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25我的新大明-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他的罗斯柴尔德银行掌控着奥地利的金融,也是帝国最大的债主,同时还是梅特涅首相的幕后金主。
这么一个在欧洲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物,这会儿却哭丧着脸,带着一群衣冠楚楚的欧洲犹太大老,站在罗斯柴尔德宫的门口,向一辆在一队法国外籍军团骑兵护卫下的黄金马车毕恭毕敬的弯腰鞠躬,不敢有丝毫怠慢。
而这辆黄金马车的主人,就是大明武王诸葛为久殿下!
第382章 你们家里都死人了吧?以后还敢制裁大明吗?
“亲王殿下,欢迎您光临寒舍,您的到来让寒舍蓬荜生辉,让罗斯柴尔德家族深感荣幸。。。。。。”
当马车在罗斯柴尔德宫大门口停下的时候,罗斯柴尔德男爵就一边用蹩脚的中文说起欢迎词儿,一边亲自替诸葛为久拉开马车的车门。
诸葛为久还是一身诸葛亮的打扮,大冷的天还拿着鹅毛扇,不知道是用来扇风还是用来挡风?他另一手则拄着根拐棍。老头子年纪大了,腿脚没劲儿,得拄拐棍了。
下车之后,诸葛为久就扫了眼一群穿着燕尾服,手里拿着圆筒礼帽,毕恭毕敬向自己鞠躬的犹太大金融家,呵呵笑了起来:“怎么一个个都哭丧着脸呢?家里死人了吧?”
这话真是。。。。。。太对了!
包括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在内,今儿来罗斯柴尔德宫欢迎诸葛为久抵达维也纳的这些德意志地区的犹太大资本家,几乎家家都有亲戚死在曼哈顿大轰炸中——犹太金融圈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来自一个地方,也就是原来那个德意志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
因为当年的犹太人喜欢聚族而居,所以法兰克福的犹太人都住在犹太街一带,大家都是街坊。
而且犹太人也不大和外人通婚,因此犹太街上的犹太人几乎都是亲戚。
由于犹太人特殊的宗教信仰,他们当不了骑士——因为欧洲的君主都是天主教徒或新教徒,所以他们封出来的骑士也都是天主教徒或新教徒。而且也当不了农奴——农奴没有人生自由,当然更谈不上宗教自由,主子信那家的上帝,他们当然得跟着信。
所以欧洲的犹太人当不了封建骑士,也不大可能给封建主种地(例外肯定也是有的),就只能从事工商业。
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商帮”,和中国的晋商、徽商、潮商什么的都差不多。而经商到了顶流,当然就是当金融寡头了。
另外,由于中世纪一直到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欧洲日耳曼人的势力都很大。犹太人作为商人民族自然要巴结他们。。。。。。
所以犹太金融寡头也就汇聚到了法兰克福这个神罗帝国的头号自由市——神罗皇帝在法兰克福自由市选举,也在这里加冕!
后来神圣罗马帝国逐渐式微直到解体,法兰克福自由市也风光不再,但是已经积累了资本和人脉的法兰克福犹太人却冲出德国,走向欧洲甚至是世界了。
而美国这个天选之国的潜力,自然逃不过这些犹太金融寡头的法眼。所以在美国独立后没多久,犹太人的金融资本就开始进入这个新兴之国,而且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犹太金融圈却在这个时候和东方的天朝金融圈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未来主宰世界的帝国只能有一个!
而主宰世界金融的核心金融圈当然也只能有一个!
所以目前正在进行的,不仅是大明、大英两国世界帝国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犹太金融财团和天朝金融财团之间的较量。
按照原本的游戏规则,金融财团应该躲在幕后负责为台面上的帝国筹款。
但是在大英帝国政府的威逼利诱之下,犹太金融财团开始为制裁大明的金融财团做准备了。
犹太金融财团和大明金融财团之间虽然有斗争,但同时也有大量业务上的往来。
大明八大世家在欧洲的投资,也得通过这些犹太地头蛇才能办得妥帖。
所以八大世家在欧洲有多少资产,存在哪里,代理人是谁?全都瞒不过这些犹太金融财团。
如果英国政府想要冻结或没收这些财产,没有犹太金融财团的配合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年头政府对金融的监控并不严密,而实名制什么的在欧洲这里也不流行。
但是诸葛世家也不是省油的灯!
英国政府要求犹太金融财团提交大明八大世家在欧洲的财产清单的事儿,当然瞒不过诸葛为久的耳目。
和诸葛世家的应对方法……就是轰炸!
在幕后操纵了(或者说是默许)曼哈顿大轰炸的诸葛为久,现在却被罗斯柴尔德男爵当成座上宾迎进了罗斯柴尔德宫。
现在是玩金融的遇上了一手金融,一手炸弹的对手了!
在罗斯柴尔德宫豪华富丽的客厅落座之后,诸葛为久轻轻摇着羽毛扇子,望着一群穿着燕尾服的犹太金融家,只是面带微笑。
“听说诸位家里都死了人,老朽先在这里跟诸位道一声节哀顺变。”
诸葛为久顿了顿,又笑道:“不过你们也不要误会……这一次的曼哈顿轰炸,就是老朽让家里的晚辈去做的!至于原因嘛,你们自己心里有数。”
这个诸葛为久还真是个老实诸葛,老老实实就承认了炸弹是自己让人去丢的。
不过一群犹太大寡头却不敢拿他怎么样,只好一个劲儿给所罗门。罗斯柴尔德打眼色,让他赶紧出面说话。
“武王殿下,你消消气儿……”罗斯柴尔德男爵现在可不敢跟诸葛为久硬顶,只好陪着笑脸道,“我们知道我们错了,坏了规矩。可我们也是没办法,那都是威灵顿公爵的意思。
公爵他不希望欧洲的金融中心离开伦敦,所以才……”
现在的犹太金融财团还发展没到可以骑在大英帝国脖子上拉屎的地步。
所以面对威灵顿公爵的强求,以罗斯柴尔德、瓦尔堡、希夫等犹太豪门为首的金融财团,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配合。没想到就吃了大明的炸弹……
这可真是难办啊!
