说道:“主公,属下以为当命刘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让他不必着急,稳打稳扎,若是没有把握就不要擅自出击,只要能拖出孙策,让孙策无法全力攻打刘繇即可,孙策需要时间,朝廷也要争取时间让之前的部署发挥效力待孙策派来请罪的使者抵达长安之后,朝廷便可以顺坡下驴,下令让孙策待在豫章,没有朝廷之命不许再擅自动兵,若再擅自动兵,则决不再宽恕”

    “另外,属下认为朝廷对袁术的打压和关注太少了一些,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如今朝廷需要给袁术一点厉害瞧瞧了,否则他全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擅自任命官员前往扬州赴任不说,还扣押了朝廷派往扬州的马日磾”

    刘成没有立即做出决定,打算先见了孙策派来的使者来说。

    这一日,刘成派人召集朝中文武大臣赶到大司马府议事,同时派人去驿馆通知张纮,让他前往大司马府。

    张纮很快跟随大司马府的官员来到了大堂。

    “讨虏将军、汝南太守孙策帐下张纮拜见护国公”张纮拱手作揖行礼说道。

    刘成打开一道表章看了看,抬头看向张纮道:“你就是孙策派来的使者张纮”

    “正式下官”张纮答应。

    刘成道:“你等会儿,这是孙策表你为证议校尉的表奏,在朝廷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之前,你可不算是朝廷命官,所以你这个下官的自称暂时还是不要说了”

    张纮不慌不忙道:“国公,在下已被孙将军任命为从事,下官的自称还是可行的”

    刘成一拍桌子大声喝道:“诸侯自行任命的官员没有得到朝廷同意之前不算正式官员,朝廷不承认,你就没有名份,懂吗你还敢跟本公犟嘴,你不想混了就如同那袁术,他一个后将军,一无地方官职,二无朝廷允许,他就敢自行任命扬州的官员,哼,这种人朝廷是不会放过他的,他以为他们家四世三公他就可以为所欲为,殊不知是在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

    张纮并不辩解,跪伏在地上道:“是,在下知错孙将军派在下前来长安就是向护国公和朝廷请罪的”

    刘成当即指出:“张纮啊,你又错了孙策要请罪的对象不是本公,而是皇帝陛下和朝廷,本公算什么本公只不过是皇帝陛下委派处理朝中军政事务,有何资格接受孙策的请罪呢”

    张纮在心里早就骂开了,这人竟然如此厚颜无耻,早就把皇帝架空了,却又事事打着皇帝的名义行事,说话句句都把皇帝摆在前面,你要真是按照你说的这样去做才是怪事

    张纮说道:“陛下指派国公处理军政大事,在下自然要先来向国公请罪,然后再去向陛下请罪,这先后秩序可不能乱,外人会说在下不懂规矩”

    刘成问道:“张纮,你来请罪不会就只带了一张嘴吧”

    张纮连忙道:“自然不会,在下受孙将军之托,携带金银宝石两车、东海珍珠五斗、丝绸一千匹、上等茶叶十担敬献给国公”

    礼单被送到了刘成手里,刘成看了看,说道:“好孙策的诚意,本公知道了,不日就上奏皇帝陛下,待本公与大臣们商议之后再做出是否赦免孙策之罪的决定,你先回驿馆吧,若有了消息,本公自然会派人知会你”

    “多谢国公,在下告辞”

    张纮走后,刘成问众官员大臣:“诸公以为当如何处理孙策之事”

第392章 逗比袁术

    荀彧站出来拱手道:“主公,您的大战略方向早已经定下来了,先北后南。去年朝廷刚刚结束漠北战事,此战虽然没有动用太多钱财物资,反而还大赚了一大笔,但却损失了两万多精锐骑兵,这两万多精锐骑兵要是放在关东诸侯那儿可是一支决不可忽视的力量,精锐兵马的损失过于严重了,属下以为一两年之内,若无必要或者没有不得不出兵的理由,朝廷不宜再主动性的大规模出兵,还是以勤修内政为主就算不得不出兵,也还是以北方为主至于南方,尽量采用其他手段,朝提也不宜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南方而忽略北方”

    这年头打仗太耗费财物和粮草,没有足够的粮草和财物,连开拔都做不到,财物和粮草充足,打仗才有底气。

    刘成也深知这一点,他说道:“文若之言有理,此事容本公在考虑考虑不过这个袁术也该给他一些警告才行贾诩,以本公的名义给张颌下令,让他出兵攻下阳安,给袁术一点厉害瞧瞧派人给袁术传话,若他不把部署在江边的军队撤回去,朝廷就把他的地盘全给夺了”

    “遵命”

    接下来的几天,张纮在长安城内四处拜访官员、友人,不过他拜访的是以前就旧识,都是一些做学问的人,与他熟识的官员也不多,刘成听到报告之后也就一笑了之。

    刘成在几天以后在此召集谋士们商议江东之事,说道:“本公已决定,以朝廷的名义接受孙策的请罪,警告他,让他老老实实待在豫章,接受刘繇的监督,若敢再随便动兵,绝不轻饶至于刘表这边,不撤回让他攻打孙策的命令,能打则打,不能打就撤回倒是这个张羡让本公很是不爽,朝廷的命令还比不上孙策的几箱财宝,这种人还有什么忠诚可言诸公以为此时当如何处置”

    李儒站出来献计:“诸公,任何势力内部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张羡手下肯定有人想要取而代之的,也肯定有人对其心怀不满的,朝廷只要找到这些人,扶持一个听话的,给此人一些支持,再让刘表从外部对张羡造成压力,要弄垮张羡并不是难事”

    刘成同意:“好,此事交给文优负责”

    李儒答应:“遵命”

    刘成又提起一事,说道:“还有孙策的使者张纮,是放他回去,还是把他留在长安如是留在长安,就要给他安排官职,若是要放他回去,就让他跟着宣旨的使臣一起走,诸位有何意见”

    荀攸站出来拱手道:“主公,这个张纮还是有才的,属下建议把他留在长安给他一个官职,若是让他回去,不但朝廷失去了一个人才,还个孙策送去一个人才另外,朝廷有时候需要向诸侯们传递一些假消息,若关东诸侯们在长安没有眼线,朝廷如何能达到目的呢”

    刘成问道:“你认为应该给他一个什么官职为好”

    荀攸想了想拱手提议道:“不如给他一个侍御史的官职”

    这时李儒站出来大声反对:“主公,属下不同意给张纮安排官职,更反对把他留在长安”

    “哦”赵俊生很是意外,李儒这还是第一次这么明显的提出反对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李儒道:“主公,像张纮这样的人既然已经选择了一个主公,就绝不会轻易改弦更张,就算把他面前留在长安,他的心只怕也早就飞回了孙策身边,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呐再说了,杀又不能杀,朝廷不能给自己脸上抹黑。如果还给他安排官职,岂不是徒耗俸禄吗而且这张纮活泛的很,若把他留在长安,还得一直派人盯着他,防止他刺探朝廷的机密给孙策那边通风报信或者伺机拉拢和收买朝中官员大臣,他若有歹意,造成的破坏只会比他产生的作用大得多”

    刘成起身在大堂上走了几个来回,说道:“以如今朝廷的实力,到也不怕某一个诸侯明目张胆的造反了,关东诸侯们为了及时了解朝廷的动向,肯定会想办法先后派人来长安落脚打探消息,这是拦不住的,朝廷还不如将计就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