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血宋徽宗-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玄礼讶然:“哎???没想到。”
  好像能把路费赚出来。听说过很多类似的事儿,我就没想起来!
  策马进城,无限感慨,这么多天了终于又见到一个繁华靓丽的城池:“此地在唐代时称为天雄军,原属河北道,后来改为河北三镇。到了仁宗朝,契丹来犯,有人提出要迁都洛阳。吕夷简上奏说,应该将此地定为陪都北京,并称四京之一,以彰显大宋威仪。契丹见仁宗态度坚决,就没有发兵。”
  仆从们只好随声附和,夸他博学多闻。其实心里很担心辽国又来犯边,郡王就地投军。
  林玄礼隐约感到一种风沙和□□融合的味道:“大名府里安全一些,一会多要几个肉菜,给你们仨打两壶酒,好好犒劳一番。”
  童贯和高蜜嘴上道谢,转过脸去就小声议论:“城门口贴了十几张通缉画像,我看怎么那一张都不像小郎君呢?”
  “这事儿不加急搜捕吗?天爷,郡王的罪过章相公,还和曾枢密不合,他们会不会从中作梗?”
  “那也得找吧?”
  ……
  赵煦悠然的看着弹劾赵佶的奏折,看御史和一些官员骂的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叫人看着都舒服,省得亲自骂他了。
  宫内宫外平静无波,夏季正是农闲时节,安安稳稳的等着丰收,倒是一个服劳役的好时候。
  信里附上的米饭教给了东廊,做出来确实还不错,尤其是写好的蘸料比例,和他调出来的差不多。
  官家也不能夏季出去骑射,怕踩踏良田,就在宫里对着墙壁树了靶子,练练射箭。
  犹记弟弟在临别书信中的期盼,佶儿想找揍!
  御侍轻轻走进屋,低声道:“启奏官家,孟皇后请您过去,说福庆公主病入膏肓,想见您。”
  可怜的大女儿几次病入膏肓,太医院都束手无策,特意请钱乙来看过了,也无法用药。孟皇后依然不信,但他已经做好准备。
  赵煦叹了口气:“也罢,看在公主的份上。”虽然和刘清菁也有一个女儿,但这个长女是最爱的。
  孟眉娘虽然不是盛装,也是用心打扮了。以‘要想俏一身孝’为主打风格,白褙子雪白的百褶裙,眼睛旁边淡淡的擦了点脂粉,泫然欲泣,头上插戴的除了芍药花就是珍珠花。
  赵煦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不咸不淡的说:“你也要保重身体。”
  也没注意孟眉娘说了什么,就抱着福庆公主和她轻声说话。
  小公主病的昏昏沉沉,瘦小憔悴,还是乖巧惹人怜爱的样子:“爹爹~别走……”
  赵煦就留到了晚膳时间,试图喂她吃点东西,但小公主已经睡着了。
  孟眉娘:“天色已晚,官家的晚膳也送了过来,就在这儿吃吧。”
  赵煦想了想:“可以。”
  “赵佶私自出逃,让官家这样担心,这不是火上浇油么。”
  “朕不太担心。”赵煦淡淡道:“现如今民风向好,而佶儿的武功不差。”他也做了一个月的计划,方方面面都计划周全,哼,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跑到哪儿去?我还知道他的目的。现在就等章楶了。
  “是啊。”孟眉娘频频试图提起话题:“听说现在百姓们对官家感激不尽,如今的新政,比熙宁党人(神宗时期新政)、元祐党人执政时还好。百姓们家有余粮,还有了余钱,官家泽被天下。”
  赵煦每天都被人赞美,微微颔首:“用膳。”
  孟眉娘小心翼翼的笑着问:“臣妾的养母前些日子进宫时,带了一瓶宫外的好酒,官家尝尝么?”
  “行啊,拿来我尝尝有多好”
  孟眉娘忙吩咐侍女:“去拿烧热了拿来。快点。”
  很快端上来,青瓷莲花温碗里一壶热酒,斟满一杯,琥珀色的酒液略有点药味。
  官家端起来喝了一盅,没细细品味,觉得回味有些奇怪:“这是药酒?什么药?”