一边是得罪不起的大英帝国,一边是往犹太金融财团头上扔炸弹的大明帝国!
哪一边都是得罪不起的。
当然了,这些犹太金融财团和大明天朝金融财团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他们基本上还是站在英帝国一边的……现在的问题只是“站”到什么程度?
而诸葛为久今天到罗斯柴尔德宫来,就是来和犹太人谈这个“程度”的。
“所罗门王,”诸葛为久叫着所罗门的绰号,“我们可以保证以后不再发生同样的事件,但你和你的同胞必须答应我们两个条件。”
“什么条件?”所罗门问。
“第一,你们不准参与任何对大明帝国或八大世家的制裁……如果威灵顿公爵再强迫你们,你们就和他说,曼哈顿大轰炸就是我们的回应。
我们并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伦敦!”
“好!”所罗门。罗斯柴尔德道,“我保证!”
“第二,”诸葛为久说,“投资美国是不会获得长期利益的!
而且纽约也不会在未来取代伦敦,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上海的金融中心。你们如果觉得欧洲不再安全,同时看好新大陆的增长。
那么我建议你们投资墨西哥……或者古巴也可以。只要不是美国,我们都没有意见。
如果你们想继续留在伦敦也没有问题,虽然巴黎肯定是更好的选择。但老夫不强迫你们在伦敦、巴黎之间二选一。”
听见这两个条件,一群犹太大寡头都松了一口气儿。
投资美国的事儿本来就要暂停了……美国有没有前途的,得打完眼前这一仗再说。兴许到时候就没有美国了!
至于在伦敦和巴黎之间做选择的问题,那还得再看看……法国人最近又有点头脑发热的意思了!
第383章 大英最拿手的还是坑欧洲啊!
就在诸葛为久到维也纳的罗斯柴尔德宫做客的同一天,英国外交大臣罗伯特。皮尔和海军大臣巴麦尊子爵还有第一海务大臣哈代爵士,正结伴到访维也纳的霍夫堡大皇宫。
这三个人名义上是为了不久之后召开的第n次维也纳和会打前站的——这次和会明面上的目的当然调停正在进行的“明印战争”了。虽然眼下正在进行的战争已经被某些人称为“世界大战”,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的确也被称为世界大战,但是在1831年底到1832年初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正身处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当中。
而通过和平谈判结束这场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则是始终存在的。。。。。。因为参战的两方的主角大明帝国和大英帝国都很清楚,自己根本就不存在杀进对方本土,将对方彻底击败的可能性。所以这场战争的结局注定是一场妥协的和会,而不是某一方的崩溃和投降。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就出现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一边是巨舰大炮在海上厮杀,争夺一块块令人垂涎的殖民地;一边则是双方的统治者在维也纳眉来眼去商量床上政治。。。。。。等战争结束的时候,下面的士兵死亡了不知多少,上面的统治者却打成亲戚了!
不过和大明方面的特使(诸葛为久)安排和会(和亲)事宜,只是罗伯特。皮尔、巴麦尊子爵和哈代爵士三人明面上的任务。他们的真实使命,当然是来搞乱欧洲的!
大英和大明是可以妥协的,是可以化干戈为联姻的,但是想让大英眼睁睁看着波旁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在西欧、东欧分别崛起,一个当西罗马,一个做东罗马,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想当年大英可是叫西罗马给征服过的!
如果俩罗马再支愣起来,回头还不掏了英伦三岛的老窝?
所以这事儿必须得给搅和黄了!
而在欧洲大陆上,也有不少人不想东西罗马再回来。其中最最不想的,当然就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了!他本来是好好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神罗那可是公认的欧洲老大哥,虽然传到他手里的时候已经过气了,但是神罗皇帝领袖欧陆的大义名分还在啊!
可法国人却不讲道理地把他的神罗皇位给剥夺了,连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千年帝国都给拆散了,害得他只好把哈布斯堡家族剩下的地盘拢一拢,搞了一个半死不活的奥地利帝国——奥地利帝国乍一看和神罗好像没太大区别,就是把那些早就独立自主的神罗藩国给剥离了。而且在拿破仑垮台后,奥地利又拉着一帮德意志兄弟搞了个邦联,但这个邦联却没有办法把哈布斯堡家族下属的非德意志领土纳入其中。
可这么一来,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德意志人不仅成了少数,而且还有了双重认同——既是德意志,又是奥地利。甚至对德意志的认同还高于奥地利!而帝国境内的非德意志人又把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邦联各国看成了外国(实际上就是外国),这样原本的神罗主体民族德意志人,就成了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少数派。。。。。。
所以奥地利帝国现在就变成非常脆弱的以寡临众的局面,而且这个国家还处于拿破仑战争后各国民族意识兴起的欧洲。这个拥有三千多万人口(比法国和英国都多,仅次于罗刹)的欧洲第二大国的悲惨前途,就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也正因为奥地利帝国内部的以寡临众,使得奥皇弗朗茨一世和首相梅特涅非常害怕法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洲大国在英国被大明打垮后进一步崛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