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秣马南宋-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上午贾玲三人起来时都是精神奕奕,满脸笑意,而石斌自然是昏昏沉沉,一脸颓丧。都以为他是因为没想出好办法才如此,却没人想到这是因为吃饱了撑的。
  “大人,你昨夜还好吧。”许风这个体贴的侍卫长见状立刻前来询问。
  当然不能将精神不好的真正原因说出来,石斌只是应付两句说是有些焦虑导致失眠。
  “奴家看你精神并不好,要不再去睡个回笼觉?”贾玲提议道。
  “没事,这点失眠还撑不住那还能领兵打仗吗?”石斌笑道,“咱们继续昨天的话题,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让汪立信那家伙听从我的命令不对我阳奉阴违。”
  见石斌如此执着于不‘以势压人’,贾玲三人也只好使出浑身解数来思考问题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人终于一起想出了一个有可能让汪立信不与石斌对立的方法。
  见三人都喜笑颜开,石斌知道事情有望,于是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说出来。却没想到三人并未直接说出办法,而是要求石斌立下承诺若是此法失败石斌便必须软硬兼施,不可再有妇人之仁。
  看出来若是不答应贾玲三个的条件,他们就不会将想到的办法说出来,又想了想,汪立信似乎也不值当如此费劲,最终还是答应了他们。
  “办法其实很简单。”贾玲很骄傲的笑道,“就是将咱们的难民由咱们自己的人带到各个荒芜的村庄上去落脚,待咱们先落脚之后再去告诉汪立信,来个木已成舟就好。”
  “木已成舟?”石斌这回算是明白了三人的意思,不得不苦笑道:“你们真是打到了那汪立信的七寸上,他最宣扬的就是要体恤民生。若是很多的难民已经自行在他这安家落户,他的确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将其驱逐了。”
  “怎么样,平北候,这应该没有以势压人吧?”贾玲很得意的笑道。
  “算是吧。”石斌虽然嘴上服了,其实心里仍旧未服。因为这在他看来还是以势压人,只不过是以民势压人而已。
  “什么叫算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只要不是以你的势力威逼那汪立信就都行!安置那些难民是他这转运使本来就有的责任!”贾玲听出了石斌的不服,立刻说道。
  这回石斌算是无话可说,只得承认贾玲说的有理。既然是要弄个木已成舟,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保密,要瞒天过海才对。所以必须得尽量减少难民对陕西产生的冲击。至于这如何做到瞒天过海就还得动动脑筋了。毕竟那可是三万户难民,不是军队,不可能说到哪便会跟到哪,免不了麻烦。
  于是石斌郑重的问道,“你们对这有什么规划没?一股脑的将难民往陕西赶肯定不行,很快就会引起汪立信的注意。”
  “大人,这些难民恐怕不那么好管理,是不是需要教育教育?警告他们别四处捣乱?”许风问道。
  石斌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并说道:“不光要教育教育,最好还要杀鸡儆猴,让他们记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听到石斌口中的‘杀鸡儆猴’四个字之后许风立刻知道了该怎么办,立刻命手下监管起太原城外的难民。不论是内斗,还是扰民都不姑息,一旦发现最少都是十军棍,不打个皮开肉绽就不罢休。若是还敢嘴硬不认错,那就直接打得残废了。不过由于按时有饭吃有粥喝,那些不安分的难民也就安分了下来,并不抱怨石斌的残酷。
  又这么‘整顿’了十余日,难民总算听话不少,不敢私下扰民了。
  “大人,时候差不多可以将他们送去陕西了。您是和我们一起还是怎么的?”许风问道。
  “自然一起,给我将这些难民分成十拨,分批次送过黄河。还有,每批次要至少五百士卒监督保护,而且要从至少三个不同的渡口快速过去,不能让汪立信瞧出端倪。”
  明白其中的重要性,许风便请石斌许他亲自监督渡河,另派侍卫保护石斌的安全。天天看许风这张脸也看腻了,石斌自然乐得同意。
  在许风离开之前石斌又提醒道:“难民要多安排在榆林、延安、渭南一片,最好不要进入铜川和西安的地界。”
  听完这些时候,确定石斌再无话说,许风便飞速的出了房门办事去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无语
  第二天一早石斌便带着所有人都出发了。
  微风拂面,石斌感觉神清气爽。贾玲与赛西施那三千青丝发出的淡淡清香更是让他这半吊子‘诗人’诗意盎然。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 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 春风狭斜道,含笑待逢迎。”石斌满脸微笑的看着贾玲和赛西施说道,“二位夫人,你们觉得孟浩然的这首《美人分香》如何?”
  石斌可不是什么学富五车的两榜进士出身,如此做当然让贾玲与赛西施打心底高兴,这可是武夫出身的丈夫在讨她们高兴。能想到就不容易,何况还想到了合适的?
  虽然早已结婚多年,但这种招数石斌还是很少用,一用自然就有了极好的效果。只不过这个情况被手下看见却让贾玲和赛西施感觉非常害羞,故而都佯装生气,将石斌追打了一阵。
  知道二人是装样子扳回点面子而已,所以石斌便在每次‘挨打’时故意大声哀嚎。嚎了两声之后,便招来了更多目光。不明就里的旁人看贾玲和赛西施这么做仿佛在看两个泼妇,此时二人再也无法‘生气’,只能愤愤的作罢。
  “小玲,西施,怎么,你们还不高兴了?”石斌嬉皮笑脸的问道,“难道是我用的诗词不对?”
