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第一保镖-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十几倍的兵力围城,张郃和守城的三千袁军不害怕那是假的,但作为一个自认为还有点能耐的武将自然不甘心还没有开打就开门纳降,于是严加约束士卒,极力鼓舞和提升守军士气,同时安排严密的守城策略,并亲自坐镇在城楼上稳定军心。

    围城的头三天,张辽和徐庶等人并未下令攻城,而是一面下令打造攻城器械,一方面让士卒们抓紧时间休息、恢复精神体力。

    但就在第四天,张辽和徐庶等人决定攻城时,刘成的军令从长安送到了。

    牙帐内,张辽把看完的军令递给贾诩,而此时贾诩也正在看着一封书信,贾诩接过军令看了看,对张辽和徐庶等人说道:“主公的意思很明确,要见好就收我们出兵太过仓促,后勤补给无法跟上,袁绍也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如我们跟袁绍再斗下去,可能会拖进泥塘无法自拔,还便宜了公孙瓒和曹操等人,所以主公下令让我们撤军。这封信是主公写给邺城守将张郃的,看来主公早已知道袁绍弃城而去留下张郃守城的消息,主公想要收降张郃”

    张辽说道:“贾大人,劝降这事是一个细致活,我们这些军伍粗人干不来,只怕要劳烦贾大人去与张郃接触了,不过请贾大人放心,我等一定会护卫您的安全”

    贾诩道:“主公也是这个意思。请两位将军做好准备吧,明日一早我等去城下邀张郃见面”

    次日上午,大军排着整齐的军阵缓缓靠近邺城城墙,十几倍的兵力围城早已经把邺城守军吓得不轻,兵力悬殊太大了,一旦攻城,那绝对是城毁人亡的结局。

    现在城外大军开始逼近城墙,已经有了攻城的迹象,但城外大军军阵却在三里之外停了下来,一个文书骑着马带着几个甲士护卫举着节杖小跑过来,在一箭之地外停下。

    一个甲士打马上前几步大声喊道:“邺城守将张郃将军何在当朝大司马军师祭酒贾大人在此,想与张将军进行会晤,对将军本人、邺城三千守军和全邺城百姓父老的身家性命前途和命运进行商谈贾大人此行可全权代表朝廷和当朝护国公、大司马、骠骑将军刘成做出决定,张将军若有意,可带三五护卫出城与贾大人会晤,贾大人就在此地恭候张将军,在此期间,朝廷大军兵马绝不会作任何妄动之举”

    甲士说完退了回去,剩下几个甲士开始做布置,一个折叠的案几张开之后放在地上面上,两张小马扎分别放在两侧,一定遮阳闪盖插在案几旁。

    贾诩下了马,撩起长袍下摆坐在小马扎上静静等待。

    张郃握着宝剑剑柄看着城外已经坐下闪盖下的贾诩,经过短暂的考虑之后下令道:“传令打开城门,本将军要出城”

    部将大惊,急忙劝道:“将军三思,城下之人此举怕不是要引将军出城,将军却不可上当啊”

    张郃问道:“你们觉得我等坚守下去能守多久”

    部将们沉默不语。

    张郃继续道:“我知道仗都还没有开打就考虑投降之事很可耻,我张郃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和身家性命,但我不能不考虑这三千兄弟和城内十几万百姓朝廷大军的兵马在三里之外,贾诩身边也只有几个卫士,在朝廷大军冲过来之前,本将军有充足的时间杀之并撤回城内,他们若是真有什么企图,绝不会让贾诩只带几个甲士过来,这个人可抵得上十万兵马,你们以为刘大司马会舍得让他犯险现在贾诩只带几个卫士过来,这说明他们还是有诚意的好了,命人去打开城门,你们几个小子跟我走”

    没过一会儿工夫,城门缓缓打开,张郃带着四个亲兵骑着马飞奔而出,几个呼吸之间就来到了贾诩近前。

    贾诩起身拱手道:“张将军,恭候多时了,请坐”

    “让贾大人久候,恕罪”张郃抱拳后坐在了贾诩对面,几个兵士站在他身后。

    “张将军,本官没有准备酒水和茶水,就算是准备了,只怕张将军也不敢喝,如此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吧”

    张郃抱拳道:“末将洗耳恭听”

    贾诩沉吟一下说道:“张将军既然出城来与本官见面,就说明将军是有意和平解决此事的,此举可看出将军是心怀百姓和麾下将士们的,并非只为个人得失,本官对此表示钦佩。将军应该不能否认,以城内三千守军的实力,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了我城外数万大军围攻的,开战必然会对城内的百姓们造成伤害,但城外这些兵马是朝廷的兵马,护国公常常说朝廷军队的将士们都是来自于百姓之中,又怎能做出伤害百姓之举呢朝廷要对付的只是不尊朝廷和皇帝的诸侯们,战事不能波及无辜的平民百姓,所以本官现在才能坐在这里与将军商讨全邺城军民百姓人等的未来”

    “将军若能心存大义,当带领邺城军民百姓人等归顺朝廷袁绍四世三公之家,却屡屡做出对皇帝不敬和不尊朝廷之举董卓主政期间,此人更是纠集天下诸侯起兵造反,尽管他们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但这也是犯上作乱,难道讨伐董卓就不算违逆吗没有皇帝的旨意就起兵讨伐当朝主政大臣,谁给他们的胆子和权利”

    “将军和麾下将士们本是朝廷的将军和兵士,却被袁绍作为私军为虎作伥,将军和将士们到底是要效忠朝廷呢,还是效忠袁绍”

    贾诩说到这里,从怀中拿出书信放在案几上推过去,“护国公对将军非常欣赏,这是他给将军的亲笔信”

