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秣马南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想起自己的士兵把这种新式震天雷抛到元人阵中的情景,石斌禁不住笑了起来。正当石斌正在做着如风卷残云般打败元军的美梦时,问题却出现了。
照石斌的描述制造出来的震天雷可以炸开,但远远看去整个过程就是一块木头被炸成了两瓣外加一阵青烟,看上去更像一个炮仗,也没见什么碎铁飞向空中,故而压根就没什么杀伤力。
石斌如同在冬天还被浇了一桶冷水,立刻从床上弹起来飞奔去了兵器坊看情况。
看着在实验场中爆炸的那几个震天雷碎成的几块,石斌哭笑不得。里面的碎铁也散开了不到两步,就这么个东西怎么伤人?电视剧太误导人了吧,原本以为塞点粗糙的火药到木柄里再加点碎铁就好,看来完全不是这码事。
他立刻想起了前世记印象最深刻的炸药包。不过他却只能望洋兴叹,谁叫他只是一个文科生,谁叫他高中学化学的时候基本上是睡觉?现在算是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了,除了知老式火药的准确比例其他的就压根不知道。多少还是知道点东西,这让他沮丧的心情稍微平复点。
于是他就把火药中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的配比清楚的写了出来:75/10/15。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由于喜欢看军事节目,记住了在哪获取和怎么提纯这几种原料的方法。至少可以提取比较纯的火药,也算是一种进步吧,他也只好这样自我安慰。
记得提取好的硝酸钾主要原料是硝土和草木灰。硝土存在于厕所、猪、牛栏,庭院的老墙边,放在红木炭上能燃烧则是好硝土。而草木灰则好获取得多,直接把植物烧称灰就好。
具体提取硝酸钾则不是很麻烦,直接按程序来就是。
先把硝土和草木灰按8:1的比例混合于容器中,将水加热并不断搅拌,使其不断溶解,到没有混合杂质就好;然后再过滤掉泥沙等固体杂质;则得到了硝水;第三步则是将其放入一个容器中加热蒸发液体(熬硝),而且还要不断搅拌使其均匀蒸发;当蒸发掉大部分液体时,将液体弄出小勺滴在纸上,如能迅速结晶则说明硝酸钾已经提炼成功,只需最后的抽滤了。
木炭的制造也不麻烦,建个土窑在其中操作就好。树木截成段,在炭窑中点燃,烧到一定程度,封闭炭窑空气进入,余热继续加热木材干馏,水分和木焦油被熘出,木材碳化成为木炭。这和过去家庭烧柴火的时候憋木炭是相似的。
硫磺提纯则更加简单,将生硫磺加热到其熔化,过滤杂质后再继续加热,且不断搅拌使其中杂质能气化蒸发,在不断加热硫磺沸腾后,只需收集硫磺气体进行冷却就好。
时间紧迫石斌必须尽快将这些知识运用起来,于是发动手下所有的人员尽全力提取硝酸钾、硫磺和木炭。
这些初级的活几乎人人都会,石斌不必操心。
让他有点困惑的是造哪种震天雷,是圆球型的还是木柄式的震天雷?圆球型的给他的印象是美国军队拉掉拉环潇洒的扔出去的样子,而木柄式给他的印象则是电视剧里八路军使用它来对抗日军的镜头。
似乎木柄型的震天雷就是落后的代名词了,不过他还是决定将圆球型和木柄式的震天雷都造出几个样品,多进行几次实验之后再做定论。
一开始两种震天雷并没有孰优孰劣的感觉,但是实验久了却发现木柄式的比圆球型的震天雷更好。
这是在一次内部填充物为碎铁的震天雷实验才被发现。一个被扔出去的新式圆球型震天雷居然从小山包上滚了下来,直到离石斌不到十米才爆炸。好在这碎铁受力不足威力小,石斌才没受伤。有了这么个惊险的经历,石斌立刻排除了有如此巨大设计缺陷的圆球型震天雷。
