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825我的新大明-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大明夺下澳大利亚,那么太平洋几乎就是大明的内湖。以后可以改名“大明湖”了!大明的太平洋舰队、南洋舰队的主力就都能来印度洋了,到时候困也把威廉皇帝困死在印度了。
  “皇帝陛下,”纳尔逊侯爵道,“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您作为大英帝国的君主,必须回到帝国真正的中心——伦敦!只有在伦敦,您的安全才有充分的保障。同时也能保证印度得到足够的防守力量!所以我和阿美士德男爵都建议陛下您立刻启程返回伦敦,负担起整个帝国的责任,而不是过分着眼于印度一隅。”
  他着重提及了“安全”。印度一旦被大明海军包围,威廉皇帝还能不能安全离开就难说了。万一走不了,那可就真要“威廉死而印地分”了。
  威廉皇帝点了点头,道:“伦敦的确比印度安全但是身为印度帝国的皇帝,我不能离开我的印度近卫军,和他们在一起,可以让我时刻谨记自己是印度帝国的皇帝!所以我得带着他们一起去伦敦侯爵、伯爵,你们看这样行吗?”


第422章 来自德意志的威廉皇帝回到了忠于他的伦敦!
  能行吗?
  一个印度皇帝,率领着他的印度亲兵——这支军队当然也是英印军,但是威廉皇帝为了突出他们的印度成色,准许军中的印度阿三穿着印度特色的军装,还允许他们根据所属的教派不同,包上各式各样的头巾。。。。。。而且这支军队的人数不少,多达两万余人,编成了一个包括了三个步枪兵旅、一个骑兵旅和若干个营的军。
  而装备也颇为精良,比起真正的英军也是丝毫不落下风的。
  另外,印度帝国的英印军和英国陆军是不一样的,他们效忠的不是议会或国家,而是印度皇帝本人——现在的印度阿三们其实没有形成国家概念,他们效忠的依旧是君主和他们所代表的王朝,对他们而言,印度这个国家是个地理概念,汉诺威王朝的威廉皇帝才是他们的主子。
  普通的印兵都是如此,作为待遇特别优厚的威廉皇帝近卫军里面的印度士兵,无论是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天方教徒还是廓尔喀人,无一例外都宣称誓死效忠印度皇帝。
  这么庞大的一支印度皇帝的亲兵,跟着他们的主子大摇大摆出现在伦敦街头,英国人民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被外来的殖民者征服了?
  这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啊!
  大英帝国是殖民地分布各处,而且极为广袤的日不落帝国,到头来自己的本土也变成殖民地了,你让英国人民情何以堪?
  想到这里,纳尔逊侯爵和阿美士德伯爵就一块儿摇摇头,还面露难色。
  「不行吗?」威廉皇帝有点不高兴了,「我可是印度皇帝!我怎么就不能带着我的印度亲兵去英国?」
  「皇帝陛下,」阿美士德皱着眉头说,「您也是联合王国的国王。。。。。。如果您过分强调您的印度皇帝身份,会让联合王国的臣民产生这样的错觉——他们的君主其实是一个外国人。」
  「可是我本来就不是英格兰人啊!」威廉皇帝一脸诧异,「实际上,我是一个德意志人,我属于布朗史维希王朝汉诺威分支,而布朗史维希王朝又出自古老的德意志贵族世家韦尔夫家族,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曾经在1198年当选过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而我则是家族当中的第二位皇帝,威廉皇帝!」
  这下好了,来自德意志的威廉皇帝要回到忠于他的伦敦了。。。。。。
  威廉皇帝看见纳尔逊侯爵和阿美士德伯爵还是一脸惊诧,于是接着对他们俩道:「实际上真正的英格兰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盎格鲁…萨克逊人或是凯尔特人的后裔,在1066年的诺曼征服后就再没当官英国的君主。诺曼征服后的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奥兰治王朝、汉诺威王朝全都来自国外,在诺曼征服后的700多年间,英国的统治者中可能只有克伦威尔才是真正的盎格鲁…萨克逊人!
  如果英国的国民真的在乎统治者的血统,那么现在统治英国的就应该是克伦威尔王朝了。」
  威廉皇帝还真没说错,英国自从诺曼征服后就一直被外族君主统治,而且这些来自外国的王室也不会和英国本土的盎格鲁…萨克逊人通婚,这使得英国的统治者不仅是外来户,甚至还没有英国本土的血统,唯一例外的就是克伦威尔了。。。。。。他也是后来直到查理三世国王的900多年间唯一一个真正拥有英国血统的英国国家元首!而他却在死后被鞭尸,身首异处300多年,才得以入土为安。
  另外,英格兰的大部分地产也都在诺曼征服后逐渐落入了诺曼贵族和其他外来贵族之手,直到查理三世时代也没有太大的改观。
  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的盎撒人其实长期在英国本土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奴
  役的地位。。。。。。
  被威廉皇帝揭穿了联合王国的画皮,纳尔逊侯爵和阿美士德伯爵都无话可说了。
  而且,两个人也明白着威廉皇帝的心思——英国人曾经有砍掉国王脑袋和赶走国王的先例!
