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使者表示,草原之中的十万控弦之士皆为韦曜奴仆;随时随地能为天单于尽忠。
  这条消息不胫而走,短短几日就传遍天下;使得天下哗然。
  如此一来,韦曜的实力大家都有目共睹了;坐拥四州,掌控草原;
  麾下带甲百万,只是打出名号的万人敌大将就有好几位;还有那计谋如狐的五谋士;
  这韦曜是天下第一个招惹不得的人物。
  这时候的韦曜在天下人的目光之中,带着关羽关胜,还有赵云和太史虎,以及五百亲兵护卫向长安赶去。
  在长安城中,一个悬挂蔡府的高门大户之下;
  家主蔡邕刚刚下朝回家。向管家问道:“小姐呢?”
  管家急忙上来,说道:“小姐今日在楼中攻读四书五经,未曾下楼。”
  蔡邕满意的点点头,迈步向爱女楼上行去。
  蔡邕早年丧妻,唯有留下一女,取名昭姬;
  自幼聪慧无比,跟父亲学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书子集更是一看就会。
  所以蔡邕对爱女那真是宠爱有加;
  他刚刚转过楼梯口,在窗户外看到爱女正专心致志的低头看着什么。
  女儿如此好学,蔡邕真是越看越满意;
  他轻咳一声,没想到女儿竟然非常慌乱的抬头四处看看,然后飞快的将手里的东西藏了起来。
  知女莫过父,蔡邕叹了一口气;
  大步走到屋内,将女儿藏在身后的画本拿了出来。
  用手指点着女儿的眉头说道:“昭姬啊!为父给你说过多少遍了,这种画本已经被相国大人在整个长安城查抄了;凡是私藏这种画本之人按谋反论处。你呀你……还如此胆大包天。”
  蔡昭姬小脸通红,跟父亲撒娇道:“爹爹,女儿也就是偶尔看看嘛……看了一整天的四书五经,这才刚刚想放松一下,不想爹爹现在就回来了。”
  蔡邕瞪了女儿一眼,说道:“别以为爹爹不知道,你每天都在看这东西;不行,今日说什么我也要烧了它。”
  蔡昭姬吓的大叫一声,赶紧去抢夺父亲手里的画本;带着哭腔说道:“爹爹不要烧了,这可是女儿好不容易求徐州的糜姐姐给带来的。”
  蔡邕叹了一口气,这两个丫头都是无法无天的主,自己烧了这本;过不几天,下一本就带来了。
  蔡邕郑重的说道:“不烧也可以,你可千万不要让别人看到了,否则爹爹罢官杀头就在眼前。”
  蔡昭姬点着头一连声的答应:“爹爹放心,定然不会让别人知晓。”说着一把夺过父亲手里的画本,如同珍宝一般藏了起来。
  蔡昭姬挨着父亲坐下,问道:“听说这韦曜要到长安来了;他如此诋毁相国大人,就不怕相国大人报复么?”
  蔡邕抚须说道:“如今那韦曜羽翼已丰,早就不惧任何人了;又怎会害怕相国大人?”
  蔡昭姬一脸憧憬的再次问道:“你说这韦曜是否真如同这画本上,同样的英武不凡么?”
  “老夫未曾见过那韦曜,不知相貌如何!”蔡邕说完,一脸防范的看着女儿,警告道:“问这个干嘛?你现在可是有夫婿的人了。”
  蔡昭姬脸色一红,笑着说道:“徐州的糜姐姐说曾经见过韦曜,真人比这画本之上还要英武几分。”
  蔡邕一脸狐疑的打量女儿,这个丫头可别动了心思;
  年前可是和卫家的二公子订了婚约的;可不敢三心二意。
  蔡邕就想法设法的转移女儿的注意力,尽说着琴棋书画的事情,绝口不提韦曜了,免得女儿走火入魔。
  同样讨论韦曜的还有司徒王家;
  自从王允的官职越来越大,也想法设法的将王家从祖地太原搬了出来;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分支曾经招惹过韦曜;
  在韦曜的各种打击报复之下,才使得他王家背井离乡,远离故土。
  王允书房之内,王允的脸色在烛光的闪烁下,阴晴不定;开口说道:“那韦曜竟敢真来长安,就不怕董卓老贼将他斩杀么?”
