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秣马南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如何。如何一个人的攻击不能说服你们,就许你五个人一齐攻击。若是结果令你们不不满意,本统领立刻给你们换回皮甲!”
  自己大人这秉性旗下的老兵都清楚,绝对是一言九鼎。于是他们就鼓动那些还有疑惑的新加入的士兵去攻击,也好让他们安心。至于自己就已经是完全信任自家领袖,毫不怀疑了。
  那名最先出来的士兵开始只用自己的一把单刀猛的砍了下去,却见没留下任何痕迹,不过好的皮甲也基本可以做到,所以并不能说服他。
  接着借了一把朴刀,伸了伸筋骨,又是全力一击却还是没有任何痕迹。他不禁有些丧气,便退开让给另一个弓箭兵来试。
  那弓箭兵能开两石弓,是真正的强弓手。他也是全力一击,却见那藤甲只不过是晃了晃仍是未伤分毫,他也只好退到一边。
  突然,一个脾气暴躁的健壮军汉冲出阵来,叫骂之前二人全是废物,如此一个篓子都弄不坏太丢自己这些新兵的脸。
  也许只是嘴上无德,心中却知这藤甲的厉害,那汉子专门走到了离铠甲五步的距离,摆出持枪冲锋的姿势。狠命一捅,结果却也让众人大跌眼镜,长枪折断藤甲依然未损分毫。
  见那些新兵都未成功,石斌旗下的老兵不由得露出了嘲笑的脸色。
  常言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就没有人愿意服输。石统领不是说还可以五个人一起攻击吗?那些新兵决定最后来个五枪齐刺,如果还不能破那藤甲就再不在此事上纠缠。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藤甲仍旧未损。知道了给他们配备的是如此好的铠甲众人都低头认错。
  石斌则大大的表扬了那个提出质疑的士兵,表示记下三十军棍的惩罚,但赏银二两,来个赏罚分明,允许他将功抵过,并叮嘱他以后提问要挑对时候。
  贾玲看后也是大吃一惊,这么一套东西拆散放着即使被发现,就是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兵都不会认得,根本猜不出是什么,只会以为是一些斗笠和没编完的藤条筐而已。
  但从今天的防护效果来看,难怪石斌会把它当宝贝。随即想了想自己身上的内甲和棉甲,顿时感觉土得要死,立刻就想要石斌帮她换过来,但石斌则以不听话就送她回城相要挟,没了底牌的贾玲便不得不低头。
  终于自己也出了一回彩,让贾玲和王三几个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眼光,石斌是非常高兴。
  “统领,既然此铠甲如此强悍,为何不大量装备,您却只向南边购买五百套?”王三疑惑不已的问。
  早知道他们会有此一问,石斌也是有点无奈的解释。藤甲能够刀枪不入,主要原因是制作工艺上面。一套藤制铠甲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首先砍来青藤编制好藤甲后,再用桐油浸泡。用桐油浸泡的目的是让藤甲更具韧性。浸泡48小时后,将藤甲拿出晾干,至少要晾两个月,然后再用柚油浸泡,如此反复5次,一套藤甲才算完成,这样的藤甲才能穿着上战场,成本实在太高。
  而藤甲还不能保暖,所以石斌还让士兵穿了一身厚厚的棉衣,看上去就是一群雇工。
  一听是用桐油浸泡了这个聪慧的女人立刻明白了石斌为什么不肯让她穿藤甲了。
  男人烧伤可以叫悍将可以增加铁血感,女人烧伤可就惨了。。。。。。贾玲立刻温柔的看了看石斌,表示非常感激他的爱护。
  得意洋洋的石斌正打算宣布正式登船起航时,贾玲却将他叫住提醒,他麾下的新兵似乎还有些疑问。仔细一看,的确如此,他们的眼睛是不是看向那几十门虎蹲炮。
  在他的潜意识里这不就是一门迫击炮的雏形吗?有什么好疑惑的。怕因为管壁太薄而炸膛,还是怕重量太大而抬不动?还是怕什么别的?
  “看样子,你们这些新加入的士兵还有疑惑。现在,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给我将全部的问题都提出来,如果你们上了船还问,那别怪我不讲情面把你们扔到汉江里去喂鱼!”
  踌躇了一段时间,那个拿了二两银子的士兵又站了出来,支支吾吾的说:“大人,小人已经完全相信您给我们的装备了。只是我还有几个兄弟担心您的虎蹲炮。。。。。。”
  知道肯定是担心这炮,却不知道为什么,石斌只好耐心的问道:“你的话我相信。你的那些兄弟我也不怪罪,这炮的质量肯定没问题。重量也不过36斤,肯定方便携带,不必担心因此而耽误撤退。”
  仿佛知道石斌无法猜到自己的兄弟为什么还是担心,那小卒笑着解释:“大人,他们主要是不知道您让我们每人带五十枚铅子,二十斤火药,相对咱们这二十五门虎蹲炮来说,这点弹药似乎不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咱们这虎蹲炮不光可以用铅子,是可以就地取材啊。哈,哈,哈,哈!”石斌笑着回答道。
  也不打算再解释,安又排士兵做了一次射击表演,操作过程让人惊诧万分。原来那老兵就是在地上抓了几把小石子放进了炮口,再夯实炮筒后就发射了。射击结果也是让人非常意外,三百步外的树上全是深嵌其中的石子。
  有了这么一个结果,营中将士再无任何怀疑,全都信心十足的跟着石斌上了船,加入了北上袭元的战略大纵深作战。
第七十一章 入太原
  既然决定大纵深作战就必须定好战略计划,石斌开始觉得既然要纵深就是干脆一插到底,进入河南后沿太行山脉北行经河北直接插元大都(北京),之后再进入东北三省。
  贾玲却不以为然,经太行山北行可取,至元大都亦可取,但已有不小风险。北京已处于华北平原,一望无际,并无任何可隐蔽之处,若不及早撤退,恐怕会损失惨重。
  东北三省虽有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可供隐蔽,但获取给养却极为困难,而且要横跨东北平原才能进攻有价值的战略目标;其次东北气候寒冷,靠身上这点棉衣恐怕远远不够,别目的没达成,人先成了冰棍。
  人都是怕死的,最怕送死,即使手下是些死士也不能这么干。
  最后石斌也只好认同,王三则说道:“由此可知,我等最合适的攻击之处仍为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地区。”
  不过又来了一个进攻路线问题,是直接去北京再步步撤退,还是层层推进,或者是其他攻击形式?