接着又尝试了木柄式震天雷,效果不错,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臂力,将震天雷扔到最远的距离,尤其是不会到处滑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己方人员的安全。
有了这几次实验,石斌暗叹道,凡事真不能只看表象,得实践之后才能下结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震天雷内部的填充物,是用碎铁还是薄铁皮呢?于是他便命令手下的匠人将填充物为碎铁和薄铁皮的木柄式震天雷各自造出三种型号。
生活安逸多了,为了感谢石斌的恩情,没过多久,几个经验老道的铁匠就造出了这两种木柄震天雷各种型号的样品。虽然还不是拉绳点火,不过用火折子点燃引信也不是很费事。
碎铁容易被炸飞,原理有点像散弹枪,薄铁皮虽然也类似散弹枪不过爆裂时产生的碎片少很多。
碎铁震天雷的三种型号的攻击密度更大,但有效攻击半径随着碎铁的重量呈现反向变化。薄铁皮的攻击密度小很多,但是有效杀伤半径随薄铁皮的重量呈现反向变化。
正因为如此,薄铁皮木柄震天雷的威力更大。碎铁片木柄震天雷虽然碎铁多,但是受力不足,无法最大限度的利用火药燃烧发出的动能,方圆三步之外就没有什么有效杀伤力。不过也不能造铁皮过重的木柄式震天雷,这样会适得其反。
故而最后决定制造铸铁弹体,全弹质量十五两,铸铁弹体质量八两,弹径一点五寸,全弹长七寸,主装药为二两的震天雷
没两天新情况又出现了。连绵阴雨下了五六天,薄铁皮、火药和空心木柄造了不少,不过这些物件合成的木柄震天雷却没法用,阴雨天在野外压根没法点火。
此时的石斌非常高兴自己喜欢玩炮竹而且爱好军事,想起了木柄式震天雷的点火设计图。具体是在摩擦发火式的引信处有一根表面粗糙不平的铁杆,铁杆连着一条拉绳。拉绳通过中空的木柄垂出一截在外面,使用的时候,就是直接将拉绳一拉,铁杆被带动,引信在铁杆的摩擦下被引燃,之后就是投掷震天雷了。至于决定燃烧多久再爆炸震天雷,只要控制引信的长度就好。
回营地的路上石斌不想再失败,就一个劲的想着这种震天雷还有没有什么缺陷。但是半个月过去了,火器匠人都一个劲的夸石都头博学多才、聪明绝顶,正当他飘飘然的时候,一个流血事故却发生了。
原来是一个没经验的火器学徒不小心把这种震天雷撞下了木桌,他害怕震天雷砸到地上而爆炸,慌忙之中却没去拉木柄而是拉了拉绳。还好那学徒反应比较快转身就跑,只是桌上还有几个已经完工的震天雷样品仍然把他给炸伤了。
这让石斌想起了八路军扔这种震天雷前拧开的那个木盖子,看来这就是一道专门的保险装置。于是他便让兵器坊的匠人对着这种木柄式震天雷配个盖子。如此一来不怕误伤了。
有了这些成果石斌非常高兴,不过工作效率实在太低。一个学徒学成一个木柄式震天雷的制作至少一个月,出师后一天也不过制作两到三个。
而且一旦自己手下的匠人投敌或者被敌人俘虏被迫交代了木柄式震天雷的制作方法,对石斌来说则是巨大的损失和威胁。
仔细的想了想如何加快工作效率和进行技术保密,最好就是用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
将这木柄式震天雷的生产分成硝酸钾提取、木炭提取、硫磺提纯、火药配置、引信制造、粗糙铁杆制造、空心木柄制造、木盖制造八道工序。
如果敌人想造出和自己一样威力的震天雷就必须凑齐这八个熟练工人,否则永远无法造出能与自己对抗的新式震天雷。
在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后的第五天,王三兴高采烈的冲进了石斌的寝室,说道:“大哥,你可够厉害啊,哈哈,咱们到时候一个都都不会怕元军的一个百户人马了。”
“是吗?我还有点意外。好像这新式震天雷的威力也没那么大啊。”石斌疑惑道。