  他身前的管家小声说道:“老爷,如今那韦曜拥兵百万,那还惧那董卓,恐怕我王家之仇难以报了。”
  王允咬牙说道:“不行,若是不报,老夫这口气如何咽下;那董卓不敢杀他,我们就想个计策,逼着董卓杀了韦曜;我等也能看一出狗咬狗的好戏。”
  那管家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老爷!可还记得你我定计?当时想着将小姐介绍给董卓老贼认识,然后再结识他那义子吕布之事?”
  王允眼皮翻了一翻,没好气的说道:“老夫又不曾老糊涂,当然记得。”
  “老爷……我们不如改变一下计划,等韦曜来到长安,老爷可以赔罪之名,宴请那韦曜,届时让小姐出来敬酒;
  以小姐天人之姿,不怕那韦曜不动心。
  等他动了心,再将小姐献给董卓老贼,使得他二人大打出手。
  若是董卓死,老爷有匡扶社稷之功;若是韦曜死,老爷也能报了家族之仇;若是他二人同死,呵呵呵……”


第290章 司马八达 太尉杨彪
  王允听了管家之言,不再说话,整个身子靠在阴暗之处;默默盘算着事情的可行性。
  司隶河内的司马府,族长司马防将几个儿子全部叫来。
  司马防看着并列站在一起的八个儿子,开口问道:“尔等可知老夫为何叫你们前来?”
  次子司马懿正要开口说话,突然想起身边还站着大哥;
  也低眉顺目的站着,不敢应答。
  长子司马朗眉头皱了一会,上前一步说道:“父亲可是为了那韦曜进长安一事?”
  司马防点头说道:“不错,老夫所料不错的话,这韦曜进了长安,就是天下巨变之时;我司马家也该做出些选择了。
  那董卓三番四次的征辟老夫,老夫一直装病到现在。到了如今老夫却不能在装下去了;你等说说吧!我司马家该如何抉择?”
  这时候三子司马孚站了出来,抱拳说道:“父亲,以孩儿之见,我司马家还是遵从董卓之意为好!”
  司马防皱眉问道:“叔达何意?不如详细说说。”
  三子司马孚说道:“父亲,那董卓虽说残暴不仁,但他代表的却是汉室正统;我家名义上是归附董卓,那董卓年事已高,说不定哪日就会一命呜呼,届时我司马家尽心竭力的辅助少帝,也能博的万世富贵。
  韦曜如今虽说势大,除非他有了反叛之心;
  否则始终都归属汉室所管辖。况且天下诸侯并非他一家,他若反叛,则是天下公敌;到时候定不会长久。
  故此,孩儿选着依附董卓。”
  长子司马朗开口说道:“三弟此言差矣,以为兄之见,我司马家应当投向韦曜;如今天下乱相已生,各地诸侯纷纷自立;而这天下最大诸侯莫过于韦曜;
  若说有人能改朝换代,非韦曜莫属。
  三弟言说归附董卓,且不说董卓垂垂老矣,难有大的作为;万一那些诸侯再联合一次勤王救驾,我司马家可就有口难辩了……”
  兄弟几个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慢慢的开始争吵起来。
  司马防眉头一皱,摆了摆手;
  众位兄弟赶紧住口,向父亲躬身抱拳道:“是孩儿孟浪了,请父亲恕罪!”
  司马防看向次子司马懿,开口问道:“仲达,你有何见解?不妨说说看!”