  “是滋阴补肾的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官家多吃几盅,倘若有效,那就谢天谢地。”
  赵煦还是觉得不对劲,主要因为这是孟眉娘拿来的:“去传太医,看看这和我现在吃的药相冲与否。”
  孟眉娘紧张的站起来:“官家,何必如此,难道我能害您不曾?”
  可惜官家心意已决,不打算商量。再不吃酒,一边吃饭一边等太医。
  等着等着,就觉得浑身暖洋洋,热乎乎,还有一股暖流往丹田处走,就觉得格外兴奋。
  赵煦心里格外疑惑,有反应是一回事,思维还在。
  自己怎么可能吃着吃着饭,突然有如此强烈的感觉?一定是她这壶酒里的药……这是最奇怪的东西。
  孟眉娘看出他脸色有变化,雪白的脸颊上微微发红,不只是酒兴,如玉山倾倒。情难自已的凑过去,挨挨蹭蹭:“官家,你我许久未亲近过了。今夜不如宿在此处?”
  赵煦气的七窍生烟:“你竟敢用药暗算朕!”
  跟来的大太监,御侍等人惊的倒吸凉气,就连皇后宫中的女仆也战战兢兢的跪了一地。
  史官震惊的笔都掉了。
  孟眉娘一把抱住他,硬往上亲:“夫妻敦伦,怎么能说是暗算。倘若官家每个月都留宿几次,我何必除此下次。”
  赵煦心中厌恶无以言表,一下子没挣开,再加上‘把柄’被人抓住,身体有些无力。只是越发厌憎皇后,呼喊自己的随从:“来人,护驾!护驾”
  孟眉娘:“我所求不过一夕欢好,官家何必吝惜!”
  官家身边的御侍几乎是把皇后抬起来的。
  孟眉娘知道他想废后,也知道他只喜欢女儿不喜欢自己,这也算是孤注一掷,打算说(音:睡)服官家。
  太医院派来俩儿科医生。皇后宫中叫太医,只有儿科问题。见了官家的‘小烦恼’和半壶残酒,给官家号脉,又舔了一口酒:“启奏官家,这是京中惯用的春酒,少量服用可以助兴,对身体并无大碍。”官家这是喝完酒才担心身体问题?这酒就是助兴用的,有些人借酒装疯,在秦楼楚馆中显得格外癫狂。其实能控制住自己。
  俩人开始认真劝说官家不要用药。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生理期之前状态不好,写的特别慢。一直写到熬夜……


第54章 大宋在逃郡王(补全)
  太医院的医生也不敢说的隐晦,低头盯着酒杯酒壶:“这种酒还不只是…助兴的春酒。还有一点能让人意乱情迷的东西。想必是卖药的人自卖自夸,说了些叫…人信以为真的效用。”
  孟娘娘可能是真的不了解男人。她以为男人只要气血上涌,就随时抓一个身边的女人开弄,要是那样的话,在这中宫之中,真是非她莫属,到是能成功。可官家生性坚定,哪能轻易被欲念动摇,就算是有了想法,也会发觉情况不对,你瞧这就发现了。这种事非得是你情我愿不可。
  孟娘娘倒是胆大包天,不愧是敢吞针的人,也敢迷‘奸’官家。
  这是想一举怀孕,抢先生下嫡长子?巩固住地位?还是想借此让官家回心转意,缓和关系?不能吧,谁会相信发生这种事能缓和关系?官家但凡愿意……也不至于到这一步。
  史官瞪大眼睛,张着嘴,惊的差点呱呱叫,缓了半天还没回过神,只是凭本能记录了对话。他是值班的几名史官之一,官家去见太后、太妃、皇后时都要跟着,目睹过不少次出乎想象的事。
  赵煦只觉得一阵阵气血翻涌,药效还挺强,可他心中愤怒羞恼汹涌澎湃,怄气,不愿意被一点药酒驱使行为。“这种药,对朕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这……不好说,臣不知道这其中都有什么药材,臣也不是为官家开药方的太医,又不知道官家误服多少,只能等明早会诊。”