    张郃一愣,随即缓缓伸手拿起书信拆开看起来,他一连看了三遍,闭上眼睛沉思。

    贾诩并不着急,他知道要给张郃一点时间消化和思考。

    张郃没想到刘成竟然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并亲自写信给他,这让他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心理满足感,刘成并未在书信中做出明确的承诺,但字里行间却十分明显的显露着诚意。

    张郃十分震惊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被袁绍下令留守邺城也只不过四五天的时间,刘成的书信就从长安送到了邺城,从消息传到长安,书信再从长安送到邺城,这一去一来只有五天的时间,这种消息传递速度实在令人恐惧。

    同时,张郃心里也有一些计较和权衡,虽然他现在的官职是宁国中郎将,但这只是袁绍封的,实际上就算袁绍作为冀州牧也无权任命一个中郎将,最多只能任命校尉,还必须要得到朝廷的批准,很显然他这个宁国中郎将是不被朝廷承认的,也只能在冀州这块地面上有些作用。

    一番思虑之后,张郃起身对贾诩抱拳道:“末将愿率邺城军民归顺朝廷”

第320章 黄忠

    张颌与贾诩分开之后回到城内立即做出安排召集城内的将校和官员们,商议准备迎接城外大军进城的事宜。

    贾诩圆满完成了说降张颌的任务回到军阵之中见到了张辽和徐庶等人,把情况与他们做了说明,张辽等人立即下令解除对邺城的合围之势,按照刘成的意思,要留下一万人马在邺城,所以留下的这一万人马要进城,剩下的兵马还要继续扫平周围属于袁绍势力的城镇。

    不到十天的时间,魏郡全境和夹在魏郡与常山之间的赵国全境也全部归降。

    邺城城内,在袁绍原来的府邸内,贾诩对张颌等人说道:“朝廷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封张将军为宁远将军、邺城守备,统管魏郡驻军兵马和防务,除郡兵归属太守管制之外,其余驻军均受将军统管,受宣威将军、冀州都督赵云辖制张将军,我等过两天就要率军启程返回长安,徐庶将军也要率军返回洛阳,只有游击将军马超率一万兵马留下来作为将军副将留下来协助”

    张郃看向马超,马超道:“别看我,我这个游击将军肯定比你的宁远将军低”

    贾诩看张郃的面上带着疑惑,解释道:“游击将军和宁远将军都可能是新的军阶之中的军阶,目前大司马府正在商议设立军阶和官制品级之事,用军阶和军职来体现将校兵士在军中的地位今后这魏郡的防务就交给张将军了”

    一个刚归降的将军立刻就能掌控一片新攻下的地盘上的军务,这种信任程度也只有刘成这里才有,张颌也没想到上面会这么安排。

    “不过,张将军恐怕先去一趟长安,护国公想要见你,有些话要当面交代,为了节省时日,我们会专门派人一路护送将军去长安见护国公,之后你要尽最快的速度赶回来,毕竟这边的军务不能长时间离开你”

    张颌抱拳道:“遵命”

    张颌在第二天就启程向长安出发了,张辽、阎行、贾诩和徐庶等人则在第三天率军离开邺城返回长安。

    长安,大司马府。

    刘成看着贾诩派人送来的书信,对心腹幕僚们笑道:“张颌归顺了,此时正在赶来长安的途中,张辽、贾诩等人也正率军返回,袁绍经此一役也是大伤元气,应该会老实一段时日益州那边的形势如何钟繇是否已经稳住了局面益州那些地主们是否还在闹腾呢”

    荀彧站出来拱手道:“主公,钟元常送来的奏章上他到任之后采取了分化瓦解、拉拢一片较弱的,打击一片实力较强的,目前益州的局面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了,朝廷颁布的各项政令正在益州逐步施行”

    “说说具体的细节,钟繇要拉拢一批人,不会没有许给他们一点好处和承诺吧”

    “是”荀彧继续说道:“钟元常向这些人承诺,未来十年之内,若官府有清理河道、修筑道路、维护城墙、兴修水利等这些工程设施,都将优先考虑承包给他们,或从他们那里购买材料,也承诺未来十年内,这些人若从事商贸,可以减少一半的税收”

    刘成点头道:“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既达成了分化益州地主们的目的,又没有伤害官府和朝廷的利益,这些工程总归是要找人做的,给谁都一样减少一半的商税看上去是减少了朝廷和官府的收入,但实际却又是鼓励了工商,日后手艺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钟元常果然有大才益州军的整编进行得如何了”

    负责这方面事务的李儒站出来拱手道:“回主公,益州军已经完成了整编,目前正在分批前来长安,派往益州的另外一万人马也已经进入益州境内按照目前的情况,只要益州的稳定持续一年,接下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把益州军调来长安的想法并非是刘成一拍脑袋就决定的,兵士异地服役这件事情他已经考虑很长时间了,这也是防止军中继续滋生军阀、山头思想的一个很好的办法,领兵大将若有这方面的想法,兵士们也不会同意,要知道他们的家都不服役之地,一旦跟着领兵大将造反,家人怎么办这是所有人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汉末军阀割据形成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那些太守、刺史、州牧们有在辖区自由招募兵马的权利,但如果他们手下的兵士都是异地兵士,他们还敢不敢轻易造反

    刘成点点头,说道:“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今年和明年年初应该不会有战事发生,各地驻军和在长安的军队要尽快完成混编换防事宜,只要这一次顺利结束,军中之事日后就好办了,你们要抓紧时间”

    “明白”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同一个地方的士兵在一起从军在语言、习俗方面都相同,磨合得要快,战斗力形成得也快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