  司马懿向父亲行了一礼,又转头看了看大哥和三弟;开口说道:“孩儿以为大哥和三弟皆都是言之有理。”
  听了司马懿的话,司马朗和司马孚齐齐哼了一声。
  这个老二可以说是聪明绝顶;
  只是见人只说三分话,也忒不痛快;偏偏父亲还非常喜欢于他。
  司马懿接着说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孩儿以为我司马家不能把希望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诚如大哥所言,天下乱相已生,帝星隐晦不明;所幸天下可选择的人不少。
  所以我司马家就应该多做选择,到时候,无论谁人崛起,只要有我司马家的人,就能再次保得我司马家荣耀百年。”
  司马防点头道:“仲达所言不错,既然你等兄弟几人各有心里的明主,不如今日就各奔东西吧!
  你们可要记住老夫一句话:你等兄弟若是有一天兵戎相见,万万要手下留情;若是有了机会,定要伸手拉上一把。”
  三子司马孚得意的说道:“孩儿谨记父亲教导,届时孩儿定会拼死救下大哥。”
  兄弟几人各自说了要投奔的目标,老大司马朗毫无疑问的要去投靠韦曜,老三去投靠董卓。
  其余各子因年纪尚小,不便出仕;都留在家里聆听父亲教诲。
  老三司马孚开口问道:“却不知二哥作何选择?”
  司马懿笑道:“为兄自小就疲懒不堪,都是大哥时刻督促,才算有所小成;我还是追随大哥去吧!也能让大哥时刻监督于我。”
  如此以来就敲定了三兄弟出仕的计划。
  又过了几日,韦曜距离长安城还有数十里。
  长安城新建的皇宫之内,刘协战战兢兢的坐在龙椅之上;偷眼看着立于身前的董卓。
  只听那董卓开口问道:“诸位大人,如今那韦曜进长安面圣,据报已经快要到达;究竟该派何人前去迎接啊?”
  这时候太尉杨彪出列答道:“启禀陛下,回相国大人;那韦曜自封大将军,当时朝廷未曾做出反对;也算默认了他的身份。
  如今韦曜算是以大将军之身前来面圣;大将军之位,位同三公;按照礼制,理应有三公之人前去迎接。”
  董卓听了,冷哼一声:“哼……他算得哪门子大将军?罢了,说不定他韦曜这次有来无回了;就以大将军之礼迎接吧!
  杨太尉;你如今位列三公,迎接韦曜之事就交给你了!等他到了,就由你前去迎接吧!”
  杨彪躬身说道:“下官领命!”
  众人又说了一些其他事情。这时候小黄门来报;
  言说那韦曜距离城门不足十里了。
  董卓看向杨彪说道:“杨太尉,去吧!”
  杨彪领命到了城门口,不到半刻功夫,就看到远处飘扬着“韦”字的大旗,由远及近。
  等韦曜快到了近前,杨彪定眼看去;
  只见一名英武不凡的少年将军端坐马上;
  一身银盔戎装,身披血红披风。
  眼神顾盼之间精光闪闪;
  手握一杆弑神枪,枪尖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气。
  身后有两员红脸将领,如同孪生兄弟一般,同样手握大刀;一副杀气腾腾的感觉。
  再后面却是两员唇红齿白的小将,两人各擎长枪,英气逼人。
  最后则是五百统一装备的亲兵侍卫;
  个个腰挎张鸦九特制的百炼战刀,马鞍一旁挂的是公输绝发明的两把连发强弩。
  这些精兵手握长枪,马蹄声都是整齐划一。
  韦曜见前方城门口有人等待,伸手一举;
  所有马匹同时停下脚步,立于原地,一动不动。
  杨彪赶紧上前说道:“敢问可是大将军韦曜当面?”
  韦曜回道:“正是本将,却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杨彪抚须笑道:“老夫杨彪,虚居当朝太尉;特来迎接大将军入城!”
  韦曜赶紧下马,抱拳说道:“原来是杨太尉,有劳亲自迎接了。”
  两人同时进城,杨彪看了看四周;小声说道:“大将军进长安,要一切小心从事;唯恐有变……”


第291章 抵达长安 朝堂争锋
  韦曜见杨彪能冒着生命危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