  孟眉娘已经被送回到卧室里,被御侍看管起来,碍于小公主的情面谁都没有粗声大气。她也十分丧气,没再争辩什么。官家如此兴致大发,都没有和自己……可见他的心。
  官家气的七窍生烟,太阳穴都有点一跳一跳的,心里盘算明天如何让宫门使盘查入宫人员携带的物品,查出来这是她派人去买的,还是娘家送的。朕对她不薄,对她娘家更是厚赏,怎么敢暗害君王!多亏她没有子嗣,要不然就麻烦了。章惇早已劝我废后,念在女儿不能没有母亲,不论小宝贝懂不懂都不能遭受这样的打击,一直拖延至今。看来又叫章惇说对了。
  刘婕妤匆忙赶来,满脸兴奋,一进门看官家衣冠整齐的坐在那儿生闷气,笑的清脆动人:“好呀,总算没便宜了她!”要是孟氏得手了,官家得更生气,气的赐死她。争宠这种事我懂,是从言谈话语和长相歌舞争胜的,可不是那一件事。
  赵煦怒道:“你还敢幸灾乐祸。”这要是让她的奸计得逞,朕得气吐血。不想和皇后共寝不是因为她长相平平,之前姿色平平的侍女也临幸过,是因为皇后的言谈话语举止都叫人不舒服。
  刘清菁笑着福了福身:“是我说错话了!多亏官家英明机警,没让她的奸计得逞。”凑过去就抱官家,看他的怒火快要把□□压下去,脸上有点病态的潮红。
  忽然提议:“上次我坐了坐她的椅子,孟氏就那样动怒,好像我要侵害她一样。趁此良辰美景,官家又迫不得已,我想在她的床上,睡一睡~”
  赵煦看着她,觉得这个提议也是那种‘绝对不能执行但想一想就很爽’的事。和嫔妃在中宫之中燕好,这成何体统。如果中宫空置,还能这么干。“不要胡闹!我难受着呢。如今天色已晚,不要惊动娘娘。明早再禀报此事。唉。”
  真是丢人现眼。汉唐时后宫女眷争斗,或争奇斗艳,或是内廷外庭勾结……皇后给皇帝下药,上次是唐中宗李显!
  ……
  次日清晨,章惇充满事业心的早早起床,准备去上班,他半夜就听说了这件事。
  如此劲爆的消息,宫门落锁和宵禁都挡不住,冒着宵禁的消息到处传播的人特别多,尤其是人们都知道章相公几次上奏,要求废后,废掉这个宣仁高皇后指派的皇后,现在有了如此完善、完美的罪证,争先恐后的送到相公府里,就怕来晚了不能讨好相公。
  章惇喜悦之余,微微有些迷茫。这是为什么?自己提议废后已有两年。一开始要求废后,是和高氏以及她的旧党、她的政策、她的一切捆绑在一起。到后来不只是因为高氏的缘故,更担心官家身体虚弱,一旦山陵崩,到时候所有新政……虽然官家现在无子,但早晚会有的!国家百废待兴,经不起党争的反复无常。
  废后是为了长治久安,可孟皇后为什么自己制了这样大的罪状送到眼前?她应该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哪怕官家不喜欢她想要废后,只要太后太妃反对,她的皇后之位还是很稳的。
  章惇经历过大起大落,看过世情百态,又年过百半,都想了一夜想不明白。
  “难道这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宫中,向太后看着镜中的容颜,还有镜中映照出的大瓶芙蓉花:“哀家似乎瘦了一些。”
  “这都怪十一郎,他这一走,害的娘娘这般担心,形容憔悴。”
  “那倒不是,我担心什么,他出去几天把钱花完,饿一饿,再被外面的臭虫虱子叮一叮,一定会哭着回来认错。”向太后摸着脸颊:“大概是缺了他那些小吃,才半个月就瘦了。”
  宫女:“宫里还有一件烦心事呢……”
  另一处宫中,朱太妃刚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