  所以,已经品尝过权力甘甜的威廉皇帝不放心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这些英国暴民。他必须带着真正忠于他的军队才敢返回忠于他的伦敦。
  这样,即便英国人民不再拥护他当联合王国的国王。他也可以凭借着手中的武力,体面的返回印度继续当他的威廉皇帝。
  而纳尔逊侯爵和阿美是德伯爵……其实也不希望威廉皇帝失去全权统治印度的权力。
  作为威廉皇帝的亲信,他们二人同样也品尝到了真正的权利是什么滋味。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纳尔逊侯爵就对威廉皇帝说:「皇帝陛下,我们会致电威灵顿公爵,请他批准您亲率两万印度军队前往伦敦保卫参加大英帝国的战斗!」
  「好,就这样。」威廉皇帝点了点头,「请转告威灵顿公爵,如果有必要,我和我的军队将在联合王国的本土战斗,我们将在联合王国的海滩上、城市中、森林里、山丘间和其他所有的地方作战。击退一切胆敢来犯的敌人,以保卫她不受任何境外之敌的侵犯。」
  「是,皇帝陛下。」
  纳尔逊侯爵和阿美士德伯爵一边答应,一边心想:「诺曼王朝本身不就是来自英国境外的敌人吗?而继承了诺曼王朝法统的各个王朝,当然也是来自英国境外的敌人!」
  他们俩的这个想法,当然只能埋藏于心底。
  在答应了威廉皇帝的要求之后,两人迅速和威灵顿公爵通过电报。
  告知了皇帝准备带领印度军队保卫伦敦的意图。而威灵顿公爵毫不犹豫的就批准了。
  因为这位公爵急于让皇帝回到伦敦……这样他才能把对大明宣战的锅甩给威廉皇帝——万一打败了,这个责任就不用他来承担了。
  所以在1832年的六月,阔别伦敦多年的威廉皇帝——来自德意志的印度皇帝威廉,终于率领着他的印度阿三近卫军,搭乘着英国皇家海军和印度皇家海军的舰艇,远渡重洋返回了联合王国的土地。
  6月6日,回到英格兰的印度皇帝间联合王国、汉诺威国王威廉,终于,在伦敦人民的欢呼声中,回到了位于伦敦市中心圣詹姆斯公园旁的圣詹姆斯宫中。
  并且,威廉皇帝还在圣詹姆斯宫的阳台上,向数以万计欢呼的英国民众宣布,大英帝国很快就将和东方的大明帝国处于全面战争的状态当中。
  而早就已经被大明帝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所激怒的英国议会,则在威廉皇帝回到圣詹姆斯宫的次日,通过了宣战的决议。
  至此,大明帝国和大英帝国的关系完全破裂。
  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帝国,已经处于全面战争当中了!


第423章 威廉皇帝,统治英伦!
  伦敦,圣詹姆斯宫。
  来自德意志的威廉皇帝今儿是头一回坐在圣詹姆斯宫的王座上,以联合王国国王的名义,召见他的大臣和将军,而守护在他身边的,则是忠诚的印度皇帝直辖廓尔喀步枪营派出的卫兵
  走进宝座大厅的英国大臣和将军看见皇帝身边那些矮小的,长得和东亚人几乎一模一样的廓尔喀士兵,不知怎么就联想到了大明鲁王,他现在正在维多利亚公主居住的温莎堡做客——作为阿尔及利亚国王路易一世(黑发路易)的大使!
  也许再过上几年,那位大明鲁王就要作为联合王国的配君和维多利亚女王一起,坐在圣詹姆斯宫的宝座大厅内,接受联合王国的大臣和议会领袖的朝见了。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在另一条时间线上的一战、二战期间,是绝对无法让英国人接受的。但现在只是1832年,虽然科技树已经快长到一战了,但是推动科技“超额进步”的力量来自东方的大明,而不是欧洲自身。所以如今欧洲的社会进步,是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大概只相当于19世纪50年代的水平。
  这段时间,在欧洲大陆上,由于拿破仑二世推动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各国的波拿巴分子开始和共和派合流,开始推动共和制民族国家的建立。
  首先是德意志诸邦、意大利和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非德意志领地都乱成了一锅粥。各种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方案都被提了出来,有些是搞共和,有些则倾向于保留君主制,而哈布斯堡家族则是所有方案当中最大的那个冤大头!
  而罗刹国的罗曼诺夫家族也急得团团转,生怕革命风暴吹进他们统治下的那个大而落后的帝国——现在的罗刹甚至还保持着古老的农奴制!而且罗曼诺夫家族还统治着诸如波兰、芬兰、立陶宛、立窝尼亚、爱沙尼亚等等比罗刹本土先进一点的欧洲国家。那些“先进”国家的人民看俄罗斯人就跟看野蛮人差不多
  至于英国这个国家虽然在工业化上走在欧洲前列,但是英国的国家治理其实是比较落后的。从法律上说,英国甚至不存在!它只是共君联合体,只是因为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爱尔兰国王由同一位君主担任,而这位君主又将三国王国的议会拧巴在了一起,以方便治理,搞了一个所谓的联合王国。
  而在这个联合王国当中,真正占主导地位的则是诺曼贵族和英格兰资本家,这两伙人在一系列的革命和动荡之后,已经拧成了一个整体,共同维护联合王国的稳定和现状,而这就需要国王的存在——如果国王没有了,联合王国从法律上说也就解体了。
  由于组成联合王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其实还有个威尔士公国,但根据1536年的《联合法案》,威尔士和英格兰实现了法律层面的统一)三个王国并没有考虑过要构建统一民族国家的问题,而是各自形成了三个准民族国家,所以英格兰如果想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控制爱尔兰和苏格兰,那爱尔兰和苏格兰人一定会将英格兰人看成殖民者。
  而英格兰如果放任爱尔兰和苏格兰独立。那法国、德国或是罗刹国强大的陆军是不是可以进驻主权独立的苏格兰?这样的话,英国的离岸平衡术还怎么搞?
  所以现在英国的诺曼贵族和英格兰资本家算计来算计去,还是得迁就现在的威廉四世,将来的维多利亚,以及维多利亚之后可能出现的朱英王朝
  一群无可奈何的英国大臣和将军们只得向已经在印度饱尝了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