  三人都认为前两种意图太明显,虽然只是小部队作战,但这也很容易被元人一眼看穿目的。
  只要派重兵四处封闭官道那,那他们这几百人就只能整日在山林之中窜来窜去了。
  所以应采取先去山西,又打陕西,后借黄河攻击河北地区,再折回河南,最后借南阳走私之通道回荆州。
  定计后,便去了太原。果如贾玲所说北边如今已经不是统一指挥了,似乎按势力分成了几块,各有边界。
  为了保证这不是元人的诱敌之计,王三率一都士卒尝试性的进攻几次。
  结果也只是眼睁睁的看着王三他们窜入边界的树林之中,,元人最多也只是象征性的放上几箭,但绝不过界抓人。
  这可让石斌等人越发大胆,可算是无所不干。一路上烧毁了不少元人粮库,搅得他们一个个神经过敏,官道上到处可见六百里加急的驿卒。
  石斌打仗毫无章法可言,属于有肉就吃型,但最明显的特点则是那些鸡肋却丝毫不碰。
  太原的达鲁花赤还专门布置了几个陷阱,摆了几块大肥肉请君入瓮。这股小部队似乎对危险的感知特别灵敏,每次在合围之前就已遁入山林之中,让各处的将士无一不是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南宋在长江以北并无多少军事力量,但各处民众不过是被元人的屠刀恐吓却并未归心,所以只要稍微宣传宣传国家大义就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再加上贾玲这个类似女特工的疯丫头助阵,石斌等人就更加游刃有余。
  虽然带的粮草不多,但由于有石斌这些山民猎户在,这支小部队的伙食不但不像之前想得那么差,反而还好了起来,隔三差五的有肉食,而且这种打草谷也非常爽,弄点弩箭一射,虎蹲炮装点碎石子一轰就算完了,简直就是蹂躏元人。
  在太行山脚下晃了半个月,终于临近了太原。众人不由得谨慎起来,毕竟一旦出了太行山就是黄土高原,虽然地形也是跌宕起伏,但提供隐蔽的山林灌木也不再那么多,即使因为地形元兵无法用骑兵追赶却也可以用步兵将石斌部围歼。
  于是,石斌定下的铁律就是:进攻开始至结束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时辰,无论成功与否必须立刻撤退。若被缠住不得脱身则舍弃一切辎重,若再不能脱身便舍弃虎蹲炮,一旦被围则分散突围。胆敢违反军规当即斩首。
  走了五天左右便至太原城下,看着一望无际的高原,让人不由心生豪迈之气。石斌不由得想起了三国时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见石斌站在那昂首挺胸,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贾玲知道他又自恋起来,说不定又在想成为唐宗宋祖了。于是走过去对着他的腰上狠狠一掐,便将满身豪气的石斌给拉了回来。
  “又在想封狼居胥了?”贾玲笑着问道。
  知道这是在嘲笑自己不切实际做美梦,石斌却不认可,说道:“现在当然是空想,不过总有一天会实现!”石斌很肯定的说道。
  并不和他争辩,贾玲也只是开个小玩笑而已,毕竟自己夫君有远大的志向,还肯付诸行动,哪怕就是失败了也是让人佩服的。
  提醒他清醒清醒就够了,这时候她当然不能够来泄石斌的气。
  刚过午后,石斌有点困了,他并不想这么一直躲在城外的小镇里。正当百无聊赖之际,见不远处一个农夫和一个行脚商人在说着悄悄话。
  反正他平时都是化装前行,如今假胡子尚未卸下,也不怕人认出,向店家买了两斤老白干,石斌便大摇大摆的凑了过去。
  本来对这冒然前来的陌生人并不满意,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还带着两斤老白干?这些穷苦之人如今饭都吃不饱,哪里来钱喝酒,故而立刻转怒为喜,迅速的接受了石斌。
  石斌直入主题说道:“二位兄弟,我这模样相信你们都看得出我也是个商人,不过是家资稍微丰厚点。刚刚见二位在小声说着什么,小弟唯恐这趟生意有失,所以想来请教一二。”
  仔细的看了看石斌的穿着和谈吐,这模样的确是个商贾,也不像元人的探子。二人便小心的说道:“见兄弟也不像恶人,大家赚钱都不易,我只能说自上次郑州城达鲁花赤被南宋勇士杀了之后,这太原城的达鲁花赤整日神经兮兮,唯恐也被刺杀,故而盘查严了很多。”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盘查太严说不定连城门都进不去。石斌立刻皱起了眉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