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25我的新大明-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陛下,”格雷勋爵说,”我身为陆军大臣,同样对澳大利亚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要引咎辞职。”
“你。。。。。。”皇帝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首相辞职意味着本届内阁解体,你还辞什么?
“勋爵,”皇帝想再争取一下,于是就说,“你是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现在是不是应该负担起组阁的重任?”
“不,不。”格雷勋爵道,“我们辉格党无意在这个时候承担组阁的使命。。。。。而且我本人还是陆军大臣,对于澳大利亚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必须引咎辞职,所以不适合出任下一届首相了。”
“什么?”
威廉皇帝都被整不会了。
这里是英国吗?议会下院多数党不肯组阁。。。。。。不组阁你个多数党想干什么?
“皮尔爵士,”格雷勋爵不肯组阁,威廉皇帝只好问托利党的领袖罗伯特。皮尔,“托利党是否愿意组阁?”
“不,不,”罗伯特。皮尔的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托利党是议会下院的少数派没有民意基础,不能组阁。”
好嘛,多数党不组阁,少数党也不组阁。
堂堂大英帝国打败仗打得都没内阁了!
这也太不像话了!
威廉皇帝没得办法,只好找上了在托利、辉格两党中都挺有人望的巴麦尊子爵,刚想提出由他来组织联合政府。这个巴麦尊子爵却先一步开口了:“皇帝陛下,我是海军大臣,应该对太平洋战役的失败负有责任,我也引咎辞职。”
引咎辞职。。。。。。当然不能组阁了!
要不然就成了引咎升职了!
所以威廉皇帝就只能找别人,于是他又找到了辉格党内的二号人物,墨尔本子爵威廉。兰姆,“墨尔本子爵,你对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的战败没有责任吧?”
墨尔本子爵是内政大臣,主要是管英伦三岛治安的。如果说他对澳大利亚的失败有什么责任,大概就是抓贼抓少了,所以澳大利亚没有足够的炮灰贼配军吧?
“皇帝陛下,”墨尔本子爵道,“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指挥战争,但是作为本届内阁的内政大臣,我同样对于目前的形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不适合领导下一届内阁。而且。。。。。。我认为目前的形势下,没有任何一位英国议员或贵族有资格承担起组阁的重任。”
什么?
威廉皇帝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合着大英帝国的宰相没人能干了?
想了一会儿,他才沉着面孔问:“子爵,你难道认为我应该任命一位印度贵族来当联合王国的首相吗?”
墨尔本子爵认真地看着威廉皇帝:“皇帝陛下,您打算任命哪一位印度贵族出任联合王国的首相?”
“你……”威廉皇帝一时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看到皇帝不说话,墨尔本子爵又建议道:“皇帝陛下,鉴于目前的形势,您或许可以考虑亲自执政。。。。。。首相一职对于联合王国而言不是必须的。实际上所谓的英国首相的正式职位名称是第一财政大臣,因为乔治一世国王不会说英语,很难和议会还有大们沟通,所以才委托当时担任第一财政大臣第一代奥福德伯爵作为他的代理人掌管内阁,这才形成了惯例。”
威灵顿公爵补充说:“这仅仅是一个惯例,并无成文法为依据,皇帝陛下完全可以不再任命第一财政大臣,然后亲自掌握内阁。在目前的情况下,第一财政大臣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再领导内阁了。我相信,由皇帝陛下您亲自领导国家是唯一能走出困境的办法。”
辉格党的领袖格雷勋爵也说:“我也赞成公爵的意见,现在的情况对于任何一位贵族和议员来说,都太过艰难,没有人可以负担那么沉重的责任。只有皇帝陛下您,才可以在目前这个艰难的时刻负责领导大英帝国和她的人民。”
托利党的领袖罗伯特。皮儿也说:“皇帝陛下,这也是我们脱离党的意见……现在就请您收回乔治一世赋于第一财政大臣的权利。请到英国重新变成由国王治理的国家吧。”
第483章 朕即国家,印度优先!
威灵顿公爵和墨尔本子爵说的一点没错,英国国王的“统而不治”和“议会下院多数党组阁”都只是惯例,从法学角度来说是“判例法”而非“成文法”。
而根据这个“判例法”,英国陆军还可以造反弑君,还可以卖国求荣,引国王的外国女婿入主英伦呢!
如果对英国陆军“弑君合法”和“卖国合法”进行进一步解释的话,那么有权审判和废立英国国王的,就是英国陆军的枪杆子。
威廉皇帝可不是皇帝界的“小白”,要不然他也不会带着自己的廓尔喀近卫军来英国当王了。而且他也知道现在是陆军、海军、议会这群英国的乱臣贼子在一块儿撂挑子。如果他威廉皇帝不敢承担起领导国家和政府的责任,那么这群乱臣贼子就会以集体辞职为要挟,逼迫威廉皇帝辞去联合王国国王一职了。
实际上,威廉皇帝并不在乎联合王国的王位——这个联合王国的“王”当得很没有意思,想要三宫六院不行,想要酒池肉林不可以,想要横征暴敛更是没门!
底下的议会、陆军有“弑君、卖国”的前科,皇家海军则会在关键时刻消失!
而那些资本家和民众也不是什么好人,一个个全都阴险狡诈凶残,在北美、在澳大利亚搞种族灭绝的就是他们!