  “对,很对,非常对。”贾玲说完后白了石斌一眼,赛西施也跟着白了一眼。
  “那就好,那就好。只要正确就好,你们就别装了,咱们谁还不了解谁?为夫知道你们心里早就欣喜若狂,不过是气我让你们出丑了。”石斌笑了笑,“我就在此赔个不是,下次一定不当着这么多人吟诵这淫词艳曲。二位夫人大人有大量,就别计较了如何?何况生气会让人老得快···”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听了石斌的‘道歉’,又听他说生气会老得快,贾玲与赛西施立刻转怒为喜,将心中的快乐都表现了出来。
  由于高兴,二人话也多了起来,贾玲问道:“夫君,你说将这些难民怎么安置才妥当,才不会引起汪立信的注意?”
  “自然是分批,有组织的落足,不可以一窝蜂的乱跑。”石斌毫不犹豫的说道,“如果一窝蜂的乱跑那就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乱民、是叛逆。到时候就是想不引起汪立信的注意都不可能了。”
  “有理,那夫君认为该怎么分批,怎么组织呢?”赛西施则问道。
  不相信赛西施不知道怎么分批,怎么组织,这么问应该是故意要自己动脑子,要报之前的‘一箭之仇’,石斌苦着脸笑了笑。
  “分批时,一股难民的数量最好就是能占了一个中等村子。至于组织则当然是咱们派得力的手下带着这一股股的难民和他们所需的粮食、物资去那些已经荒无人烟的村庄之中落脚。如此一来没有什么大动静,又不会威胁到别人,最多也就让他们以为是一些难民不想再跑,在那村子里扎根而已。”石斌笑眯眯的说道。
  陕西虽然已经被光复,但仍旧民生凋敝,赤地千里。所以只要按石斌说的办肯定就能悄悄的安排三万户难民到陕西路来。待真的扎根了,汪立信就是想干涉也只能徒叹奈何。
  看着延绵不绝的难民队伍,那些难民虽然穿得还是破破烂烂,但至少做到了衣可蔽体。而且精气神也好了不少不再垂头丧气,虽然还是面黄肌瘦但是肯定不会风一吹就倒了。
  这些自然让石斌有不小的成就感,不过最让他高兴的却不是这,而是过不了多久,整个陕西就会到处都是对他石斌感恩戴德的平民百姓,至于宋廷的旨意就会彻底失效。只要耐心经营,将吕文福这不知进退的客将赶走,河东路也会是他的天下。
  明显猜到了石斌在想什么,贾玲凑过来浇了他一盆冷水,“我的好夫君,奴家要提醒你一下,汪立信恐怕没那么听话。泥人还有三分火气,你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却不告诉他,你认为他会舒服?即使他不敢明着与你做对,但是暗中给你添添堵应该还是敢的。”
  “添堵?”石斌不知道贾玲所指。以己度人,石斌能想到汪立信在听到这消息时的样子,却想不到汪立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就是如何添堵。
  “他不合作不就得了,咱们总会有事情要求他的。”贾玲笑道。
  “照你的说法他就一定会与我做对?”石斌问道。
  “不是与你做对,而是要找回些面子,咱们只要让他有面子,之前他还亏欠夫君不少,应该就不会不合作了。”
  只不过现在石斌不想想那么远,因为他并不真正了解汪立信,感觉想太多也无用,于是示意贾玲慢慢来。计划赶不上变化,以不变应万变最好。
  腹诽石斌的‘以不变应万变’,赛西施知道他这是想好好的休息几日偷个懒。但也感觉石斌的确该休息休息,于是便赞同了他的‘以不变应万变’。
  大队人马有组织的渡过黄河,且都悄悄的去之前已经打探好的村庄之中落脚。有些村庄之中虽然还有人,但绝不敢对抗几百户的难民。再加上这些难民也并不凶恶,自然也就慢慢的融洽了。
  这确实没有引起汪立信的注意,也就几个县官感觉自己地面上的农户似乎突然多了不少。但这些都是尸位素餐之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出乱子就乐得什么都不管。何况人多税赋就多,他们巴不得再多来一些不闹事的难民。
  头一个月的势头是非常好的,第二个月就开始有些小麻烦。人与人之间总会有矛盾,何况外地人和本地人?让石斌还舒服的就是没出大乱子,最多也就是农户之间打一架,没上演全武行。
  只不过三万户百姓并不好管理,所以平静的日子也没多久便被汪立信这个陕西转运使给知道了。
  一开始,汪立信也不认为这是坏事而是好事,这么多村庄如雨后春笋般在他的辖区内建立,可见他政治是十分清明的,不然不会这么多百姓来他这安家落户。
  但时间一久,汪立信也感觉有一丝不对,毕竟这些原来如蝗虫一般的难民为何会如此讲规矩?是谁给了他他们保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不是他汪立信。也是多年为官,知道此事轻率不得,能将数万户难民在他眼皮底下悄无声息的安排稳妥,绝非一般人能做到。所以得先调查一番再说,汪立信可不想得罪任何一路大神。
  于是立刻派了几十个还算机灵的手下前去打探,结果很快就送回来了:这些难民都是从扬州来,走的是京杭大运河、黄河。
  此时的汪立信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地界里忽然冒出来的那么多新村落全都是石斌组织人偷偷建的。这让身为陕西转运使的他有一种强烈的傀儡感,禁不住怒火中烧起来。即使石斌是沿河制置使,可以总领黄河沿岸一切权利,但不可以如此无视他,至少得给他打个招呼。
  而另一边的石斌一伙则高兴不已。因为三万户难民到现在总算是都安排妥当而且还没让汪立信发觉,如今木已成舟他就是想改也没办法,接下来只要好好管理就没事了。
  一日晚宴时,石斌说道:“如今三万户都安排好了,在榆林、延安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