“的确威力也就威胁到两到三个骑兵,但是胜在咱们的造价低廉和生产速度高。知道吗?这五天咱们二十人就造了两千颗震天雷,原料都供应不足了。”王三兴奋的说。
“多少?两千?也就是说人均一天二十颗震天雷?”石斌听后也是情绪失控,放声大笑。如此高的生产效率只要后勤跟上,绝对不怕任何情况。
不过他立刻冷静下来,叮嘱道:“兄弟,万万记住这是咱们的绝密。这些工人绝对不可以出那兵器坊。就是再加月钱给他们都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让人知道他们的存在。至于那些匠人我会再想办法让他们铁心跟着咱们。”
本就为了在北方的一览无余、毫无半点地理优势的平原、高原和草原和元兵作战头疼不已。如今不光有了远距离杀伤的虎蹲炮还有近距离的震天雷,如果再加上各种地雷、绊马索、陷马坑,那元人骑兵对自己也就没多少威胁了。
最后就是还必须弄个与之配套的装弹袋,方便携带。随身带上十来个新式震天雷战斗力会成倍增加。
第二十五章 求战
看着自己私建兵器坊制造的新式木柄震天雷和新式虎蹲炮越来越多,石斌越来越高兴。一个劲的用木柄震天雷做投掷训练,用新式虎蹲炮做实弹训练。
看着石斌一副挥金如土的样子,王三成天哭丧着脸,仿佛每天都在承受着割肉的痛苦。
这种花钱方式是王三从出生起就没见到过的,县太爷家不会这么花钱,就是潭州知州家都没这么挥霍无度。
终于,王三无法忍受石斌的一掷千金了,动员了其他几个兄弟准备搞了一次“群谏”。毕竟这些钱大部分都是靠剿匪、走私、倒卖商品而来。承担的风险付出的汗水都不少。这么个花法,还没打元兵,辛辛苦苦建起的军队就会垮了。
众人都表示赞同这次对石斌的冒犯,虽说石斌是老大但是队伍却是所有兄弟都出了力,不能任由他胡来。
还在一个劲的计划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实弹训练,将各种兵器的协调进攻,近远程联合攻击达到更高的层次,却突然被群谏了,石斌很不快。
不过等王三把账本拿出来放在石斌面前打开一看,石斌立刻肉疼起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那一万多两银子居然就剩下了不到六千两。
看到石斌惊讶的样子,王三等人也不打算深究,只是表示希望他稍微改动下训练计划。
石斌当然也认识到自己这个的甩手掌柜的确当得不好,也得过问下账目才对。他妥协道:“那就所有士兵都用全木震天雷训练,投得准的有奖励,比如多吃一个肉包子、多发十文钱的饷银。但只有那些对使用火炮有天赋的士兵才进行实弹训练,而且每次不超过三发。每天所有士兵都必须进行弩和刀枪的训练,必须做到能近身肉搏战不吃亏。”
听到这个说法,众人觉得合情合理,这才笑着出了石斌的房间。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月过去了,手下两都人马对火器的使用十分熟练。近远程武器联合使用也达到了一定水平,不用担心元军一个冲锋就到跟前却没多少伤亡,就被他们分割包围继而是一面倒的屠杀。
反而在元军骑兵与己方短兵相接之前,定然会承受巨大的损失,大挫他们的锐气。
现在石斌没事就去兵器库逛,希望看着这些原始的火器找到些灵感,从而制造出实用而且更先进的火器。
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这让人最喜欢散步。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着远处的荆州古城很有一番期待。期待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真实的体会到“人头做酒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