在印度也可着劲儿剥削印度劳动人民,看着印度人饿死都不流一滴眼泪,还腆着脸说这是因为印度人懒,印度人生太多,所以才会饿死。实际上让印度陷入饥荒和萧条的,正是来自英国的殖民者!他们不仅疯狂聚敛搜刮,而且还粗暴的破坏了印度繁荣的手工业,并且对印度的农业进行了重组——为了满足英国的需求和攫取更多的利润进行重组!从而造成了手工业的崩溃和大量的失业,而失业的手工业者就只能返回乡村成为佃农。
佃农的增加又促使印度的地主可以提高土地的租金,毕竟土地就只有这些,租得人多了,自然就贵。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农民的贫困,让他们失去抵御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家里没有余粮啊!
另外,由于城市手工业者和依赖手工业者消费的服务业者还有小商、小贩这些粮食消费群体的消失,以及英国殖民者的命令和利诱,使得印度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剧变——印度的农业越来越少的为印度市场服务,而是转而为英国控制的一部分国际市场服务。
而在国际市场上能卖出好价钱的是某些经济作物,而不是印度的粮食。这就使得印度的粮食生产和流通环节出现了萎缩,民间的存粮不断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断下降。
英印当局也不承担救灾的义务,而是任由农民饿死结果,每当印度某地发生自然灾害,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饿死!
就是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威廉皇帝会喜欢他们那才有鬼了。不过他也知道,没有联合王国的恶人们支持,他这个印度皇帝是当不下去的。
所以他不能放弃联合王国的王位。当然了,在威廉皇帝看来,联合王国也不能没有印度帝国!因为联合王国未来就在印度!
想到这里,威廉皇帝琢磨着要向底下的乱臣贼子提条件了。
“先生们,”威廉看着下面的乱臣贼子,“既然你们当中没有人愿意领导内阁,那么联合王国现在就面临着两条出路,一是朕即国家;二是实行共和!”
在讲条件之前,威廉皇帝先要吓唬一下乱臣贼子们。
“不行,联合王国绝对不能变成共和国。这是不可能的!”
“皇帝陛下,一旦联合王国变成共和国,要么就是出现一个如克伦威尔一样的强人,要么就是国家解体,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将会各自成为共和国!这都意味着巨大的灾难!”
“皇帝陛下,我们都是支持和拥护您的!”
“皇帝陛下,陆军坚决支持您的统治!”
“皇家海军是陛下您最忠诚的奴仆!”
英国是联合王国,如果没有了“王”,不就变成“联合国”了?就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搞一“联合国”,那怎么可能?而且联合王国内的“英格兰优先”是基于“主权在王”的,一旦没有了“王”,那可就是“主权在民”了。一旦“主权在民”,那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之间凭什么有高低贵贱?天主教徒凭什么成为共和国的二等公民?
看的自己吓唬人的手段奏效了,威廉皇帝就开始条件了。
“如果你们想要我如路易十四一样领导国家,那你们就必须答应三个条件。”威廉皇帝说,“第一我要重建英王德意志军团,我需要从汉诺威调集至少2万军队来保卫英伦三岛免遭大明的入侵!”
光有印度阿三当保镖还是不能让威廉皇帝放心威廉皇帝当然应该由德军来保护!
不过一想到2万德军进驻伦敦。
“陛下,您是国王,只要您下命令,我们当然欢迎德意志军团的到来!”
威灵顿公爵二话不说,立马表示了支持。
他一支持,别的乱臣贼子都点了头。
“第二,”威廉皇帝说,“我们需要和大明进行谈判了。但是为了联合王国的未来,我们必须要保住一个统一的印度帝国。”
这就有点难了在场的乱臣贼子都知道拆散印度帝国是明英议和的先决条件!
“皇帝陛下,”威灵顿公爵说,“我们同样和大明议和不过能不能保住一个统一的印度,似乎不取决于我们这些人。”
威廉皇帝点了点头,道:“我当然知道但伱们也要明白,印度是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大帝国,而且她的人口在未来还有望大幅增长。如果我们真的愿意投资开发印度,愿意将印度经营成一个真正的伟大的帝国,那她就很有希望在未来成为一个可以和大明帝国分庭抗礼的大国!我们在这次的世界大战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大明的工业有多么强大,也不是他们的技术有多么的领先,而是大明有4亿人口,而我们只有2000多万!
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工业国绝对打不过一个4亿人口的工业国。这才是我们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关键。而我们本来是有可能赢的,因为我们统治下的印度有超过2亿人原本可以更多!印度的人口在100年前就多于大明,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从长远利益出发建设印度,而不是急于将她吃干抹净的话。
所以从长远利益出发来经营印度,就是我的第三个条件!”
在场的乱臣贼子们听完威廉皇帝的条件,都长出了口气。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皇帝陛下的要执行的就是“朕即国家”和“印度优先”。这可真是太符合英格兰的精英阶层对一个昏君和暴君的定义了!
第484章 德军来了,我们被殖民了!
“皇家海军兵败太平洋!”
“澳大利亚军团惨败,布里斯班沦陷,悉尼正遭受围攻!”
“内阁总辞,联合王国将不再设立首席大臣!”
“威廉皇帝陛下打破惯例,将直接领导政府!联合王国进入君主独裁时代!”
“威廉皇帝从德国调兵,五万德军登陆多佛尔,正在向伦敦进发!”
以上这些,都是1833年1月末的几天内被登在《泰晤士报》、《每日快报》、《每日镜报》等英国主流大报头版头条上的消息,真是一条比一条劲爆,一条比一条让英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